第三届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启动仪式
暨“绿色人居可持续发展”论坛(直播实录)
“绿色人居·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启动仪式现场
时间:2010年6月8日下午14:30至16:30
地点:中国人居会客厅(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大街9号院五栋大楼12层)
主题:“绿色人居·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启动仪式
主持人:肖溪
主持人: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秘书长肖溪
【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莅临“绿色人居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的启动仪式”,我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秘书长肖溪。
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活动的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的相关领导和业界企业代表: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理事长、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兼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元端先生;亚洲人居环境协会副主席、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王涌彬先生;亚洲人居环境协会副主席、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专家组组长开彦先生;意格国际,北京意格副总裁黄仕倩女士;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总裁陈顺先生;泛海国际居住区技术总监代炳春先生;旭辉集团总经理助理王浩先生。
此外,还有来自新浪、搜房、搜狐等媒体机构的朋友们,我就不一一介绍了。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到我们人居会客厅来参加这个活动。
亚洲作为全球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快速、复杂的发展阶段。亚洲各国既要充分利用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又要面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社会和谐等诸多问题的挑战。亚洲的人居环境建设需要突破。亚洲人居环境建设需要寻求更健康的绿色模式,通过国家、区域之间的共同努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我们的活动也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孕育而生。
下面首先有请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理事长、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兼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元端先生为本次活动致辞。
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理事长、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兼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元端
【张元端】: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各位相聚一堂,共同探讨“绿色人居、可持续发展”的热点话题。首先,我谨代表本次会议主办方亚洲人居环境协会向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2009年哥本哈根的全球气候大会提出的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已经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发展低碳经济、构建绿色宜居的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达成的共识。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尊重自然、珍惜环境新的时代。
在我们亚洲,随着各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亚洲人世代休养生息的人居环境,正在取得足以令人自豪的进步和改善。但是亚洲国家经济活跃,加上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急剧加快的态势,也给实现低碳、宜居环境建设目标带来了很多困难。住房短缺、基础设施不足、资源能源缺乏、生态恶化、抗灾能力减弱等各种突出问题,正不同程度的困扰着我们,因此推动亚洲人居环境的建设,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建设迫在眉睫。
中国作为亚洲人口最多、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最复杂的国家,人居环境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也最多。以城市建设为例。我国城市发展速度相当快,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逐步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6.22亿,城镇化率达到46.6%。但是在多达655个城市当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不合理、城市景观环境治理不科学等方面的问题。一些城市的景观盲目仿效,造成千城一面,一些未经过消化的舶来文化简单粗暴地占据了设计主流,原有的城市文脉与肌理受到破坏,使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甚至消失,城市文化传统的切断,已经危及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还有一些城市的景观建设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贪大求洋,没有考虑到人性化的设计,不从市民的设计需要出发,很难说他们是在建设真正的宜居城市。凡此种种,都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相悖
面对我国城市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联合日本福冈市政府、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区办事处、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等几个大的机构共同设立了国际合作课题——《城市景观环境评估体系》,希望通过研究各国城市景观建设的长处,其中包括了借鉴日本福冈市都市景观治理二十年的有益经验,总结出可参考的资料,以促进亚洲都市景观的整体提高与可持续。
我们计划今年将于9月份召开的第三届亚洲人居环境,这届论坛将着重探讨低碳经济下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发布为构建绿色宜居亚洲而开展的都市景观课题的最新进展,深度研讨如何通过都市景观营造提升城市形象、城市环境与都市风貌,为亚洲城市在世界城市竞技场上的角逐增加筹码。
这届论坛由亚洲人居环境峰会、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事处、福冈市政府、新加坡宜居城市研發中心等联合主办,将由来自中国、新加坡、 中国、日本、韩国、泰国、印度的国家代表、企业代表、城市规划设计精英等参加,是亚洲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验交流盛会,志在为亚洲低碳人居形势号脉,希望有识之士踊跃参加这届高峰论坛,共创美丽亚洲!
最后我祝愿中国人居环境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展翅腾飞!
【肖 溪】:谢谢张元端理事长的精彩致辞,非常感谢。
接下来,我将与在座的各位共同探讨一下“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的“绿色亚洲”行动计划。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新纪元。在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推动下,为城市化建设带来新的契机与挑战,人们盼望完善的人居环境,但又面对生态资源衰竭的隐患。
环视亚洲诸国,无不竭力拓展人居环境的空间,竞逐于财力与享受,无非是要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领先地位,从而使综合国力的相对优势提升到更高的台阶。然而无限扩充却带来种种问题,这在亚洲城市已有体现:如交通拥挤、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等等;面对这些压力,亚洲各国需改变以往的发展模式和思路,以便摆脱环境生态系统崩溃的厄运。在这种环境影响下,由亚洲各国和地区人居环境领域的专业人士共同发起的“亚洲人居环境协会” 于2004年2月18日在香港正式成立。
亚洲人居环境协会(Asian Habitat Society 简称“AHS”)是一个非政府、非盈利性学术组织。其成员主要来自于中国(包括香港、台湾、澳门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巴基斯坦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还有部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协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引导和影响亚洲各国关注人居环境的建设与发展,搭建政府、民间团体、私营部门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协作平台,促进亚洲各国进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目前,亚洲人居环境协会已于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福冈亚洲都市研究所、亚洲景观设计学会、亚洲房地产学会、亚洲规划院校联合会、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印度住房改革部、韩国济州道、新加坡宜居城市研发中心、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等全球三十余家权威机构建立国际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亚洲各国及地区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
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秉承“第二届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之 “绿色亚洲人居宣言”精髓,开展以共建“绿色亚洲”为目标的“AHS绿色行动”。包括:建立亚洲人居环境研修基地、组织城市发展论坛、为联合国人居署的人居奖推荐亚洲地区人居环境建设优秀典范专案等工作。
今年,在联合国人居署的全程支持下,亚洲人居环境协会联合亚洲都市研究所、亚洲景观设计学会等国际权威机构共同开展“亚洲都市景观环境评估体系”课题研究,共同设立“亚洲都市景观奖”,并将于2010年9月21日,在日本福冈召开的“第三届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上进行表彰。“亚洲都市景观奖”,借鉴日本福冈都市景观奖的操作模式和多年经验,参照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政府相关评估标准制定本活动遴选办法,以协助提升城市形象与品牌价值,并促进亚洲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届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作为亚洲人居环境领域的又一次盛会,本次活动集权威性、综合性、务实性于一体,将围绕 “绿色亚洲·美丽都市” 的会议主题,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城市环境、都市风貌、亚洲人居环境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发展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力求推进亚洲各国和地区创造良好都市空间、形塑优美景观、彰显城市特色,促进亚洲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峰会将安排:亚洲人居环境主题大会、亚洲都市景观专题学术报告会及经验交流会暨“亚洲都市景观奖”颁奖典礼、“2010绿色亚洲”年度表彰盛典、亚洲都市景观环境研修培训、日本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专项考察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环顾世界各国的城市建设、观光旅游、科技发展等等产业的推动,均是围绕着二十一世纪的绿色主题而前进。2009年哥本哈根的全球气候大会,为解决全球气候问题而提出的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呈现在了世界人民的面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达成的共识,倡导低碳消费已成为世界人民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将一起步入低碳时代。推广“低碳地产”,打造“绿色人居”,迫切需要房地产发展有新创意和新转型。此次峰会“2010绿色亚洲”年度表彰盛典上,“2010绿色亚洲人居环境奖”和“2010亚洲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绿色人居奖”的设立,将着力推广在可持续发展建设方面产生了积极、显而易见、深远影响的,能够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示范及推动作用的项目。
纵观当前全球经济格局,由于金融危机对美国及欧洲经济的巨大打击,亚洲担当起了拉动全球经济的重要责任,以城市作为经济主体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将成为主要趋势。我们希望通过“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广泛交流亚洲各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建设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加大推广亚洲各地区城市建设的重要成果,表彰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积极成果。也希望我们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者们,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积极为我们建设的项目和城市申报,共同努力打造美丽都市,低碳生活。谢谢大家!
