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城市发展 >

广州新中轴如何延伸黄金之道?

时间:2010-12-27 10:54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曾雅 卢轶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雄缓缓将一杯清澈的珠江水倒入珠三角水域图模型里,为活动揭幕。

 
王亮摄

昨日,各路精英齐聚广州塔,从广州大变看珠三角城市景观建设走向,

掀起一场理性与激情碰撞的头脑风暴。王亮摄

  
  “5、4、3、2、1”,随着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缓缓将一杯清澈的珠江水倒入珠三角水域图模型里,霎那间“母亲河”珠江水域变成一汪蓝色,“共塑珠三角人文形象”———珠三角文明城市群论坛由此拉开序幕。

  未来,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将展现何种面貌?后亚运时代,广州景观将呈现什么格局?南中国元素在景观建设里将发挥什么作用?

  昨日,珠三角文明城市群论坛开锣,举行首场论坛“城市景观让城市更美丽———从广州大变看珠三角城市景观建设”。来自城市建设规划界、建筑设计界、美术界的各路精英齐聚广州新地标———广州塔,掀起一场理性与激情碰撞的头脑风暴。

  广州新中轴线未来何面貌?

  在亚运期间,广州新中轴线初露真容,广州塔、海心沙借亚运开幕式之际成为世人瞩目的明星,花城广场客流如云……广州在未来十年将怎样延续这条黄金之道?

  【回眸】

  新的城市中轴线有6公里长,从燕岭公园一直到体育中心、宏城广场、六运小区和珠江新城,一直到广州塔。作为蓝图的描画者,广州市规划局编研中心主任吕传廷感叹:“这条新中轴线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每个阶段发展成果的凝聚和集成。”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评价说,广州新中轴线是世界上少有的多功能城市中轴线,从北到南,构成了广州核心的城市开放空间群。从广州东站到珠江新城已经呈现亮丽的风采,借助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焦点,形成了城市地标的核心区。

  【蓝图】

  未来新中轴线将要如何延伸?

  广州市规划局编研中心主任吕传廷透露了新中轴线的最新走势,未来的城市新中轴线将继续向南延伸,将由琶洲塔一路向南,直到番禺的南海心沙,代表了广州新的发展阶段。

  何镜堂解读,广州新中轴线南段将成为下一步的规划重点,这个区域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条件,将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城市中轴线。完善步行交通系统,增强景观与休闲娱乐的价值,采取高品质的环境空间和丰富的文化活动,吸引群众参与,在保持该区域的活力的同时,也使市民能够在休闲娱乐中体验到岭南文化的特色。

  未来城市景观将如何呈现?

  十年扩张,城市的枝干由此拉开,羊城老区也因此得以“解放”,新城崛起。十年来,高密度的老城区人口逐步向外围新区疏解,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长了30%。这一切当归功于十年前制定的广州战略规划。而未来十年,广州将怎样绘出新一轮战略规划,力助广州再一次飞跃?

  【回眸】

  9月23日,广州战略规划项目荣获“国际杰出范例奖”,获奖理由是在推进特大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实践,在国内城市规划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广州之后,我国先后有200多个城市在总体规划编制前开展了战略规划研究,战略规划逐步在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成为指导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文件。

  【蓝图】

  未来十年,广州将如何延续这份辉煌?在新一轮城市品质提升和优化的阶段,如何借助城市发展建设的契机,继承和发展岭南文化,整合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优势,挖掘广州城市景观的旅游优势,成为广州发展的新课题。

  何镜堂认为,要以岭南的文化神韵为内涵,塑造广州独特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吸纳近代广州建筑中西交融的精神,充分借鉴岭南园林的优点,保持岭南建筑的特色。针对广州不同特色的片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保持骑楼、河涌等富有岭南特色的风貌特征,营造深远的文化意义。

  吕传廷坦言,未来的广州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广州制订了新的城市发展目标,要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家中心城市,宜居宜业、活力魅力的云山珠水名城。

  吕传廷介绍,广州不仅仅要打造核心区,还要带动整个城市的结构转型和重点地区的发展,比如广州新城未来将形成50万人的居住新城和为100万人服务的城市新区;奥体中心作为广州东进的重要节点,未来将结合城市生态廊道,其周边地区将发展服务全市的体育生态公园和30万人的休闲新区;大学城将继续完善功能,通过对原有场馆设施的改造,广州市将提升为市民服务的水平。

  城建中如何表现岭南元素?

