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在筹建都城时,根据当时的水源等地理条件,放弃了金中都旧址,在中都城的东北郊,规划建造出一座面积相当庞大,“整体呈正方形,周长二十四英里,每边为六英里,有一土城墙围绕全城”(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描述)的棋盘状新城市——元大都。元大都的北城墙在今北三环之外,即今北京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东、西城墙在现在的东、西二环路内侧,南城墙在今东西长安街,即古观象台自东向西的延长线上,并从此为后世预留下一条东西贯通的街道空间。城墙共辟11门。从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的元大都城图来看,元大都分都城、包含太液池(今北海)的皇城与宫城(大内禁城)三重,宫城位于全城南部中央。当时全城分为50坊,原金中都城内(元代称“南城”,元大都城图未标出)仍有人居住。元大都城图呈现出一棋盘状整齐的城市街道格局,东西、南北向各9条大街构成了全城的主干道,主干道相交形成若干长方形居住区,各居住区内又由若干条胡同平直分割。这一街道格局自此一直保留至今。这幅图即可作为北京城的特色之一 ——胡同始于元大都城的重要佐证。据史料载,元时北京有胡同413条,明时约1170条,清时则达到约2077条。据统计,2003年北京旧城胡同只剩下1559条。从这幅图中还可看出,从丽正门(今天安门南)向北经宫殿区至中心阁(今鼓楼所在的位置),有一条贯穿全城南北的中轴线,这条线就是今天北京城传统中轴线的雏形。元大都的建成,标志着北京城址由莲花池水系转移到高粱河水系上来,为日后北京城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今天的北京地图来看,二环路以内的整个区域,为一典型的“凸”字形轮廓。这种平面格局始于明代。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初为便于防守,将北城墙向南收缩五里,在现在的北二环路建起新的城墙,并将积水潭西部隔于城外,因地势形成日后的北京城西北的斜角。在今天的地图上可以发现,西直门桥到积水潭桥之间的二环路走向与东直门桥到雍和宫桥间的二环路走向并不对称,其因正在于此。此后,因皇城和中央各衙署规划建设的需要,将南面城墙向外拓展二里,移至现今的前三门大街一线。明迁都北京后,增筑城南一面外墙,自此北京城有了内城、外城之分,形成一特有的“凸”字形平面轮廓。全城共分为36坊,面积约62平方公里,设内城9门外城7门,明形成的这种北京城市平面格局历经清、民国未变,一直到新中国建国初期,为了发展需要,城区才逐步向外扩延。
明北京城的规划重点是在宫城和皇城的建设上。宫城即紫禁城(今故宫),建筑群分外朝和内廷,另在宫城后面人工堆起万岁山(清起改称景山),为当时全城制高点和几何中心。宫城外筑有皇城,承天门(清起改称天安门)乃皇城的正门,今在皇城东墙处辟有皇城根遗址公园。著名建筑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今中山公园)、天坛等均兴建于明代。以上这些在万历至崇祯年间(1573年—1644年)的明北京城图上都有确切反映。
北京的旧城经过明朝初期的规划建设,清朝的继承和维护,基本完好地延续到民国初期。民国时期对北京街巷布局影响最大的是皇城的拆除,从而使皇城内外的大街小巷融为一体,形成今天前三门大街以北的二环路内的街巷格局。在日伪统治期间,北京城在格局上发生的显著变化则是,开放了东面和西面的新城门(现在的建国门和复兴门)。另外在当时的东郊大北窑以南新建了工业区,在西郊公主坟、万寿路、五棵松到玉泉路一带规划建设了近代新市区。这两个新市区的发展,带动了城区在东西方向上的延伸。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的地图上,因制图范围有限未表示出这两个新市区,但已表示出新增的和平门、建国门和复兴门,以及民国初期建造的环城铁路。这幅图与清期地图相比,虽不再标绘皇城,但仍区分有内城和外城,图上北京城共划分为内城7区、外城5区和近郊8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