“第三届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启动仪式
【肖 溪】:下面进入我们此次活动的重要环节,“第三届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启动仪式的揭幕,有请嘉宾:
张元端先生,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理事长、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兼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涌彬先生,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开彦先生,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专家组组长;
黄仕倩女士,意格国际、北京意格副总裁。
请各位嘉宾各放一只手按在水晶球上。
下面请允许我代表组委会宣布“第三届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正式启动。
好,谢谢各位嘉宾!请各位嘉宾就坐。“第三届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在各界领导、各位嘉宾、媒体朋友的支持下正式启动了,也希望今后大家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来共同打造绿色亚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面进入我们的主题对话环节。今天我们有两个话题,一个话题是城市化进程中都市景观的营造与城市品牌的提升。另外一个话题是低碳经济下的亚洲人居环境建设及低碳在房地产行业的应用。
那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又要面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社会和谐等诸多问题的挑战。中国的人居环境建设需要寻求更健康的绿色模式,通过国家、区域之间的共同努力,建设美丽都市,提升城市的品牌影响力,让绿色人居为美丽都市增光添彩,让都市的景观成为提升城市品牌的竞争力。下面有请在座的专家对如何利用都市景观的营造来提升城市的品牌做一下分析和指导。
我们这组有请张司长、王秘书长、开彦先生,陈总。
【张元端】:都市景观成为城市的一个品牌,作为城市的一个窗口、名片,现在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进展,这个问题越来越重要。那么现在随着我们城市化发展以后,城市里面大片土地都用来盖房子,大片大片的房子,大片大片房子的营造,一方面使得我们自然环境受到了影响,自然环境的空间受到了压缩,逐渐影响到人文环境。第二我们的城市只看到房子,看不到自然,所以在城市化迅速发展、在城市建设迅速发展这样一个时期,我们对城市景观的打造,越来越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现在我们中国很多城市都已经非常重视城市景观打造,而且有的城市是不遗余力打造城市景观。现在城市景观我们觉得总体上发展很快,但是存在着问题、误区。比如说刚才讲到的城市景观打造和城市的文脉的继承出现了很大的矛盾,一些城市打造景观以后,人都不认识这个城市了,怀旧也怀旧不成了,就是把原来的文脉破坏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是历史文化名城,除了在书本上还记着这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你到现场一看,它的历史文化在哪儿呢?在书本上,而不是在现实的城市当中。那么这也和我们城市建设当中对于传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保护有很大关系,我们现在的保护在有的城市可以说做得很不好,把原来的旧街道统统的铲平、推倒重来,所以在都市景观打造中出现了千篇一律、千城一面,而且互相模仿,因此使得城市景观没有特色,大广场都是一样的广场。
另外,在我们景观建设当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和低碳经济相违背的,浪费资源、大而不当,贪大求洋,有的人口不多的城市搞了很大的广场,把土地等一些资源都浪费了,这种现象在一些城市也比较严重。同时,在低碳经济上面也重视得很不够,比如有的城市注意草坪,还是和小区建设一样,就是重视种草不重视种树,很大的草坪,但是树很少,和低碳经济的要求很不相适应。特别是在缺水的城市,草坪的灌溉等等都是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在城市景观里面,有一些低碳的景观元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比如说我们现在有一些住宅小区或者有一些街道,已经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电做路灯,我到武汉去看,有一条街都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这既是美化了环境,因为造型很好,又是低碳效益,诸如此类的低碳景观元素,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比如说风力发电,大大的像螺旋桨一样的。我觉得它既是发电设备,又是很好的景观元素,但是我们像这样一些既适用、美观、又符合低碳的景观元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因此我觉得要通过我们继续宣传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模式、低碳生活,在都市景观建设中,尽量的采用低碳的景观元素。当然我们不光是景观了,住宅也要贯彻低碳的原则。
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城市景观是城市的名片、窗口,我相信通过我们持续、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使我们中国的各个城市更加的漂亮!谢谢!
