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惠州西湖。 資料圖片 編者按:惠州學習論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主題報告會昨日上午舉行。文化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應邀作題為 《城市文化建設與文化遺產保護》的專題報告。現將單霽翔所作報告內容整理刊登,以饗讀者。 引言 從新石器時代算起,城市隻有6000多年的歷史,與具有大約300多萬年的人類歷史和大約40億年的地球歷史相比,城市的歷史非常短暫。城市在不斷發展,生活在迅速變化。幾千年來,人類從走出漁獵時代,到今天向往更加遼闊的生存空間。我們的航天英雄,甚至搭載著神舟飛船在太空中遨游。但是我們還要腳踏實地,長久地生活在城市中。 城市既是人類文明的成果,也是市民日常生活的家園。城市在各個時期會遺留下一些文物古跡,這些文物古跡疊加在一起,展示著過去的滄桑歲月,就像一部部史書,記錄著我們祖先和前輩的創造。惟有把這些文物古跡保留下來,城市才是一個有記憶的城市,今人和子孫后代才能不斷從中吸取智慧和營養,城市才能不斷地煥發出悠久的魅力和時代的光彩。正因如此,很多城市才不遺余力地保護自己的文化記憶。 今天,我們沒有必要擔心列入保護的文化遺產數量太多,跟今人和子孫后代的需求相比,可供我們保護文化遺產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們應當爭分奪秒地、不遺余力地把文化遺產保護起來,這樣才能使得城市的歷史綿延不絕。 當前,中國處於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階段,城市建設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展開,文化遺產和城市文化特色保護處於最緊迫、最關鍵的歷史時期。在過去20年,中國城市化率每年都在以1%的速度逐年增長,這意味著每年1200萬到1500萬農業人口進入城市。人們來到城市,出於居住、就業、出行的需求,引發城市規模的持續擴大。更重要的是,經濟發展帶動家庭支出結構的調整。這個時候必然引發大規模的城市化建設。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跡,在城市建設時沒有進行智慧的處理,就特別容易造成損失。這就需要我們以文化戰略的眼光進行審視,從全局和發展的角度進行思考和分析,以期得出正確的創新理念。 從“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 城市的文化資源、文化氛圍和文化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城市的競爭力,決定著城市的未來 城市文化建設應避免8方面問題 近30年來,我國城市建設在眾多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但是,一些城市在物質建設不斷取得新的進展的同時,在城市文化建設方面重視不夠。歸納起來涉及8個方面的問題或應該避免出現的情況,由此可以看出加強城市文化建設,避免城市文化危機加劇的緊迫性。 一是避免城市記憶的消失。城市記憶是在歷史長河中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的,從文化景觀到歷史街區,從文物古跡到地方民居,從傳統技能到社會習俗等,眾多物質的與非物質的文化遺產,都是形成一座城市記憶的有力物証,也是一座城市文化價值的重要體現。但是,一些城市由於忽視對文化遺產的保護,造成歷史性城市文化空間的破壞、歷史文脈的割裂,社區鄰裡的解體,最終導致城市記憶的消失。 二是避免城市面貌的趨同。城市面貌是歷史的積澱和文化的凝結,是城市外在形象與精神內質的有機統一,是由一個城市的物質生活、文化傳統、地理環境等諸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一個城市的文化發育越成熟,歷史積澱越深厚,城市的個性就越強,品位就越高,特色就越鮮明。 很多有個性的城市都會展現出獨特面貌:北京平廣開闊的歷史城區、白牆黑瓦的蘇州,以及平遙古城、麗江古城……國外的一些城市也是如此。以色列的特拉維夫,107年前隻有27戶猶太人定居,他們商議共同的建筑規則,規劃街道,建設房屋。