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城市发展 >

浙江创新山区发展模式 加快山区科学发展

时间:2012-09-05 09:57来源:浙江科技新闻网 作者:为之

    山区是浙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必须高度重视山区发展困难和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着力协调联动发展为目标,以着力转型创新为要求,以着力改革支持为举措,创新山区发展模式,努力构筑浙江省绿色山区和蓝色海洋比翼齐飞新格局。

※不能听任山区成为全省发展洼地
※浙江经济列车需要山区发展支撑
A加快山区创新发展的总体态势与战略意义
山区养育了一半多的浙江儿女,维系着全省的生态安全,承担着科学发展的历史重任。加快山区发展,决不是一个局部发展问题,而是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山区GDP重要性下降,生态重要性趋于上升。山区多项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比重逐步下降,同时山区生态功能趋于强化。一是为全省乃至华东地区创造巨大生态价值。山区是全省森林资源的主体,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有关预测,全省森林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年均价值约3500亿元以上,包括水土净化、水土涵养、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等方面创造的价值。二是为长三角居民提供休闲养生好去处。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外出度假旅游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十一五”时期,丽水市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速双双超过30%。
山区实物经济比重下降,服务经济比重趋于上升。山区物质生产无论是在全省还是就其自身,所占比重均趋于下降,服务经济在山区经济中的比重持续较快上升,对于促进山区乃至全省经济转型的作用凸现。一是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00年以来,26个山区县第三产业比重从32.9%提高至39.9%。二是服务业贡献度上升。2010年26个山区县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29.4%,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财税收入比重相应提升。三是特色服务经济带动效应增强。以农家乐、生态旅游等为特色的服务经济有效促进了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快了山区品牌建设,提升了山区知名度。
山区与平原经济差距上升,社会发展差距趋于下降。山区与平原的发展差距仍较大,且今后会继续增大,然而随着转移和补偿支付力度的增强,山区社会发展水平与平原地区的均衡度将趋于提高。从纵向比较,与2000年相比,2010年山区与平原的若干综合指标差距大幅缩小;从横向比较,2010年山区与平原的人均收入、若干人均社会发展指标等的差距,均明显低于两者人均GDP差距;从社会发展比较,山区社会发展多项人均指标已高于平原地区。
山区常住定居人口下降,旅游暂住人口趋于上升。随着山区人口内聚外迁加快推进,山区人口向外转移、外出就业将继续增加,常住人口、年轻人口数量将进一步减少。与此同时,山区游客数量加快增长,停留时间逐步延长,外地来山区打工人数也将有所增长。2010年,衢州和丽水国内旅游人数分别同比增长34.1%和28.9%,而全省平均增速为20.9%。值得一提的是,衢丽两地国内旅游人数合计已占全省12.6%,大大高于两地常住人口占全省7.8%的比重。
加快山区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首先,山区创新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命脉。山区生态支撑是全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山区是浙江的“绿肺”、“大水缸”和“大氧吧”,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山区经济社会上去了,浙江科学发展就有了坚实支撑。其次,山区创新发展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山区是实现区域生产力优化布局的重要区域,是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的关键区域,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划战略实施的重点区域。第三,山区创新发展是后危机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当前必须正视外需回落的客观趋势,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扩大内需,推动向内需主导型增长模式转变,山区正是扩大和创造内需的潜在市场。第四,山区创新发展是建设现代化浙江的重要使命。山区基本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与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不相适应,迫切需要加以重视、加大支持。
※山区发展主要不是数量的概念,而是生态的概念
※山区发展主要不是实物的概念,而是价值的概念
※山区发展主要不是总量的概念,而是人均的概念
B着力推进山区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当前,迫切需要创新山区经济发展思路,确立山区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战略路径,科学总结推广与创新运用山区发展模式,推动山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发展模式创新的总体思路
山区发展模式创新的总体思路是,以生态文明为主题,以经济生态化为主线,以集聚集约为路径,以创新完善转移支付、生态补偿、协调联动和政绩考核机制为关键,积极促进目标转型、产业转型、社会转型和空间转型,强化典型模式的引导推动作用,推进山区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促进山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目标转型:从缩小总量差距向缩小人均差距转变。山区发展模式创新必须推动发展目标转变,从总量指标向着眼于人均指标转变,从经济指标为主向着眼于社会指标为主转变,从山区自身增长为主向着眼于增强对全省支撑为主转变。