亚洲人居环境协会副主席、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专家组组长开彦
【开 彦】:我再补充两句,我觉得全世界都在关注人居环境,我们作为亚洲应该重点还是全球的重点,因为我们亚洲地区是全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方,同时亚洲也是城市化发展最快的,问题也是存在比较多的,所以亚洲看起来还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重点。
另外,我们中国的房地产发展也是非常快速的,我们城市化的速度也非常快,所以今天我们亚洲人居环境协会启动绿色人居可持续发展的峰会,我觉得也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从这一天到9月份开会为止,这一段时间应该很好的宣传、鼓动,在人居环境里面当中能够更好的来做有意义的工作。
经过这段时间以后,我们亚洲人居环境协会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在这方面有很多的计划和打算,非常欢迎各位,我们全行业的、不同地区的开发商能行动起来,投入这项工作。
作为人居环境,过去一直在说,可是人居环境的研究工作,对我们人居环境委员会包括中国人居环境委员会,研究的基本层面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住区层面,就是我们最好应用的,就是开发商关心的,也是我们人居环境委员会重点关心的东西,能够把住区环境搞好,按照人居环境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打造得非常完整、任何人住,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面。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城市层面,城市是一个赖以生存非常重要的机器,这样的机器对我们生活生产发展经济发展文化是更大的载体,所以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方方面面,应该说更重要,所以人居环境委员会一提出来关于城市都市景观这个切入口进去,这样我想对于我们房地产商很重要,另外我们开发的项目都在城市里面,都为城市来做贡献,同时城市又为我们每个开发区提供很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条件,所以是互相互动的、互相依赖的过程。
另外,作为我们城市都市的景观,非常的重要,跟我们居民紧密相关,我们研究的不是很高深的理论,实际都是很贴近人的生活的,贴近我们每个开发商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比如像城市的广告、城市的家居、景观、绿化绿地、城市的色彩、城市的居住空间等等,我们人居委大概列了有七、八项内容,这些内容看起来并不大,但是对我们促进城市之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方面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大家来参与和关注的。
再有我想讲的就是绿色低碳的问题,绿色低碳也是开发商人人关心、人人关注的课题,我深信在我们今后十年以至更长的时间当中,关于绿色低碳节能建筑这一块肯定成为我们的一个主流方向,成为打造居住品质、房地产品质营造的重要领域。这个领域目前看起来发展得似乎很快很大,在各个城市特别是有建设的都在研究、都在探讨,这个我觉得就成为我们未来十年发展非常好的一个动力。现在有人感觉到现在政府还要采取打压政策,出来好多的政策,是不是会影响我们将来房地产的发展?我认为不是的,为什么呢?我认为这些政策主要还是针对房地产目前不健康的因素,比如像我们目前整个房地产的发展结构功能体系并不完整,我们现在高档房、高价房占据了过大的比例,对于普通的商品房比例很少,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虽然比例不大,但是我认为没有作到位,从比例和整体发展上都不到位,所以整体的结构还是不完整的,我深信通过我们这次调整以后,我们的房地产发展会越来越健康、越来越理性。美国有一个绿色建筑,它有一个口号就是尽力增长,我想我们一定会从尽力增长这个角度去理解国家的政策,理解我们今后的品质、绿色、低碳这个角度去营造,更加符合我们大多数人的迅速改善的需求,我相信通过这一轮的调整会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好。我非常欢迎我们的开发商能够投入,这次我们来了很多的开发商,在座的有好几位,能够在这方面积极的参与、积极的带动我们行业的发展。谢谢!
【肖 溪】:谢谢开总,把都市景观营造的话题和低碳经济在房地产行业的应用,都给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高屋建瓴的概述。
接下来有请王涌彬秘书长,请您再谈谈如何利用都市景观的营造提升城市的品牌?
亚洲人居环境协会副主席、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王涌彬
【王涌彬】:参加这个活动非常的高兴,在四月底的时候,我们曾经启动了一个课题,叫做都市景观环境评估体系研究,也是从建设部正式立项的题目,为什么这么做呢?就是考虑到现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到了目前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把城市的品质、城市的内涵要挖掘出来,因为前些年,我们城市经历了30年的快速发展,这30年应该说非常有成效,我们每个城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也有一些城市提出来要三年大变样、几年大变样,这个里面我们担心会失去自我,一个城市都有自身的发展轨迹,我们如果违背了这些轨迹,跳跃式的发展可能会带来很多新的东西,所以在我们启动的题目里面,我们就提出了五个大的目标,以这五个大的目标来营造都市景观环境,打造城市的全新品牌。
这五个大的目标是这样的:第一个就是开放创新,我们把开放创新的目标作为都市景观和打造城市品牌的第一号的目标,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城市是一个越来越多样化的城市,因为城市化快速发展,我们更多的人口原来不住在这个城市,从不同的地方进入到这个城市,所以这个城市人口的构成越来越多元,而这种文化也越来越多元,这是我们城市和谐发展的基础,如果把这个多元的文化融合在一起,这对城市发展有很多的隐患,而且缺乏足够的动力,这就是我们把开放和创新放在第一位的原因,如果我们按照常规的做法,没有创新的思想,我们无法应对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因为中国的城市化是前无古人,不敢说后无来者,确实是前所未有的,这样大的规模、这样快的速度,这么多的人口基数,我们有非常多的问题需要用开放创新的思路来解决。
第二就是活跃活力。我们现在的城市非常需要有一种竞争力,城市化不是一个城市实现城市化,城市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包括经济层面、人才层面的竞争,如果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失去了竞争优势,发展肯定就会滞后,若干年以后就会消失甚至萎缩,相对来说知名度就降下来了,所以我们强调有活力的城市氛围,来打造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认为能够通过都市景观来营造的,能够打造城市品牌的方面。
第三个就是宜居宜产,每个城市都以打造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目标,很多城市都提出要申请中国宜居环境,或者更高层面的中国人居奖,但是宜居的基础实际上是非常适于就业,如果没有充分的就业,这个城市不可能宜居,这就是我们网络上面得出来的一些出乎意料的结论,比如深圳就是宜居城市、北京、上海就是宜居城市,为什么这样呢?因为这些地方能够提供充分的就业,有施展创业的沃土,这是一个城市未来发展很重要的基础,你要想宜居首先要适合创业,这就是中国人所谓的安居乐业的里面。
第四个就是保护传承。中国的城市绝大多数都有悠久的历史,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很有可能割断了历史,刚才张司长提到很重要的历史文脉的延续,实际上我们还有很多独特的文化,还有非常有个性、有特色的习俗,都是我们城市需要打造的,城市不在大小,竞争力往往反映在个性方面,我们如果能够把这些保护好、传承好都市的文脉和文化,也包括习俗、生活习惯等等,实际上这也是我们这个城市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基础。
第五个就是安全和谐。安全和谐这个层面应该说我们这种快速的发展,本身就蕴含着很多的隐患,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现在来自于大自然的危害和一些人为的影响不断的增加,这是城市生活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现象,如果我们的城市能够有这种相互的关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或者减弱自然灾害的影响,这个城市也是非常的宜居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这也是城市品牌所必须要包含的内容。
我们用了这样五个内容,看似和都市景观不是直接关联的,但是它又是我们必须要追求的一些目标,我们希望通过这五个大的目标来打造都市景观,来塑造城市的品牌,这是我们核心的目的,当然也是我们这次峰会很想去体现的一些地方,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肖 溪】:谢谢,接下来有请陈总,如果营造都市景观?
