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汪歌 今年夏天北京,一场近十年一遇的暴雨让京城也“看到了海”。加上南方多个城市的暴雨内涝,让大家对城市排水系统更加关注了。人家国外城市咋没经常听说暴雨内涝啊,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邻国日本,看看他们的“地下神殿”号称世界上最先进排水系统。 东京旧称江户,面临东京湾,流经利根川,荒川等几条大河,除了每百年来一次的大地震以外,对东京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个台风与大雨带来的大洪水。在历史上因为大洪水暴发而造成东京的母亲河江户川泛滥死伤惨重的事例是比比皆是。到了50年代之后,东京的首都范围向外扩大了很多,很重排水系统也是不断提高,但是在首都圈范围内居住着3000万人口,一般的排水系统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大城市的防御瞬间集中大雨,洪水,台风等自然灾难,自古以来日本的一般的防洪措施是利用现有的天然水路,在周围多开掘人工水路,这样可以尽量让都市内的积水通过这些支流流入江户川等主干流,最后流入东京湾。可是这种多岔支流的构造也有很多局限性,如在平原地区因有很多住宅等原因,有时费用非常的高,这样的人工排水路在近年越来越少。 可是大都市的防水问题一直是日本研究的课题,为了防止集中豪雨现在日本采用的办法就是地下盾构进式的巨型隧道来作为洪水防治的办法。在5年前日本首都圈琦玉县建成了深50米的地下放水路,目的是在台风,大雨或着集中豪雨来的时候东京地下的排水系统紧急启动,这样就会造成中川,仓松川以及利根川突然涨水,为了防止洪水对大都市的进一步流入,这样就利用这个巨大的地下空间把流量巨大的洪水储存起来,然后排向流域宽广的江户川。换句话讲这个地下放水路有调节洪水的机能,就是靠这个巨大调节器,原来东京容易受到的暴雨袭击而变得脆弱不堪的城市排水系统变得无比的坚强。这个日本地下调节器的结构像一个巨大的水槽,长约180米,宽78米,在这个巨大的空间中用59根巨大的水泥柱支撑着。因为这个空间只是在雨季使用,平时是不放入一滴水进入,因此当人进入这个空间时一个人是很渺小的,也会觉得这个空间是多么的庄严与神圣,因此在日本这个东京地下的调节水的空间就叫:地下神殿。
江户川
地下水路出水口
日本的排水路
地下空间
日本人以其先进的、足以自夸于世界的土木工程技术在埼玉县(Saitama)修建了一座宛如奇幻电影场景的暴雨排水系统,以防止台风季节因为暴雨而可能出现的洪灾,守卫日本东京地区,避免受水灾侵袭。
由1992年开始建设的首都圈外围排水系统由一连串混凝土立坑组成,每个混凝土立坑有65米高(约22层楼)、32米宽,在地下50米深处,由6.3公里长的隧道串接而成,除此之外,还有一座巨型调压水槽:25.4米高(约八层楼)、177米长、78米宽,内有59支混凝土支柱,总贮水量为670,000 立方米,以14000匹马力的涡轮机达到最大排水量每秒200立方米。
日本是个台风多发国家。东京地区的地下排水系统主要是为避免受到台风雨水灾害的侵袭而建的。这一系统于1992年开工,2006年竣工,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其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由一连串混凝土立坑构成,地下河深达60米。
东京的雨水有两种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
为了保证排水道的畅通,东京下水道局从污水排放阶段就开始介入。他们规定,一些不溶于水的洗手间垃圾不允许直接排到下水道,而要先通过垃圾分类系统进行处理。此外,烹饪产生的油污也不允许直接导入下水道中,因为油污除了会造成邻近的下水道口恶臭外,还会腐蚀排水管道。东京下水道局对此倡导的解决办法是:用报纸把油污擦干净,再把沾满油污的报纸当做可燃垃圾来处理。更干脆的办法是做菜少用油。下水道局甚至配备了专门介绍健康料理的网页和教室,介绍少油、健康的食谱。
东京设有降雨信息系统来预测和统计各种降雨数据,并进行各地的排水调度。利用统计结果,可以在一些容易浸水的地区采取特殊的处理措施。比如,东京江东区南沙地区就建立了雨水调整池,其中最大的一个池一次可以最多存储2.5万立方米的雨水。
入水口
水深标志
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