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题之年。这一年里,苏联援建“156工程”从1952年的50项迅速增加至141项,为了安置下如此之多的工业项目,西安、兰州、成都、包头等大量西部地区成为重点建设城市。 西北是建设重点,而西安则是重中之重。陈云主持的中财委(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迅速安排了考察人员前往西安选厂定点,几乎与此同时,由于西安被列入全国八个重点建设城市,建筑工程部组织的规划团队同步进入西安,开始编制西安首轮城市规划。 在当时,西安被定位为“以轻型精密机械制造和纺织为主的工业城市”,但在研究企业、工业区布局时,不同部门、苏联专家之间争论激烈:工业部门倾向有利于企业生产,但规划部门更倾向于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综合考虑。时不待人,1953年10月3日,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来到西安最后拍板:以规划部门的方案为准。
后来,这项规划被一些学者评价为“在用地与人口规模上,"骨头"与"肉"严重分离、文物保护考虑不周”。 事实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其眼界与局限,即所谓“时代意见”不应脱离“历史意见”。新中国60年,西安已历4轮城市总体规划,其间自身定位亦经历过从工业城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到历史名城的几番过渡。对这座3000年历史的城市而言,规划的得失之间是一个时代的光影横斜。 首轮规划:工业担纲 1953年春天,两院院士周干峙第一次前往西安,负责编制西安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涉及人口规模、道路系统、工厂位置等规划设计问题,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保留古城风韵也成为古城西安城市规划工作中重点要考虑、解决的问题。 在当时拆墙成风的情况下,西安的明城墙要不要保留的问题成为争执的焦点。周干峙在《西安规划说明书》里将城墙比喻为“城市的一根项链”,大力呼吁保留。在当时,还有人提出城墙还能够防止原子弹的冲击波,是现代防空的好办法,这一理由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支持。 此次规划中,西安城市总体布局是:距旧城东西各四公里地区为工业区;渭滨、灞桥、洪庆、关良为工业镇;城西南区为工业发展备用地,城南为文教区;生活居住区主要分布于旧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林带。 陇海铁路以北,有汉长安城和大明宫遗址,除作为仓库、铁路枢纽和铁路职工住宅区外,均作为文物保护区;城市道路网,继承唐长安城的均衡,对称、棋盘式格局,以旧城为中心向外延伸;城市绿化,利用古建筑遗址、名胜古迹和破碎地形,组成绿化系统,并引水进城。 事实上,首轮规划已经考虑到了西安大量文化遗存的特殊性,但在那个工业担纲的时代,承载大量援建项目是更高层面的意志。 “最紧迫的任务是安排好将要建设的大型企业,以便抓紧设计、施工。当时属于苏联援建的项目有15个,还有国家在西安建设的大项目6个,另外,地方工业也有要新建扩建的企业,这些企业都要安排好。”周干峙在《西安首轮城市总体规划回忆》中如此回溯当时的情景,“矛盾错综复杂。” 这项规划也在此后多次为规划学者反思:其指导思想重点集中在如何使“消费城市变为生产城市”上,强调城市功能分区理念,淡化区域的概念,其结果是削弱了城市对周边地区的服务职能。 另外,这项规划对西安的大量文物古迹,只表现在注重文物主体保护,而对文物遗址、古建筑周围环境协调等方面注意不够,没有规定明确的保护范围。因而在有些遗址的周围修建了工厂和高大建筑物,如大明宫仅保留了整个遗址的20%,既让文物遗迹受损,也对规划修改造成困难。 变迁:对外开放、组团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初,西安编制了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1980年—2000年)。规划突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确定了“显示唐长安城宏大规模,保持明清西安严整格局,保护周秦汉唐重大遗址”的相关原则。此次城市规划主要任务是基础设施建设,市区红线范围控制在东到纺织城、南至吴家坟、西到三桥、北到龙首原。 1982年9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陕西宾馆礼堂对省、市领导干部作重要讲话时指出:不管是四个现代化建设还是两个文明建设,都应该注意两点,即思想更加解放一点,改革更加大胆一点。 西安开始寻求新的定位,第二轮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性质为:西安将建设成为一座保持古城风貌,以轻纺、机械工业为主,科学、文教、旅游事业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此时的西安,一边修护着钟楼、城墙,一边建设着高新区、航空港,引进国外一流的技术和外国资金。 这轮规划的指导思想在于“恢复经济”,同时强调古城保护。 1992年,国务院批准西安为内陆开放城市,这可以被看成在国家的支持与推动下,西安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 但此后的实际操作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逐渐凸显,保护南大街在内的一些传统街区逐渐成为现代化商业街,保护与建设难以协调。 