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开始进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城镇化速度将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城市发展将转向规模扩张和质量并重阶段。 去年12月20日,中央召开城市工作会议,随后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时隔37年,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党中央对城市工作作出的新的重大决策部署。 为深入学习贯彻、深刻理解把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抓好城市建设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面提升我省城市建设、发展、治理现代化水平。6月21日至24日,省委组织部、省住建厅在汉举办全省“城市发展与治理”专题研讨班。 在4天时间里,与会人员充分运用了案例教学、实地参观考察、讨论交流等形式学习,还举办了香港城市规划及建设经验分享研讨会。这些活动启发了思想,开阔了眼界,使与会人员对城乡建设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推进城乡建设发展新的路径、方法有了系统理解和把握,对当前城乡建设工作的重点进一步明确。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李昌海表示,党中央赋予了城市工作新地位,住建系统面临新机遇、新挑战,责任重大。当前,必须抓住重点,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和房地产去库存、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发展、扎实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不断开创城市工作新局面,为湖北“十三五”实现“率先、进位、升级、奠基”的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进城中村改造规划刷新城市天际线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总工程师 田燕 城中村问题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而出现的一种现象。武汉市是我国首批进行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城市之一,自2004年全面启动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以来,相继完成了主城区内绝大部分城中村改造规划及土地出让工作,极大地推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 目前,武汉市各阶段改造工作目标已基本实现。全市7个中心城市、东湖风景区以及三环沿线,共156个行政村确定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主城区已有107个城中村完成改造。 通过城中村改造,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城中村环境,打造了一批城市功能区和住区,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近几年,城中村改造共腾退土地3524公顷,约70%用于城市公益设施和市政设施配套。不仅为城市建设提供了用地空间,也为城市综合功能的完善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奠定了坚实基础,还为武汉市万亿 GDP和7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5年,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因地制宜、多种方式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新思路,通过对武汉市城中村现状情况和问题的盘整研究,明确了以“整体统筹+因地制宜”为原则的改造方案,提出除已确定或经武汉市政府同意实施自主改造的城中村外,剩余城中村原则上采用统征储备模式进行改造。“十三五”期间,武汉市将紧紧围绕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的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在改造范围和重点上要围绕产业创新和服务业升级、围绕城市特色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民生改善和品质提升全力推进。分类推进城中村改造,重点研究景中村(绿中村)改造模式。不断完善城中村改造的工作程序,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要求,提高城中村改造的品质,实现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和宜居性。 抓住五个要点加快城市建设转型升级 襄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 肖勇 襄阳市从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高度出发对城市转型升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部署。加快城市建设转型升级,必须抓住五个要点。 首先,要准确定位城市。城市转型升级必须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目前,襄阳市中心城区达到147平方公里、人口150万,“十三五”末要达到200平方公里、200万人口,正处于规模扩张、功能完善、品质提升的三期叠加发展阶段。城市转型升级就必须处理好规模、功能和品质的关系。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并重、完善功能和提升品质并重、城市更新和传承文脉并重、现代化建设和尊重自然本底并重。 其次,要尊重自然生态。城市转型升级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城市建设要在生态保护上做文章。近年来,襄阳市把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作为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不少成效。 第三,要坚持文化引领。每一座城市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都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一座城市的特色所在,也是个性魅力所在。襄阳市在城市建设中,一方面加强文物建筑的保护,另一方面,在市政设施建设中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市政设施在凸显功能性的同时也变成了文化传播的载体。 第四,要注重精品建设。城市的转型升级是依靠一个个项目作为支撑的,项目的建设水平关系到城市建设品位。襄阳市编制了襄阳市政建设“白皮书”,对方案设计、施工工艺等进行了细致的规范,所有建设行为严格执行“襄阳标准”。从群众生活便利的角度谋划项目,用审美的眼光建设项目。 第五,要善抓发展机遇。中央相继在棚户区改造、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并强调鼓励地方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能不能抓住这次机遇,直接关系到城市转型升级的进程。襄阳市编制了“十三五”项目库,系统谋划ppp项目,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力争把襄阳建成宜居宜业,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汉江流域中心城市。 打造扁平管理模式探索城市管理新路 宜昌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 张毅 城市管理是城市永恒主题,加强城市管理是提升城市现代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宜昌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住建厅要求,学习兄弟城市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着力构建“纵向一刀切、横向一网通”扁平化的城市综合管理新模式,促进了宜昌市发展新跨越。 放权瘦身“一刀切”。面对城市面积、人口快速增长的刚性压力和多样化、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宜昌市主动放事放权放人,形成“监督考核以市为主、组织实施以区为主”的新体制。原市管的主干道清扫保洁、地下排水管网养护、公厕管理、道路停车场管理等作业事权,以及行政审批、“7+1”项行政处罚和相关行政强制权划转各区,园林绿化管理整体移交新成立的市园林局及各区,市城管部门“不扫一寸街,不修一条路”。 生活及建筑垃圾处置、道路停车及占道管理、破路还原等收费全部下放各区,市城管部门无行政事业性收费。