  主打“水文化”的亚运会开幕式,给世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岭南元素”,一座座整饬一新的街道建筑上,岭南元素更是随处可见。未来在广州的景观建设中,山、水、骑楼等等“岭南元素”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回眸】

  从2000年开始,广州逐步从“云山珠水”走向“山水城田海”,一个以山水为骨架的生态自然系统,充分融入到城市当中。十年来,广州城市的绿化率提高到4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广州完成了1000多公里长的生态绿道系统,实现城乡交融、人与自然的和谐;此外,水环境通过不断的改善,处理率上升到82%,空气优良率达到了95%。

  【蓝图】

  吕传廷说:“未来,我们追求的是岭南文化、岭南建筑、开放园林、自然和人的融合。”何镜堂认为,未来广州在规划上应该做到保护与控制生态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应当保护云山珠水的城市山水格局,保护历史性景观,保护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载体,以岭南文化和自然山水的互动交融为宗旨,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展示岭南文化开拓务实、交融创新的特色。

  广州美院副院长赵健在论坛上对广州的“岭南特色”有这样的看法,他说:“这个时候,广州还是鲜花盛开,这是不可复制的,只有南中国才有的一个景观的基本元素,这就是花,这就是广州的唯一性———生态。”他认为,在当前条件下,我们在解读、演绎、美化突出形象景观的时候,穿过珠三角所有城市的所有桥,都应该成为我们今天顺势而为的关于形象景观的一个着眼点。

  珠三角文明城市群建设是实现珠三角文明城市创建由点向面、由线向群的发展,继续发挥珠三角文明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的新举措,是广东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新创举。而“珠三角文明城市群论坛”的举办旨在为此项工作的开展进行预热。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顾作义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充分代表了广州的新城市特色。随着亚运会的完美闭幕,中轴线继续成为展示广州的优美窗口,见证广州的再次腾飞,成为代表城市文化的亮丽名片。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

  珠三角城市景观要做足“花绿水”

  □广州美院副院长赵健

  随着珠三角文明城市群的建设,9个城市可能都会围绕着这个形象景观做自己的规划,做自己的决策,确定自己的项目,也许会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态势。在这里,我想广东省是一盘棋,再说大一点,南中国是一盘棋,珠三角显然也是一盘棋,若干珠三角的城市能够有活力,共同拧成一股绳、成为一股势,珠三角文明城市群的形象景观有可能形成力量。相反如果说珠三角城市群的每一个城市做的是一样的,做出来的项目是一样的,做出来的形象是一样的,我想最后可能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在珠三角城市群里的若干个城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认为我们最大的特点,是在冬天这个时候还鲜花盛开,这是不可复制的,只有南中国才有的一个景观的基本元素,那就是花。

  咱们广东,珠三角和北中国相比,是栽什么能够活什么的地方,换句话来说这个地方有可能变成绿色的世界,绿色的世界北中国想不想呢?想,但是做不到,或者是说某一个季节才能做到,于是我们又找到南中国与其他地区相比的另一个唯一性———绿色。很显然,生态是我们区别于中国其他区域的最重要的东西。广州市现在几乎所有的过街人行天桥都被簕杜鹃装点起来,第一次来广州的人都吓了一跳,一开始以为是假的,这就是广州的唯一性———生态。

  在我们这个地方,珠三角几乎都跟水有关。我们这次亚运会的开幕式,它的最大亮点就是紧紧围绕着水来做局,文艺演出全部是围绕水。水作为一种景观,我们总把它看作是景观的基础,从来不把它看作是景观的主题,我认为这个也是珠三角几乎所有城市都拥有的一个特别资源。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而珠三角相对来说,却是哪里都能够看到水的地方,这又是我们独有的东西。

  广东的花、绿色和水是要用当下的语言、当下的图景、当下的载体、当下的介质来表现,那么什么载体最好?

