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国”规划的最早记载目前见于《诗经》。《绵》有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周礼》也有很多记载。比如:“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以为民极。”《周礼·考工记》最为详细:“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这些文字传递一种印象,即都城有城墙,出入经城门。 这也是我们对于中国古城的长期印象,但考古学家许宏却在近作《大都无城》中颠覆了传统的观念。《现代汉语词典》列出三种“城”的概念:一是“城墙”,二是“城墙以内的地方”,三是社会学意义的“城市”(跟“乡村”对立)。本书所说的“大都无城”取的是第一种含义,即没有城墙。或者,换种说法,指“大都无郭”。 郭,《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很明显,这是一项有关具体事物的讨论,即,中国早期城市有没有城墙。许宏说,从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二里头,到汉代的两千余年间,绝大多数时间里都城是没有大城的,甚至可以说这一千多年是不设防的时代。真的是这样吗? 考古学界其实早就注意到“大都无城”的现象。俞伟超、徐苹芳、杨宽等学者都勾画过早期都城发展的轮廓,特别是先秦到汉代都城制度的演变。不过皆针对个别现象进行分析,许宏概括总结了这些专家的意见,清楚点明了“无城”之缘由:“处于都城发展史早期阶段的防御性城郭的实用性,导致城郭的有无取决于政治、军事、地理等诸多因素,‘大都无城’的聚落形态应是这一历史背景的产物;而后起的、带有贯穿全城的大中轴线的礼仪性城郭,因同时具有权力层级的象征意义,才开启了汉代以后城、郭兼备的都城发展的新纪元。” 许宏以倒叙的形式,从处于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关键期,而学术观点又分歧严重、论辩激烈的秦汉都城入手,逐渐向前追溯至二里头时代,剖析自己对中国早期城郭形态的认识。每个时代的都城和重要文化遗址,伴随着一张张剖面图的直观展现,以及许宏深入浅出的分析,我们的思维城墙也逐渐拆移。如何解释考古遗址不见外郭城垣的现状?或许可以归因于考古中的偶然因素,例如遗址发掘尚不够全面深入;城墙也许可能由于冲蚀与战乱而被毁弃。但换种思路,更合理的解释——本来就无城。 二里头是“大都无城”的肇始。这一阶段的少量城址一般出现于军事前沿地区,如荥阳大师姑城址等。新砦聚落这样较大型的遗址,则基本摒弃了龙山时代普遍筑城的传统,代之以环壕作为主流防御体系。殷墟遗址群的洹北“城墙”令人疑窦丛生,细缕分析的结果,排除了这一遗址属于已开始夯筑的城墙基槽的可能性,应该仍然将其看做壕沟。春秋则是“大都无城”的孑遗。田建文把晋都新城的布局概括为:无郭城。秦都咸阳同样不见城郭,一直处于范围不断扩大的建设之中。在这段近千年的时间里,只有商代二里岗时期和战国因为军事局势高度紧张之需要,属于城郭并立的特殊时期。 许宏在《何以中国》里说,方正的城圈追求中规中矩的布局,具有了表达宇宙观和显现政治秩序的意味。《大都无城》更加明确了城市规划与政治理念的关系。“王都采用无城之邑的形制,其实正有使教命流布畅达的象征意义。”从“无城”到“有城”,尤其是秦汉之际都市发展的剧变,正是一种稳定的秩序的建立,井井有条的中国城市特征从此一再被强调并被淋漓尽致地展示。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