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城市发展 >

建设“世界城市”文化新地标 力塑首都北京文化新名片

时间:2013-12-01 08:56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陈名杰 牛爱忠 满兴远

——北京海淀区曹雪芹“红”文化推广与传播工作的几点思考
 

曹雪芹纪念馆雪景

曹雪芹纪念馆雪景
 

北京曹雪芹学会会长胡德平在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宣布“曹雪芹西山故里”项目正式启动

北京曹雪芹学会会长胡德平在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宣布“曹雪芹西山故里”项目正式启动
 

在“红楼梦诗词书法作品展”上,北师大书法系邓宝剑主任向嘉宾介绍展品

在“红楼梦诗词书法作品展”上,北师大书法系邓宝剑主任向嘉宾介绍展品
 

曹雪芹小道标识系统发布暨小道化装游园会现场

曹雪芹小道标识系统发布暨小道化装游园会现场
 

著名红学家李希凡为“千人合写红楼故事”活动撰写开篇辞

著名红学家李希凡为“千人合写红楼故事”活动撰写开篇辞
 

北京市民“千人合写红楼故事”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

北京市民“千人合写红楼故事”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
 

昆曲《红楼梦》折子戏演出

昆曲《红楼梦》折子戏演出
 

    陈名杰 牛爱忠 满兴远

    曹雪芹在北京海淀西山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曹雪芹也因此成为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

    大师足迹:曹雪芹在海淀

    曹雪芹晚年的生活、创作,与海淀的关系极为密切。据专家考证和民间流传,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与海淀的关系,目前来看,至少有6条线索。

    一是圆明园。有红学家认为圆明园就是大观园的原形,并据原著在圆明园版图上绘制了详细的对比图。其中历史学家戴逸曾在《繁露集》一书中详加论述,认为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大成的圆明园对触发曹雪芹的灵感很重要,很可能是他塑造小说中大观园的主要借鉴。

    二是曹雪芹故居。北京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的原址所在地——海淀区正白旗三十九号院被专家考证为曹雪芹在西山的故居。虽然学界对此有一定异议,但作为全国最早建立的、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以曹雪芹及《红楼梦》为主题的历史文化名人纪念馆,历经3次扩建、5次布展,30年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00余万人次,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播做出了贡献。

    三是“曹雪芹西山传说”。“曹雪芹西山传说”主要流传于香山、寿安山、金山(俗称小西山)一带,以曹雪芹和《红楼梦》为主题的民间传说,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人物传说”类别。2011年6月,“曹雪芹西山传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口碑资料数量众多,故事和传说涉及面很广,包含有曹雪芹的个性、身世、经历、亲戚、朋友、曹雪芹如何写作《红楼梦》、曹雪芹的居所、曹雪芹如何扶危济困等,在曹雪芹相关文献资料较少的情况下显得弥足珍贵。与此相印证的是,在正白旗村附近的四王府娘娘庙房檐下,至今还保留着绘有《红楼梦》故事的图迹。

    四是曹雪芹小道。从北京植物园到白家疃村的山间小道全长六七公里。清朝乾隆年间,曹雪芹在山前居住时,常到山后访友、为百姓看病,经此道来往于山前、山后,故称曹雪芹小道。前几年海淀区政府对白家疃一段进行过简单修缮,今年又协同北京植物园在小道南段设立旅游标识系统,希望这条小道能够在未来带动山前山后的文化旅游业,成为一条“黄金”旅游小道。

    五是白家疃村。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的曹家和怡亲王允祥(其家庙就在白家疃村)关系一直十分密切。曹雪芹好友敦敏在《瓶湖懋斋记盛》中记载乾隆二十三年春(即1758年),曹雪芹迁徙白家疃,原注为证:“春间芹圃(雪芹的号)曾过舍以告,将迁徙白家疃。”此外,曹雪芹晚年在白家疃帮助过孤寡疾苦之人,他的轶著《废艺斋集稿》也与白家疃有很多的联系。

    六是纳兰性德。海淀除了有闻名于世的《红楼梦》“红”文化,还有一个“兰”文化,就是纳兰性德。其墓地和家庙都在海淀上庄。纳兰性德与曹雪芹祖父曹寅曾共同入值宫禁,又都极富文采,家世、经历又有许多相似之处,有学者认为贾宝玉的原型就是纳兰性德。

    抛开学术争议,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曹雪芹是能够代表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世界经典在海淀撰就,我们有理由、有责任、有义务,用一种历史的使命感把文化传承好、传播好,把北京的曹雪芹和“红”文化做成闻名世界的文化品牌。

    曹雪芹在西山的生活与创作,为海淀留下了包括“西山传说”“曹氏风筝”“曹雪芹小道”等丰富的文化遗产。2013年时值曹雪芹逝世250周年。为更好地弘扬曹雪芹与红学文化,传承北京西山多种历史文化遗存,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曹雪芹文化艺术节于2010年创办,经过连续3年积淀,活动不断丰富、规模不断壮大、影响不断扩大,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人文效益。

