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热点关注 >

探索大都市发展农业的新路

时间:2013-11-30 10:21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蔡万涛 韩义雷

    本报通讯员 蔡万涛 本报记者 韩义雷

   “我希望,农业科技城,早日瓜果飘香,早日花红果绿。它不只是农业科技的聚集地,它也是艺术和科技的结合体,能让人们不出国门就享受一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2010年8月16日,在科技部与北京市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签约仪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用一段诗一样的语言结束了讲话。

    在北京城里发展现代农业,这是万钢的梦想,也同样激励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云伏。

   “北京,一个拥有2000万常住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也是一个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0.2亩、农业增加值占比不足1%的城市。”李云伏很清醒,“在北京,生产空间的压缩、生产资源的限制、生产成本的提升,为农业发展设置了‘拦路虎’,传统农业在这里没有出路。”

    在过去多年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一直在“圆梦”。这也是北京的期望。如今,北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在李云伏看来,“我们要探索出一条在大都市里发展农业的新路,成为引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心。”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引领者

    全国4亿亩小麦中,可能要数这间屋里的重要。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小麦实验室,赵昌平正在观测性状、选育新品种。他蹙着眉,紧盯着手里的一支试管;环绕周围的十来位学生目不转睛,屏住了呼吸。

    试管中沉睡着的嫩绿小麦苗,是世界上独有的二系杂交小麦,平均亩增产15%以上。全国小麦一半种它,就能多养活三千万人口。

    测量根系、对照长势,从实验室走向大田,二系杂交小麦需要衍生出尽可能多的新品种。目前,赵昌平的科研团队已经研发出“京麦6号”“京麦7号”等新品。而试管中的这株,是他们期盼的下一棵好苗子。

    赵昌平出生在1962年,饥饿贯穿了他的整个青少年时代。过去几十年来,赵昌平专攻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圆小麦高产之梦,让中国人不再饿肚子”。

    攀登科研最高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里有一群赵昌平这样的人。在田间地头弯着腰,在实验室里拿着试管,这些成为了中国农业科学家标志性的动作。

    西瓜奖杯、西瓜摆件、西瓜照片、西瓜期刊,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主任许勇的办公室里,西瓜随处可见。去年,他带领着科研团队,破译了世界上第一张西瓜全基因组序列图谱,打开了西瓜生长的“黑匣子”。

   “这就好比有了矿产分布图,按图索骥就可以‘开矿’了。”许勇说,“原来,我们育种,要靠大量的田间试验观察,费时费力,很多时候要靠运气;现在,通过基因组序列图谱,能够更加容易地获得抗病、甜味等性状。”

    人均耕地不足0.2亩,这是北京发展农业的劣势。不过,科技资源丰富、高端人群集聚、政策支持强劲,又为北京在我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土壤。

    作为北京市属最重要的农业院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一直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引领者。围绕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优质、安全、高效农产品[0.00% 资金 研报]生产技术,农业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农产品深加工与冷链物流,都市农业资源与环境五大学科研究领域,这里为北京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综观世界城市的发展历程,农业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并且具有高科技、高产值的发展特征。”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党委书记高华看来,“国际型大都市要发展国际水平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基础是必须以科技为第一要义。有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0.45%],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引领示范角色无可替代。”

    新型种业体系的探路者[2.13% 资金 研报]

   “制种方面我们有过硬技术,但组织大面积生产不是我们的优势。”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中心主任赵久然说,“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将新品种推向生产,实现更大社会效益。”

    让他深感欣慰的是,“联合体让参与单位优势互补,一年就实现了60万亩到600万亩的跨越式发展。”

    赵久然所说的“联合体”,就是北京农科城“玉米新品种开发联合体”。一年前,联合体由北京农林科学院联合5家企业发起成立。

    在联合体成立当天,李云伏分别和这些企业签署了“玉米新品种京科968生产经营权实施许可协议”。

    探索“企业需求、订单育种、联合开发、共拓市场”的商业化育种发展之路,如今,“京科968”玉米已在多个区域的生产试验中位列第一,大面积示范,这也标志着中国玉米育种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2年,他们的优质高产玉米系列品种向全国推广约1.5亿亩,有利支撑了全国粮食产量的“九连增”。

   “支持企业与院所建立育种平台,北京一直在先行先试。玉米联合体的成立就是一例。这也说明除了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更不能忽视。”赵久然说。

    从现实操作来看,玉米新品种开发联合体,创新了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在这里,初步选中的杂交组合需要很多实验,可以交给联合体里的公司,企业看好后,就可提前产业化,让新的良种源源不断。

    对于这样的创新举措,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胜利认为,“以前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单一、零散的。北京农科城提供了一个科技创新的高端服务平台,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从新品种的研发到推广,打通了各个环节,构建了首都优势种业产业链。”

    在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的框架内,首都农业育种创新服务平台是依托,北京市农科院则是技术保障单位。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持续强化“院区、院企、院校、科农”四大科技合作,加快创新以园区示范、展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型、集成型和引领型服务方式,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持续引领着都市产业的发展。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很低调,但他们确实是新型种业体系的探路者。”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都市农业“中国元素”的构造者

    西班牙韦尔瓦,一直印在张运涛脑海里。

    2008年3月,第六届世界草莓大会上,张运涛和团队一起,为北京赢得了“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的举办权。

   “根据北京草莓协会最新统计,中国草莓种植面积达200万亩、总产量200万吨、总产值达200亿元,以上均位列世界第一,草莓产业在全国活跃发展。”

    在去年的世界草莓大会期间,张运涛曾经算过一笔账,“就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举办前和现在比,中国对草莓领域研究的科研经费增加了2倍至3倍。这次大会举办后,中国草莓科研水平至少提速5年至10年。”

    在欧洲,人们把会展业誉为“城市的面包”;在北京,张运涛团队则借助“世界草莓大会”,为中国都市农业描绘了精彩一笔。

    根据相关统计,“世界草莓大会”吸引了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1160名学术代表参会,20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

    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强合作,向世界展示现代农业的“中国元素”。如今,我国已成世界最大草莓生产及加工出口国。而在“世界草莓大会”举办地北京昌平,草莓年产量由200万公斤增加到1200万公斤。

    作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莓课题组组长,张运涛知道,都市农业“中国元素”的形成,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

   “住”的是基质,“喝”的是营养液。北京昌平崔村天润园草莓采摘园,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研发的无土栽培新技术,把草莓栽培竖起来。

    以往,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栽种,土传病害、过度农药,导致环境污染,威胁草莓种植。对农户而言,要么换土,要么换地。

    草莓无土栽培新技术,每年只要调整栽培基质,即可杜绝重茬病。在耕地减少和连作障碍背景下,无土栽培技术,被业内视为未来草莓产业的方向。

   “纽约的‘楼顶农业’,日本的‘高楼田地’,我们要借鉴目前公认的世界城市的经验。”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所所长孙素芬看来,世界城市建设,离不开郊区发展;富裕起来的城市,更加需要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而与以往不同,都市农业不局限于解决温饱问题。这就决定了北京农业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

   “我们不仅要关注‘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还要实现应急保障、科技示范、生态休闲等功能发展,引领、辐射农业高端。”李云伏说,“我们要在科研关键点上发挥支撑作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