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城周围略图城建局档案馆供图
昨天,记者再次从我市城建局档案馆中找到扬州民国老地图,现存不多的几张民国地图上,缓缓讲述着扬州城市行政区划的变迁。 民国地图 保存较少,仍多为手绘版本 昨天记者在扬州城建局档案馆内发现,部分民国时期的扬州老地图存放于内。民国时期的老地图,已经分别从城市、城乡、城市周边等开始发散,鲜明反映出扬州城市行政区划的系列变迁,已开始具有现代地图的雏形。 在档案馆内,翻开泛黄的大纸袋,几张民国时期老地图就放置其中。民国仅有短短近40年,当中战争不断,历史动荡,留存下来的老地图并不多。而这些老地图中,制作年代有民国十年、十六年制图的老地图,最晚大约到1949年截止。不同的地图反映出当时不同的地理面貌、行政区划和城市肌理变迁,多数老地图仍为手绘版本。 “这些民国老地图,尽管留存不多,但依旧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当时的扬州,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据悉,目前扬州现存的民国地图中,《江都城周围略图》、《江都县城乡市图》、《江都县城市图》等,均是主要的老地图资料。 记者发现 民国时扬州行政区划名为“江都” 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翻遍了民国时期的老地图资料,均未看到“扬州”名字的出现。文化学者韦明铧介绍道:扬州’这一古老地名在民国时期,仅仅在于人们口头上的表示,印成手绘制品地图的时候,早已看不到‘扬州’二字,那时的扬州称为‘江都’。”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辛亥革命胜利之后,自1912年开始为民国,当时即废除了“扬州府”,将甘泉县并入了江都县,而传统上的扬州城,也变为了江都县城。“扬州虽然是人们口头称为扬州,但按照行政区划正式名为江都,城市叫江都城,城外叫江都四乡。” 在地图上,当时江都城城区内城市街道、建筑、河流、牌坊、城门、桥梁和寺庙等,都有具体表现,并且标注清晰。 重要发现 民国电话局就在广陵路上 《江都县城市图》则是在民国十年到十六年绘制而成,主要描绘了民国时期老扬州的整个城市地形、古道街巷等。在图片上,记者惊喜地发现,一条名为左卫街(广陵路)的中部,花局巷的旁边(今广陵小学旁),用红印章盖了一个地名叫“电话局”。韦明铧也兴奋地表示,“这就是解放后邮政局的前身,一张老地图,就能看出古老邮政的传承和沿袭,着实奇妙。” 这张老地图上,扬州古街老巷纹理脉络标注清晰,紧密排列。一条条古巷纵横交错,古城内扬州巷子蜿蜒盘伸,非常聚集而紧凑。在城区图中央,名字为左卫街向西有一条多子街,“再向西往小东门桥处,也是一条大街,名为甘泉街,多子街加上这条甘泉街,就是现在的甘泉路。”纵观整个古街老巷地图脉络发现,扬州东西走向巷子未曾有很大改变,南北走向巷子变化较大。 历史遗迹 为纪念董仲舒曾有“大儒坊” 仔细在地图上看去,“东圈门”、“大羊肉巷”、“小羊肉巷”等老地名至今依在,而在今天教场附近有一条碧螺春巷,从地图上看起来很大,能够一瞥当年的繁华,但是遗憾的是,现在已经不复存在。 一路按照老地图脉络向下看,一条名为“大儒坊”的老街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据介绍, 这条老街本来是纪念汉代大儒董仲舒而命名,因为董仲舒曾在江都国为相而得名。“很是可惜,该条巷子也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地址在甘泉路上共和春对面。” 这张老地图对照当今可以看出,扬州古街老巷大致的城市肌理未有改变,但也有不少最重要的大街,名称都早已不复存在。 城市飞速发展 凤凰桥五里庙 民国时都是郊外 《江都城周围略图》主要描绘民国时期江都城周边地区村庄、河流等情况。在地图上可以看到,江都城(现扬州市区)周围各村落很多,村落密布,发散周围,都以姓命名村庄,如“陈家庄”、“王家庄”、“福家庄”等。不过遗憾的是,仔细查阅资料并经相关文史学家介绍,上面不少村落如朱家庄、陈家庄等,而今都难觅遗迹。 在江都城城外较远的地标上,标明“杨庄”二字,十分引人注意。“根据地图上的地理位置推断,该处现在已经成为市区内的‘杨庄小区’。”韦明铧判断。在城北很远的地方,“凤凰桥”赫然显示,如今该处早已在扬州市城区内;城市东北处标出地名为“五里庙”,在地图上看来,距离当时城区很远,如今早已归于城区内。 “从这张图上多种地标的标明和村落的分布可以看到,扬州城市不断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韦明铧坦言,“这一幅民国老地图,是扬州在近现代,整座城市由小变大扩张的系列见证。” 记者 薛舒文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