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热点关注 >

南沙首提建“广州城市副中心”

时间:2016-08-08 10:03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魏凯 黄少宏
    南都讯 刚刚结束的市委十届九次全会为广州的未来描绘了清晰的蓝图。全会通过的《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广州将成为枢纽型网络城市。未来广州将以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为推动,最终建成具备全球竞争力、影响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综合性国际城市。同时,将在白云机场建设T 3航站楼高铁站,将高铁、城际、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在机场汇集。

    广州将打造3 0公里精品珠江,从而集聚高端要素资源,其中将高水平规划建设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融合发展的黄金三角区,建成广州总部、金融、科技创新高地。

    南沙建珠三角核心交通枢纽

    《实施意见》提出,在城市空间形态方面,广州将进一步构建沿珠江水系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空间结构,以珠江为脉络,形成中段、南段、北段、东段四个发展区域,各区域内部依功能划分组团,以生态廊道相隔离,以高快速路和快速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形成网络型的空间结构。珠江景观将重点打造3个“十公里”:西十公里形成中西合璧、展现城市变迁的花园式滨水长廊;中十公里形成现代多元、凸显大都市文化魅力和创新集聚特色的岭南水岸;东十公里形成生态低碳、展现活力与开放的现代化港城。

    《实施意见》还格外强调了南沙副中心的建设,要求着重建设南沙综合交通枢纽、庆盛枢纽,建设南沙港,强化高端航运服务,建设航运物流枢纽,拓展国际航运通道。面向珠三角、港澳地区,依托铁路、城际轨道和高快速路系统,将南沙建成珠三角的核心交通枢纽。面向中心城区,南沙将建设30分钟快速直达交通;面向南沙新区内部,重点完善新区各片区之间的交通网络、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国际化的综合环境品质。

    建世界级空港海港和铁路网络

    对外交通方面,《实施意见》指出广州将建设世界级空港、海港和铁路网络,强化白云国际机场和广州北站的空铁联运系统,建设南沙疏港铁路,加强铁路与海港联运,力争在北部、中部、南部对接京九客专,构建京广第二铁路通道,新增广州北站对接贵广南广铁路。通过扩充和做强航空线、航运线、铁路网线、城市高快速路和轨道交通线网,构建空铁联运、海铁联运的网络线路骨架,形成大交通格局。

    其中,广州将强化白云国际机场和广州北站的空铁联运系统,建设T 3航站楼高铁站,将高铁、城际、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在机场汇集,拓展机场腹地。

    对内交通方面,《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快轨道交通和枢纽建设,实现中心城区步行10分钟可达轨道站点,南沙、增城、从化、花都等外围城区30分钟可达市中心的时空目标。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衔接方便、通达城乡、沟通内外”的常规公交网络,扩大公共交通专用道的覆盖范围,保障公交路权优先,到2020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5%。

    而首次被赋予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使命的南沙,也将重点建设连接广州中心城区的快速轨道、快速道路体系,实现半小时直达中心城区,半小时到达深圳、东莞、中山、佛山等邻近城市,1小时到达珠三角主要城市。

    不仅是交通“大动脉”,信息“大动脉”也将全面打通。广州是我国三大通信枢纽之一,下一步,广州将强化国际信息枢纽功能,建设完善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将向外布局

    公共服务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将加快外围新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推动中心城区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向外围城区布局。积极应对全面两孩政策,保障基础教育、妇幼保健等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强化妇幼、儿科等专科医院建设。加大义务教育中小学改扩建和新建力度,至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100%达到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住房保障方面,提出逐步将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城市发展亟需人才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建立住房保障准入标准和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鼓励更多家庭通过货币化保障方式,在房地产租赁市场解决住房困难问题。

    “城市老旧街区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居住着世代相传的老广州人。”针对老旧小区,全会提出,将持续系统地推进城市修补和有序更新,有效解决居住环境脏乱、社会治安较差等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实施意见》预计,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的城镇棚户区改造,2016年至2020年全市共完成棚户区改造约2万户。

    在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将科学统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到2020年,全市建成地下综合管廊300公里。同时,积极开展“轨道交通+物业”开发,建设零换乘交通综合体,引导城乡建设向地上、地下空间发展。

    关键词解读:

    1

    枢纽型网络城市

    《实施意见》:以建设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为目标,主动承接国家战略,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城市,聚焦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

    解读:

    广东省规划院总工马向明———

    市委全会专门讨论规划高度空前

    这次市委全会专门讨论通过了城市的规划建设方面的文件,高度是空前的,比原来只是由规划城建行政部门进行管理是一种极大的提高。这种空前的高度有利于解决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分治的矛盾,让各个部门统一思想,对全市规划建设管理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市委的文件把未来广州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愿景说得很清楚,而且不仅仅是思想统一,目标举措也统一。文件提到广州要建三枢纽一中心,包括航空枢纽、航运枢纽、物流枢纽和创新中心,这里的“枢纽型网络城市”就是对这一空间形态的高度概括和归纳。网络型城市是对城市空间特点的新总结,它既有对广州过去城市发展成果的继承,又有进一步的发扬。过去广州有很多战略性的发展平台,现在也有金融城、琶洲、珠江新城的黄金三角区,这些是城市的重要节点,而所谓的网络城市就是通过高快速路和轨道交通逐渐把这些节点串联起来,形成多中心、多组团的空间形态。过去我们规划城市主要突出功能,现在突出城市空间形态,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把城市的空间形态做好规划,也就决定了城市品质。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王世福———

    从“枢纽”和“网络”去理解

    国务院在年初批复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广州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在这样的背景下,枢纽型网络城市就可以拆解为“枢纽”和“网络”两个关键词去理解。

    枢纽,就是指: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前两个是交通方面的,广州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作为千年商都,交通便捷,还有优良的海港、空港。这个时候提出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概念,就是形成一个抓手,把广州在“大交通”这方面的优势继续扩大,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而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则是增强城市的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坚持协调发展,突出各区发展的特色和优势,重点建设天河智慧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国际生物岛、黄埔临港经济区、广州南站商务区、广州国际创新城、万博商务区、白鹅潭经济圈、白云新城等功能区建设,形成重要支撑节点。

    而网络城市要求的不仅仅是加强交通网络的建设,也包括信息网络。现在的世界,互联网技术把时空压缩后,形成了一个扁平化的世界,而一些中小型城市通过网络也能连接世界。这个时候大城市在历史发展中所累积的连接资源的优势,就可能没那么大了,所以广州要成为中心,要凸显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和凝聚能量的水平,就要在这方面发力,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2

    珠江水系

    实施意见:构建沿珠江水系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空间结构。深刻认识广州的自然禀赋、历史文脉,在总结和传承的基础上,更加着眼于沿珠江水系的城市空间发展,以珠江为脉络,形成中段、南段、北段、东段四个发展区域,重点建设三大战略枢纽,优化提升“一江两岸三带”,形成“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解读: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邓兴栋———

    三个“十公里”要量体裁衣

    长久以来珠江母亲河一直是广州城市成长和发展壮大的重要依托。《实施意见》对如何沿珠江水系打造城市、体现城市特色有很丰富的阐述。优化沿珠江水系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空间结构,结合广州地理和山水格局特征塑造“依山、沿江、滨海的特色城市风貌”,突出了最能体现广州特征与优势的要素,形象地描绘了广州沿珠江打造城市、传统与现代风貌融合辉映的美丽图景,有很强的画面感。实施意见里提出对珠江景观的打造也很有针对性,提出三个“十公里”重点区域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比如西十公里挖掘历史文化元素,要形成中西合璧、展现城市变迁的花园式滨水长廊;中十公里体现了现代广州风貌,要形成现代多元、凸显大都市文化魅力和创新集聚特色的岭南水岸;东十公里重点展示未来广州形象,形成生态低碳、展现活力与开放的现代化港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王世福———

    围绕珠江形成黄金三角区

    这次城市规划意见,最大的感觉就特别强调规划的品质化、精细化。珠江水系作为广州人的“母亲河”,这次特地提出来,倒不是说不用按区位划分去发展,而主要是为了强调空间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匹配。珠江是广州文化上的“母亲河”,形态上的“脊梁骨”,这次实际上是以珠江水系为代表,并不单指珠江两岸,但是可以作为一个抓手,实际上围绕着“品质”提上来做文章。实际上,广州的一些重要功能区,也是分布在珠江水系两带,包括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黄金三角区,以及30公里精品珠江等。因此,做好水的文章,实际上核心也就是围绕打造枢纽型网络城市,打造品质化的生产、生活空间。

    3

    南沙城市副中心

    实施意见:建设南沙城市副中心,立足广州面向国际,把南沙新区建设成为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枢纽、珠三角汇集高端要素的先导区。建设南沙港,强化高端航运服务,建设航运物流枢纽,拓展国际航运通道,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的交通、贸易、物流综合枢纽。

    解读: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王世福———

    广州赋予南沙更重要使命

    我研究过世界上的一些重要城市,都是从大河港发展到大海港,比如欧洲的几个大城市,海港的发展时非常好的,这也带动了它本身的发展。而且南沙还叠加了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等战略机遇,这也是南沙之于广州的“不可替代性”。因此,我认为这次提法是广州赋予南沙的更重要的使命,而且从这些角度来讲,南沙应该发挥出比其他城市副中心区更高的作用。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邓兴栋———