    于今年9月22日启动的第四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不仅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和纪念活动,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升温了纪念曹雪芹、重读《红楼梦》的热潮。各行各业纷纷用自己的方式纪念着这位文学巨匠:北京市曲剧团推出的新编历史大戏《黄叶红楼》在天桥剧场演出,歌唱家郑绪岚“红楼梦境·郑绪岚全国巡演”,北京1178位市民“合写红楼故事”新创吉尼斯世界纪录等。

    两年筹办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要做好曹雪芹和“红”文化的推广,首先要突破两个界限。一是突破专业人士和公众的界限,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参与进来。二是突破国门的界限,以中国在世界文明体系的定位的角度去思考和自我定位,让“红”文化的传播首先具有很强的国际视野。高度重视群众参与与国际传播,这是我们筹办第四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的一条经验。其中,政府所起的主要是搭平台、聚资源的作用。通过政府来引导、搭台,把各种资源聚集到一起,让研究、产业、传播、创业等各种社会力量都能参与其中。

    西山故里:世界文化地标

    曹雪芹在海淀西山写《红楼梦》的传说,一直在世居西山的旗人中间流传。196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邀请著名红学家吴恩裕到香山访问张永海老人,后来《北京日报》“北京春秋”栏目刊载了其讲述的关于曹雪芹西山著述的故事,产生了较大影响。1971年,正白旗村三十九号院发现“题壁诗文”,其中因有曹雪芹友人赠给曹公的对联,引起了轰动。于是,以此为契机,在西山旗人中流传了200多年的曹雪芹传说,开始逐渐被发掘并被广大读者所熟知。

   “门前古槐歪脖树,小桥溪水野芹麻。”西山地区长期流传的关于曹雪芹故居的这一说法,恰恰与《红楼梦》开篇作者说自己住在“阶柳庭花”之处以及张宜泉写曹雪芹的住处是“门前山川供绘画,堂前花鸟入吟讴”相印证和契合,所以很多学者推论曹雪芹纪念馆原址所在地的清代正白旗旗营,正是曹雪芹生活、著书《红楼梦》之地。据史料载,当年的正白旗旗营规制完整,建筑都是一排排而建,并且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使用功能,如档房除存放户籍档案还有分发粮饷之用,大学坊则是正白旗旗营儿童接受教育的地方等。

    本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北京曹雪芹学会会长胡德平宣布“曹雪芹西山故里”项目正式启动,这将是西山曹雪芹《红楼梦》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该项目将通过恢复部分旗营建筑,复原旗营氛围,力求展现曹雪芹在西山地区的生活遗迹和著书的历史环境,在北京西山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全方位了解曹雪芹,欣赏、研究《红楼梦》的核心文化功能区。

    北京植物园将“曹雪芹西山故里”项目定位于曹雪芹和《红楼梦》文化的展览展示、观光游览、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学术研究、文物收藏与保护六大职能,分设植物文化园、曹雪芹博物馆区、曹雪芹纪念馆区、曹雪芹纪念园、红楼文化博览区六大功能区。项目历时2到3年,将以北京植物园黄叶村为核心进行复建,主要依据史料和实地走访,通过在黄叶村故居附近发掘、找寻当年的历史遗迹,并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逐步恢复原貌,而非简单的复建,以再现当年正白旗旗营的生活情景和文化特征。

    从曹雪芹这个人出发,深入挖掘《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在特殊时空创作和问世的历史文化意义,通过对作者的了解,拉近当代人与名著《红楼梦》的距离,进而为推广和传播“红”文化服务,这是我们在筹办第四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过程中形成的另一个共识和经验,我们称之为“由曹入红”。这也是“曹雪芹西山故里”项目特殊意义和价值所在。参加本届艺术节“大师与经典: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国际论坛的国际博物馆协会文学委员会主席、托尔斯泰纪念馆学术研究主任加琳娜·阿列克赛耶娃认为,中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世界也渴望倾听中国故事。当前中国需要让世界更好地认识自己,特别是了解中国的文化,而像曹雪芹这样的文化巨人正是展示中国魅力的重要名片。

    曹雪芹西山故里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潜在文化地标,它将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一个独特窗口,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更强力的人文支撑点,并将在对曹雪芹文化的历史和文学研究、展示、科普教育等多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2014年,曹雪芹纪念馆向公众开放30周年,而2015年则是曹雪芹诞辰300周年,这是北京和海淀提升和推广曹雪芹和红楼文化难得的历史机遇窗口期。为更好地纪念和缅怀这位文学大师,海淀区委宣传部正与区域内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合作,研究规划海淀“红”文化推广和传播3年工作计划。