第三轮城市规划始于1995年。“世界闻名的历史名城,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方中西部地区和陇海兰新地带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市”成为西安新的城市定位。 此时恰逢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最激荡的时期,矛盾更加错综复杂。其主要问题在于,尽管规划希望通过“外围组团”对城市人口活动进行分流,但由于缺乏政策、用地方面的引导,外围组团并没有步入良性循环,主城区依然功能繁多,面临庞大压力。这进一步致使老城区的保护更新与城市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发展新的城市中心来对压力进行纾解。 终章:现实与历史的交错 从2004年开始,西安的第四轮城市规划提前修编。2008年5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此次规划以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为核心,加强老城的整体保护,体现西安古都特色。 此次规划在西安市域范围内构建“一城、一轴、一环、多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形成主城区、中心城镇、镇三级城镇体系结构。依照南北拓展空间,东西延伸发展的城市布局原则,凸显“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布局特色。 依照规划,西安以二环内区域为核心发展成商贸旅游服务区;东部依托现状发展成国防军工产业工业区;东南部结合曲江新城和杜陵保护区发展成旅游生态度假区;南部为文教科研区;西南部拓展成高新技术产业区;西部发展成居住和无污染产业的综合新区;西北部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北部形成装备制造业区;东北部结合浐灞河道整治建设成居住、旅游生态区。 西安的城市定位则被进一步明确为国际旅游城市,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中心,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线两带”的核心城市。 文化遗存的保护也在这轮规划中被重视,这轮规划提出,以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为核心,在老(明)城内,保护和恢复历史街区、人文遗存。 其保护范围亦被明确划定,最终形成“一环(城墙)、三片(北院门、三学街和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三街(湘子庙街、德福巷、竹笆市)和文物保护单位、传统民居、近现代优秀建筑、古树名木”的保护体系,改善老城城市功能,增强老城活力,通过一系列措施,彻底改变西安“有古城墙而无古城”的局面。 大量城市功能开始从传统老城区外移。西安市规划局局长和红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行政中心北迁是西安总体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调整的重要战略举措,在优化西安的城市设计,调整城市战略,带动区域功能调整,拉大城市骨架,优化城市布局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说,西安是一个具有鲜明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历史和人文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正如一位美国政要所说:“要把纽约变成北京,1000年也做不到,而要把北京变成纽约,用不了100年就可以了。”因此,作为大树之根的西安,要顺应文化复兴的大潮,以“唐文化”为旗帜,凸现古都风貌的大气派。 历经一个甲子的探索变迁,西安终于找到了与其相洽的城市总体规划。这项规划的多项理念与近百年前一项未曾实施的规划不谋而合: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曾准备迁都西安,并成立西京筹备委员会进行前期规划,委员会成立之初,即将调查名胜古迹列入工作大纲,在隋唐曲江遗址、唐大明宫、苻秦宫城、阿房宫等73处古迹处载立标志,并分别培植风景、果林等以资保护。 1937年,西京筹备委员会提出《西京市分区计划说明》,将西安市区区分为行政区、商业区、工业区、农业试验区、文化古迹区和风景区6个城市功能区。文化古迹区被列在首要位置,范围包括如今曲江新区、大明宫、汉长安城、阿房宫、昆明池;行政区设立于城南凤栖原;旧城规划为商业区,充分体现新旧分治。 2002年,西安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前夕,当地一些规划学者说,如何参照和借鉴《西京市分区计划说明》所提出新旧分治的思路,对西安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调整,仍然是当务之急。 现实和历史在这里以一种荒谬的方式交错,好似黑色幽默,其背后是60余年的时光。中国规划网西安4月23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