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网,俗称下水道,被称为“城市的良心”。这几年,每次我国城市因暴雨招致内涝,排水管网必成舆论焦点。前年的北京“7·21”特大暴雨让人记忆犹新;今年最年轻的城市深圳被水淹了;就在前天,“红色暴雨”袭击广州,城区多处水浸…… 暴雨的光临扰乱了城市节奏,是我国的防涝标准太低让水浸城市频频发生呢,还是极端气候太凶猛,让国内城市频频中招呢?我们如何避免水浸成为城市的通病呢?其实展望全球,国内外城市为解决水浸都付出不同的努力,如巴黎下水道工程、芝加哥隧道水库工程、东京江户川深隧等。 文/ 记者 刘幸 广州今年超“一年一遇”暴雨已达5次 1.降水强度呈上升趋势 市气象部门的统计显示,近十年来广州呈现降雨日数逐渐减少,而降雨强度略微增加的趋势。降雨强度的增加,也产生了一个新名词“雨岛”,并获得市水务局的官方承认。在百姓日常感觉中,这几年短期降雨强度在增加,昔日10年一遇降雨如今成了2年一遇的降雨。 据市三防部门今年公开的暴雨信息,2014年截至目前为止,广州出现超过一年一遇暴雨的次数已经达到5次;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2年有记录的超过一年一遇暴雨的次数超过6次,去年至少4次。 2.排水管道设计标准偏低 其次,包括广州、北京、深圳等大城市,排水能力先天性不足!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各大城市学习前苏联,包括城市排水系统,因此如北京市、深圳市排水系统就以抵御1~2年一遇的暴雨为主。 广州中心城区现有的6000多公里排水管网中,83%的排水管道设计标准为“一年一遇”,9%达到“两年一遇”,部分地区甚至为“半年一遇”,仅有岗顶等少数地区经过这几年的改造成为“五年一遇”。 30年前深圳尚为一个渔村,如今已经是繁华大都市,人口超千万;而广州郊区的白云区、天河区,30年后也已是城市最为繁华的一部分,但是下水道的能力并没有同步增加。据悉,广州的雨水排水管网自从六运会前后对排水系统改造后,至今已有20多年未再大规模系统调整。 就以广州人最为熟悉的沙河涌为例,上世纪90年代前,沙河涌两侧还是农田,本身有蓄水能力,沙河涌流域周边从未有内涝之忧,而城市硬底化之后,沙河涌集中了周边道路的雨水,由于未达抵御20年一遇洪水的要求,天河一立交往往成为水浸黑点。 此外,地面硬质化,九成以上降水需靠管网排走,大量绿地、湿地、水塘消失,城市“硬底化”,以致一到下雨,雨水难以收集和自排。直至亚运会前后,广州开挖白云湖与海珠湖,方告别了广州蓄洪水域面积一年不如一年的情况。 3.居民直排污染物增加 过去城市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相对较低,城市环境污染相对较低,即使排水不畅造成水浸和内涝,地面积水也相对较为清洁。但现在,广州人口超过1000万,且建筑密集,居民排放污染物的增加,特别在城中村,记者在黄埔大道东的车陂涌一带看见,居民甚至直接将大便等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涌,车陂涌成了排污涌。 寻求“深隧”破解城市排水难题 如何破解当下城市的难题呢?在广州市水务局的计划之中,东濠涌深隧通过孖鱼岗涌竖井、中山三路竖井、玉带濠竖井与浅层系统连接。整个工程资金约6.9亿元。工程建成后,可削减东濠涌和新河浦涌流域雨季合流污水和初期雨水70%以上的污染,提高流域内合流干渠的排水标准到10年一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市政工程设计院教授张杰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表示,东濠涌深隧建成后,遇到5年一遇的暴雨,现有29个水浸点(积水超过20厘米)中,能消灭12个,其他17个依然有水浸,但是能减少水浸程度。 市水务局测算得出,东濠涌深隧能带来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改善水环境后减少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的间接效益,减少流域内城市内涝,保护流域内居民的财产安全。50年内,因东濠涌深隧的实施能有效防止内涝20次,每次内涝按照2亿元计算,节省的经济损失静态价值为40亿元。 什么是“深隧”呢?专家们解释说,“深隧”是一条埋在地下深处的人工排水隧道。目前,广州市地铁多在45米左右深,有的更深,因此一旦广州开挖“深隧”,将在50米左右的空间。 那么“深隧”具体如何操作呢?记者现场了解到,一旦下暴雨,当降雨量超过浅层排水系统负荷的时候,多余的水可以流进“深隧”,暂时储存起来;一旦长期干旱,开启地下泵站,可将“深隧”里的水抽到河涌实现调水补水,或者用于城市绿化浇水。 同时,建设“深隧”后,也有利于解决城市初雨污染和污水排入河涌的问题。因为“深隧”把初期雨水和溢流污水收集后,可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减少对河涌污染。 广州排水系统 广州中心城区现有6000多公里排水管网,其中83%达到一年一遇的重现期标准,一年一遇即意味着排水系统可应对每小时36毫米的降水量; 仅有9%达到两年一遇的标准,可抵御58毫米/小时的短时强降雨; 其他部分地区甚至为“半年一遇”,仅有岗顶、天河一立交、暨大等少数重点地区改为“五年一遇”,能抵御69毫米/小时的短时暴雨。 “苏联标准”为一年一遇 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具体化和延续,中国在1953年至1957年之间将“苏联模式”引入城市规划,国内各城市在这一时期开始采用一整套以苏联为标准的定额指标。但由于前苏联位于高寒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排水系统设计上较为保守,多数排水管道为抵抗一年一遇降雨标准,这给当下中国城市排涝标准过低埋下了伏笔。