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热点关注 >

长江中游城市群背负诸多重任

时间:2015-04-22 16:59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张一鸣

——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何成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


  为什么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会落子长江中游?4月16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就《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召开新闻发布会,这一问题的答案浮出水面,长江中游城市群背负的诸多重任渐趋明晰。
  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处于培育成长的关键期,不仅是中部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望成为未来连接长江经济带、沟通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桥梁。通过规划推动发展,将为内陆地区的城市群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主任刘勇4月16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说,大力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对于破解我国V字型的区域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优势渐显
  如果是五年前,中国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的帽子不会戴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头上。
  五年前的中国,保持两位数的GDP增速,以湖南、湖北和江西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在各省的高歌猛进中并不显眼。时至今日,中国经济进入减速换挡期,依然保持较高增速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依据国家发改委的测算,长江中游城市群2014年的经济总量大概是6万亿元左右,约占全国总量的8.8%。其经济体量略微低于京津冀城市群,与珠三角地区的九个核心地市的经济体量大体相当。
  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张琦教授看来,国家实施中部崛起计划后,经过长期的发展,中部地区已具备形成城市群的基本条件,经济相对发达的长江中游地区显现城市群雏形。
  张琦4月16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长江中游的三个省份不仅经济增速较快,而且与其他中部地区相比,经济总量相对较大,交通条件、地理位置都相对较好,是中国现阶段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
  2014年各地GDP增速全面放缓,全国GDP增速7.4%,以湖南、湖北、江西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增速达到9%以上,位居全国前列。4月15日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中,全国GDP增速7%,创下近6年来的新低,虽然各地的数据还没有全部发布,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以湖南、湖北和江西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依然将在前排。
  刘勇认为,中国经济的稳增长探底,还将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将对稳增长起到积极的作用,中西部地区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其中人口最多、区位优势相对较好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潜力较大。
  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镇化率刚超过30%,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进程正处在快速推进的阶段。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于合军在发布会上表示,长江中游等一些内陆地区的城市群,目前还处于培育成长的关键阶段,通过编制实施规划来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将为内陆地区培育发展较大的城市群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也对在较高水平上推进国家特别是广大内陆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的基础条件较好,是规划较早出台的原因;另一个原因是三个省份之间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对规划的内容、思路等容易取得一致意见。
  早在2013年3月,三地的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和南昌在国内的省会城市中率先达成共识,即“武汉共识”(早期的“武汉共识”中还包括安徽的省会合肥),初步形成利益衔接和协调机制,长江城市群的规划编制工作同期启动。
  担当重任
  长江中游城市群涉及到三省三十一市,属于特大型城市群,包括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
  刘勇告诉记者,长江中游城市群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解决好中国大中部地区的发展问题,才能破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在刘勇看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V型布局,大中部地区处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底部。“大中部地区包括现在的中部地区和西部的云贵、成渝地区,总人口占到我国人口的一半以上,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处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洼地上,也是中国城市化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刘勇说。
  于合军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已成为我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最有希望的一个突破口。
  按照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将在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承担起承接南北、联通东西的重任。
  于合军透露,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有利于打通长江经济带“中梗阻”,可以尽快培育形成长江经济带,也可以带动广大内陆地区发展。同时,通过城市群的内部衔接和一体化建设,能够把东部沿海地区和广大的内陆地区更加顺畅地联系起来,从而把东部沿海地区的拉力顺利地传导到内陆地区。
  种种迹象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一些成功经验将有望在城市群之间复制。比如,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务院确定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未来将在更大范围内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城乡二元结构的难题,可以通过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实现城际之间、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同发展,促进城乡间的有机衔接,推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同发展。
  刘勇指出,未来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核心将在长江中游地区。
  拉开大幕
  长三角城市群规划拉开了国内密集推出城市群规划的大幕。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城市群是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将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年初,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将建设20个城市群,包括5个国家级城市群和9个区域性城市群(国家二级城市群),以及6个地区性城市群。
  肖金成告诉记者,国家确定建设的城市群中,长江中游城市群是跨区域城市群中最早得到批复的。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跨省的城市群由国家相关部门编制,其他城市群由省级政府的相关部门编制。
  中国经济时报从权威渠道获悉,各个城市群规划都在编制中,成熟一个就会推出一个,预计“十三五”期间将有一批城市群规划密集出台。
  于合军透露,在研究编制《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过程中,正好赶上国家编制新型城镇化规划,国家陆续提出和确立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因此在规划制定过程中注意了与这些规划和战略有机衔接。
  4月10日,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在北京组织召开新十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会议通报了新十年中部崛起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安排,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2016年,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满十年。按照惯例,将在2017年实施新的十年规划。刘勇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将对新十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产生影响。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