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51年的北京地图,城市发展基本局限在凸字形的旧城内。”北京市测绘院院长温宗勇拿出两份地图,指给记者看,“这是2008年的卫星遥感影像图,分散集团式的城市布局已经呈现,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格局正在形成,下一步,新城建设即将大规模展开。” 小小的地图,记录着一个城市的变迁。 1949-1979: 探索中的工业化城市 1951年的航空遥感地图是测绘院收录的北京城第一幅“航片”,那时中国人还没有能力航拍,航片是美国人拍的。那时的北京和平解放两年,百废待兴,城市发展范围基本“卡”在城墙内,这张宝贵的航片拍摄的范围仅比老城墙大出一圈。 航片上,最醒目的是环绕北京的凸字形城墙,城墙里是密密麻麻的胡同和平房,城墙外基本是荒野和农田。 拍摄于1959年的遥感图上,已可清晰地看到基本建成的“十大建筑”:方方的人民大会堂,圆圆的工人体育场,还有人民英雄纪念碑……这时的北京,老城墙还在,但城墙外的建筑明显增加,还出现了比胡同宽得多的马路。 1967年的地图上,天安门广场已由封闭的皇宫前院变成宏伟开阔的广场,长安街也已贯通东西。最为壮观的,是一线地铁正在进行“大开槽”式的建设。这时的北京城市发展彻底突破了城四区的局限,城八区范围内耸立起高楼大厦。 新中国成立,北京即着手编制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953-1955年完成《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要点》和《北京市第一期城市建设计划要点》,提出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要重点改建旧城区。1957-1958年对规划修编时提出,北京要发展大工业,迅速建成现代化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 1948年时,北京虽有万余家工业户,但多数为手工业,百人以上的企业仅有十几家。1953-1957年,北京执行“一五”计划,核心是独立发展生产,使北京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转变,1956年提出要把首都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在1954年的城市规划草图上,北京的西部、东部、东北部、东南部,都规划了大片的工业区,此后几十年,北京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工业布局,东郊棉纺织区,东北郊电子工业区,东南郊机械、化工区,西郊冶金、机械重工业区……到1979年,北京重工业总产值的比例高达63.7%,仅次于辽宁居全国第二,北京因此成为重工业占主导的城市,高大的烟囱成为城市风景。 1979-2009: 发展中的国际化宜居城市 1982年,北京对总规进行第三次修编,并首次获得国务院批复。这次修编明确北京城市性质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不再提“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工业基地”。同时提出提高绿化覆盖率,“旧城逐步改建,近郊调整配套,远郊积极发展”的建设方针。 1992年总规第四次修编,进一步明确首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城市性质,提出建设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实行“两个战略转移”:市区不再扩大规模,逐步从外延扩展向内涵发展转移;城市建设重点从市区转移到郊区,强化在市区外围建设卫星城。 温宗勇打开笔记本,鼠标点出几张彩色地图。1975年的地图上,粉红色标示的建设用地基本集中在城八区,而1988年的地图上,粉红色开始在远郊出现;再翻看1998年和2002年的地图,远郊卫星城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连接中心城区和卫星城的放射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在图上如藤蔓一样“长”起来,中心城难以承载的产业和人口随之疏解到卫星城,散枝发叶。 1975年的地图上,只有一条地铁线穿越东西;而看2008年的地图,地铁线路骤然增加,八通线、13号线、5号线、奥运支线……北京地铁里程“长”至200公里。 北京“八五”年均投资近100亿元,“九五”年均投资277亿元,“十五”年均投资440亿元,北京中心城区基本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 由于提前落实规划,2004年总规提前进行第五次修编,明确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提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以更加独立、功能更加完善的新城取代卫星城;突出首都特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 对比1998年和2002年的遥感图,后者在城市中心区出现了更多的绿色区域,朝阳公园和海淀公园虽尚未建成但已现“绿肺”雏形。在2008年的地图上,能看到高楼旁有草坪,立交桥下有绿地,街心花园更是见缝插绿…… 北京新总规确定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在2008年的遥感图上已初现端倪:长安街正在“长个儿”,向东西延展至通州和石景山;中轴线北端没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端复建了永定门;东部发展带CBD大厦林立;轨道交通亦庄线建设正酣;西部发展带首钢大部分高炉已经熄火……CBD、中关村、金融街、亚奥地区正成为北京的一个个功能“中心”。 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重新定位,北京的城市空间布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曾居城市首位的制造业正逐步从城市的中心区域向外围区域转移,取而代之的是与北京历史、文化和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在中心城区,服务业的比重已超过80%。中国规划网北京5月2日电 记者汪志民
相关报道
城市变迁记录:北京王府井
上世纪70年代的北京王府井
如今的王府井步行街夜景
老北京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商业气息交融到了一起,王府井焕发出新的生机 “王府井就像一个缩影,从这里的变化,可以看到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看到物质文明的不断提升。”72岁的溥筠出生在北京,曾是三届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对于王府井商业街的变化,他感触很深。 在他看来,现在的王府井,确实是一条名副其实的“金街”,和以前相比,商品种类更为丰富齐全了,不仅是购物者的乐园,还是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在这条商业街上,老北京传统气息和现代商业交融到了一起,焕发出新的生机。 走在王府井大街,两侧店铺林立、牌匾高悬、人来人往。东方新天地、工艺美术大厦、新东安市场等新商场和东来顺、全聚德、瑞蚨祥等老字号汇集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条商味十足的步行街。溥筠说,“我年轻时候,一买东西就想到王府井,觉得那里什么东西都有。” 1955年,北京市百货大楼开业。此后的20多年,一直是全国最大的百货大楼。在计划经济时代,百货大楼在全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那时候,人们到北京出差,常会有人委托到百货大楼购物。即便如此,资料显示,北京市百货大楼销售额达到1亿元经历了整整17年的时间。在改革开放之后,销售额才逐年攀升,达到第2个亿元用了7年的时间,此后,每隔二三年销售额增加1亿元。 在77岁的吴亚南眼中,王府井可不只是个逛街的好去处,“王府井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是一个文化休闲的好地方。王府井书店是全国最大的新华书店,我常到那里去看剧本和小说。” 现在的王府井,依然保留着浓厚的文化氛围,东方新天地里的小剧场,经常上演各种实验话剧。王府井大街往北不远,有国家话剧院和儿童艺术剧院,给人们带去美好的艺术享受。王府井大街上,还经常举办各种主题文化活动,如啤酒节、汽车展、音乐节等,给在这里休闲购物的人们增添了很多乐趣。 “市政设施改造前,王府井大街上电车、自行车和行人穿梭。现在,王府井大街拓宽成了步行街,街道整洁,两旁鲜花簇簇,真是一个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吴亚南高兴地说。 在计划经济时代,每到华灯初上时,商店也同时关门下班。1984年,经济日报为此推出系列报道“让王府井亮起来”,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如今,一到晚上,走进王府井,灯明如昼,色彩斑斓。不断发展变化中的王府井,为人们的生活带去了更多的欢乐和祥和。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