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热点关注 >

京津冀协同战略提速 多地争做首都副中心

时间:2014-03-21 07:44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张梦洁 高彩霞

    特约记者 张梦洁 高彩霞 北京报道

    保定会成为首都政治副中心?

    近期某媒体一则保定被选为首都政治副中心的消息,引发证券市场保定概念股在3月19日的大涨。但19日河北省政府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否认了这则消息。

    不过,本报了解到,发改委系统的确组织专家进行过保定承接北京部分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研究,探讨一些非部级行政单位,特别是一些事业单位,迁入保定的可能性。

    一位河北当地权威人士指出,事实上,不只是保定,廊坊,涿州等周边地区都已经对承接北京的一些产业和功能,研究和部分实践了多年。

   “政治副中心的说法肯定是瞎理解,但是疏散北京的一些功能到河北部分城市,这是真的。”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一位专家对记者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还了解到,目前国家和相关省市已经启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研究,与过去首都经济圈以首都为中心的研究不同,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以北京、天津为双中心。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指出,北京目前唯一的副中心是通州,从未来发展状况看,有可能增加新的副中心,新的副中心类似卫星城,距离北京不远,大约30-70公里,使用城际铁路可以一站到达,可以承接北京的医疗、教育、居住等功能,目前看河北的涿州、廊坊、燕郊,以及天津的武清区、宝坻区等地,都可以作为选择。

    但是疏散一些功能并不容易,需要高层面的协调,“很多医院、大学,以及机构都是中央级别的,北京和国家发改委都很难协调。”赵说。

    因此,赵弘特别建议成立首都发展委员会,或者京津冀发展委员会,由领导人牵头,加快推进京津冀协调发展。

    保定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秘书长刘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专门就保定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问题作出了重要批示。保定市已经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对接京津领导小组,确定了一名市级领导常驻北京,及时做好对接京津联络工作。

    概念层面的副中心

    2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1世纪经济报道从政府及学界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河北、北京、天津当地政府,以及国家发改委和有关部门,都在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近期,天津市还召开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科技智库专家座谈会”。 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张贵提出,北京城市功能疏解可能涉及四类产业和部门,即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链上游产业、非市场因素决定的公共部门、部分央企总部、“三高”企业。

    也有专家向国家发改委建议,可以将北京部级以下的政府部门,特别是一些事业单位,迁移到保定,建立京保协作建设区。

    不过,这些也只是概念。事实上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建立京涿(北京、涿州),京廊(北京、廊坊)经济协作的各种概念,过去早已存在,比如前者有农业合作,后者有科技合作等。廊坊与天津也有合作。

    一位地方发改委系统的知情人士指出,“说保定被定为北京的政治副中心说法,明显是炒作,”因为只是研究,并无定论,能不能实现还不好说。

    这位人士介绍,京津冀一体化,以北京、天津为中心,以唐山、石家庄为副中心——这个基本成立,其余的都还在研究。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河北本地对于首都经济圈以及北京的副中心的说法,已经有多个版本。

    2014年河北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筑以京津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石家庄、唐山两大城市为区域中心,其他设区市为支点的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

    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杨崇勇在两会期间建议,国家可以组织高水平的规划专家在京津冀周边,规划几个人口可以达到300万至500万的副中心城市,并且由国家推动把首都的物流基地、专业市场、高等院校、医院等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以及国家和北京的行政事业机构,转移到这些副中心城市来。

    此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透露,河北和北京内部商议,将500万北京人口迁移到北京周边地区。

    对此,国家发改委国土所所长肖金成告诉记者,在北京周边建一些副中心或者卫星城,早已不是新鲜事,学界早已就有观点建议,但是未必都能实现。

    谁会成为副中心

    哪个城市承接北京非核心功能的可能性更大?目前北京周边各个城市都在构想,想法甚至互有重合。

    保定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功能承接区。

    廊坊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吸引京津人才资源,推进北京优质医疗资源、重要会展设施、专业批发市场、研发孵化机构落地我市。

    承德日报称,承德市将围绕服务首都特色功能城市的新型城市定位,集中建设承接文化、教育、科研、医疗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疏解基地。

    张家口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与北京各级政府、科研院所、医院学校的全面对接,促进与央企京企的战略合作。

    河北常务副省长杨崇勇在两会期间指出,河北的保定、沧州、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将能作为承接北京疏解功能的地区。

    根据2004年的北京城市规划,北京2020年的常住人口目标为1800万,但是2013年年底,北京常住人口就已突破了2100万。目前北京正在规划新的人口目标,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认为,2030年可以规划3000万人口目标,新增加人口主要在新机场附近,该处可以增加200万人口。

    据本报了解,新机场附近的北京、廊坊分别规划了空港经济区。 “按此看,廊坊似乎成为北京副中心的可能性大。”有专家给出分析。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指出,未来北京周边有可能增加新的副中心,新的副中心类似卫星城,距离北京不远,大约30-70公里,使用城际铁路可以一站到达。

   “这些卫星城可以将首都的一些功能疏散过去,比如医疗的,教育的,居住等等。这方面有些地方可以选择,比如河北的涿州、廊坊、燕郊,以及天津的武清区、宝坻区”。

    赵弘介绍,像燕郊居住了几十万人,如果建了城际铁路,可以一站20多分钟到达国贸;涿州市目前有建设医疗城的想法,希望北京的一些医疗机构迁移过去;廊坊已经有大学城,也可以作为教育中心。

   “但是这些想法要落地,要真正疏散首都的非核心功能,需要中央做好协调。”赵说。

    他强调,还需要财税体制等相关配套改革支持,“因为迁移企业和机构,涉及到GDP核算、税收如何分成、河北的生态如何补偿等系列问题”。

    赵进一步指出,由谁主导修建城际铁路或者地铁,也要协调好——是北京出钱,河北出钱,还是中央出钱,需要搞清楚,“建立卫星城或者副中心,先要有便捷的交通”。

    未来副中心的承受力

    不过,副中心本身的必要性,也尚有争议。

    通州过去作为北京唯一的副中心,与市中心有轻轨,但是发展得并不成功,原因是产业欠缺,只有居住功能。这使得通州变成了睡城。

    首都经贸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蒋三庚还提醒,河北周边地区其实还缺水,迁移人口过去,本身也会加重当地的资源负担。而想靠行政手段迁移人口和产业出去很难,“比如很少有国企搬到通州的,所以企业总部要搬到周边地区并不容易。”

    因此,也有不少专家认为疏散首都人口并非一定要设副中心,“只要在北京周边修建地铁,北京大批的人口就很容易疏散出去。比如2014年即将通车的北京6号线2期终点,就与河北燕郊仅隔一条河”。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此前指出,北京交通再往外修几十公里——比如说通到河北省的涞源、涞水、涿州、固安、三河、香河、大厂等地,当地就可以与北京市实现同城化,城市中心过度密集的人口就可以疏散开去。

    也有专家看到疏散的困难。李国平认为,北京人口迁移难度太大,比如北京仅仅迁移出去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就涉及到比较多的利益,其余的部门迁移则利益相关方更多。

    李直言,要迁移已有的北京常住人口出去比较难,能使得新增的北京常住人口转移到河北周边地区就不错了,“核心的还是要采用市场化的办法,行政手段无效。”

    他认为,目前媒体报道河北和北京、天津商议迁移500万人到周边地区,根本上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即使迁移过去,周边也无法接纳。(编辑 贾红辉 衣鹏 张凡 谭翊飞 申剑丽)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