产业转型:从实物经济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转变。山区发展模式创新要着力于产业转型,山上的实物产出要减少,价值产出要提高。山里为山外服务,以服务加快山区发展,把生态旅游打造成为山区转型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社会转型:从公共服务欠缺向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切实加大山区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完善山区公共服务投入机制,强化财政转移支付和民间投入,加强山区发展的软环境建设,提升山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空间转型:从分散低效分布向集聚高效布局转变。山区发展模式创新必须改变传统空间自然分散的低效布局状态,积极促进人口“内聚外迁”,增强县城的社会经济功能,加大中心集镇和小城市培育力度,提高山区要素资源集聚力度,提升山区资源利用效率。
(二)发展模式创新的战略路径
以经济非均衡发展推动社会相对均衡发展。发展模式创新,必须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以努力提升要素效率为要求,注重社会领域的以人为本,体现公平公正。需要指出的是,经济非均衡是指空间分布和人均占有的非均衡,社会均衡则是指人均水平的均衡。具体而言,经济发达的山区县,应引领全省发展水平;欠发达山区县应发挥自身优势,努力赶上全省平均水平;重点欠发达山区县,应量力而行,避免盲目攀比。
以经济生态化推动生态经济化。发展模式创新,必须用生态的理念来发展经济。大力推广绿色环保、资源集约型生产技术,着力发展生态工业,打造一批生态经济示范区。积极推进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提升改造传统农业,打造一批绿色生态农业园区。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优化山区整体产业结构。同时,充分发挥山区生态环境资源比较优势,利用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和乡村文化,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
以多种模式推动区域特色化发展。发展模式创新,必须因地制宜,合理运用选择适宜山区实际的发展模式。浙江山区地域广阔,山区自然环境殊异,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发展水平等千差万别,在发展路径选择上,要按照不同的山区类型,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阶段。山区应根据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适时调整山区发展主导模式,也可将多种模式组合运用,促进发展水平加快提升。
以要素流动流转推动集聚集约发展。山区发展模式创新,必须注重要素的集聚集约利用。当务之急是大胆突破,切实加大土地改革力度,依据现有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基础,依托现有的城市城镇基础,建立完善山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农业向非农产业流动和土地由分散向规模集聚的动力机制。
以小片深度开发推动大片整体保护。山区发展模式创新,必须认识到山区开发不是全部山区的开发,也不是山地整片开发,而是局部山区的重点开发利用。因此,山区应尽可能保持大片原生态森林面积,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种质优势,强化“森林浙江”建设,增强山区对全省的生态屏障功能。同时,按照以小片深度开发推动大片整体保护思路,深入推进山区局部区域的重点集聚开发,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科学运用八大发展模式
山区县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多种较为成功的发展模式。而新的发展形势也对山区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应推广运用和着力提升以下八种山区发展模式:
“精品农业”模式
“精品农业”模式,是指加快传统粗放农业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着力推进山区为全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农副产品,充分体现提升山区价值的模式。
全省各个山区县均可深入推广“精品农业”模式,具体有三种主要类型:一是经济发达山区发展“工厂化精品农业”,积极吸引工商资本注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提升农业发展的资本技术密集水平;二是欠发达山区发展“生态型精品农业”,依托较好的生态环境,加大农业资金与科技投入,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三是中心城市周边山区发展“观光休闲型精品农业”,充分依托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和农业产业基础,做好规划引导,加大设施投入。
“精品农业”模式发展的关键:以生态环境支撑“精品农业”模式提升发展,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发展“精品农业”的基础;以组织化规模化促进“精品农业”加快发展,鼓励促进农田林地流转,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以资金与技术确保“精品农业”模式创新转型,吸引工商资本加快进入农业产业领域;以政策扶持助推“精品农业”模式做大做强,支持和保护农业做大做强。
工业强县”模式
“工业强县”模式,是指发挥特色产业集群优势,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工业,加快传统工业改造提升,带动区域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模式。
全省53个山区县,一部分经济实力较强、工业基础较好的县,应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模式。随着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意义上不适宜发展制造业的山区,也具有发展制造业的条件。但一定要在严格限定区域、严格项目准入、严格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促进山区工业适度发展。同时注意采取工业弹性规划布局方式。
“工业强县”模式发展的关键:进一步增强政府引导作用,强化工业发展的规划性;加快低丘缓坡综合开发,稳妥向山地要发展空间,着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最大限度保护耕地资源;强化工业发展的生态支撑,科学选择山区工业主导产业,优化生态功能区划布局,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
商贸带动”模式