  在当下的条件下,我们在解读、演绎、美化突出形象景观的时候,关于利用水,我的建议是在穿过珠三角几乎所有城市的所有桥,都应该成为我们今天顺势而为的关于形象景观的一个着眼点。要是利用桥这个载体,在桥头上做景观,这个景观会借助于桥的地域标志性而举一反三,而事半功倍,因为桥本身就是各个城市的一个地标、一个最重要的节点,它跟交通相关、人流相关,跟这个城市的文脉相关。所以我认为桥是值得推荐的,是依附于珠三角城市的水来做形象景观。

  ■现场互动

  城市规划应以居住幸福为目的

  主持人:

  陈晓琳(广东电台)

  嘉宾:

  吕传廷(广州市规划局编研中心主任)

  赵健(广州美院副院长)

  钟晓毅(广东省社科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肖大威(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黄石鼎(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长)

  厦门浪(知名网友)

  主持人:后亚运时代如何保护亚运遗产,有什么样的思考?

  黄石鼎:城市景观的建设、改造不仅仅是政府的一种福利,或仅仅是政府的公共投资,对于广州这样的特大城市来说,城市景观的改造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至少在景观设计和施工方面是一个产业,如果是沿河、沿水环境改造的话,可以带动很多新的产业,比如游艇业、高端休闲业、高端服务业、创意产业等等。

  肖大威:我们为了城市的节日———亚运会,做了很多的工作,说实在也有一点仓促。景观方面,不管是卫生、绿化、还是“穿衣戴帽”工程及水的清洁,这些工作做得很好,广州市民都拍手称快。但这些好的东西在亚运之后能不能沉淀下来,就需要我们进行冷静思考。

  厦门浪:我们觉得广州是一个缺乏从容、淡定的城市,是不是随着城市的巨大改变,也将城市里人的性格也改变了呢?所以,我觉得城市的规划还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居住的幸福为规划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这样才是一个能让人感觉到城市景观美丽的城市。

  现场观众:从纵向看,广州南北向的中轴线在亚运后基本已经形成了,但现在这条中轴线跟700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相比还是短了。能不能以珠江作为今后一条横向的中轴线,从金沙洲大桥开始一直延伸到现在的亚运城 (论坛 新闻 视频)南沙海鸥岛。这就是将历史、现在和将来都穿起来。

  主持人:广州在城市景观的改造中有哪些经验教训?

  吕传廷:1998年之前,大约10年间是广州的大规模建设期,当时为了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多的牺牲。2000年以来,我感觉广州出现了发展理念的转变。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广州市经历过很多曲折,也是必须的一些教训。

  主持人:广州城市景观还有哪些需要改进?

  钟晓毅:比如,广州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现在这么粗暴地对待户外广告的态度确实值得商榷。虽然好像是干净了,但广州一直是重商之地,外地朋友过来说好像已经感觉不到那种生机和活力。这种干净代表的究竟是有序,还是更加无序呢?

  赵健:中国的广告行业是一个方兴未艾的行业,要像小孩一样管教,但户外广告不能等同于城市的一个坏事。就像纽约的时代广场,在那里,作为一个旅行者,我们会认为那里铺天盖地的广告,体现就是这个城市的精髓。

  ■网友建言

  要让百姓活得舒心

  一个城市的景观建设不是仅仅有几个闻名的地标式建筑就算成功。一个城市的景观真正要让生活在此的人感到舒心,到访者感到放心,还需要从发展软环境上多下工夫。

  我在广州生活超过10年,对广州城市建设中道路塞车、开挖、水浸、脏乱等等给广大市民带来的不便,是深有体会的。

  我们希望政府在城市发展的规划中,就可能导致的肠梗塞、拉链路、停车难、如厕难等等现在广州常见的问题能够未雨绸缪,进行一些思考和行动。

  ———网友“寂寞抽风”

  广州的确大变了,从某种程度来说是美了,但这种美却是建立在丧失城市个性的前提下的。北京有胡同文化,上海有石库门文化,而广州呢?广州不能仅仅总是以美食来做城市主题或者噱头,必须要以更高层次的文化作为城市底蕴。

  ———网友“摄女瓜瓜”

  广州总是发展现代化建筑,传统的岭南建筑还存有多少?有没有可能在城市发展的同时考虑传统文化的融合?

  ———网友“楼下的给力”

  广州要坚持岭南人低调不慕名的实干精神,多做些为民的实事,少些浮夸。

  ———网友“pieyer1”

  南方日报记者曾雅 卢轶 统筹陈韩晖 陈仕相 中国规划网广州12月27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