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城市发展 >

追寻城市生命印记 守望北京七十年

时间:2011-12-01 10:26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孔悦 秦斌

 

 

 

 

 

 

 

 

 

 

 

 

 

 

 

  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侯仁之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将中国传统的沿革地理发展为现代历史地理学,开创了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新领域,还率先开展了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与申报工作。尤为突出的是,他开启了对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先河,从历史环境入手研究北京城,探索了北京城的起源和北京历史发展中的三个里程碑等重大问题,并为保护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年12月6日正值侯仁之先生百岁华诞,新京报《北京地理》栏目特别邀约了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北京地理学会、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侯仁之先生的学生,讲述侯先生在北京研究方面的成就。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1911年12月6日生于河北枣强县。1932年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46年夏到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学习,师从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德贝教授。1949年夏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燕京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历任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兼地质地理系主任、地理系主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10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11月被美国地理学会授予乔治·大卫森勋章,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侯仁之长期从事城市历史地理、沙漠环境变迁和历史地理学理论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步芳集》、《历史地理的理论与实践》、《历史地理学四论》、《北京城的生命印记》等,主编了《北京历史地图集》(第一、二集)、《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等。

  侯仁之对北京城市地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他撰写了《北平金水河考》的论文,刊于抗战胜利燕京大学复校后的第一期《燕京学报》上。此后,他对北京城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了“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三个里程碑”的论说,从而为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研究建立起完整的科学体系,并在实践中开创了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为城市规划建设服务的新方向。侯仁之曾说:“我这一生之中,尽管历史地理所涉及的领域很广,但我还是对北京的研究情有独钟,收获最丰。”

  “北京建城之始,其名曰蓟”

  1995年,侯仁之为“蓟城纪念柱”所撰的《北京建城记》一文中写道“北京建城之始,其名曰蓟……”他认为周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这件事,说明了蓟已具有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因而可视为北京开始建城的标志。

  侯仁之认为,现在卢沟桥所在的地方在远古时期即是永定河上的渡口,是过去北京小平原上南北往来的交通枢纽。但是由于永定河的泛滥,这里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孕育出古代的北京城。北京城最终聚落在今卢沟桥东北约10公里、莲花池以东相距不远的地方,即最早见之于史书所记载的蓟。

  在分析蓟城形成的位置时,侯仁之解释:蓟城正好处在古代永定河洪积冲积扇脊背的一侧,这里地势平缓,土壤肥沃,且有微微隆起的小丘(蓟丘)点缀其间。其城址又正当古代永定河洪积冲积扇的潜水溢出带,地下水源充沛,便于凿井汲水。而溢出地表的承压地下水,又往往喷薄为流泉,停潴为湖沼,甚至汇流为清澈的小溪。蓟城西部的小湖,通称“西湖”,也就是今广安门外莲花池的前身……正是在这个地理位置上,蓟城的原始部落开始发展起来。

  莲花池、鱼藻池:建都之初的生命印记

  侯仁之曾说“一个蓟丘,一个莲花池,它们与北京城的起源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莲花池位于蓟城西侧,古代又称西湖,在燕国时就是风景名胜,更是蓟城的主要水源地。它在北京城市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很高的文化价值,1984年北京市政府将其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朱祖希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期,位于城东南的北京站已远远不能满足往来于京城客流的需求,有关部门在勘察中发现,地处北京城西南的莲花池一带,地面开阔,地理位置优越,池水近乎干枯,便于进行地下建筑,并且不存在搬迁问题,很快可以动工,于是考虑在此建造北京西站。侯仁之得知此事后,认为莲花池在北京城发展过程中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生命印记”,理应完整地保留下来。其后,他多次考察现场,查阅历史资料,提出修改意见,并多次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最终,有关部门修改了原有方案,将北京西站站址向东挪了100多米。