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总裁陈顺
【陈 顺】: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活动,都市景观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基本是被动的,都市景观主要是指城市重要的一些在规划中确定的一些东西,我觉得实际上从开发商来说是被动的,但是开发商有没有责任、会不会对城市的发展造成影响?我认为也会涉及一些,比如外立面的设计方面,我们现在在报规划、外立面是不审的,但是你这个建筑物在这个区域能不能和周围的建筑物从色彩上、从外立面的设计上能不能和谐?假如说周围有一个古建筑,你边上弄一个玻璃幕墙能不能和谐?你的建筑物覆盖一个城市重要的交叉口或者一个重要的干线上,实际上外立面的设计也体现到了一个都市景观方面,所以有些方面是被动,但是有些方面作为开发商来说,还是有的可做。应该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和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包括外立面的设计,包括这个外立面对城市景观的贡献。我记得前一段早晨起来看中央电视台早晨的读报节目,登了两张照片,一张是30年前在伦敦广场的照片,另外一张还是在这个位置照的相,但是你看他后面的建筑物没有任何的变化,但是在北京你找一个地方,30年前到现在,很大的视野上没有任何的变化,至少不太好找了,我是在北京出生的,我记得我小时候看到月份牌,主要的景观都是建国门的外交公寓,我说可能很多地方别提30年了,可能10年都翻了很多遍了,所以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从城市的景观虽然你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只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还是有的做。
另一方面低碳经济、绿色人居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低碳经济包括节能减排,除了我们国家系统性的通过一些设施的实施来完成节能减排,实际上更多的一些是通过家庭作为一个单位来实现的,假如说我们最近在全国选了10个奥林匹克,就是有房子正在开发的,我们在全国搞连锁,搞了10个奥林匹克花园,同时启动这个仪式,号召每个家庭一年做10件事,假如说一年种两棵树,一周少看一次车,大家少用一次性筷子,我们在47个城市有61个,这里面有三分之一是我们控股的,还有一部分是属于加盟的,但是我们这个活动得到了很多的、包括加盟的奥林匹克的积极响应,实际上以家庭作为单位,作为我们国家节能减排很重要的力量,其中重要的就是国家通过系统的设施完成节能减排的承诺,我觉得更多的包括开发商在建设的时候,更多的利用太阳能,而且最简单的包括太阳能热水的问题、解决电的问题以及包括小区整个在设计的时候,能不能在机电配置方面都从节能减排方面多想一想,我觉得可能会让成本有所增加,但是这个影响远比开发商遇到现在这种宏观调控去主动降价或者暗中降价,比这个要省得多得多,一平米也就几十块钱,所以我说开发商在自己产品制造过程中是有的做,在低碳经济绿色节能环保方面有很多事可以做。
我一直原来有一个观点,一个事情你要让人做,最好是好人好事有人做,最好是简单容易做才有人做,否则节能减排很难做也很难衡量,而且这个事很难学,做的人就少了。而且好人好事做完以后精神上受到表扬,物质上也要得到一些,比如说能不能从发改委的角度返还一些,太阳能这个每平米给200块钱,我们小区也做了,他说从动工那天开始算,以前的都不算,但是我觉得不管怎么说,从我的角度来说你只要做了好人好事,是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能不能有更多的中小企业在贷款、税收、返还方面有一些优惠,你做了好人好事就得到表扬,这样就有人做。另一方面还要容易做,包括技术部门、行业的管理部门,得宣传低碳经济、节能减排,这个事不难,挺好做的,比如太阳能这个,也就多了一些事先安装的问题、管线的问题,把防渗漏的问题做好了,也就这样,没有什么可复杂的,所以我觉得开发商还是有得做的,尽管开发这段期间可能成本提高,但是这点提高跟后期遇到的调整相比,还不是很大。
还有一个是北京可能缺水,所以各个小区里面不管多大的地方都愿意做一个水景,或者做一个圆形湖,或者做一个小溪,实际上在北京来说,水景在一天四季中,冬天不能用,夏天蒸发很快,所以我们能不能通过技术处理或者其他景观,我们替代一些。
所以我觉得开发商应该有这个社会责任,另外一方面我们我觉得也应该号召物业管理部门,开发商建完了交给物业,最后真正能够对社区的氛围起到引导和倡导作用,实际上还是物业在做,他在门口贴几个就有人看,你开发商早就走了,比如楼道、各个出入口能不能有一些宣传,能不能给各个家门口一些提示,所以应该号召和引导我们小区的物业管理部门有一些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积极的引导小区居住的业主、每个家庭从节能减排、包括低碳经济这一方面倡导一些,包括一周能不能少开一次车,能不能互相之间并个车?能不能一个月关一个小时的灯?都可以做,所以家庭在中国的社会里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单位力量,实际上有很多事可以做。
所以我今天来参加这个会,也是第一次来,也非常高兴,包括今后有一些什么活动,我们奥林匹克花园也是倡导健康,我也很愿意跟开彦老师这方面做一些产品的研究,我觉得人住在这个小区里面觉得很舒适、很高兴、物业的管理也很温暖,我看就可以了,倡导引导健康,这也是一种社会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张元端】:刚才你说的要很容易做,我觉得很赞成,现在人居委的研究披露的低碳思路,我们能不能搞低碳小区?低碳小区说起来很复杂,但是很容易做,我就种树,每一棵树一天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小区要排放多少二氧化碳?把这两个相抵,如果你种的树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小区排出的二氧化碳相抵,就是二氧化碳零放排,所以很容易做。
【陈 顺】:我们小区里面住的树是各家自己掏钱,到植树节就来认养,我们把树买好了,事先同志好人家来买,10块钱一棵,我们一分钱不挣,就是为了他种,他隔一段时间来看看,说这是我们家种的,这就很好,所以物业公司起到很大的作用,是其他的部门代替不了的,你行业部门只能发一个文,但是物业很厉害,所以我个人觉得物业部门应该多倡导。
【开 彦】:我们开发商现在在低碳方面也有很多可以作为的地方,低碳小区从创建低碳生活方式着手,就有很多地方可以做,营造的小区,将来创造低碳生活行为方式,可以很方便的做到这些,就是现在我们大家需要一起来探索的,我们过去小区做的都是封闭式的,现在都做成开放式的,尽量缩短步行的距离,创造步行的距离,给城市留适当的空间,稍微空出来一点,给城市一些绿地空间,像刚才说的太阳能的问题、地热的问题、污水的问题、处理的问题。
【陈 顺】:太阳能生活热水这个实际很简单,但是在北京现在三、四百个楼盘里面,我估计不超过三、四个,几乎没有。
【张元端】:需要优惠奖励政策。
【陈 顺】:有点奖励政策,我估计对开发商也有激励。
【开 彦】:其实并不难。
【王涌彬】:内蒙就是必须做。
【开 彦】:各个小区不做,居民不让,在北京紫外线也是很丰富的,高层做太阳能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大问题了,而且太阳能效率更好,这一块可以做。