    南沙有“双区”、“双自”优势

    南沙有新区和自贸区“双区”优势,也有自贸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优势,同时又位居珠三角几何中心,是广州打造枢纽型网络城市的一个关键节点。

    4

    大交通格局

    实施意见:建设互联互通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世界级空港、海港和铁路网络,对外完善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对内持续完善轨道交通、快速交通网络,形成各组团之间的便捷和快速连接,通过扩充和做强航空线、航运线、铁路网线、城市高快速路和轨道交通线网,构建空铁联运、海铁联运的网络线路骨架,形成大交通格局。

    解读:

    暨大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

    战略性的变化就是多点疏散

    广州被中央列为全国三个交通枢纽之一,北京上海广州,这一定位决定了未来广州交通枢纽的定位只会加强不会削弱,相应地白云机场、南沙港、高铁线路未来肯定会进一步扩容,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做到辐射珠三角和华南地区,让广州成为世界级的交通枢纽。特别地,在高铁方面现在广州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广州火车站未来将新增高铁线路,未来广州高铁客运不只是有广州南站,广州火车站也会形成一个点,弥补广州南站作为高铁站不在市中心的不足,形成高铁客流的多点分散。目前南广线和贵广线都已经过广州火车站了,适当将高铁客流往市区分散,弥补南站在番禺偏郊区的不足。未来贵广线可能还会向西南和西北延伸,连通重庆和西安,引导到广州火车站的高铁客流就更多了。火车站和铁路客流的布局和分流也有一个战略性的变化就是多点疏散,作为全国的枢纽,海陆空客流巨大,广州肯定也只能多点分散。

    5

    城市空间品质

    实施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整体提升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和文脉延续性,打造丰富立体的城市天际线。将城市设计的要求纳入土地出让条件,构建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核心,以城市设计和地区规划师制度为支撑的城市设计管理框架,着力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的一流规划师、建筑师队伍。

    解读:

    广东省规划院总工马向明———

    确保把城市规划最后落实

    将城市设计纳入土地出让条件,这对提高城市空间品质,是非常细化的措施了,目的就是能够确保把城市规划最后落实在土地出让和建设上。过去像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这些重点区域都是这么规划和开发的,提高重点区域的城市景观水平。设立地区规划师制度也是提高城市空间品质的措施之一,目前琶洲地区就已经实施了地区规划师制度。地区规划师的作用是什么呢?他是起到一个专业协调沟通作用的。因为一个地区的规划标准是死的、固定的,而地块的业主和开发主体是活的,他们可能有变动的需求,在活的、变动的业主需求和静止的规划指标之间,有规划师就可以居中协调和专业掌控。

    6

    微改造

    实施意见:系统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开展老旧社区改造,更新社区步行网络,系统开展低效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与旧楼宇更新,鼓励以自行改造方式,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按照区域差异化更新策略,推进城中村改造、城乡结合部整治,重点功能区内旧村以全面改造方式为主;非重点功能区内旧村以微改造方式为主。

    解读:

    广东粤科孵化器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原市规划院总规划师赖寿华———

    旧城改造起到4个方面效果

    广州旧城改造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点。不同阶段的称呼和政府政策也不同,有时叫旧城更新、有时叫三旧改造,现在叫微改造。总体来说这些政策起到了4个方面的效果,第一是土地供应总量的增加,广州到2020年土地使用规模如果按照正常的土地使用消耗肯定不够用了,所以需要存量土地增加供给;第二是调动了社会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旧厂改造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像T IT创意园的打造,一个产业创意平台,这里培养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司平台,就是微信。第三重塑了城市空间,改善了一些居民的生活环境;第四重构了基层的社会组织管理,像比较著名的林和村、琶洲村、杨箕村的改造。目前提的微改造,政府在政策上更强调理性回归和多元平衡,更加重视多方利益的平衡,把利益平衡作为重要的原则之一,强调城市更新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暨大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

    以前整体改造现在是小修补

    文件对旧城改造方面的新提法是“微改造”,说明广州以后将更加注重城市更新中的微改造,对城市进行修补。以前都是整体改造,现在是小修补,以对旧城旧社区完善排水线网网络等改造,实施差异化改造,重点功能区以全面改造为主,其他地区以微改造为主。通过推进城市更新,推进低效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开展旧厂旧村成片连片改造,和村级工业园和提升旧楼宇更新,促进城市重点区建设,同时强调要实施差异化旧城更新、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结合部整治,盘活更多的存量土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地紧张问题,一方面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

    采写:南都记者 魏凯

    南方日报记者 黄少宏

    黄伟 见习记者 陈景收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