  北京西站建成后,其运输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但西站周围景观与莲花池的环境改善并没有得到同步提升,保留下来的莲花池瓦砾成堆,杂草丛生,景象破败。1998年4月,侯仁之在给北京市委、市政府作报告时,提出恢复莲花池水面的设想。这项建议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之后不久,北京市政府研究决定将莲花池列为环境整治的重点项目。历时两年,莲花池终又重现往日风采,并开辟为莲花池公园。

  鱼藻池,即今白纸坊桥西约200米处的“青年湖”。鱼藻池是金中都城内的太液池,亦称“西华潭”。金中都是蓟城发展过程中最后也是最大的城市,在北京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金中都城被焚毁后,鱼藻池成了遗留下来的唯一一处宫苑遗址,它既是金中都的重要标志,又是研究中都城方位的重要地表实物,后被列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九十年代,鱼藻池被地产商进行楼盘建设,这些楼后来成为烂尾楼。2002年,侯仁之建议将其开辟成“鱼藻池公园”,后又提出在发掘出的金中都宫殿遗址的基础上,在广外滨河公园建“金中都工程遗址纪念碑”,背阴刻上都城示意图。2003年在纪念北京建都850周年之际,当时的宣武区政府根据侯仁之的建议,在广外滨河公园内的金大安殿遗址处竖起了一座“北京建都纪念阙”。2004年,93岁高龄的侯仁之还曾亲自考察鱼藻池。

  “侯仁之对莲花池和鱼藻池的历史地位都给予了解释和肯定,并在实际中尽力呼吁对它们进行保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尹钧科指出,“过去人们对蓟城城墙在哪儿都不知道,如今保留下来了莲花池和鱼藻池,这将有助于人们日后对北京城的研究,意义重大。”

  后门桥:北京中轴线设计的起点

  元朝破金之后,元世祖忽必烈决定放弃旧中都城,在其东北另建新城。除昔日宫阙已成废墟外,更因为新城址的高梁河水系有充沛的水源,它们既为新宫殿的建设保证了优美的环境,又能为新城的水运提供有利的条件。而大都城的营造,又为北京城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清紫禁城就是在继承了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特别是对城市中轴线的继承,更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侯仁之先生认为,元时的万宁桥,即明清北京城的后门桥。“它不仅位于中轴线上,而且是中轴线最初设计的起点,也就靠它决定全城中轴线”,因此后门桥的地位十分重要。

  但是,由于年久失修,这座石桥后来已残破不堪,这引起侯仁之的高度关注。他在1998年4月为北京市委、市政府中心组学习会所作的题为《从莲花池到后门桥》的报告中曾说:“后门桥残破凋零的情况我感觉是挺可悲的,它就在中轴线上,而且是中轴线最初设计的起点,也就是靠它决定全城中轴线的,现在已经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当时两边的石桥栏已经破损。不但这样,两边的水面也看不见了,而且用了广告板挡起来。我说不好听的话,那是用来遮丑的东西。原来西有风景秀丽的什刹海,东有一溪清流。现在桥下两边,不堪忆顾。我大胆地呼吁,今天在贯穿全城中轴线的地方,本来是城市设计的起点,现在却处于这样一个状态……这个中轴线太重要了,保护中轴线是保护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在全城的总体规划中已有充分说明,然后把什刹海的水引过后门桥,恢复后门桥下这段河道的水上景观。这样一来,全城中轴线最初设计起点的地方会焕然一新。有没有这种可能?我大胆地提出来。”

  值得庆幸的是,侯先生对后门桥的这种关注,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99年6月,北京市政府决定修复后门桥。2001年12月,后门桥修复工程告竣。侯仁之在看到修复后的后门桥,感慨万千,他又建议“将习惯称呼的后门桥改回原名——万宁桥,希望子孙后代万世安宁。”

  “侯先生通过研究,首先提出后门桥是中轴线最初设计的起点的观点。后门桥对北京城的规划和中轴线有着标志性的意义。侯先生呼吁整修后门桥无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朱祖希评价说。

  “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三个里程碑”