【陈 顺】:我们要求所有的小区都是太阳能,生活热水这一块,都反映不错,我说咱再弄点灯,这灯也得用太阳能,路灯、有公共区域的,后来他们说这边不行,亮的程度不够,我说就是不够,也要做几个,让人家看到我们的有这个意识,路口的草坪灯、路灯中间的这几个,我们配了一些,觉得还不错。所以,我们还是要做一些。
【开 彦】:做了气氛就不一样,做了以后还是有好处的。
【张元端】:一条街都是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组织起来的路灯,挺好。
【肖 溪】:我们正在跟联合国人居署编印小册子给大家公益发放的低碳生活方式,也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和指导。
【陈 顺】:我们全力支持。
【肖 溪】:21世纪全球城市化高速发展,都市作为民众的主要生活空间,如何提供人类社会足够的生活所需,让生活品质加以提升是各方关注与探讨的焦点。都市景观的营造正在迅速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下面有请黄仕倩女士谈谈您的观点。
意格国际、北京意格副总裁黄仕倩
【黄仕倩】: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活动,我觉得从开始到目前,我听了刚才那三位专家还有主持人对活动提纲挈领的说明,我接下来是以景观和环境设计工作者的角度发表一些自己的一些感想和经验。
我本人是台湾人,我在工作中国到今年是10年,也有一些中国工作的经验,我想我说的都是心里话,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也希望大家指教。
首先,第一个关于城市都市景观营造的问题,一开始张司长提到中国城市的人口已经增加到6.22亿人了,在今天之后中国要面对城市交通系统的问题,怎么开放我们公共交通系统,其实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国外BOT的模式在我们未来城市开放过程中,尤其是在未来二三线城市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的主题。这方面我们公司是非常有兴趣而且愿意参加的。
第二个主题还是回到我的本行,我觉得景观主导的公共空间的营造,这边我刚才听专家也说,甚至于包括地产商等等,在城市的空间里面,公共的开放空间甚至于有一些项目可能是综合开发的项目,我们是觉得这个东西要解决很多功能上的问题,还有空间品质的问题,有时候以景观为主导,有时候把这些问题艺术元素的引入,包括公园的交通系统、人流系统、景观元素的布置或者是在怎么样处理和建筑的界面、和城市的界面等等各种问题,我觉得可能都会有一些思考和整体性的考量。
第三个是讨论以人为本的空间营建,对城市功能的满足,我想这块有点泛泛,我想说所有城市空间最后落到人们去使用它,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很容易就忽略掉了人的使用,也很容易忽略掉当地文化的内容,就像刚才提到城市的名片,是不是每个城市的名片都长得一样?还是会有自己文化特色的展现?像台湾领导一直在考虑所谓的一乡一特色,台湾那么小,每个地方长得都很像,可是硬要做一乡一特色,我想我们中国地大物博,特色更是很容易就搞出来,这个东西应该结合我们城市发展过程中,怎么样把文化的元素更好的彰显出来。
最后,怎么样把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系统,在纳入我们整体的城市规划或者一个发展空间,像德国有一个城市,做风岛系统的规划,整个城市一直有凉风穿过来,我这个城市的机理按照这个来处理,高污染的产业在城市的外侧,内部的空间怎么样让它晚上冷空气可以进来,让城市冷却下来,这次我们的世博会就用这种风岛的想法在做,这种东西在我们城市规划一开始的时候,就放进去整体思考。另外就是市政系统,就是牵扯到政府会怎么样主导、鼓励或者是处罚,有什么样的法规介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下一步就立刻可以去讨论,我们不会怎么样把我们的市政管网与排水系统越做越大,暴雨的时候还是应付不来等等的问题,而是讨论怎么样就地处理污水排放等等。
这是我的一些想法。另外是对低碳的主题,我今天来之前也做了一些准备,我给大家报告一下,有资料显示,现在所讨论的二氧化碳不是说立刻今天产生明天就会消失,而是会带250年,就是1950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所以全球会持续的温暖化,这些资料是从台湾拿过来的,这就等于说我们必须要立刻面对二氧化碳排放造成温度升高、温室效应,我只要每增加一度的温度,全球雨量会增加6%,这6%不是会平均分布,有些地方可能是6%的四倍、五倍,有些地方可能还是干旱,所以现在气候上才会很极端,所以我觉得今天讨论哥本哈根的这种高峰会,就是我们要去面对低碳的生活,低碳在住宅方面立刻可以做的东西包括我们从规划的时候就要同时考虑到跟交通系统连接,让它是一个低碳的公共交通系统。另外,所有跟景观的设计相关的东西,只要能够减低温室效应,增加绿化量,都可以减低碳排放量,而且造成室内的舒适度,而且减少建筑物应用的时候,对于二氧化碳的排放。
这边我可以提一些在景观设计上应用的一些手法,包括我们要种大量的绿叶植物、绿叶面积,本土植物的种植,减少硬质的地面和透水的铺装,以及雨水搜集利用,我们是不是可以使用再生的材料?在国内我们永远是拿那种烧结砖、黏土砖,我们应该更多的使用再生性材料,另外我们要利用浅色的铺装,因为浅色可以增加光的反射,而不是就地吸收,而产生温室的效应。还有屋顶绿化,也可以调整室内的温度。还有垂直的绿化是同样的道理。
另外,刚刚这边陈总也提到了一个我们要利用生态的能源,像太阳能、风能等等,我觉得这个东西是可以做景观的一个灯具,我们曾经做过一个传统的灯具,把它十年以后的成本,一开始的时候用太阳能灯具的时候,十年后算一个总帐,肯定是太阳能的在10年以后体现优越性,开发商肯定不是后来跟着运营管理的一群人,所以对开发商来讲,我们算这笔帐前面投入的时候,太阳能灯具是有一定高投资额的,政府应该要有一定的职能,不管是用奖励还是强制还是什么方法,去鼓励开发商,让开发商做这样的动作,去使用太阳能。
另外,我也提到像风能,太阳能和风能在国外甚至有一种说法,在夏天的时候很热,可是风很少,在冬天的时候风很多,太阳照度就照不够,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两个是可以转换的,在国外有卖这样的产品,甚至是雨水搜集的东西,在国外也有卖家庭用的,日本、澳洲等等,这个东西又提到什么呢?我们生产的厂家,生产厂家要生产这个东西,要让开发商来用,或者让小区的住户提倡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个东西又是要靠政府的主导、推动,我不知道我说的话合不合适,我只是说我的想法和经验。
我觉得很多东西更主要是把这些东西给启动起来,这些东西才会在市场上流动,才会有生产商愿意生产,才会有开发商得到合理的价格并去使用它,这样营运下来才是一个正面的行为。最后我要提到,大家都说地球是一个平的,我们其实生活在大的地球村里面,我觉得今天的中国人,包括我个人在内,我们很多人不管是白领还是什么,都是现代的都市人,所以跟国外的这些讨论者,其实我在北京看到很多的年轻人都在讨论这样的主题,所以我觉得拿我来说,好像是我愿意过这样的生活,我愿意雨水搜集,我愿意家里放一个太阳能的东西,你叫我到哪里去买?厂商在哪里?拿我设计者的角度来说,我要做这样东西的时候,我也希望可以说服开发商,这个时候生产的厂商又在哪里?他生产出来的东西又很丑,这就又回到我刚才说的政府一定要主导。这就是我基本的想法,谢谢!