北京就是从5到10米深的地下建设排水管网,但是2012年的一场暴雨,让受浸区域口径小,难以对付大流量的来水的弱点暴露了出来。 至于广州,原市政园林局总工程师冯海涛告诉记者,当时主要是照抄苏联进行城市建设相关标准,按照其格式照抄来用,包括城市规划、城市功能结构定位等。1955 年,国家城建部门安排7位苏联城市规划专家工作组到广州市,“指导”城市总体规划工作。 具体到排水管网来说,广州中心城区则参照苏联标准,按照“一年一遇”要求,在5到10米深的地下建设排水管网,口径很小,难以对付大流量的来水。时过境迁,当下就连北京都要求城市排水管道按照“两年一遇”标准要求建设。 巴黎下水道 卡车可以开进去 巴黎下水道起建于19世纪50年代,当时巴黎暴发了大规模霍乱,执政者奥斯曼1854年让贝尔格朗具体负责施工。到1878年为止,贝尔格朗和他的工人们修建了600公里长的下水道。 经过近150年的建设,巴黎下水道不断延伸,经过了无数次的改进,直到现在长达约2400公里,均处在巴黎市地面以下50米,两个人叠起来都摸不到顶,一辆卡车可以开进去;水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规模远超巴黎地铁;巴黎人甚至将其开发成了一个下水道博物馆,向世人介绍他们的成就。 巴黎下水道一共有约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1300多名专业维护工,这相当于广州现有专业排水抢险人员总人数(约600人)的2倍有余。 在21世纪之交,得益于比地铁还长的下水道,巴黎便完成了对城市废水和雨水的100%完全收集,然后输送至现有4座污水处理厂,日净化水能力为300多万立方米,净化后的水排入塞纳河,还塞纳河一个免受污染的水质。 东京下水道 地下河深达60米 东京地下排水系统主要是为避免受到台风雨水灾害的侵袭而建的。这一系统于1992年开工,2006年竣工,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其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由一连串混凝土立坑构成,地下河深达60米,最大的下水道直径在12米左右。建设过程中,上游的洪水首先被分流,不再进入东京市内,而市内则有深隧收集雨水、污水。 东京的雨水有两种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东京下水道的每一个检查井都有一个8位数编号,知道编号就能便于维修人员迅速定位。 为了保证排水道的畅通,东京下水道局规定,一些不溶于水的洗手间垃圾不允许直接排到下水道,而要先通过垃圾分类系统进行处理。此外,烹饪产生的油污也不允许直接导入下水道中。 芝加哥深隧 投资达300亿美元 为了保护密歇根湖,芝加哥已经为此努力了几十年。芝加哥深隧分为一期而二期,第一期项目从1975年开始投入建设,2006年底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绵延109.4英里的深层、大直径的岩石隧道,投资300亿美元,可以提供23亿加仑(8700万立方米)的容积;第二期项目主要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同时兼顾面源污染,主要项目是建设3个地面大水库。 芝加哥与广州相似,也是雨污合流制的系统,也是有水系环绕整个城市,整个隧道建设在2005年就完成。 而深隧的系统应该与整个水系和水循环系统结合,深隧只是防洪排涝和控制污染的一环,在芝加哥当时规划这一系统的时候,芝加哥只剩下两个种类的鱼可以在河里存活;系统建成后,鱼类增加到70多种。 青岛 百年前排水系统至今功勋卓著 这几年,内地网民将青岛看成国内唯一不会淹没的城市。据统计,当年德国人修的地下排水设施主要有两种形式:地下是管道和暗渠,地上是明渠。第一批修建的暗渠集中在龙口路、江苏路、安徽路、中山路一带。德国人总共修了12个排水系统,相互独立又彼此连接,暗渠总长度为5464米。暗渠都是埋在地下2米,直径最粗半米,细的如同手腕粗;管道则是用烧制的陶瓷管,每截2米左右,带螺丝口。管道接口麻纱外面沥青封口,一般多为一米半到2米长的短管,方便检修。明渠和暗渠,每隔50米就修挖隧道,用雨篦子分流,挡住随雨水冲刷而来的泥沙。 48%市民认为广州水浸街情况“有改善” 本报讯(记者罗桦琳 通讯员夏晓凤)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昨日发布“市政排水广州市民看法”民调。调查显示,近五成市民认为今年以来“水浸街”情况有所改善,但仍然严重。对广州市政设施的排水能力,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市民合计达34%。 对今年以来广州下雨“水浸街”的情况,市民多认为较往年“有改善”,比例为48%,认为“没变化”的人有31%,还有12%的人认为“更差了”。 对广州市政设施的排水能力,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市民合计为34%,而“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人为21%。还有41%的人表示“一般”。 分析发现,在外围城区(花都区、南沙区、从化区和增城区)和周边城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认为“水浸街”严重的市民更多,选择了“严重”和“比较严重”的比例分别达49%和50%,而中心城区(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和天河区)选择该选项的受访者比例为42%。 在不同收入人群中,低收入市民更感下雨天“水浸街”严重,比例为50%,明显高于高收入者12个百分点。“水浸街”对生活的影响,低收入者感受也更深,比较高收入者高出11个百分点。 观察策划:黄开鹏 作者:罗桦琳 夏晓凤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