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城市发展 >

西安:一个城市生态化样本

时间:2016-03-21 16:30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冷梦
    文丨冷梦(陕西省作协副主席)

    【一】

    这是一个关于一座古城命运的故事。大约在公元两千零四年的时候,这座千年帝王都发生了一件足以影响到这座城市未来若干年,甚至百年、千年的事情,一件可能会决定这座城市未来生存与沉沦,荣枯与毁誉的事情,这就是在它的生命史上,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和生态化的建设理念。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集中体现其国际化和生态化的浐灞生态区诞生。浐灞生态区建在西安的两河流域,浐河和灞河,是跨河而立的一座西安第三代新城,预计这座城市建成以后,五十万人口将居住在这座绿色的和水域环绕的新城。
 


 

    历史上的“八水绕长安”将被这一代西安人改写,是两条河流穿城而过,是路网和水网,是水色与绿色,是水天一色的一座高标准、高起点、国际化和生态化的美丽的城市!

    我的童年,少女时代,一直生活在西安的老城区里,我有幸在浐灞挂职锻炼,成了陕西作家中唯一一个西安第三代新城崛起的见证人。

    我有幸参与和见证了这座新城最初的建设,有幸和它最早的一批建设者们朝夕相处。我想我得为我的母亲城市完成这部作品,完成它新生命史的见证者的作品。在我的感觉里,这仿佛是为我自己的生命立传。

    【二】

    这一天,是2004年9月9日。

    这一天,据说是秋高气爽,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挂牌仪式在半坡湖度假草坪上举行,西安市主要领导和部门领导见证了这一时刻。那个时刻,在简单的布景前面,王军说了一句话,他说,“今天,2004年9月9日,在西安城市发展历史上,将注定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浐灞河综合治理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这标志着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正式启动。”

    有人看了一下表,后来告诉我说,王军说这句话的具体的时间是9月9日9点9分,一连串的“九”字!“九”或许对西安是个吉祥的数字和幸运的数字,西安在隋唐长安城建设的时候是标准的棋盘式结构,棋盘式结构是放射型结构,有九条线。西安的道路在唐朝的时候是“米”字形骨架,和棋盘式结构一样,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又四个方向,再加上中心的圆点,一共还是九条线。

    西安以后在它长期的发展中,延续了唐长安城的城市结构,一直保留着它的一个“九宫格局”——但那个“九宫格局”是“小九宫格局”。西安长期就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局促地发展。2004年随着西安城市区域空间布局,要完成一个从“小九宫格局”向“大九宫格局”的跃升,一个大西安即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个大西安,大九宫格局上最后一“宫”——第九宫位置上,就是位于西安东北方向的浐灞河流域。西安长期地“留白”,西安几代城市规划者为这座城市苦心经营和苦心孤诣的一块“留白”,就在2004年9月9日9点9分的这一时刻——在公元904年,朱温毁灭了唐长安城整整一千一百年以后,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建设者。王军说,这一天,“在西安城市建设历史上注定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不错,历史会记住这个日子。这个对这座城市来说,在一千一百年以后一个重新分娩的日子。

    【三】

    历史的确有着让人不可预知的神秘性,而因其不可预知和神秘也令人神往和着迷。我的确不知道这是不是带有“天意”的一种巧合。公元2004年和公元904年,唐长安城的毁灭和一个大西安的重建。我本来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发布的时间就是2004年,和西安市政府做出西安将要治理浐灞河流域和建设一个新城区恰在同一时间。

    文章用深情的文字写道:我们回眸与悼祭一千一百年前被毁灭的唐长安城,就是不愿忘记这座中国古代唯一能称得上是国际大都市的消逝------

    历史学家也告诉我们,当时的唐长安城不仅是一个强大帝国的首都,而且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人口众多,内外经济和文化交流十分频繁,能与它齐肩的在世界上只有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这四座城市被合称为“世界四大古城”。唐长安城的面积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王国都城大7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6.2倍,是公元6至世纪东亚乃至世界第一大城,也是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的起点。但现在,作者问道:“谁还能直观地把现在的西安城和比它大7.5倍的唐长安城相联系呢?”