【开 彦】:你提的很好,我们也有导向的问题,我们现在不是政策的制定者,只是政府制定政策的辅助,现在好多事应该做,但是没做好,没做出来。
【肖 溪】:房地产业在引领低碳发展方面至关重要。据有关数据显示,综合住区减碳、公共建筑与商业建筑减碳和生产、施工过程减碳等三项,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4亿吨,节约费用可达7000亿元。推广“低碳地产”,打造“低碳住宅”,迫切需要房地产发展有新创意和新转型。要把绿色环保融入房地产开发创意,在旧城改造中引进低碳排放标准,实现房地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通过政策引导、低碳开发和低碳消费等方面实现房地产业转型升级。下面我们有请行业内的几位品牌开发商结合自己的项目来谈一谈。谈谈你们对低碳住宅的感受及应用心得。
泛海国际居住区技术总监代炳春
【代炳春】:我觉得低碳应用在房地产开发里面,我简单的说两个层面:第一就是规划,第二就是项目开发本身。
目前我们承担这个项目是一个比较大的项目, 我们这个项目如果拆分以后,不同的开发商追求利润,卖了以后追求利润,我们广海集团首先是承担城市建设,而且同时必须对城市的长远发展有所考虑,比如我们这个里面最早拿的八个征地里面都是住宅,后来我们觉得之前开发有很多的规划不太好的地方,比如像最早的望京、天通苑,配套设施上不去,我们从这个角度考虑,把其中的一个地块由住宅改成公建,最后我们这个小区包括一些住宅、办公、商业、还有公园、休闲、健身、移调、医院,还有教育,包括休闲文化设施都有,包括还有文化中心等等这些,当然这个应该是一些有实力的开发商可以这样做,做一些综合项目,然后这一个综合项目能够让老百姓在里面住、也可以工作、也可以购物,如果是这样一个思路,就不见得所有的人都要去CBD上班,天通苑的人也要去CBD上班,北京现在也是这样的思路,成立很多的分中心、城市的次中心,这样首先建筑本身要满足一些绿色的要求,同时综合开发之后,有一些连锁的低碳产品,比如说将来老百姓住进来以后节约了交通费用、上班的费用,节约了办公的成本、居住成本,都减少了,所以我觉得这个效应是长远的,所以第一个层面就是规划层面,这个既有政府的主导,也有开发商的责任感。政府的主导需要长远的规划,但是开发商本身如果有这样的意识就更好,能从项目的规划角度考虑低碳节能的连锁反应。
第二就是我目前正在做的一些研究,包括我们小区应用的一些技术,当然没有完全成熟,包括几个方面:
1、我们现在国家规范规定的节能标准是65%,我们希望通过一些措施把这个标准提升到75—80%,所以我们想打造一些百年建筑,把节能标准提高,空调费用、采暖费用都会自然的降低。
2、我们现在做的一些公建里面,我们作的建筑比较高,300多米,顶部现在也请一些美国的设计师在做顾问,他们为了可持续发展希望做一些风力发电,包括一些双层幕墙的应用,还有高速电梯在下降的过程中由势能转化成电能的技术,这样刚才张司长您刚才讲的碳综合的概念,电梯启动是用电,但是电梯在下降的过程中可以产生电,也在研究这样的技术。包括我们也做了一些雨水搜集,还有我们现在在研究以前利用地缘,后来后期运用的时候也有不稳定的反应,我们现在在尝试用空气缘的技术,比如说今年三、四月份还很冷,我们就想能不能通过一些技术解决舒适性和能源来源的问题,所以空间缘热泵也在常识运用,它的效率比地缘、水缘还要高。包括我们那个地方也打了一口井,现在出水是75度,很好,出水量很大,我们也想把这种地热的能源利用起来。还有比如所有选用的都是变频空调,对臭氧层没有破坏的冷酶。还有因为我们也有开发的物业,我们也回访入住的这些业主,有的反映节水节电这块有一个什么现象呢?以前热水开了以后大概需要接出来几公斤的水,都是不热的,我们后来就想到能不能即开即热,打开就是热水,这样水也少浪费,这也是很好的技术。
还有我们在尝试减灾减震,在成本允许的范围内,能不能提高一下抗震的级别和等级,虽然北京市已经满足要求了,但是最近的震灾造成很大的损失,我们就想把抗震措施适当的提高,减少地震造成的伤害,这个能不能也是一种低碳的措施。包括刚才说的建树也是,我们现在也有自己的苗木培养基地,一般都想移植一些成树,把外面的树栽到我们基地里,然后养两三年以后移到小区里,这样新建成的小区不会只有草坪没有树荫,这样也是一种措施,包括刚才黄总说的屋顶绿化、我们也正在研究,所以举几个例子,到时候跟专家再请教再探讨。
【肖 溪】:接下来有请王总,谈谈您的体会,也谈谈我们今天两个话题。
旭辉集团总经理助理王浩
【王 浩】:我觉得听了以后很有收获,但是怎么能鼓励这些企业这是最需要探讨的问题,其实我一直在想,作为碳排放来说,一直都有一个碳交易,可能像代总这样的企业是上市公司,再社会责任感也不能降低股民的要求,所以无利不起早是必然的,比如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跟园林跟碳排放都有关系的,很多的开发商在自己的园区里植成树,直径有60、70的,一棵树一两千块钱,再贵的还有上万块钱的,但是这棵树如果用车从内蒙、从东北拉过来,运费和树价基本差不多,在旅途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如何计?但是开发商不想这个,因为他觉得这个树种完了以后小区的品质好,然后可以多卖钱,我是开发企业来的,再社会责任感的老板,他宁愿挣了钱捐给社会,赢得别人对他的尊敬,他也不愿意用在这个方面,所以就跟黄总说的概念一样的,一定要把激励机制加进来,如果不加进来,我们只是天天的喊、天天的建议,最终永远只是一个论坛、几张纸而已,而难落在每个人的身上,我觉得这个是需要更加关注的,一定要打造一个交易的平台,鼓励做低碳排放的企业,而且能让高碳的企业付出该付的代价,这是必须的。