八九十年后,城市完成了4000棟房屋,顯現出了鮮明的城市特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但是,一些城市在規劃建設中抄襲、模仿、復制現象十分普遍,城市面貌正在急速地走向趨同,導致“南方北方一個樣,大城小城一個樣,城裡城外一個樣”的特色危機。各地具有民族風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風貌正在消失,代之而來的是幾乎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廈。 三是避免城市建設失調。城市建設是為了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既包括物質環境,也包括文化環境。而城市規劃則是合理配制公共資源,保護人文與自然環境,維護社會公平,彌補市場失靈的重要手段,它的根本目的不僅是建設一個環境優美的功能城市,更在於建設一個社會和諧的文化城市。廣州的荔枝灣逐漸恢復原貌,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老人聚在那裡唱粵劇、喝早茶,一片和諧景象。 但是,一些城市在建設中缺少科學態度和人文意識,往往採取單一依賴土地經營來拉動經濟的增長方式,導致出現“圈地運動”和“造城運動”。一些城市盲目追求變大、變新、變洋,而這些項目卻往往突出功能主題而忘掉文化責任。 四是避免城市形象的低俗。城市形象是城市物質水平、文化品質和市民素質的綜合體現。既表現出每個城市過去的豐富歷程,也體現著城市未來的追求和發展方向。美好的城市形象不僅可以實現人們對城市特色的追求和豐富形象的體驗,而且可以喚起市民的歸屬感、榮譽感和責任感。 許多城市都有市民引以為傲的標志性建筑。如羅馬市民喜歡他們的萬神廟,那裡代表著中世紀科技的最高水平。但是,一些城市已經很難找到層次清晰、結構完整、布局生動、充滿人性的城市文化形象。不少中小城市盲目模仿大城市,寄希望於在短時間內能擁有更多 “新、奇、怪”的建筑,以迅速改變城市的形象,結果反而使城市景觀變得生硬、淺薄和單調。越是追求“新、奇、怪”,就越顯得低俗。很多城市在規劃設計建筑的時候,都採取國際招投標的形式。有些設計師拿著在別處已經投標甚至中標的圖紙,稍加改動就來投標。他們對參加投標的這座城市的歷史、人文不知情,就掏出容易吸引眼球的設計,並且屢屢得逞。幾年以后,同樣的圖紙,類似的設計,又出現在另一座城市。這就導致了更加“千城一面”。 五是避免城市環境的惡化。城市環境是城市社會、經濟、自然的復合系統。城市環境與城市的生態發展密切相關,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好的城市環境不但可以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可以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今天,研究城市環境的基點應是如何使城市既宜人居住,又宜人發展。比如,揚州正在沖刺世界文化遺產,幾十年,他們沒有讓任何一棟突兀的建筑侵蝕到瘦西湖的風景區。 但是,一些城市以對自然無限制的掠奪來滿足發展的欲望,致使環境面臨突出問題:空氣污染、土質污染、水體污染、視覺污染、聽覺污染﹔熱島效應加劇、交通堵塞加劇、資源短缺加劇﹔綠色空間減少、安全空間減少、人的活動空間減少。不少文化遺產也出現人工化、商業化、城市化趨勢。國外也有很多這樣的反面案例,在哥本哈根的美人魚雕像前,無論怎麼照相,都躲不開后面的“三根香”(巨大的煙囪)。人們對環境的干擾和影響,在破壞著我們的文化生活。 六是避免城市精神的衰落。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內核,是對城市文化積澱進行提升的結果。城市精神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在歷史上和現實中發揮著異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城市精神的概括和提煉,可以使更多的民眾理解和接受城市的追求,轉化為城市民眾的文化自覺。 澳門歷史城區在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當天,從澳門市民手中寄出了20萬張明信片,上面驕傲地寫著:“澳門,一座文化城市”。這是發自澳門市民內心的吶喊。特區政府妥善地保護澳門的歷史性文化、文物古跡,維護了文化尊嚴…… 但是,一些城市追求物質利益,而忽視文化生態,在城市建設中存在盲目攀比、不切實際傾向。