    读着这样的文字,你能感到写作者的一种泣血之痛。

    但是,不用急,就在这篇文字,我姑且套用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给其命名为《长安一千一百年祭》,这篇文字发表于2004年,西安城区向东发展到了浐灞河流域。这里是半坡先祖走来的地方,而唐长安城的繁花似锦,唐长安城能成为“中国古代唯一能称得上是国际大都市”,唐长安城从隋开皇二年(582年)修大兴宫开始至904年朱温毁灭,三百多年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浐灞两条河流的滋润和滋养。没有这两条河,的确,谈不上盛唐长安。现在,整整一千一百年以后,滋润与滋养了唐长安城的两条河流,长安的生命之源和生命河流,他们说,我们回来了......

    他们回到了浐灞河边,开始在这里为西安建设一座国际化和生态化的新城。

    ——他们,就是浐灞的建设者们。

    肩此重任,他们深感责任过于重大,当然,也深感骄傲。

    “二十一世纪是环保的世纪,我们如果能把浐灞河治理好,将来森林能留下,河流湖泊能留下,新的城市能留下,古文化能留下,我们就无愧于后代了。浐灞河这个地方能干事,值得干事,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地方。”我读到这段话,还是在2004年9月9日的那天,在第一次班子会上,王军对将与他朝夕相处的班子成员们说的。“有一天,”他说,“我们大家都不在了,但城市还在,河流还在,事业还在,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少留遗憾,少让后人指责,真正为西安留下一个好的作品,一个不朽的作品。”

    【四】

    什么叫“不朽”?

    他说,不朽的是一种精神,是我们对河流的治理,通过河流治理带出一个城市建设的范式。这是对人类的贡献,也只有完成好这样一个作品,二十一世纪的一座新城,我们大家才能够与这座城市同在,成为永恒与不朽。

    不朽——杨六齐说,“我希望一百年、一千年后,我们建的这座城市还在。我希望,能和浐灞生态区并存不朽。我希望,我们建的这座城市不是我们晚年的耻辱而是我们晚年的骄傲与自豪。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我建的城和我盖的楼在我退休前给拆了,因为人说,看看,简直糟蹋了西安这么好一块地方,那会让我感到无颜以对后人,而我想我最惬意的时光,就是我老了的时候,牵着孙子的手,走在我们流过汗水亲手一砖一瓦建成的城市里,我的孙子说,嗯,这座城市还真的不错,爷爷,是你们建的吗?”

    是的,此情可待成追忆。

    伟人会不朽,而我们作为普通人不可能不朽。但河流会不朽,城市会不朽。浐灞河万古如斯地流,从盛唐流到了今天,朱温毁灭了唐长安城,但唐长安城的“九宫格局”今天还在,它的城市规划和格局甚至影响了日本东京、奈良和京都,而且,它为西安保留下了一个“唐皇城”。为了这种不朽,王军、杨六齐他们说,我们要做有爱心负责的建设者。爱西安,爱我们的城市,爱大自然,爱一草一木,甚至要爱及禽兽,爱及鸟类,要向当代负责,还要向后代负责,向未来负责,向人民负责,向历史负责,向下游负责。

    说到这里,我想,你们真该到浐灞生态区看看。

    看西安的两条河,浐河和灞河。

    看西安的一座新城,二十一世纪的一座绿色城市,也是负载着西安未来梦想的一座城市——当然,你还不要忘了,看水中央那一座一座的小小的岛屿,因为,那是专门为鸟类留下的——鸟岛。王军说,那是给鸟儿留下的让鸟儿“谈情说爱”的地方。

    (本文摘编自冷梦的《浐灞手记——一个城市生态化样本》)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