    随着“曹雪芹西山故里”的落成,西山隧道贯通西山,讨论中的白家疃红楼小镇和曹雪芹小道等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加上2011年“曹雪芹西山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未来西山脚下将逐步形成一片能让世人全方位了解曹雪芹、欣赏研究“红”文化的场所,并产生规模和集聚效应。

    届时,我们将广邀世界各地作家故居管理者和文学研究者、研究机构齐聚东方文化圣地——北京海淀西山,进行一场世界文学的交流峰会,相信这样一场别具一格的“文化博览会”将会更好地将曹雪芹“红”文化,以及海淀和西山推向世界文化的舞台,发出中国的文化声音。

    文化创意:讲述中国故事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备受重视,许多国家更是以“文化立国”“文化强国”,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现已是全市服务业中的第三大支柱产业,成为首都转方式、调结构的亮点,其与科技创新组成的“双轮驱动战略”,是北京发展的新航标。

    如何更好地利用产业和市场力量将中国的文化瑰宝进行继承和发扬光大,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相较于欧美诸国,我们从不缺乏文化资源,而只是缺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物化成文化产品的能力。我们要按照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的要求去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首先需要更好地反思市场和产业在文化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充分调动民间社团、相关文化企业等社会资源与力量,创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由产业兴事业,这是我们多年来从事文化工作获得的第三条经验。曹雪芹和红楼文化要想得到持续不断地推广和传播,必须要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转而从产业入手,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主导模式。

    参加艺术节国际论坛的英国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主席戴安娜·欧文博士则为我们提供了其市场化运作文化资源的案例。据介绍,莎士比亚故居所在的斯特拉福小镇常住居民只有3万人,但每年吸引游客500万人次。基金会几乎没有任何政府的资金支持,必须自我筹资,主要的收入来自门票,差不多占到90%,还有一些商业的收入,包括礼品、纪念品以及餐饮收入等。基金会通过各种市场手段对历年结余资金进行增值、保值操作。

    自2010年首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开始,主办方一直在不断努力,试图探索深度挖掘和利用曹雪芹、“红”文化的深厚底蕴,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再创造,旨在将新的市场元素纳入到文化传播传承体系内,用新的元素不断激活沉睡的文化。

    本届艺术节筹办期间,相关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与拉动效果初显。主办方与全国曹雪芹红楼梦文化发展联盟的25家单位、北京相关开掘红学文化资源的文化产业机构、公司进行了密切联系与洽谈,并与未来的“曹雪芹西山故里”园区的产业项目落地进行了对接尝试。如筹建国内首家“曹雪芹博物馆”、北京曹学会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传承基地——唐宋酒业合作生产“雪芹南酒”、与北京歌舞剧院合作排演民族交响乐《胡笳十八拍》,进行音乐产业化运作、全国曹雪芹红楼梦文化产业联盟的筹建等市场前景非常好的产业化项目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些已经落地,开始产生市场效益。随着艺术节系列活动的举办,海淀西山区域内的红学文化产品,如餐饮茶酒、创意礼品、民间工艺等得以集聚;以曹雪芹纪念馆为核心的西山红学文化主题旅游正在升温;“曹雪芹西山故里”项目的启动更是吸引了诸多当代企业家的倾情关注,周边景区游客量有所提升,海淀区西山相关景区收入有所提升;演艺界、产业界对红学主题文化资源的开发更是急遽升温,相关演艺剧目、电影创排消息不断,预计在未来两年将陆续有精品创作与观众见面,有效推动中国原创品牌演艺内容的崛起。

    海淀和西山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厚,但长期以来与区域经济、科技发展的突出成绩相较,多少有点隐而不显。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文化品牌效应不聚焦,产业拉升效应不明显。西山地区丰富的红学文化资源、民俗资源、中法历史交流资源,需要类似于“曹雪芹文化艺术节”这样的文化品牌去整合、统合乃至产业提升,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文化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驱动力。

   “文化海淀”隐而不显的另一个原因是缺少文化消费的拉动,首先是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并不能完全契合广大群众直接消费的文化需求。文化内容需要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转化和展现,才会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科技越发展,文化的作用才越凸显,而文化的内容又能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灵感、注入思想。海淀是闻名全国的科技大区,区内的中关村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北京市重要城市功能拓展区,海淀区近年来紧紧抓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加速推进文化与科技、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发展,努力使文化成为继科技、教育之后推动海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核心驱动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必将促进海淀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样,曹雪芹和“红”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不断开拓创新的坚实之路。

    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科技化,新的“四化”将是包括曹雪芹和“红”文化在内的海淀西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海淀能否创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与新表述,向世界讲述一个更美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所在。

   (本文作者陈名杰为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牛爱忠为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满兴远为第四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组委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