實際上是重經濟發展,輕人文精神﹔重建設規模,輕整體協調﹔重攀高比新,輕傳統特色﹔重表面文章,輕實際效果,表現出對文化傳統認知的膚淺、對城市精神理解的錯位和對城市發展定位的迷惘。 七是避免城市管理的錯位。城市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應肩負起對未來城市的責任。通過城市管理不但要為人們提供工作方便、生活舒適、環境優美、安全穩定的物質環境,而且要為人們提供安靜和諧、活潑快樂、禮讓互助、精神高尚的文化環境,這就需要用文化意識指導城市管理。 美國的城市規劃對全世界有很大影響,在對比東西海岸的城市建設后大家發現,小尺度的城市更宜人。 但是,一些城市在管理內容上重表象輕內涵,在管理途徑上重人治輕法治,在管理手段上重經驗輕科學,在管理效應上重近期輕長遠。不能從更高層次上尋求城市管理的治本之策,問題已然成堆,才採取應急與補救措施。“城市病”的病根在於城市管理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缺乏應有的文化視野。 最常見的案例,就是城市裡隨處可見的盲道。盲道沿線竟然還有電線杆、樹木。這是典型的重形式輕內涵。 八是避免城市文化的沉淪。城市文化是市民生存狀況、精神面貌以及城市景觀的總體形態,並與市民的社會心態、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密切相關。城市文化不斷積澱與發展,形成城市的文脈。城市的文化資源、文化氛圍和文化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城市的競爭力,決定著城市的未來。 “廣州歡迎您”,這是我在機場看到的最有文化的廣告。宣傳畫上有城市雕塑、近代建筑、綠色空間、城市景觀,表明了一個城市與眾不同的特色。其實很多城市都有讓市民和外來人過目不忘的美麗雕塑,這些都體現著城市的文化追求和性格。 但是,一些城市面對席卷而來的強勢文化,不是深化自身的人文歷史,而是淺薄化自己的文化內涵,使思想平庸、文化稀薄、格調低下的行為方式,彌漫在城市的文化生活之中,消解著人們對於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繼承,究其深層次原因,是文化認同感和文化立場的危機。 如,北京荷花市場的星巴克,隆福寺街的肯德基,西安鼓樓的麥當勞……這些世界馳名品牌的企業一定要把自己的文化打入城市的心臟,但是我們城市自己的文化自覺呢? 文化競爭力決定城市競爭力 1933年,國際社會誕生了關於“功能城市”的《雅典憲章》,解決歐洲一些大城市出現的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犯罪率高、環境惡化等一些城市病,主張以功能分區的觀念規劃城市,並指出城市的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要協調、平衡發展。這一理念對各地城市規劃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但是,人們從實踐中逐漸認識到,僅僅依靠功能分區無法解決城市的諸多復雜問題。 這種絕對的理念,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受到了批評。人們從實踐中逐漸認識到,對於復雜的城市系統,僅僅依靠“功能分區”無法解決城市發展的諸多復雜問題。比如上世紀七十年代,在某城市,居民區規劃在西邊住,工作區在東邊,騎車上班要一個多小時。導致每天早上和傍晚數百萬人堵在上下班的路上好幾個小時,人為地造成了交通的擁堵,市民休閑時間的減少,情緒的不穩定。這就是典型的功能城市,這不是真正的和諧城市。 怎麼樣規劃管理城市? 一是城市文化構建和諧城市。城市文化是社會文明在城市的縮影,是社會和諧在城市的集中表現。“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既是治國謀略,更是城市文化的精髓,是實現社會和諧、誠信、責任、尊重、公正和關懷的保証。將這一文化精髓貫徹到城市發展的各項事業之中,才能實現文化與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人們有選擇自己城市發展路徑的權利,應該尊重人們對自己文化生活的選擇。比如在威尼斯,幾百年來,人們討論城市的發展方向,他們沒有讓一輛汽車駛入自己的城市,所以威尼斯今天贏得了世界尊重的目光。 