市城管部门直属单位由16个压缩到5个,干部职工由2139名减少到238名。 高位统筹“一网通”。宜昌市从架构、平台、机制入手,把各部门连在一起,形成“责任共担、事情共干、荣誉共创、成果共享”新局面。宜昌市成立了城市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亲自任组长。宜昌市归并行业服务热线,开发“9+2”的数据系统,成立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在23家市直部门设置城市管理处置端口。市直部门城管工作办结率由20%快速增长到90.91%,部门联动效能大幅提高。 宜昌市还用考核作“指挥棒”促进城市管理工作成为责任主体的自觉行动。率先在全省对市直部门进行考核。按照“应考尽考、能考必考”原则,考核共分5大项20小项,涉及违建管控、市容治理、环境维护、市政设施、综合执法、园林绿化等。 每期各区各部门城市管理工作考核结果,由市长签发,结果在市委党报上公开。设置1600万元的各区城市管理工作考核资金,实行奖优罚劣。对市直部门进行成绩排名,效果与问题同步面向社会公布。 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由“山城”向“山水城”迈进 十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杜海洋 近年来,十堰城市建设以“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方略为引领,以“五城联创”为载体,正确处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与发展的关系,坚持“治城”与“育人”并重、“塑形”与“铸魂”并重、“硬件”与“软件”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探索建立一整套城市规划建管新方法、新机制,实现由传统山城向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转变。 2013年,十堰市确立了中心城区“东拓、北扩、西进、南通、中优”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了规划编制体系。同时,在省委、省政府和省直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积极谋划滨江新区建设,三年来,全市上下积极创新实践,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开展“清水行动”“向三大污染宣战”“绿满十堰”等专项活动,守护绿水青山,打造全域景区,确保“清水入库,清水北送”。十堰坚持把水环境治理作为“一号工程”,千方百计自筹资金开展五条不达标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建立了由市级领导挂帅负责的河长负责制,按照“九先九后”原则,累积投入资金18亿元,完成河道清淤138公里,清除污泥垃圾562万立方米,建成污水管网1200多公里,整治入河排污口572个,构建了“截污、清污、减污、控污、治污”综合治理体系,实现了五河水质明显改善。 十堰市在推进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把绿色化与城镇化结合起来,把人的需求的满足以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全过程。经过全面开展“五城联创”,累计投资80亿元,新建和改造道路总长达100公里,改造背街小巷和市政道路微循环260余条。规划建设了四方山生态公园等生态景区,新建特色鲜明、便民利民的游园绿地20余处,新增河道绿化面积104万平方米,新增道路绿化面积39万平方米。 十堰市实施绿化恢复治理的裸露山体面积151万平方米,构建了“四山、一轴、一环”的城市山体空间格局。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实施绿色低碳交通工程,年均减少碳排放量达7100余吨。打造最佳生态人居环境,让群众享受天然“氧吧”,得到更多“绿色福利”。 治理城市黑臭水体还百姓碧水蓝天 荆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 张少华 城市黑臭水体是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不仅损害了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近几年“让市长下河游泳”的呼声反映了百姓对解决和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强烈愿望。 目前,荆州市中心城区有7个黑臭水体,分别是西干渠、豉湖渠、护城河、荆沙河、太师渊、范家渊、荆襄内河。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污水管网设施不健全、截污治污设施滞后、部分水体生态流量不足、河道垃圾堆积等。 为治理黑臭水体,荆州市编制了中心城区排水防涝专项规划(2014年至2020年)、中心城区污水专项规划(2014年至2020年)。将继续加快编制《中心城区建成区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五年行动计划》;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意见》;完善《中心城区污水处理专项规划》和《荆州市城区黑臭水体整治规划方案》,指导县市编制《城乡一体化污水处理专项规划》。 市中心城区三座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已纳入了2016年城市建设计划。荆州市将借鉴先进经验,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的改革方向,建立集约高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和服务监管机制。 早在2011年,荆州市已在全省率先完成了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普查,下一步将加强地下管线补测补绘,推进新一轮地下管线普查,迅速摸清城市污水管线家底,为科学研判和合理确定规划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加强城市生活污水截污、雨污分流。 今年,荆州市311亿元城市建设项目大单中,涉及管网建设及黑臭水体整治约38.7亿元,正在有序推进。积极谋划的项目,分别纳入2016至2020年各年的城市建设计划,分阶段、有步骤逐步组织实施。 践行生态立市战略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荆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 杨剑 围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五个统筹”具体要求,荆门市加快实施“生态立市”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全面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和宜居性,着力打造碧水、蓝天、青山、净土、清风、柔光的生态宜居新城。 在发展方向上。着力构建“一心三城五组团”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推动中心城区与钟祥城区相向发展,加快形成100万人口的荆钟组合都市区。在新区建设上。重点实施漳河新区“七纵九横”道路骨架建设。推进新区范围内绿色产业、绿色建筑、绿色照明和绿道、雨水收集、渗透铺装、综合管廊、冷热电三联供“八个全覆盖”,确保规划建设一步到位。在旧城更新上。坚持突出完善功能、提升品质,重点推进“三环八射”骨架路网建设。 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更好地为人提供生存发展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必须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荆门市加快以城中村、城市危房为重点的棚户区改造,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 荆门市还深入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对象山和东宝山山体绿化建筑进行全面清理,改变过分追求高强度开发、高密度建设、大面积硬化的状况,逐步恢复城市自然生态,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不断提升城市绿色发展力。 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思路,荆门市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一体化进程。按照四化同步、文化引领、产业带动,整体提升宋河、钱场、后港、胡集、柴湖、易家岭6个小城市建设水平,整镇推进孙桥、石牌、官垱、牌楼、团林、漳河、长滩7个新型城镇化试点,探索建立不同类型小城镇差异化发展新模式。重点建设彭墩“1+9”新农村、京山县马岭村、沙洋县砖桥村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典型,打造一批具有荆楚特色的文化村。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