“商贸带动”模式,是依托较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发挥工农业产业基础,以及山区商贸服务需求加快增长趋势,加快各类专业市场建设提升,形成市场和产业相互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并重发展的模式。
“商贸带动”模式是一些县市发展的主要模式,全省53个山区县,或多或少均有不同规模的专业市场。因此,按照市场的不同类型,“商贸带动”模式可有不同的适用范围。集散型专业市场,比较典型的有义乌小商品市场等;产地型专业市场,比较典型的有绍兴轻纺城和永康五金城等;销售型专业市场,比较典型的有新昌的“中国茶市”和庆元香菇市场等。
“商贸带动”模式发展的关键:必须以市场化为主要推动,特别是在欠发达山区,更要合理选择定位市场类型、优化空间布局、创新商业模式,才能将市场真正激活;必须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根据自身特色和发展基础,实施和周边地区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切不可贪大图全;必须做好市场与物流的结合。
小县大城”模式
“小县大城”模式,是指城乡要素一体化配置,积极引导人口、产业、资金、建设用地等向县城集聚,做大做强中心县城增长极,提升集约化发展水平,带动县域经济社会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模式。
“小县大城”模式,是欠发达山区推进城乡格局转变的重要发展模式,主要适用于人口密度较低,县域总人口不断外流,县域内除县城外其它集镇支撑作用较弱,同时中心县城具有连片开发空间的地区,如泰顺、文成、景宁、磐安、开化、常山等县。
“小县大城”模式发展的关键:强化产业、人口和社会事业集聚,以产业和事业发展夯实人口集聚的就业支撑,以适度超前的城市化进程,推动工业化和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实施做大县城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双管齐下的方针,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创新土地要素等流转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陆海联动”模式
“陆海联动”模式,是进一步发挥沿海发达地区资金、人才与产业等优势,着力发挥海洋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工商和人力资本向山区拓展,强化山区对沿海地区发展支撑,形成沿海和内陆山区联动发展的模式。
“陆海联动”模式,具体可分为省级层面和县级层面两种类型。前者是以全省26个欠发达山区县,特别是12个重点欠发达山区县为重点,加大对口帮扶和山海协作力度,推动沿海发达地区资金、产业与人才等资源,向欠发达山区转移,实现全省区域均衡化发展。后者是全省11个沿海山区县市,充分利用海陆两种资源,着力推进山区乡镇与沿海乡镇的一体化比翼发展。
“陆海联动”模式发展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的统筹协调,实施山区与沿海的“产业对接”、“基础设施对接”,增强一体化发展格局;努力推进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形成“人要出山、钱要进山”的要素资源双向流动格局。
异地开发”模式
“异地开发”模式,是发挥省市县三级政府联动协作优势,扶持土地资金紧缺、生态环境敏感、人民生活亟需改善的部分山区,异地创办工业开发区,打造“飞地”经济,实现山区异地开发。
“异地开发”模式,以省内跨县级行政区域的“异地开发”模式为主,具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省内跨县的“异地开发”模式,主要适用于重点欠发达山区县,并以向县政府所在的地级市本级范围内的跨区域异地开发为主。县内跨乡镇行政区域的“异地开发”模式,全省山区县根据发展实际,均可在其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跨行政村、跨乡镇的“异地开发”模式。省外“异地开发”模式,主要适用于市场经济发达、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地区,这些地区可依托市场主体,组织较大规模的民间资金,实施省外“异地开发”模式。
“异地开发”模式发展的关键:着力协调“异地开发”模式中多方利益关系,确保多方受益、共赢发展;切实发挥“异地开发”模式的主体积极性,上级政府必须在生态环境保护、税收分配、转移支付、节能减排等多个领域,给予一定优惠,提高欠发达地区异地开发的积极性。
生态旅游”模式
“生态旅游”模式,是以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为基础,积极推进各类资源的综合开发,提高当地群众经济收益,促进当地对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综合保护的积极性,实现开发与保护双赢。
全省具有生态旅游比较优势的山区县,应把“生态旅游”作为当地加快发展的主要或重要模式。浙北地区主要是针对中心城市游客,大力发展湖山休闲度假和乡村生态休闲旅游;浙东地区发挥山海优势和工商繁荣的产业优势,推进传统景区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山海并举的生态休闲旅游;浙中地区建设以金华—义乌为主体的浙中生态旅游圈,提升发展武义温泉休闲养生度假产业;浙西南地区依托整体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投入,大力发展养生养老休闲度假旅游。
“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关键:着力推进道路、酒店、旅馆以及景区开发等各类设施建设,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产业,提升“生态旅游”模式中的设施支撑水平;妥善处理好“生态旅游”模式中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生态优先,科学确定可容纳度假者的总体规模和开发建设规模,加大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倡导生态度假方式,确保可持续发展。
浙商回归”模式
“浙商回归”模式,是依托山区大量人口在外创业优势,借助乡缘、地缘、亲缘、血缘关系,建立和完善“浙商回归”的创业服务机制和激励机制,重点在特色农业、加工制造业、商贸服务业等领域,吸引在外浙商回归建设家乡。
“浙商回归”模式发展的关键:一要大力拓宽“浙商回归”领域;二要切实改善“浙商回归”服务,特别是欠发达山区,更注重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加强与在外浙商的联络、指导与服务,增强在外浙商对家乡发展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山里山外是有机整体
※山外发展离不开山里生态支撑
※山里发展须依靠山外鼎力相助
C推进发展模式创新的重点举措
科学运用和创新山区发展模式,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发达地区同步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要求我们积极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