適宜居住是和諧城市的重要特征,將城市目標定位為宜居城市,體現了城市建設和發展從“以物為中心”向“以人為中心”的轉變,不是片面地追求“形象工程”,而是更關注文化的發展,關心人的發展成長,重視和發揮人的作用。這就對城市的管理者和決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座城市應該有年輕人激情澎湃、熱血沸騰的場所。但是,今天我們面臨老齡化社會,更需要向老人提供一個溫馨的享受共同生活的空間。今天我們的父母不愁吃,不愁穿。但他們最苦惱的就是每天自己的孩子上學或是上班以后自己獨處那段8~10小時的時光。今天不像過去庭院式建筑,聚居在樓房單元裡,相聚變成很困難的一件事,甚至鄰裡不相識。所以城市裡太需要交流的空間了。 維也納在建設一個廣場的時候,發現了地下有一個200多年的遺址。他們如獲至寶,廣場規劃圖紙展示了遺址,借機在展板上系統地介紹了這個城市的歷史。保加利亞的索菲亞,在修建道路的時候發現路的中間有一座小教堂遺址,並沒有鏟平或移走,而就在道路中間建了一個小博物館。這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在道路中間的博物館。 二是文化競爭力決定城市競爭力。城市競爭力是一個綜合概念,既包括經濟競爭力,也包括文化競爭力。當前,文化競爭力的影響與作用越來越突出,成為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物質增長方式趨同,資源與環境壓力增大的今天,城市文化成為城市發展的驅動力,體現出更強的經濟社會價值。 今天大多數家庭的支出都轉向住、行。像惠州這樣的發達城市,人們將向更高層次的家庭支出轉化。住房解決了,車解決了,下一步將是四個趨勢的支出:文化支出,看歌劇、話劇、芭蕾舞,去博物館、圖書館享受時間﹔健康支出,參加體育運動,去健身房,打打網球這方面投入多了﹔旅游支出,去別的城市、別的國家走走看看﹔慈善支出,如把富余的錢捐贈給需要的人,自己抽出時間去做義工。這將是一個大的趨勢。 很多城市在面對這樣的旅游潮、文化追求開始挖掘自己城市的文化資源。比如貝多芬的故鄉波恩,在離貝多芬故居還有一段距離的牆上、地面上就開始有標記,引導游客不由自主地走向貝多芬故居。雲南騰沖也把艾思奇故居很好地保護起來,建成艾思奇故居紀念館,使這座自然文化很好的小城今天也有了文化氣息。 文化軟實力能夠使人們潛移默化地接受文化價值觀。當今經濟活動依靠的是文化內核,科研創新依靠的是文化造詣,生產管理依靠的是文化修養,技術掌握依靠的是文化素質,更重要的是依靠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對經濟社會的發展起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佛羅倫薩,當我們初到這個城市的時候,城市的領導並不是急於帶我們去看教堂、雕塑、美術館,而是反過來把我們送到對面的一個山上,給我們一杯免費的咖啡。當喝一口咖啡舉目遠眺的時候,我理解了他們的意願。他們是想把佛羅倫薩最壯美的景觀打入你的記憶。 吳良鏞先生結合北京地理環境人文地理要求設計了一組住宅,規模不大卻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因為尊重了人民的願望,因而獲得了聯合國的最佳人居獎。 三是城市文化創新引領城市發展方向。當前,城市不僅面臨文化遺產保護不力問題,也面臨文化創造乏力問題。喪失保留至今的文化遺產,城市將失去文化記憶﹔沒有新的文化創造,城市將迷失方向。城市文化必須承載歷史,反映城市文化積澱﹔也要展現現實,反映城市文化內涵﹔還要昭示未來,反映城市文化創造。 北京天安門廣場附近有一棟樓,是北京的一個老火車站,非常有歷史。但是長期以來都用來賣服裝、賣果脯、賣電器。幾年前,原鐵道部把這裡建成了鐵道博物館,展示了其應有的文化形象。維也納在一組巨大的燃氣罐報廢之后,並沒有拆除,而是進行了保護性的展示,將其變成社區文化中心,很多游客都是慕名而來欣賞利用工業遺產變成文化中心這一個壯舉。 城市文化不是化石,化石可以憑借其古老而價值不衰﹔城市文化是活的生命,隻有發展才有生命力,隻有傳播,才有影響力,隻有具備影響力,城市發展才有持續的力量。所以,城市文化不僅需要積澱,還需要創新。隻有文化內涵豐富、發展潛力強大的城市,才是魅力無窮、活力無限的城市。 城市裡有很多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有些展示出自己的文化魅力,但有些則蓬頭垢面,成為城市的負面形象。如果文化遺產保護不是給人們心裡帶來了幸福快樂,而是帶來了丑陋,這不是文物保護的本意。