第二我想说说城市景观,因为我们是做开发商的,对城市景观也比较关注,我们开发企业对城市景观一般是造势,我们更希望能建设城市景观对小区有帮助,现在的城市景观,我觉得我们经常开玩笑就说其实世博会没有什么可值得看的,你开车在北京转一圈什么风格都有,跟看世博会差不多了,这是玩笑,但是也说出一种无奈,各个小区之间的关联性基本没有,这边可能是美式的,这边是欧式的,两座楼放在一起,让你感觉到城市的“美妙”,所以这是下一步我们需要考虑的,面临的景观也是这样的问题,美式是丽式的景观,这边是欧洲的景观,如何衔接?其实是无法衔接的,所以中国的城市是分小区、分块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更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说到城市的特点,如果15年前,每个城市都选一个自己的市花,这是营造城市名片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大家现在提起牡丹,都会想到洛阳,你要是再问问80后、90后,根本就没有人知道城市的名片,因为他在城市里看不到,如果这个市花一定要在城市里有特点,要有制高点和普遍性,其实这也是一个城市最主要的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我觉得景观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提到的景观都是静态的,基本上都是植物,跟我们小时候说的和谐的景观完全是两个概念,可能2000年以后出生在北京的人,要想看看除了人以外的动物,不去动物园也得去虫鸟市场了,没有看过青蛙、蛤蟆,这不是大自然,这些小动物必须在考虑景观的同时兼顾到,这是很重要的概念。我们小区在营造的时候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找不到合作的对象,所有的景观设计师就说这个地方种花、那个地方种草,我们原来想这个地方会不会找一种植物能够吸引蜻蜓或者青蛙,以生物链的形式去创造,而不仅仅是种植物,如果那样的话人类以后就没有什么了,这个在城市景观里面必须考虑到,但是现在考虑的太少了。
我也是做企业的,很多做景观都是标准化的,这种东西做出来短时间很好看,但是长时间我觉得对城市的景观是破坏的,可能跟当时“破四旧”没有什么区别,所有的都是一样的,以后可能所有的植物大家也叫不出来,只有那么几种植物了,大自然的多样性都没有了,这是低碳长久以后更需要考虑的,我们低碳是为了地球,到最后只剩下地球和几种植物了,低碳不低碳也就无所谓了,我觉得这个其实是更值得大家深思的。就说这么多,谢谢。
【肖 溪】:谢谢王总的真知灼见,接下来有请张司长,刚才大家都对低碳住宅持有肯定的态度,请您给大家做一个总结。
【张元端】:今天这个会各位专家、企业家都发表了真知灼见,我想简单的小结一下,对景观来说,我觉得最高的要求是和谐,不是你随便搞一个什么想到什么搞什么,而是要追求和谐,我想这个和谐有三个方面:一是景观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景观元素之间的和谐,景观包括了很多元素,景观元素之间要和谐,和谐的摆放、布局、包括色彩、风格方面的和谐;三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我们一些风景区盖房子原来都很荒凉的,很好的自然状态,现在就盖了很多商店,特别是商业化以后,又盖了很多疗养别墅,我记得甘肃的新龙山,我几十年前在那里是非常漂亮的黄土高原上的绿地,后来盖了很多的疗养院、商店,听说最近在清理,把疗养院、商店都撤走,这就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不和谐。所以一个好的城市景观,最高的要求是和谐,看起来舒服,景观是给人看的,你看起来要舒服。
那么,根据大家谈的,我想我们的城市景观今后要具备四个特点,而且要全面具备这四个特点。景观的生态性,如果对一个城市来说,建筑物也是一个景观,城市的建筑可能是最主要的景观,也是景观的组成部分,当然还有公共设施、公共绿地等一些其他的广场、公园等等的景观,首先要讲生态性,生态性在当前来说,大家都谈到了低碳,实际我们在过去也讲生态性,不过现在讲了低碳,就把所有生态性的重点都归到低碳上来了。那么,我们的景观如何实现低碳化?就是要充分的挖掘、充分的运用低碳的景观元素,比如灯光照明要利用太阳能,水景,刚才说北京地区不太适宜搞水景,搞出来也不用,包括我们住的小区,有一个小水景,但是我记得就是建成以后开了两三次,十来年了再也没见开过,所以如果从低碳考虑,既然水资源不足就不要搞水景。
另外,我们也在考虑以住宅开发小区作为基础,一直扩大到城市的范畴,如何进行低碳试点,比如说我们的住宅小区,我们过去人居委搞了一个人居环境金牌建设试点,我们根据当前的要求准备搞绿色小区、低碳小区,准备做一些这方面的事情,低碳小区也包括除了住宅本身的低碳以外,也包括了低碳小区的景观,景观也要低碳化,就是刚才谈到的碳综合等等一些概念,我觉得都是景观生态性很重要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刚才我讲了,我们现在搞低碳小区,其实计算起来非常复杂,什么小区就符合低碳小区的标准了?具体要量化就比较困难。所以刚才陈总说要简单化、容易做,我是非常赞同的,你不要搞得很复杂,也搞不清楚,就要小区内排放的二氧化碳,因为现在的低碳以后,各种量化的指标很多,汽车怎么个二氧化碳排放,生活怎么个排放,都有统计数字,都有量化指标,所以每一个小区多少建筑物、多少人口、多少车辆,大体上可以计算出来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后我们再用碳汇这个概念来种树,种多少棵树就可以把小区排放的二氧化碳吸收了,就可以说这个小区是二氧化碳零排放小区。那么实际上欧洲所谓住宅的二氧化碳零排放也是用的这个概念,它是用一种农作物的秸秆做成燃料,他们说这个秸秆燃烧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比秸秆生长期间所吸收的二氧化碳要少,这就叫零排放,所以零排放的概念不是一点不排放。所以小区里不排放二氧化碳可能吗?不可能,但是我可以种树,这两个相抵,就是零排放,就是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处理,这是第一个景观的要求。
