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城市发展 >

百年长路 中国圆梦

时间:2010-05-01 21:32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4月30日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大型灯光喷泉焰火表演在上海举行。新华社记者陈飞摄

 

  新华网上海5月1日电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肖春飞 吴宇 许晓青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园正式开园。这一天,浓缩了一个半世纪多的漫长心路;为了这一天,中国等了百年……

  百年世博梦,是一个半世纪多以来中国“看世界”的缩影

  衣香鬓影、西装革履间,站着一个拖着辫子、长袍马褂的中国人,好奇而略有些拘谨。159年后再看这一幕,还是能感觉到,一个大国子民突然看到另一个世界时的震撼与怯然。

  这是1851年5月1日的伦敦“水晶宫”,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盛大开幕,英国画家亨利·塞鲁斯根据开幕式场景绘制了一幅巨型油画,一个叫做希生的中国人,站在右侧观礼嘉宾的前排,就这样,他机缘巧合地走进了历史。

  后人考证,希生来自广东,当时随平底方帆船“耆英号”来到伦敦,这艘船被英国人买下,将其打造成流动的陈列馆,向英国人展示遥远的东方古国,生意兴隆。“耆英号”船名,来自那个代表清政府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的钦差大臣耆英。希生被邀请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了伦敦世博会。

  希生此后的行踪,已湮没在历史中无迹可寻,而同样因为1851年伦敦世博会而写入历史的另一个名字——徐荣村,却顽强地穿越159年的漫长时空,延续至今。

  当年,在水晶宫陈列的巨大、新奇的工业机器中,有12团“荣记湖丝”,寄自遥远的上海,其主人是29岁的商人徐荣村。由于包装粗陋,“荣记湖丝”开始受到冷遇,但渐渐脱颖而出,力挫其他国家包装精美的同类产品,独得金、银大奖,“推君丝为会中第一,中外人无异词”。维多利亚女王亲自颁奖,并赠送“小飞人”画幅以示赞誉。

  第一届世博会,就这样与中国结缘。

  2001年仲夏,一个老人找到上海“申博办”,他掏出的一叠纸,让申博办人员先是瞠目结舌,继而欣喜若狂:这些材料证明,早在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时就有中国人的参与,而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王韬是“中国睁眼看世博第一人”,1867年他在巴黎参观了世博会。2002年申博关键时刻,新华社播发了徐荣村参与首届世博会并获大奖的消息。

  这个老人名叫徐希曾,徐荣村的第五代后人,上海交大退休教师。作为徐氏后人,徐家当年的荣光,始终未能忘怀。他的名字“希曾”两字,意思就是“希望像他的祖辈一样爱国,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徐希曾生于1932年,正是民族危险、国难当头之际,世博会,只能是遥远的想象,只是一个深藏内心的梦想。

  在中国近代史上,无数人做过这样的梦:在中国近代观察西方的文字当中,博览会都成为记述的热点。无论是王韬的《漫游随录》、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吴趼人的《新石头记》,博览会都被视作强国和文明的象征。

  中国近代提倡“富强救国”的思想家郑观应,首次提出要在上海举办世博会。在他所著的《盛世危言》《赛会》中这样写道:“故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主张中国举办世博会的实例。

  《盛世危言》出版于1894年,这一年,甲午战争爆发,将中国拖入灾难深渊。在上海办世博,只能是漫漫长夜中一个梦想,直至百余年之后的2010年4月30日,黄浦江两岸的璀璨灯光、漫天焰火,才将梦想点亮。

 

    4月30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大型灯光喷泉焰火表演在上海举行。 新华社记者陈树根摄

 

  百年世博梦,与中国现代化的梦想与实践合拍前进

  在美国驻上海前总领事柏瑞琪眼里,有两个上海,一个是1978年的上海,一个是现在的上海。

  1978年,中国刚刚向世界打开大门时,柏瑞琪第一次来到上海,那时在上海看不到多少外国人,上海也没多少娱乐,“事实上,我们外国人成了上海人的娱乐‘项目’。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只要我一出现,上海人无论正在干什么,都立即停下来,看着我。当然,他们没有敌意,他们只是非常好奇,”柏瑞琪回忆说。

  30余年改革开放,尤其是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短短20年,上海就完成了“沧桑巨变”。黄浦江畔世博园区,从一片逼仄拥挤、污染严重的工厂棚户区,变成了美轮美奂的“地球村”。外国人,再也不会遭到围观了。

  “这是有史以来最美的上海,正在静候四海宾朋。”上海世博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周汉民用诗一样的语言说。作为无数个为上海世博会倾尽心力的人员之一,这是周汉民人生中最珍贵的一段体验:守望梦想成真。

  这是一个悠长的梦,浓缩着中国近代社会的落后、渴望、觉醒和奋斗,浓缩着一个文明古国迈向现代化的坎坷长路。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清政府改变以往世博会由私人或机构代表政府参加的形式,首次以官方形式参加;1915年,新成立不久的中华民国首次派团参加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这次博览会上,中国创下了几个之最:展品的数量最多,展馆占地面积最大,获奖展品最多。国人至今耳熟能详的茅台酒、泸州老窖也都是在此次博览会上崭露头角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被称为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参加世博会最成功的一届。

