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将世界级现代化都市作为一个目标时,上海要超越的目标是纽约和伦敦。 在全球金融中心的追赶上,上海最近第一次赶上了东京,但是距离香港仍有相当差距。在今年3月底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显示,上海较去年上升一位,首次进入前五名,不过是以694的得分与东京并列。 报告显示,伦敦、纽约和香港得分遥遥领先。总体而言,44个金融中心得分下降,25个金融中心得分上升。 上海在最近三年内连续跃进,从十名之后一路上升至当下的第五名。此前的2009年,在金融风暴导致纽约失去榜首位置的时候,加拿大《环球时报》的国际专栏作家马科斯吉即以“告别纽约、奔向浦东”的文章,预言纽约金融中心的作用不久将被上海、香港和其他亚洲以及中东的金融中心所取代。 不过,中国研究者似乎力图证明上海还可以做得更好,由上海浦东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研究中心编制的一份全球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指数在2010年4月发布的时候:宣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 此举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有人甚至抨击上海是“自封第三”,但也有人认为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同时,争夺金融领域话语权将是下一步的必修课。事实上,连排榜者庄崚也并不讳言:“上海与纽约、伦敦等领先中心之间的差距非常巨大。” 更直接的竞争最有可能在上海与香港之间展开,香港在今年获得试点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政策,各金融机构纷纷推出试点的人民币债券、人民币保险产品。而一直筹划成立离岸结算中心的上海,唯一可以抗衡的利器是正在酝酿推出的上证国际版。国际版允许外资跨国企业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进行IPO(首次公开发行)的消息不断放风,按之前上证所发布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3年之前完成国际版的开设。 能否取代纽约和伦敦呢?在金融中心的打造上,上海需要做的事情仍然很多。4月份来访上海的伦敦金融城市长白尔雅给出的建议是:“培养、提高、引进更多的金融专业人才应该是你们的当务之急。” 上海正在这样做,在白尔雅游说“希望伦敦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的中心”时,上海纽约大学在金融业大鳄云集的陆家嘴奠基,这家准备在2013年开始招生的“混血大学”,其专业集中于金融、国际商业、经济学等领域,这正是纽约大学的“王牌”专业,也正是上海急需的人才。 在航运中心的建设上,上海似乎走得更快一些。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党组成员孙毅彪对《小康》记者说,在2010年全国2.97万亿的贸易总额里,上海已经达到30%的份额,有9085亿美元,是很大的提升。上海在航运、金融这个中心当中已经率先走在前面。 在之前的五年中,上海港的货物年吞吐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更是超过新加坡港,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但是,在远东地区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仍是香港。正在竞争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还有釜山和高雄。 上海市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推进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目前在与香港、釜山、高雄的竞争中,上海的软肋在航运服务体系建设上。孙毅彪进一步解释说,从软实力来说,上海还停留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特别是航运金融服务相对滞后。孙毅彪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全球与航运金融相关的交易每年达到数千亿美元。其中船舶贷款规模大概在3000亿美元,船舶租赁交易规模大概在700亿美元,航运股权和债权融资规模大概在150亿美元,航运用费延伸品市场规模大概在1500亿美元,还有海上保险市场大概在250亿美元。这些市场几乎被全球公认的三大船舶融资业务中心——伦敦、汉堡、纽约掌控,“而现在上海在这些方面涉足很少,占全球的市场份额大概不到1%,这个可能是下一步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孙毅彪的另一条建议是硬件上的,在他看来,上海虽然已经建立了很好的基础,但在国际航运中心、金融中心的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我感觉现在公路的压力是越来越大,有一个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公路的运输比例高达62.5%,水路的运输大概在37.1%,铁路现在是运能不足。空运方面,上海的空港货运量大概要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二,这是很了不起的,去年的空运量大概在3244亿美元,占上海进出口的35.7%,三分之一是空运这边承担的,并且还在高速增加。” 这样的货运模式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公路的压力太大,运转不过来。