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天穿梭于城市之间,人们一方面享受城市生活所带来的繁华与便利,同时又应对着交通拥挤、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全球化与城镇化的脚步从未停歇,使所有城市越发变得像是一个,拥有相似的外观,也面临同样的难题。
回顾历史,自人类开始思考如何掌控城市的发展之道,这座巨大的钢铁水泥森林已经向着不可知的方向脱缰而去。时至今日,对于“城市”这一人们无比熟知的名词,仍无统一定义。
城市是什么?它如何开始,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为探讨这些问题,本刊特开辟“城市方圆”栏目,冀图通过一系列类型多样的文章,梳理城市及其规划等相关发展历程。希望能够借助先人的智慧以及历史的厚度,丰富读者对于城市的认知,并由此做出思考。
早期城市规划:新建与扩张
文/《中国投资》 刘斯斯
对于19世纪欧洲各国的统治者来说,工业革命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持续发酵,日益严峻的拥挤和污染难题迫使他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彼时欧洲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城市以及城市规划的发展构建于经济和社会思想的双重变革之上。以法国为例,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颠覆了古老的社会与制度,载着“理性精神”以及“民主平等”思想的历史车轮辘辘而行。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即诞生于这样的土壤之上,并成为各国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试金石。
在19世纪城市规划实践的大潮中,大体可以厘分出两大类型:一是拆除原有城区并在其址上重新规划修建,其典型例证即巴黎改建;二是城市向郊区扩张,其实践高峰略晚于前者。
无论是哪种路径,从其实践之初一直到今日,夹杂其间或褒或贬的许多评价仍未盖棺定论。不过在一些学者看来,19世纪中期法国巴黎展开的那场大规模城市改建活动,乃是现代城市规划的起点。
巴黎“范本”
巴黎改建之所以能够成为第一种模式的代表,主要源于其全面系统的工作以及宏大的规模。而谈到巴黎改建就必须提到一个人,即1853年被委任为塞纳省(当时巴黎所属省份)省长的乔治欧仁纳奥斯曼(Georges Eugène Haussmann),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的名字都与这一时期的巴黎改建如影随形。
无论后世如何评论这位男爵大人的历史功过,在那个时期,他确实顶住了诸多压力,以强大的执行力做出了众多创举,让巴黎这座古老的城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奥斯曼对于巴黎的改建主要集中于道路和住房两个方面。以道路为例,1852年改建开始前巴黎各种道路的总长度是239英里,而到17年后奥斯曼离任时则达到了525英里。形象些说,至1870年时,巴黎每5条道路中就有一条是奥斯曼修建的。
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巴黎的道路也比从前更宽,并随之修建了许多广场。著名的凯旋门即完成于这一时期。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巴黎逐渐呈现出以广场为中心向外放射的道路布局。
在主干道之外,奥斯曼还建设了许多人行道和林荫大道。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这位执政官十分执着于在道路两旁植树,使巴黎的树木总量从1852 年的5万棵增至1869年的9.5万棵,这一点即便皇帝不予支持也无法动摇。
此外,奥斯曼还在道路旁设置了路灯柱、公共厕所、长椅、凉亭、垃圾箱、喷泉式饮水器等公共设施,为城市增添了许多现代化的气息。
在住房建设方面,奥斯曼致力于解决巴黎的住房难题。他首先增加了城市中的房屋数量,采用的主要方式即拆迁旧房,另行新建。从1852年末到1859年末,巴黎市内共有4349户房屋被拆迁,代之以9617户新房屋,净增5268 户。此举对于缓解人口不断膨胀的巴黎住房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增加房屋数量外,奥斯曼在楼层和户型上也作了较大调整。楼层从过去的5层增加到7层,加上阁楼高达30米。同时,一个楼层被分成多个隔间。这些做法增加了房屋的居住面积,满足了更多住户的需求。
改建之后,这座古老的城市也被称为“奥斯曼的巴黎”。虽然这项庞大的工程引起了不少非议(主要集中于对历史建筑的破坏以及不被认可的新式审美,甚至是针对他本人的行政专断上),但从此巴黎即以林荫大道和放射状道路闻名于世,这种城市格局的影响遍及法国国内、欧洲以及北美。
城市规划的“田园”梦想
在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看来,城市规划的主导思想一直显示着统治者的无上权威,他将奥斯曼的巴黎改建称为“巴洛克规划模式”,并批评其为“炫耀统治的表演场所”“它造成的经济上的耗费几乎与社会损失一样高昂”。
与此相对,芒福德对英国人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提出的“田园城市“思想则给予了很高评价。后者在1898年出版《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一书,作为一本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著作,其主要思想内容时至今日仍被引用和探讨。
许多年来,对于霍华德思想的误读在一定程度上埋没了其真正内涵。根据1919年霍华德对田园城市所下的简短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带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为社区代管”。
由于霍华德的设计符合城市向郊区扩张的模式,这一思想也就逐渐成为19世纪众多城市实践的指南针,但其中能够真正理解霍华德想法的并不算多。芒福德曾就此评论说,霍华德为这本书起了一个糟糕的名字,很容易就与其他粗浅的理论混淆一气。
在城市大规模向郊区扩张之前,糟糕的城市环境已经促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向郊外去,因为那里有优美的环境、新鲜的空气和洁净的饮水。城市中有能力的富裕阶级首先涌向郊区,从而恢复他们理想中的贵族生活。而对于中下层人民来说,无论是出于主动或是被动,迁往郊区并不意味着获得“新生”。
芒福德在其著作《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表示,人类对于“郊区生活”的向往由来已久,每当他们厌倦了文明演进过程中所带来的种种芜杂事务时,广阔未知的乡村就成为自由、浪漫等令人向往的情怀之代表。
讽刺的是,虽然维多利亚时期伦敦的贫民窟被认为是地狱一般的存在,但它的成因正在于人们需要城市工业所带来的机遇。与之相对的是,郊区虽然环境优美,却由于农业的衰退而无法提供充足的工作与薪酬。
针对这一矛盾,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提出了解决之道。芒福德对此评论道:“霍华德懂得,缓解城市的拥挤情况,不是靠大城市的郊外居住区所能解决的,而应该把城市的所有功能疏散开来。”他总结说,霍华德的理论拒绝屈从于向郊区发展这种临时性的折中方式,而是寻求一种城市与乡村之间稳定持久的结合。
但是当田园城市的思想深入欧洲各国后,很快被稀释并产生了各种变化。《明日之城》的作者霍尔在书中写到,在那段时日中,各国新兴的规划思想飞速交流融合:“英国到德国学习城市扩张、区划以及有机城市设计,而德国则羡慕英国的住房以及更重要的田园城市,法国又借用了德国的区划和英国的田园城市”。
在这种情势下,霍华德的思想被不同的城市规划倡导者吸收、变化甚至窃取。但是无论如何,在这一重要思想的影响下,各国纷纷展开了各具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在本系列的下一篇文章中,将结合这些实践对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做出全面系统的讨论。
本文参考资料:
1.《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美】刘易斯芒福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明日之城》,【英】霍尔,同济大学出版社
3.“城市规划的源起从18世纪到19世纪”,曹康,《现代城市研究》
4.“我们如何理解"田园城市"”,金经元,《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5.“奥斯曼时期的巴黎城市改造和城市化”,朱明,《城市史研究》
6.“奥斯曼与巴黎大改造”,【法】弗朗索瓦兹邵艾,《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作者:刘斯斯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