城市裡這些古建筑、古遺址、古墓葬、古遺存,應該是最體面、尊嚴、美麗的地方,是人們離歷史最近的地方,最能流連忘返的地方。有一些有古代遺址的城市進行保護性實驗。比如東北有一座城市叫做集安,過去高句麗王國的國都。建都400年留下了大量遺產。然而我們在2003年去看遺址的時候,現場真是一片狼藉,很多的鄉鎮企業、出租屋都密密麻麻麻壓在遺址上。我們后來決定對高句麗遺址進行全面的整治,用了4個月時間進行搬遷,不到一年時間進行環境改善,這個成果得到了國際肯定。2004年,那裡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類似的案例還有殷墟、大明宮遺址、無錫鴻山遺址,成都金沙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等。 其實文物保護就應該是這樣,實施了以后不但能夠保護文物,還能惠民。我們的文化遺址得到了長久的保護,城市多了一項大型的文化公園,老百姓受益,促進城市發展,彰顯城市特色。 總而言之,城市文化建設和文化遺產保護應該有三個追求:新時期文化遺產應擁有自己的尊嚴﹔文化遺產事業應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應惠及廣大民眾。 2008年,國務院發展中心為各行業編制藍皮書,也為文化遺產編制了第一本藍皮書。因為書中有這麼一段話,《文化遺產藍皮書》顯示:“十五”期間,佔GDP僅0.018%的全國文物系統財政撥款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卻達到了GDP的0.143%,即國家對於文化遺產每投入1,產出是8.1。 從文物保護走向文化遺產保護 文化遺產保護的內涵逐漸深化,更加注重世代傳承性和公眾參與性﹔文化遺產保護的范圍不斷擴大,呈現出若干新的發展趨勢 文化遺產是個廣博的概念,包括物質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遺產分為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不可移動文物范圍在不斷擴大,特別是1982年國家設立了歷史文化名城制度,2002年設立了歷史文化街區、村鎮制度。可移動文物分為國有館藏文物,民間收藏文物。國有館藏文物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分為一二三級。到了2005年,我們國家成為世界遺產真正大國,世界遺產數量排第三。世界遺產組織制訂了一項制度,無論大小,一個國家一年隻能申報一處世界文化遺產。我們國家很多文化遺產都在排隊申請,所以不敢浪費這個名額。但是每次成功,並不都是一片喝彩,而是很多指責。如五台山,山西省政府非常驕傲說,我們花了8個億經過5年奮斗終於成功了。於是網上就說為什麼花8個億,不成功能怎麼樣,這8個億能搞多少間希望小學。“申遺”雖然花不了多少錢,但是糾正歷史的錯誤卻要花很多錢。五台山“申遺”時,很多地方都要整治,其中最大的一處叫台懷鎮。台懷鎮過去那種深山藏古剎的意境早就沒了,遍地都是小門面、小酒館、小飯店,所以進行了整治。杭州西湖的“申遺”我認為是最美的一個過程。當地房價很貴,很多開發商都想在西湖附近分一杯羹,但是“申遺”成為全市人民的共識,去白堤、蘇堤走上一圈,周圍沒有一棟影響西湖景觀的建筑。 說到這裡,我要特別感謝惠州為中華民族保護了另一個西湖,保護得也非常好。 2005年12月,國務院下發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是我國第一次以“文化遺產”為主題詞的政府文件,表明開始了從“文物保護”走向“文化遺產保護”的歷史性轉型,文化遺產保護的內涵逐漸深化,更加注重世代傳承性和公眾參與性﹔文化遺產保護的范圍不斷擴大,呈現出若干新的發展趨勢。 究竟文化遺產保護和文物保護有什麼區別? 深化文化遺產保護內涵 一是更加注重世代傳承性。世代傳承性強調,文化遺產的創造、發展和傳承是一個歷史過程。每一代人都既要有分享文化遺產的權利,又要有承擔保護的責任。作為當代人,並不能因為現時的優勢而有權獨享,甚而隨意處置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產,未來世代同樣有權利與歷史和祖先進行情感和理智的交流,吸取智慧和力量。我們應該給未來世代留下更多對享受文化遺產的機會和權力。 二是更加注重公眾參與性。公眾參與性強調,文化遺產保護不是各級政府和文物工作者的專利,而是廣大民眾的共同事業。