(一)建设三大省级试验区
加快衢州、丽水和湖州设立三大省级发展试验区,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山区科学发展模式,为全省山区经济发展提供示范、增添活力。建设湖州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坚持开放开发,推进省际区域合作,海陆联动发展,打造产业层次高、竞争能力强、体制机制活、发展环境好的省际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衢州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以省级绿色产业集聚区为主平台,加快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严格产业准入和环境保护,努力构建生产发展、生态秀美、生活富庶的新山区,为全省山区科学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建设丽水山区科学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活力,重点抓好农村扶贫开发综合改革、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农村金融改革和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等四大方面改革,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再创山区科学发展新优势。
(二)建立“四个一批”示范区
鼓励探索,大胆创新,支持开展各具特色的县域山区发展试点,着力推进“四个一批”示范区建设,实现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新突破。建设一批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倡导绿色和低碳的发展模式,以高效生态农业、绿色制造业和文化生态旅游业为重点,加快促进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实现山区科学跨越和绿色发展。建设一批小县大城集聚集约发展示范区。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双向互动发展道路,加快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和人口内聚外迁,大力推进要素集聚集约和优化组合,实现城市文明有效扩散和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建设一批陆海联动发展示范区。坚持以海带陆、以陆促海,统筹谋划陆海资源联动开发、产业联动发展、城镇联动建设和生态环境联动保护,以海洋经济发展带动内陆发展,以内陆腹地支撑海洋开发,实现陆海统筹发展。建设一批省际开放合作发展示范区。加强与长三角及周边省份合作交流,建设一批省际边界产业集聚平台,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围绕加快转变山区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创新土地利用机制、生态保护机制、地方金融机制和产业准入机制,探索建立有利于山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创新土地利用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山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有偿退出和置换机制,科学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重点支持山区低丘缓坡建设用地区块和耕地垦造区块开发,探索建立山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有偿退出和置换机制,加快山区低效建设用地二次开发。
创新生态保护机制。探索建立山区生态考核和补偿体系,调整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补偿资金重点向源头生态环境敏感县市区倾斜,开展碳汇交易试点,建立以县域碳汇计量为依据的碳汇交易机制。
创新地方金融机制。创新山区金融组织,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山区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布局网点机构,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创新建立山区产业准入机制。按照科学发展、集聚集约、分类指导的原则,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严格实施全省山区产业指导目录。结合全省山区主体功能分区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严把产业项目能耗、环保准入关,提高产业发展准入门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四)创新推进山海联动发展
强化资源要素联动配置。引导专项资金加大对山区人力资源开发的资助力度,支持和促进沿海向山区“借人”、山区向沿海“借脑”发展。积极利用近海滩涂围垦资源探索发展山区“飞地经济”,引导沿海资金建设山区经济。
推进基础设施联动建设机制。提高省投资比重,加强沿海港口通往山区腹地的物流大走廊建设,优化省际公路、铁路通往山区的布局,实现海洋经济与山区发展紧密结合。增加省级补助比例,加快供电、油气等沿海通往山区主要节点的管网基础建设,协调统一管网沿线建设的政策,带动配套项目和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促进特色产业联动发展。深入开展沿海地区对欠发达山区的产业合作帮扶,加强陆海产业发展衔接,鼓励沿海企业开展跨地区技术交流,鼓励沿海地区与内陆山区建设工业共建园区。
(五)加强组织领导与资金保障
建立全省山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推进山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和政策的协调落实,总结推广山区转型发展经验,强化山区产业准入把关,探索建立分级分类管理、以经济生态化为主要内容的政绩考核体系。
整合山区发展各类资金,设立山区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产业及平台、生态环保、科技研发、人才引培和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在生态保护上,要创新补助办法,提高补助标准;在设施建设上,要注重对中央项目的补助,提高配套比例;加大山区特色产业补助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山区现代农业、绿色制造业、生态休闲旅游业等特色产业。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