第二个就是经济性。景观要经济,首先是资源的节约,当前能源、水、土地,不要因为搞景观浪费了很多地、大广场、大草坪,另外盲目的搞水景等等,现在的灯光污染也不得了,而且费力不讨好,城市亮化要有度,包括小区,特别是城市,现在有的亮化已经过度了。所以经济性首先就是节约资源;第二就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这也适用于经济性,景观一般是追求形式的,形式和功能如何统一?刚才大家举到的例子,工业发电的螺旋桨可以安在大楼上,特别是有框架的那种,很漂亮,我带来的PPT里面有这样的照片,就是在楼上搞了三个发电的东西,又增加了楼立面造型的美观度,又适用,所以功能和形式的统一,这也是我们景观的经济性,如果只讲形式不讲功能,或者不照顾到功能,这个景观不能说是成功的。
第三个就是文化性。刚才大家谈得比较多了,一个是地方文化,第二是传统文化,各地既有和别的地方不同特点的文化,又有它本地的传统文化,当然传统文化一般就构成了地方特色。所以我觉得当前的景观在文化性上面,恐怕是一个重点,如何使我们的景观具有很好的文化性,很好的文化传统,恐怕这是当前景观设计、建造一个非常重要而突出的任务,我看了一篇报道,可能是云南的一个城市,把一个很重要的景观,可能是丽江还是哪儿,把一个很重要的景观给拆掉了,拆掉了以后,建设部门说文物部门只要钱,给它钱就行了,它竟然这样认识,它根本就没有看到文物、古建筑的重要意义,它把它简单化理解成为文物部门就是要钱。所以我们对我们的文化传统、文化遗存很多人存在着很不正确的认识。一般来说,都要夸耀我们这个城市有多么深刻的文化底蕴,又是有什么什么什么,但是又借各种理由把这些底蕴都破坏掉,这就是我们建设当中一个通病,一说我们城市有什么古代的、哪个汉代的文物,又找各种理由把它破坏了,然后为了旅游又来建,这个现象在各个城市太多了,数不胜数,因此在文化方面三个问题要注意,一是坚决防止传统文化的切断,割断历史以后,居民的认同性、归属感、城市的凝聚力都没有了,换了一个城市的样子;二是要充分重视外来文化不要过度的吸引,我不是反对吸收外来文化,但是要掌握好度,过度吸收外来文化,有的同志还很骄傲,你站在桥上一看,到了外国了,实际上就是对外来建筑文化和景观文化以及建筑形式过度的吸收;三是要防止建设性破坏,一面是在建设宜居城市、美好城市,同时又在破坏景观、破坏资源,所以建设性的破坏。所以我觉得在文化性上面我们要防止这三个问题。
第四个就是艺术性。一个景观没有艺术性,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艺术性我觉得我们现在两个方面的问题比较大,一方面就是景观元素单体的艺术性,有的景观做得很粗糙,我看有的庙宇是重塑金身,你进去一看那个雕塑非常粗糙,不精致;二是单体的多样性,一个是它的精致程度,一个是多样化。我们现在在多样化方面也是有问题,城市叫千城一面,景观也是互相的仿效,缺乏多样性。这是单体上的精致和多样性。第二就是总体上的协调、和谐,每一个单体看起来都是精品,都非常好,但是总体上它的摆放、布局不协调、不和谐,所以我觉得在艺术性方面,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存在,你到有些地方去看看,很不协调,单体上看看都很好,总体上尺度、摆放的位置不协调,看了以后别扭。
以上四个性好的景观要全面的体现,不然不能说是完整的好景观。那么大家也谈到了城市景观的推动,我非常赞同,推动一项东西是要靠政策,特别是政府主导,要政府主导下来推动城市景观,个人推动不了,我们得做一点工作,还是要政府主导还进行推动。那么政府主导主要是靠政策,制定有利于城市景观形成、发展这样一个政策。用政策来引导、来约束。我觉得当前我们两个方面的政策都非常缺乏,一个是技术层面的政策,我们现在人居委也正在研究低碳小区或者绿色小区,实际上一些体系就是政策,你搞的体系指标就是技术政策,我们一方面要在技术层面的政策上要下大力气下大工夫;第二个就是经济层面的政策,利用太阳能我给你多少优惠、多少奖励,你如果浪费了,我还罚你,像有的十来万人口搞那么大一个广场,太浪费,做一些粗糙的景观,就要罚,所以在经济政策的层面,我不知道把大家讲的主要的东西概括了没有。
那么,我们相信我们各位热心的参与和推动下,我们中国乃至于将来我们还做亚洲的工作,我们的城市景观会越来越好,谢谢大家!
【肖 溪】:感谢张司长的总结,我们今天也非常荣幸能够请到在座的各位嘉宾,共同为打造“绿色人居·可发展之路”献计献策。
亚洲人居环境协会,从0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亚洲地区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建设;并先后得到了联合国人居署、福冈市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于06年在日本发布了《绿色亚洲人居宣言》,共同推动亚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作为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的品牌活动,得到联合国人居署、亚洲房地产学会、亚洲规划院校联合会、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的大力支持,峰会设立了亚洲最权威的奖项“亚洲都市景观奖”、“绿色亚洲人居环境奖”和“亚洲可持续发展绿色人居奖”,旨在表彰亚太地区在绿色人居、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城市和优秀地产项目。近年来来自国内的众多优秀项目先后获得过此项荣誉。今年,我们再次联合日本福冈市政府,定于2010年9月21日在日本福冈市举办“第三届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届时也欢迎各位嘉宾的出席。
今天的启动仪式到此圆满结束,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
与会领导嘉宾合影
(中国规划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汪志民报道)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