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热点关注 >

“大上海都市计划”做了哪些规划?

时间:2014-06-28 13:23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石剑峰
上海市建成区营建区划道路系统图,旨在解决上海建成区人口密度过高、交通阻塞、各种用地混合使用等问题。
上海市建成区营建区划道路系统图,旨在解决上海建成区人口密度过高、
交通阻塞、各种用地混合使用等问题。

  “大上海都市计划”在分析总结上海历史、地理、自然、社会环境的基础上,以全球的视野、区域的角度、客观的态度、严谨的方法,首次对探索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并系统引进了西方现代社会规划的思想。“大上海都市计划”中关于上海交通的规划,充满着现代气息,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更像是对未来上海的想象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一直到1990年代,上海的高架、城市铁路、高速公路等才真正开始建设,而有些规划,到现在还未能实现。
  “大上海都市计划”远期以50年计划制定,根据该计划,未来50年即2000年左右,上海人口将会达到1500万人。面对城市更加拥挤,“大上海都市计划”建议对上海未来土地使用进行规划,住宅用地占总面积40%,工业用地占20%,绿地占32%,街道和交通线路占8%,把人口密度控制在每平方公里1万人。当时的规划者已经充分认识到上海土地的紧张,所以建议上海住宅不应学英美,而是发展较小的住宅单位—弄堂房子或公寓,并且工业应向郊区迁移。
  规划者对当时上海的交通问题头痛不已,因此在做新区规划时要考虑的问题是不要造成交通拥堵,所以他们对新区采取了“就近”原则:就近工作,居住地与工作地的距离,须在半小时步程之内,使市民日常往返,节省生活费用和工业生产成本;就近入学,学生每日上课路程,须在15分钟步程之内;就近消费,每个社区都要有粮食和日用品商店;就近娱乐,市民休憩场所离居住地30分钟以内步程;就近办公,行政机构所在地离住宅区45分钟步程;工业区和住宅区的位置要有规划,避免工业噪音和污染危害居民。
  规划者充分认识到港口对上海的重要性,尽管当时上海已经成为世界大港,但他们发现上海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港口,“有的只是中外商人自行建造的老式内河码头。又因为整个商业是投机性的,大家都投资建仓库,却不顾及码头设备。”按照他们的计划,要新建吴淞港,因为吴淞附近,水深河广,是内河港的理想位置,预计将来吞吐量为4000万吨。吴淞港港区建议集中在蕰藻浜。
  现在的上海深水港选在了洋山,当时的规划选址是乍浦,“浦东半岛的外围,都是沙滩,只有西南附近乍浦,水深70英尺以上,是本区域内海洋船港的最佳地点,是客运和货运最佳船运终点。”他们还计划,将来要有运河连接乍浦和黄浦江。
  在规划了港口之后,规划者也想到了自贸区(自由港)问题,对于吴淞港,他们认为吴淞港区域要为未来自由港做好规划,总面积达19平方公里,将来年吞吐量1亿吨。但规划者总体而言对自由港持谨慎态度,“本市设自由港之可能性甚少,然本问题纯属政治经济问题,系乎国家政策。大上海区域倘认为有自由港之需要,则同仁等建议在乍浦设置。因黄浦两岸连接市区,实无法防范走私及杜绝流弊也。”
  “大上海都市计划”有大量关于上海交通的规划,比如他们规划了上海城市区域铁路线:延长浦东铁路线,经由南汇、大团、奉贤进而连接乍浦、金山卫、松江;浦东的另一新线由上南铁路的三林作起点,与黄浦江及新运河平行,至柘林(奉贤)附近连接南汇、奉贤新线。在本市市区内,加修铁路新线,从吴淞经蕴藻浜至南翔,连接京沪线;从北站经虹桥至青浦,连接乍浦苏州线;从南站经浦南闵行至松江,接连沪杭线。
  他们还规划了6条市镇电气化铁路线:1.从吴淞港经江湾、虬江码头、杨树浦、北站、普陀而达虹桥;2.从吴淞镇经江湾、闸北、外滩、南市、南站、龙华机场、龙华而达松江;3.从蕰藻浜经大场机场、普陀、善钟路(今常熟路)到龙华港;4.从北站经中山路、龙华机场、浦南、闵行到达松江;5.从南市经外滩、环龙路(今南昌路)、阴山路到中山路;6.从南翔经北站、西藏路、南站而到川沙和南汇。
  规划者当时并不赞成在上海造地铁,因为造价和维修难度,“实在太不经济。”市内铁路,他们倾向于高架铁路,类似于现在的3、4号线的轻轨线。
  由于规划者对吴淞港和乍浦港的重视,所有城市铁路线都围绕着港口在规划,并修建车站,根据规划在吴淞和乍浦港附近,设置货运站。铁路客运站,将来以北站为总站,扩充北站,北站出入口由宝山路移到西藏路,这里也是市区高速电车的总站,从此北站将成为交通中点。此外,还要修建新吴淞港站、新南站。
  当时上海已经有4座机场,分别是民用的龙华机场、军民合用的江湾机场、军用的大场机场以及军用训练的虹桥机场,规划者认为,江湾和虹桥不予以保留,因为离市区太近,根据规划,大场机场将作为国际航线和国内远程航线机场,龙华机场主要供国内航线使用。上海目前对机场的规划,几乎全盘推翻了这些民国规划者的计划。
  根据“大上海都市计划”,上海将修建城市环线,城市环线以中山路为基础,从而放宽。这一规划类似于现在的内环线。上海还要修建城市主干道,南北线为西藏路,并与中山路连接;东西线与苏州河并行,从外滩一直到中山西路,并与虹桥的主干道连接。这一规划类似于现在的南北高架线和延安路高架线。
  事实上,当时的规划者已经规划了6条封闭高架,设计时速是90—100公里。虽然他们已经认识到用加宽道路来增加交通量,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他们也迷信解决上海交通问题的方法之一是造高架,“用放宽的方法来处理交通负荷过重的道路的最大缺点,还是费用浩大,改善交通充其量是细微而已。解决交通问题,最有效、经济的办法是直通干路和次干路结合。”
  “大上海都市计划”还规划了6条城市高速公路,并通往南京、苏州、杭州、甚至计划沿长江去往华中。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