必須尊重和維護民眾與文化遺產之間的關聯和情感,保障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受益權。隻有當地居民傾心地自覺守護,才能實現文化遺產應有的尊嚴,有尊嚴的文化遺產才具有強盛的生命力。 這是我們過去工作中司空見慣的情景:某地發現了古代遺址,於是圍起來,申請武警站崗。接下來的三年五載,考古工作者披星戴月,風餐露宿用小刷子小鏟子一點一點剝離地層,小心翼翼地把出土文物灰塵刷掉並拍照繪圖。然后送到文物考古研究單位或博物館。幾年之后,所有工作做完了,開始拆除圍欄撤掉崗哨,一切歸於平靜。好像這些都是文物部門專業人士的工作,與老百姓沒有關系一樣。而實際上,這裡出土的珍貴文物,和附近村民及其祖先有著親緣、血緣、地緣、法緣、情緣的聯系。 而在西安一個考古工地,幾名大學生在考古作業,村民則長久守望。考古人員用通俗的語言告訴村民,你們的祖先在這裡創造了別的地方所沒有的文化。村民得知后就十分高興,奔走相告,對考古工作也就特別支持。 我這裡講個公眾參與性的故事。 2003年,陝西寶雞的5個農民發現了一個青銅器的窖藏,他們沒有賣給走街串巷的二手文物販子,而是將信息告訴了政府。文物部門來了以后,在這裡取出27件青銅器,件件都是國寶級。其中有一件青銅器,上面居然有370多個文字記載了西周時期12個王的歷史。這個發現就成了當年中國的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后來這五個農民被邀請到北京為中華世紀壇中國寶雞21世紀重大考古發現首展剪彩。消息傳開后,2003~2006年,寶雞又出現了11批農民將生產勞動取土發現以青銅器為主的文物主動上交國家的現象。460多件青銅器都是國寶級的。我們就在首都博物館辦了一個陝西寶雞農民保護文化遺產成果展。 拓展文化遺產保護外延 一是在文化遺產的保護要素方面,從重視單一文化要素的保護,向同時重視由文化要素與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混合遺產”、“文化景觀”保護的方向發展。文化遺產的產生和發展與所處自然環境密不可分。我國自古以來崇尚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崇尚天人合一,形成文化與自然遺產相互交融的重要特性。過去文物保護,保護的是文化要素,現在的文化遺產保護倡導的是保護人與自然共同創造的文化景觀。過去,我們保護泰山,保護的是它的摩崖石刻﹔保護五台山,保護的是它的宗教寺廟﹔保護廬山,保護的是它的近代別墅群﹔保護西湖,保護的是岳廟、靈隱寺古建筑。但是今天,泰山、廬山、峨眉山、嵩山、武夷山、五台山,我們保護其整體的系統,這就是文化遺產保護和文物保護不同的氣魄。 二是在文化遺產的保護類型方面,從重視“靜態遺產”的保護,向同時重視“動態遺產”和“活態遺產”保護的方向發展。文化遺產並不意味著死氣沉沉或者靜止不變,它完全可能是動態的、發展變化的和充滿生活氣息的。許多文化遺產仍然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充滿生機與活力。過去的文物保護,保護的是古墓、長城這些已經失去原來功能的古跡。但是文化遺產保護,還要保護那些動態的古跡,比如人們居住的村庄、村落,耕種的農田等等。比如山村古寨、民族村落,人們雖然居住在其中,但是今天都被列入了保護單位。還有龍井茶園、海南洋浦的古鹽田、河北一片棗樹林子都列入了保護單位。袁隆平院士聽說植物也能列入保護單位,就給國務院領導寫了一封信,問他做了37年雜交水稻的田能不能列入保護單位。后來,37年的試驗田和保存完整的農具都被列入了全國文化重點保護單位。 三是在文化遺產的保護空間尺度方面,從重視文化遺產“點”、“面”的保護,向同時重視“大型文化遺產”和“線性文化遺產”保護的方向發展。文化遺產保護的視野已經從單個文物點,或古建筑群、歷史文化街區、村鎮,擴大到空間范圍更加廣闊的 “大遺址群”、“文化線路”、“系列遺產”等。過去文物保護,是保護一橋一塔,后來擴大保護古建筑群,保護歷史文化村庄、歷史文化村鎮、歷史文化名城等,尺度逐漸放大。但是文化遺產保護的尺度更大,保護包括“文化線路”、“系列遺產”等。我國有很多文化線路,其中,18個省、直轄市,35個城市正在聯合進行大運河保護行動。還有連接著大半個地球97個國家的絲綢之路,連接雲南、四川、西藏、貴州、重慶、甘肅和青海的茶馬古道等。 四是在文化遺產保護的時間尺度方面,從重視“古代文物”、“近代史跡”的保護,向同時重視“20世紀遺產”、“當代遺產”的保護方向發展。