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热点关注 >

践行理想 矢志不渝 筑梦人生

时间:2011-11-24 10:57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吴晶晶

——记两院院士、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吴良镛

 

  中国规划网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 吴晶晶)初冬时节,煦暖的阳光照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馆。89岁高龄的吴良镛先生走进这间自己再熟悉不过的屋子,笑容敦厚温和。

  吴先生两年前大病初愈时,身边工作人员给他定了“八项注意”,其中一条是只许工作半天,但他基本上做不到,工作量一点不比年轻人少。

  近九十载人生道路,吴先生始终不知疲倦地奔忙在建筑和城市规划教学、科研、实践一线。从“广义建筑学”理论到“人居环境科学”,从菊儿胡同到各地城市规划,他不断践行着自己心中的梦想: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谋万家居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墙上,挂着吴先生手书的“匠人营国”四个字。成为“匠人”,是吴先生18岁时作出的人生选择。

  1922年,吴良镛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家庭。20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地战火纷飞,少年时国难当头、背井离乡的经历让他在内心早早燃起了建设家园的热望。

  他考入了重庆中央大学学习建筑,战火中的求学生涯虽然艰难,但因为报国理想的激励而充满斗志与热情。抗战胜利后,他受梁思成先生之约赴清华大学协助筹办建筑系,后来又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深造,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两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1950年底,满怀报国的赤子之情,吴良镛几经周折回到祖国。从此后60多年,他投身于中国建设事业,以自身行动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家居”的人生格言

  作为中国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学术带头人,吴良镛不断探索着中国特色的建筑与城市理论的发展之路。他提出了“广义建筑学”理论,将建筑从单纯的“房子”概念走向“聚落”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他创造性地提出以城市规划、建筑与园林为核心,整合工程、社会、地理、生态等相关学科,形成“人居环境科学”体系。《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两部巨著,为他赢得了非常的荣誉。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尽管身体刚刚恢复,吴先生每天仍旧“挺忙乎”:他带着7个博士生,还亲自教授一门人居环境科学概论的硕士课程;他领衔的研究小组搞京津冀区域规划第三期研究报告,正在最紧张的阶段。他还担任着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很多事情需要他去运筹帷幄……

  做这些事情,吴先生觉得“挺有意思,就是时间不够用”。他笑着说,自己生病时没人找,还觉得很有失落感。

  吴先生每天都要看多份报纸,有些事他看着心里着急。“比如房价问题,我很关心,但难以回答。”他皱起了眉头。

  他的忧虑还有很多:城市规划建设面临重重误区、历史文化古城屡屡遭到破坏、不讲究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比比皆是……所以只要身体允许,他就不遗余力,孜孜以求。

  “建筑与国家的稳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建筑师设计出的建筑怎么有名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让这个国家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他这样说。

  “他做不到心静如水,因为他的工作总与国家跳动的脉搏紧紧连在一起。”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原党委书记左川眼里,这也许正是吴先生永葆青春的奥秘。”

  践行理想

  北京菊儿胡同,曾经是一个典型的“危积漏”(危房、积水、漏雨)地区,建筑密度极高,许多家庭无日照,数十口人共用一个水龙头、一个下水道,厕所在院外。

  1988年,吴良镛主持了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的规划设计。他认为,城市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需要新陈代谢,清除“死亡细胞”,更生“新细胞”,恢复“微循环”。

  他和学生出了上百张施工图,重新修建的菊儿胡同按照“类四合院”模式进行设计,维持了原有的胡同、院落体系,同时兼收了单元楼和四合院的优点,既满足了现代生活的需求,又适应了旧城环境。

  菊儿胡同改造探索出一条旧城有机更新之路,得到了国内外建筑学界的充分肯定。吴良镛更凭此获得了在联合国授予的“世界人居奖”。

  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不说空话,只做实事,这是吴良镛始终坚持的。数十年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道路。

  为了解决中国城乡建设的实际问题,他不遗余力地参与各种建设实践,从北京长安街的规划建设,到济南、三亚、厦门、唐山等众多城市和地区的规划,再到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筑环境规划等跨行政区域综合整体研究……

  作为一名建筑师,他在建筑设计领域也在始终不辍地进行着创作实践。南京金陵红楼梦博物馆、南通博物馆、曲阜孔子研究院……每一个建筑项目都是他倾尽心力之作,不仅是高水平的建筑作品,更是从社会现实出发,创造新的建筑文化的努力探索。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是一项辛苦的工作。承担曲阜孔子研究院的设计时,吴先生前后去了现场73次。下工地,更是建筑师的必修课。4年多前,他以80多岁高龄顶着炎炎夏日前往南京江宁织造府的建设现场,终于病倒在工地上。

  今天回想起来,他谦虚地说:“我的作品不多,都是大家一起做的。每个作品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中间也有很大困难,我问心无愧。”

   矢志不渝

  “你要到哪一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说我认识吴良镛。”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曾说。

  199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吴良镛负责起草的《北京宪章》,这是国际建协成立50年来第一部宪章,也标志着吴良镛的“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已为世界建筑师普遍接受和推崇,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时任国际建协主席的斯戈泰斯称赞这是一部“学术贡献意义永存”的文献。英国建筑评论家保罗·海厄特认为吴良镛以一种乐观和利他主义的姿态,提出了引导未来发展的“路线图”。

  从建筑到城市规划,再到人居环境科学,这是吴先生一生学术研究的轨迹,也是他毕生的梦想。现在,他虽然不再像以前那样健步如飞,但雄心和斗志却不减当年。

  他对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的思考和奉献从来没有停息——

  他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以高屋建瓴的学术思想、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育培养出了一批批学生;

  他捐资设立吴良镛人居科学基金,鼓励更多的人从事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和实践;

  他奔走呼吁,为规划与建筑的科学理论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普通常识”和“平凡真理”而不懈努力……

  谦谦风度的吴先生身上,似乎艺术家的气质更浓于建筑师的气质。在他眼中,城市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品。他希望学建筑规划的年轻人,要坚持科学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形象创造相结合,并为之身体力行,致力于建筑学、城市规划设计与人文科学结合,追求“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的融合。

  吴先生兴趣广泛,现在每到周六日,他还坚持练书法,这在他看来是一个艺术享受,对自己的身体也大有益处,并风趣地称之为“医疗书法”。

  最近,吴先生还在读《乔布斯传》,“我有兴趣的是他的方法论,从中找城市规划的方法论。”他笑着说。

  吴先生曾经许下这样的誓言:“探索中国人如何能有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能够更好地生活、学习、研究和工作,这是我庄严的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

  将人居环境科学的理念转化为现实,在即将步入人生第九个十年的时候,他仍在为此不断努力着。中国规划网北京11月24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