孙毅彪建议,今后要充分研究综合性的航运体系,将海上的、水上的、江上的、陆路上的、铁路上的,跟空运的航运中心形成一个综合的体系,而不是各自为政,互相割裂,“希望能够建立一个综合性的集中调度的航运体系,这样能实行联运,水路、水铁、水空,进行中转,进行快速的运转,这会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对节能减排、环保有好处。” 上海如何超越纽约 在《盗梦空间》里曾潜入未来城市的好莱坞影星约瑟夫·高登·莱维特4月份乍到上海,便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城市感觉代表着未来。 在上海“十二五”规划的日程表上,其目标不止是建成四个中心,更要奠定未来国际化大都市的根基。 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把世界城市的特征概括为:主要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包括地区性总部);国际化组织;商业服务部门的高速增长;重要的制造中心;主要交通枢纽和人口规模。考之于上海,已经初具雏形。不用回顾世博会给上海带来的加冕礼,也能看到上海正在回到世界中心的趋势。世界上最豪华的邮轮在4月份密集造访上海港,紧急着是一架接一架的豪华商务机赶赴上海,在月中的时候,法拉利和奔驰的老总都把纽约车展抛到脑后,急吼吼的赶往上海车展揭示自己的最新车型。 上海国际汽车展和纽约汽车展的撞车,被认为是上海与纽约在全球影响力争夺战中的又一次直接对话。这不是上海和纽约首次进入二选一的境地,未来这样的状况可能会越来越多的出现。 纽约,常被拿来当作上海超越的目标。现在的上海正在经历之前纽约由制造业为核心的港口城市,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驱动力的创意之城的转化。 但超越纽约,并非易事。在金融、贸易、文化产业的成熟度上,在就业、出行、居住的自由度方面,上海与纽约的比较都饶有意味。2009年金融危机中,全世界都是唱衰纽约的声音。有诸多研究者认为,产业空心化或者会导致纽约经济大衰退。但金融业实际上占纽约经济的比重并不大,只占纽约就业岗位的8%,而上海的这一比例不到1%。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姚欣保说,上海要成为世界级金融中心不能操之过急,金融与贸易中心有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上海不要轻易改变经济结构,而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 比较一下纽约与上海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便可看到差距。即使在2009年最糟糕的6月份,美国《商业周刊》进行的一份调查仍显示,美国大学生毕业后最想去工作的城市,排名第一的是纽约。在全美230万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抽样调查中,每10个受访者中就有8个想去纽约工作,远超过排在第二位的华盛顿地区。 上海,无疑也是对中国年轻人最有吸引力的城市之一。但上海市教委与复旦大学在2011年4月份刚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上海学生的“恋沪情结”不再浓重。2009年留沪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为12万人,占毕业生总数比例比2008年下降了11%。这项调查同时显示,大学生的平均起薪为2900元,这份薪水只能保证这些年轻人选择蜗居,“逃离北上广”是年轻人面对现实的无奈选择。 人才,无疑是上海急需补救的短板。在降低入沪门槛、加大人才流动性方面,连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都倍感头痛,他在2010年直言,户籍问题是上海发展的一个必须要突破的瓶颈问题,上海应该采取更宽松、更透明的政策,让更多专业人才和优秀技术工人落户上海。在他的推动下,上海有43名蓝领工人拿到了上海户口。 在纽约的上班族当中,35%的人集中在金融行业。其中不少人不住在纽约,有些甚至住在费城,但纽约发达的交通使他们得以自由流动。 上海正预备在未来五年实现“45、60、90”通行格局,就是在城中心任何两个点通行不会超过45分钟,在上海6787平方公里通过各种交通方式可以在60分钟实现互通,城际铁路和京沪、沪宁、沪杭在长三角的中心城到上海90分钟可以到达,以此来使上海变得更加宜居。 一个以上海市经信委工会工作委员会主任汪仲华领先的课题组在2010年末上交了一份名为《国际经济中心人才高地建设》的调研报告,在分析了上海与纽约、东京和伦敦面临的不同处境后,指出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也就是今后五年需要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但是强调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共同发展,到2020年,实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也就是以服务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 纽约现在仍是上海前进最好的参照物。在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市社科院研究员卢汉龙看来,上海本身具有现代城市的这种骄人的历史和文脉素质,一座世界级都市,需要的是遵循市场的选择,减少流动的限制,在全球化和当代化的城市发展中提炼出自身的城市精神和文化,使之在全球经济和世界人文体系中实现它应有的地域功能。中国规划网上海5月10日电 记者王艳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