當前,我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在發生急劇變化,如不及時對現代文化遺存加以發掘和保護,我們很可能將在極短的時間內忘卻昨天的這段歷史。比如,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農民協會的牌子,現在博物館就保留了70多塊。然而人民公社也是一種文化現象,但想保存人民公社的記憶時候,全國上下隻找到了兩塊人民公社的牌子。所以當代文化遺產消失得更快。 五是在文化遺產的保護性質方面,從重視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的保護,向同時重視反映普通民眾生活方式的“民間文化遺產”保護的方向發展。例如對“鄉土建筑”、“工業遺產”、“老字號遺產”的保護。這些過去被認為是普通的、大眾的而不被重視,但是它們是文化多樣性的重要表現形式。過去文物保護,重視保護寺廟、宮廷建筑等紀念性建筑。但是文化遺產保護,還要重視民間文化遺產的保護。比如老百姓過去生活的房子、工作的場所、購物的環境、鄉土建筑、工業遺產、老字號遺產等,這些在過去是不被重視的,但是它們是文化多樣性的重要表現形式。我寫過一個提案,建議保護北京的首鋼原址,建成中國鋼鐵工業博物館。 六是在文化遺產的保護形態方面,從重視“物質要素”的文化遺產保護,向同時重視由“物質要素”與“非物質要素”結合而形成的文化遺產保護的方向發展。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區分只是其文化的載體不同,二者所反映的文化元素是統一和不可分割的。因此,必然是相互融合,互為表裡。今天,羌族的羌笛、黎族的黎錦、哈尼族的耕作技術、傣族的潑水節、漢族的過年習俗等等都列入了保護。 結語 為什麼要提出“從‘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並不是認為現代化城市不應該重視城市功能,反而,城市必須不斷努力滿足全體市民的各種功能需求。但是,城市的發展不能僅僅關注經濟積累以及建設數量的增長,更要關注文化的發展。城市不僅具有功能,而且應該擁有文化。 為什麼要提出“從文物保護”走向“文化遺產保護”?並不是簡單的詞語轉換,而是在原有基礎上的繼承與發展。從古物—文物—文化遺產,反映出人類認識由注重物質財富,向注重文化內涵、再向注重精神領域的不斷進步。與文物的概念相比,文化遺產的概念更為寬廣、更為綜合、更為深刻。 來到惠州的時間不長,但是印象很深刻。吃早飯的時候,看到窗外的風景,感慨良多。惠州西湖的美麗和惠州城市蓬勃發展的態勢,讓我覺得,惠州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大有可為。關鍵還是要深入挖掘城市的文化內涵,將其融入市民生活之中,激發出人們對自己城市的自豪感,形成全社會的共識。總之,把現代化建設和祖先的文化創造有機結合起來,就一定能夠成功。 個人簡介 單霽翔,高級建筑師、注冊城市規劃師。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師從兩院院士吳良鏞教授,獲工學博士學位。早在1980~1984年赴日本留學期間,就開始從事關於歷史性城市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的研究工作。回國以后,歷任北京市規劃局副局長,北京市文物局局長,房山區區委書記,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國家文物局局長。2012年1月,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為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物學會會長,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被聘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等院校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5年3月,獲美國規劃協會 “規劃事業杰出人物獎”。出版專著《城市化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等十余部,發表百余篇學術論文。(記者 潘高聳 實習生 丘淑倩 整理) 來源:惠州日報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