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城市发展 >

广州最缺一次现代化改造

时间:2013-05-11 10:08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为之

梁文祥 摄

    “广州从来不缺少好的城市战略规划,广州的问题主要出在规划实施的‘质’上,而不是战略上。”本报策划的广州发展战略反思的系列报道《广州九论》引起了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的关注。最近,马向明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提出,广州要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必须首先加强对中国经济版图的控制力,稳固国家中心城市地位,通过对国内城市群的控制反过来促进对外的交流。

    嘉宾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马向明

    个人简介:马向明,从1986年起一直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参加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等广东省大量的重要规划编制和规划政策制订。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城市化的发展和进程有深刻的理解和见解,完成的项目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1

    现代经济难成长

    五大城市中只有广州的城市载体不是现代框架下建立的,最没有优势。广州最缺乏的是一次根本的现代化革命。广州政府本身的改革要升华,要思考怎么样更有效率地去运作。

    南方日报:与国内其他大都市相比,广州的特点是什么?

    马向明:目前国内GDP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广州与其余四个城市相比,其城市载体有着本质差别。

    城市是社会经济的载体,一个城市发展现代经济,必然需要一个适当的载体。五个城市中,上海、天津是当年殖民地时期发展起来的,深圳是改革开放后繁荣起来的,这几个城市载体都是在现代化的框架下发展起来的。真正具有优秀历史传统的城市只有广州和北京,而北京是首都,拥有广州无可比拟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资源。应该说,五大城市中只有广州的城市载体不是现代框架下建立的,最没有优势。

    正是因为城市载体的差别,广州跟另外几个城市比,最缺乏一次根本的现代化革命。广州历史悠久,是一座传统古城,其城市是基于几千年农耕文明延续下来的,但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要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无疑还需要一个现代化的过程。

    现代化不仅仅只是看到现代的马路和高楼,更重要的是人的理念。从目前来看,具有现代化精神的企业很少在广州诞生,比如广州的民营经济,基本上都是继承了传统产业,管理方法也都是家族式的。这说明广州的城市土壤仍然不够现代化。改革开放30年,广州其实也改变了很多。但是广州太大了,本身的文化太深厚,深厚的结果却反而导致其转型速度相对缓慢。

    南方日报:您提到广州本身缺乏一种深层次的现代化,包括文化上缺乏现代化更新,具体的表现是什么?

    马向明:具体表现在政府官员的素质和办事效率,广州跟上海、深圳相比差距很大。首先是政府的决策能力。我举个例子:按照铁道部最初的想法,沿海铁路应该是接到深圳后再从广州出去,但广州对这一项目一直没什么反应,深圳的智囊部门就一直强调沿海铁路要走沿海,不应该走其他地方。实际上,沿海铁路对机场有很大的影响。沿海铁路到了阳江到了茂名,那些地方本身没有机场,沿海铁路通向深圳就是深圳机场受益,通向广州就是广州机场受益。对比广州,深圳整体架构是在改革开放后建立起来的,整个政府对现代化的适应比广州高。这集中表现在政府对决策的预判能力。

    南方日报:广州现代化理念的缺失,在产业方面是否有所体现?

    马向明:我举个例子来谈谈这个问题。深圳诞生了腾讯、华为这样的企业,广州也诞生了网易。然而,腾讯、华为能够扎根深圳,网易总部却搬到了北京。这样的现代化企业诞生可能是偶然的,但能够在那里成长,说明那片土壤是合适的。一粒种子能长成什么样,这与其成长与土壤相关。

    再来看看商业,广州政府对商业不能说不重视,但看看现在广州大的电商有哪些?现在电商发展下去,广州的这些集散市场很可能有一天就消失掉。这说明缺乏现代经济孕育的土壤,缺乏这些东西,很多强势的产业很可能都消失掉,或者说到搬别的地方去。所以说广州城市发展土壤要进行现代性改造,没有改造现代经济很难在这里成长。

    南方日报:广州有没有现代化框架搭建得比较好的例子?

    马向明:相比来说,广州开发区整个框架是按照现代化架构搭建起来的,少有传统的束缚,广州开发区的经验应该逐步向各个层面扩散。不过广州的传统文化底蕴太深厚了,我担心各种传统的东西改来改去,开发区本来用现代架构建立起来的东西反而消失掉,反而与广州母体融为一体。最终开发区变成了萝岗区,而不是萝岗区变成了开发区。

    南方日报:进行现代化改造,广州应该从哪方面着手?

    马向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改造其实是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广州要做的是政府本身的改革要升华,要思考怎么样更有效率地去运作。同时还要兼顾服务本地和高端性的产业,考虑怎么样去从制度上、服务上跟进。从当下来讲,广东跟海外的联系有数百年的历史,广州就是所谓高手在民间的地方,民间的人员来往联系绝对是中国最高的地方。广州解决问题的方向如果是寄望于通过政府强力推行,从而达到什么目的,那是注定失败的。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充分调动民间的活力,让市场的力量自发推动问题的解决。

    2

    战略关键在实施

    中国有许多城市都做了战略规划,但最终有多少实施得好的战略呢?广州是国内第一个做战略规划的城市,广州的问题出在“质”上,不是战略上。

    南方日报:有人认为,广州缺乏战略视野和城市战略担当,从而导致了发展困境。您怎么看?