  侯仁之一直认为,观念的变化对于城市的保护十分重要。不了解北京城的过去,就无法认识北京城的现在,当然也就不能正确预测北京城的未来。从1990年亚运会召开之始,侯仁之就在思考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特点。1991年,他初步形成了“三个里程碑”的想法,并于1994年撰写了《试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三个里程碑》。

  侯仁之认为,第一个里程碑是历史上北京城的中心建筑紫禁城。它的建成至今已有近600年,代表的是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北京城市建设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一大杰作。到今天,它依然屹立在全城空间结构的中心。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艺术财富,而且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享誉全球。

  第二个里程碑是新中国建立之后建成,在北京城的空间结构上,标志着一个新时代已经来临的天安门广场。它赋予具有悠久传统的全城中轴线以崭新的意义,显示出在城市建设上“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时代特征,在文化传统上有着承前启后的特殊含义。

  第三个里程碑则是由于亚运会的召开和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兴建,开始显示出北京走向国际性大城市的时代已经到来。

  其后,他还特别指出,历史上北京城的中轴线一直是向南发展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面南而王”。北京城的总体设计就平衡在这条中轴线上。到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成以后,中轴线第一次转过头来向北发展。这一点在北京城的规划建设上有重大的意义,是北京城开始走向国际、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

  “侯仁之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三个里程碑思想,已在学术界和规划部门引起反响,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修订和实施,产生了良好影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韩光辉表示,“同时,它也为新时期国家中轴线申遗提供了重要依据。”

  ■ 声音

  过去,对北京的规划和建设,缺少与外国首都的同行沟通,曾片面地学习苏联,照抄、照搬苏联的模式,使首都的规划建设思想,由领导人拍脑袋决定。把古都北京的研究与世界上其他都城进行比较研究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一步,这一步也是由侯仁之先生首先迈出去的。

  1984年2月至8月,侯先生应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邀请,前往该校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系讲学,写了《从北京到华盛顿——城市设计主题思想试探》,从北京旧城与华盛顿在城址选择和城市规划的演变上,进行比较研究,比较了城市选址的地理特点、城市平面布局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演变,揭示了两座城市设计的主题思想之本质区别。现在,北京和华盛顿已正式结为友好城市,这项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有助于北京远景发展的参考。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于希贤

  搞历史的人把所学和考古结合起来的很多,但是能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的则不多。侯先生的一个特点就是能把文物保护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无论是城市的总体规划,还是圆明园的保护与发展、北京大学校园建设等专项规划,侯先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贡献。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赵中枢

  侯先生有着非常强烈的爱国情怀,有了这一点就能把自己的学术志趣和城市建设、国家建设结合起来。侯先生的学术敏感性很强,时刻关注国际学术的发展趋势,始终站在学术的最前沿,同时又注意学术深度与普及性的结合,能够用浅显的话讲出深刻的道理。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孝聪

  侯先生研究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的一项重要成就就是他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图集共分三集,第一集主要是历代政区图、金元明清至民国间的北京城市图和明清皇家园林、陵寝图;第二集主要是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后北京地区的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图。这两集都已出版。第三集主要是北京历史人文地理图集,目前还在编制中。

  这三部图集合起来,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北京历史地图集》,是中外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的,它体现了侯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成就,堪称是侯先生研究北京历史地理的集大成之作。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尹钧科

  1998年,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正式成立。在北京学研究所诞生之始,侯先生就欣然接受聘请作为北京学研究所的顾问,并提笔为北京学题词:“立足北京、研究北京、服务北京”。侯先生的题词精准地概括出了北京学研究的宗旨,自此侯先生一直十分关心北京学研究,给予了北京学特殊的关爱。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张宝秀

  经世致用精神的形成发展,是侯仁之先生学术风格的一条基本线。我们看到侯先生的这种精神来自母亲、弟弟的直接影响;来自冰心、顾颉刚早期励志文章的影响、抗日期间救亡精神的激励,以及对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唐晓峰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孔悦 本版摄影(除署名外)/本报记者 秦斌  中国规划网北京12月1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