  虽然获奖颇多,但不能掩饰的尴尬现实是:在展示人类工业文明硕果、集科技创新之大成者的世博会舞台,中国只能凭借农副产品亮相,奖牌背后,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家。

  即便是农副产品,也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192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在包装精美、工业生产的日本茶和印度茶面前,中国茶叶遭遇惨败,沦落到无立足之地……

  中国要强盛,一定要走现代化道路!中国世博梦想逐渐成真的过程,也是中国从一个农业国家通过改革开放迈向现代化国家的不懈努力。1985年上海市政府开始对申办世博会的可行性进行专题研究,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WTO,2002年中国申博成功……2009年,虽然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仍达到33万亿元。

  在上海世博会的新闻中心,有一款智能泡茶机“乐泡机”引起了中外记者的兴趣,泡茶机与咖啡机并肩而立,竞争起来毫不逊色——往“乐泡机”放入事先封装好的茶叶杯,杯里装着整叶原茶,杯面打印着不同的编码,机器通过编码识别杯里是普洱、绿茶还是红茶……继而自动调配不同的泡法,用什么水温、放多少水泡茶,以及泡茶过程中搅拌茶叶的时间长短和速度快慢,按下一个按钮,一分钟内就可得到一杯热气腾腾、清香弥漫的茶水。

  “茶为国饮,但标准化与便捷化的匮乏,使古老的中国茶产业陷入困境,让人痛心。如何促进茶消费、发展茶产业、弘扬茶文化?运用高科技自主创新是一条最重要的途径。”“乐泡机”发明人叶扬生说。他梦想,世界能够在上海世博会上看到崭新的中国茶文化。

  世博会,寄托着中国的现代化梦想,也必将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2002年12月3日当地时间14时40分,时任国际展览局主席诺盖斯郑重宣布:在摩纳哥举行的国展局第132次大会举行了四轮投票,中国上海在第四轮投票中赢得54票,以88%的得票率胜出,成为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城市。万里之遥的上海,已是深夜,顿时烟花漫天,倾城狂欢。在欢乐的人群中,徐希曾举起双臂,朝着夜空伸出“V”字形。

  这一刻,他找回了祖辈的荣光!

 
 

    4月30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大型灯光喷泉焰火表演在上海举行。新华社记者李明放摄

 

  百年世博梦,浓缩了中国一个半世纪多以来的心路历程

  在距离上海世博会开幕还有4年的时候,徐希曾溘然长逝,生命的最后几年,徐希曾是在写作中度过的。申博成功后,他开始着手创作童话《湖丝仔历险记》。

  这位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发表童话作品的退休教师,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受癌症与眼疾的困扰,但他仍然坚持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开始写作。2006年,童话作品完成,徐希曾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湖丝仔历险记》童话改编成了3D动画电影《世博冠军湖丝仔》,以先进的电脑技术演绎,在妙趣横生的情节中传达环保城市、和谐社会的主题。片中虚拟的建筑群与东方明珠等标志性建筑融为一体,拟人化的动植物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童欢聚一堂。动画片中,徐荣村一角由成龙配音。

  环保、和谐——这是“中国世博第一人”后人对世博的崭新理解。

  深入理解世博会对一个民族的意义,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对世博会的陌生到参与其中,从看热闹到亲身感受世博会文化的演变,中国人终于悟出了世博会的真谛:从迷信技术为王到推崇以人为本,而这个过程,也是中国经过多年探索,选择适合自己的科学发展道路的一个过程。

  早期世博会,是举办国展示国力的舞台;在漫长的演变中,世博会成为了世界的世博,成为了全人类和谐、进步的舞台,成为了探索和解决人类共同面对问题的舞台。

  1899年,一个名叫单士厘的浙江萧山女子随外交官丈夫赴日本,1903年,她参观了一次世博会,后来,她在被称为“中华第一部女子出国记”的《癸卯旅行记》上写道:“华人向译此种会曰‘赛珍’、‘赛奇’,皆与会意相刺谬。”在那个年代,单士厘可谓思想敏锐的女子,她已认识到,世博会的目的,并不是炫耀珍宝、奇异,而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

  “1982年播下种子,2010年喜获丰收。”这是乔木荣提起上海世博会时最常说的一句话。1982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参加在美国诺克斯维尔市举办的世博会。时任中国贸促会出国展览部副部长的乔木荣参与了中方整个筹备过程。

  “28年前,中国对世博会的了解还比较肤浅,接触、研究的比较少;相比而言,今天的中国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对于世博会也有了深入的思考。”乔木荣感慨万千地说。

  站在今天回望世博会的历史,就犹如一幅史诗般宏大壮阔的画卷,一段耐人寻味的人类心路历程,将人类进步成长的图景无一遗漏地尽收其中;站在今天回望中国与世博的历史,也是如此,从渴望看世界、了解世界,到渴望科技救国,再到为世界建设一个推进和谐的舞台……百年世博梦,浓缩了中国一个半世纪多以来的心路历程。

  徐希曾的儿子徐威已定居美国,上海世博会开幕前一个月,他就买好了回国的机票。他说,他要陪母亲来世博会参观,感受祖辈的光荣与梦想,“这是我们家族的百年梦圆,这更是一个民族的百年梦圆!”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