    马向明:我不认同这个观点。一个城市有好的战略就有好的命运?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你看看中国有多少城市,做了多少战略规划,但最终有多少实施得好的战略呢?事实上,广州是国内第一个做战略规划的城市。上世纪80年代工作开发区东跨,90年代城市中心东移,2000年之后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外移等战略举措都没出什么差错,经历30年大发展后广州的城市格局还很从容就是个证明。广州的问题出在“质”上,不是战略上。

    南方日报:现代化城市离不开良好的城市功能布局,广州前些年提出了“东进西联南拓北优中调”的空间发展战略,广州去年又提出了新的123功能布局规划,除了提出了一个都会区的概念外,还提出要建设两个新城区,您对这一规划有何理解?

    马向明:广州的123功能布局规划经过了多轮官方、专家、民间互动,大的方向是可取的。首先,广州之前南拓、东进的策略都是片状扩张,这次新的规划是建立在产业扩张的基础上的。其中东部山水新城还是南沙滨海新城两个新城区对于广州而言非常重要。

    在广州东部,广州开发区、萝岗区产业体量很大,人口也很多。如果那里的人都是钟摆交通,那整个城市肯定是瘫痪了。所以在东部需要建一个新城,建设基本的生活配套,不要让每个人都是住在市区,然后在萝岗上班。同样的,将来南沙新区规划了五六百万人口,如果都要往广州跑,那整个交通就崩溃了,南沙也需要建设新城区。

    南方日报:广州123功能布局规划还提出了三个副中心的概念,您认为从化、增城、花都在本轮规划中应该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

    马向明:广州的三个副中心中,花都空港新城建设尤为重要。广州白云机场发展势头很好,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首先是交通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到机场除了开车,其他都不是很方便。香港机场坐地铁很快就可以到市区,但白云机场坐半天地铁才能到市区,而且还要换乘。机场跟高铁系统、地铁系统怎么样更好配合,这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个是很紧迫的问题,甚至比南沙建设更紧迫。因为目前海港运量在逐步萎缩,空港运量却增长很快,如果服务跟不上,其市场就可能会被佛山等外围城市分掉。周边产业方面,航空城能否依托机场做起来,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从化跟增城类似,都是外围地区,环境资源很好,应该好好把生态旅游做好,成为广州的后花园,大都市需要这种功能布局。然后再看能不能在知识经济浪潮中获得一定的机会。

    3

    现代化不能仅靠南沙

    随着珠三角产业的转型,交通设施的完善,南沙港口优势和地理优势都在消弱。但作为国家级新区,南沙未来在政策上可能会有一些优势。

    南方日报:去年被认定为国际级新区的南沙新区被赋予“再造一个新广州”的使命。南沙的发展能否解决广州发展难题?

    马向明:母体外再造的思路是工业革命时候的思路,这套经验在原有总量比较少的时候一直有用。然而,当原有的量很大的时候,这一套方法未必行之有效。解决广州发展困局着眼点应该放在广州本身,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南沙。南沙现在太小,就算5年后增加了很多,但总量还是不够,解决不了广州的根本。广州1300万常住人口,GDP超过了13000亿,而南沙即使有了较大的增长,相对于广州庞大的经济总量而言,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不要把广州问题引向南沙大发展这样虚无缥缈的目标。南沙无论怎么发展,广州的现代化缺失的问题还是要解决。如果广州不提高现代性,搞来搞去也只能是传统商贸。

    南方日报:南沙是珠三角地理几何中枢,也有优质的海港。这种天然的优势应该如何加以利用?

    马向明:南沙当年具有海港的优势,珠三角几何中心的地理优势。然而,随着珠三角产业的转型,交通设施的完善,这两大优势都在消弱。首先,海港的重要性跟10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珠三角货运慢慢会走下坡路,目前运量跟需求已经饱和了,不再需要大量的扩张时期。目前就连香港的港口业务也开始下降了,10年前香港还有人提10号货柜码头要再修,如今根本听不到这样的说法了。珠三角告别了海运时代,现在都讲航空,都讲知识经济了,应该说海的时代已经告别了。

    其次是地理优势,高速公路、高铁、城轨等交通网络已经让南沙的几何地理优势失去了意义。随着珠三角的高速公路网完善,高铁、城际轨道网也定格了,南沙也没有成为任何现代交通网络的枢纽。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南沙的优势在哪里?成为国际级新区对于南沙的意义何在?

    马向明:虽然物理优势消退,但在目前国家仍有大量管控的情况下,南沙在政策上可能会有一些优势。举个例子:我有个韶关朋友前不久飞到了天津滨海新区的保税物流区去买车,因为那里进口的豪车比韶关便宜40万,这就是政策优势。

    南沙作为国家级新区,如果能在某方面的政策上撕开一个窟窿,就会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外资银行其他地方都不准引进,但在南沙新区可以经营一些业务,优势就来了。不过这些政策优势目前还不确定,仍然需要主动去争取。南沙的另外一个优势可能在于土地指标,如果国家新区用地指标可以优先落实,在其他地方项目落不了地的时候,南沙有土地指标,就有可能获得一定的优势。但这也是政策上的优势。

    南沙最大的优势不在于海港的优势,而在于政策上的优势。另外南沙环境上也有一定优势,这也是一个比较稀缺的资源。南沙的基础设施虽然不占优,但也不差,综合比较起来还是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天地。

    4

    通过对内控制促进对外交流

    广州要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必须首先加强对中国经济版图的控制力,稳固国家中心城市地位,通过对内的控制反过来促进对外的交流。

    南方日报:在国家层面,广州应该如何给自己定位?

    马向明:广州历史上最辉煌是中国海禁的时期,那时候广州是中国唯一的出海口。所以那段历史给了广州很多荣耀的记忆。有了广州的辉煌,所以才有香港,所以当时英国人才切了香港。但自从有了香港,广州就不再是广州。有了香港之后广州就不是中国通商的唯一口岸,也不是中国对外的窗口,一切都改变了。

    因此,广州要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必须首先加强对中国经济版图的控制力,稳固国家中心城市地位,通过对国内泛珠三角区域内城市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反过来促进对外的交流。

    广州在国际上能不能形成一个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在于他在中国的代表性,也就是说他能不能成为泛珠地区的门户。广州做得好,地位就很稳固,如果做不好,功能被瓦解掉了,届时香港深圳就会形成一个强大的级,广州可能就慢慢衰弱了。

    南方日报:广州稳固中心城市地位,应该如何定位与周边城市的关系?

    马向明:稳固中心城市地位,广州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服务好本身地域的需求,二是留住战略的一些资源,来发展一些高端功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功能。

    相比上海、香港等城市拥有的海港等天然优势,广州不具备物质上的优势,要稳固中心城市地位更多要靠人为的因素来争取。广州可以依靠的是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背后的各种基础网络群,如果广州一“转身”,身后有一长溜的城市跟着,其中心城市地位就高了。

    高铁网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到武汉的通了之后,改变了广州的很多功能。将来还有一条高铁到贵州,将来还可以延伸到重庆。这一条高铁通车后,广州中心地位会进一步增强。这些高铁网络都是人为因素争取来的,原本其实有可能也是通往深圳的。所以加强跟这些地方人员交流互动,高铁项目才会落到广州。通过跟这些地区的互动来往,能够加深广州网络建设进度。

    国家中心城市背后的实质性内容就是广州能否跟泛珠地区这些经济城市之间有密切的互动关系。建立起来了,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就稳固了,建立不起来,就是空话。

    南方日报:有一种说法是,广州限牌政策是否会伤害与周边城市,特别是广佛之间的合作关系,对此您怎么看?

    马向明:广州不仅仅是广州人的,还要承担国际竞争的任务。参与国际竞争要与国际上发达城市来对比,城市效率、品质都要对比。畅通的交通也是一种资源,如果整天塞车,哪里有国际公司来广州发展?我认为广州确实需要限牌。事实上,限牌不仅是限外地的,广州人本身被限了。交通没法解决只能这样。这些都是参与国家城市之间竞争所要做的。香港跟深圳联系那么紧密,深圳的车能去香港吗?香港的车很少,不到100万辆。港珠澳大桥修了之后国内的车还是不能进。国内的车还是不能开进去,交通无法承担。伦敦进一次城收8.5磅。

    我觉得限牌并不是对周边城市的伤害,这反而是一种机会。如果广州房价不高,佛山、韶关哪有机会?顺德还有碧桂园存在吗?肯定是广州中心城区越不方便,周边城市才更有机会。这对南海、佛山绝对是利好。记者 刘怀宇

    精彩语录

    ●广州历史悠久,是一座传统古城,其城市是基于几千年农耕文明延续下来的,但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要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无疑还需要一个现代化的过程。

    ●广州解决问题的方向如果是寄望于通过政府强力推行,从而达到什么目的,那是注定失败的。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充分调动民间的活力,让市场的力量自发推动问题的解决。

    ●南沙无论怎么发展,广州的现代化缺失的问题还是要解决。如果广州不提高现代性,搞来搞去也只能是传统商贸。

    ●广州在国际上能不能形成一个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在于他在中国的代表性,也就是说他能不能成为泛珠地区的门户。广州做得好,地位就很稳固,如果做不好,功能被瓦解掉了。

    ●稳固中心城市地位,广州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服务好本身地域的需求,二是留住战略的一些资源,来发展一些高端功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功能。

    ●限牌并不是对周边城市的伤害,这反而是一种机会。如果广州房价不高,佛山、韶关哪有机会?顺德还有碧桂园存在吗?肯定是广州中心城区越不方便,周边城市才更有机会。这对南海、佛山绝对是利好。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