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热点关注 >

转型中国的重庆突破

时间:2010-04-23 13:2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不求经济指标长得最快,但求老百姓生活改善最明显;不求高楼大厦盖得最多,但求老百姓过得最幸福。”

    “共产党人说话是说话算数,一定要说到做到。”

    2008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薄熙来赴重庆任市委书记半年后,提出了建设“五大重庆”的目标。2009年9月,他又在全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作出上述坚定表态。

    薄熙来说,“‘五个重庆’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本地化。”他不止一次谈到,对待中央强调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当成套话、口号,要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将其变成具体的推进措施。

    五个重庆:搭建经济与民生协调并进的发展转型模式

    建设宜居重庆、畅通重庆、平安重庆、森林重庆、健康重庆的战略,在2008年7月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获得通过。

    经济建设与民生建设,从全国来看还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而在待发达地区则是一条腿短、一条腿更短。在这种情况下,类似重庆这样的待发达地区,究竟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否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的转轨发展?重庆在严肃的思考后走出解题的第一步。

    这是一个突出科学发展主线的多维度契合转轨的“战略措施包”。薄熙来认为,“五个重庆”是全面推进重庆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既是经济建设,也是重要的民生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接近20个月的实践,这个“战略措施包”带给重庆怎样的变化?或是重庆人对能预见的未来有了怎样的希望?

    重庆相关部门告诉本刊记者,去年全市在“五个重庆”上的投资额是2050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7个百分点。这让重庆在全球金融危机撞击之下、全国为“保八”艰难努力之时,实现了GDP增长15%左右的增速。单是“森林重庆”建设就用工5000万个,有20多亿投资直接转化为群众的收入。

    按薄熙来的直白的说法,“宜居重庆就是让百姓住得舒服,而且买得起房。”重庆计划到2010年,完成主城区剩余的400万平方米危旧房拆迁改造,建成廉租房220万平方米。今年还启动了庞大的公租房计划,未来10年,将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以一揽子解决30%左右的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这让生活在重庆的低收入群体,看到了实现“住有所居”的希望。

    “畅通重庆就要让主城不塞车、乡村有油路。”道路建设在不断推进,到2010年底,可新增通车里程288公里。2012年,再建1000公里高速公路,建成大运力的高速铁路网和完善的市内轻轨网,实现“半小时主城”、“4小时重庆”、“6小时周边”、“8小时出海”目标。

    “平安重庆就是增强老百姓的安全感。”公检法部门提供的统计数字是,截至今年1月底,共抓获涉黑涉恶人员3330人,冻结、扣押、查封涉案资产21.8亿元。各类安全死亡事故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0.1%、2.7%,其中较大事故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6.7%、38.8%。

    “森林重庆就是让老百姓多吸氧。”一年多来,重庆造林798万亩,比前10年的总和还多出1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重庆市委副书记张轩对这一成绩还不满足,“作为一个大山区,这远远不够。按熙来书记的话,各个山头都要毛茸茸的,给老百姓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建设森林重庆,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保护三峡水库的水环境,打造长江上游绿色屏障。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说,当前中国需要从黑色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型,从生态赤字经济向生态盈余经济转型,“森林重庆”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具体体现,其绿色发展经济可以为各地区所分享。

    “健康重庆就是让孩子长得壮、老人长寿、全民活得健康。”去年全年投入106.8亿元,其中医疗卫生方面85.4亿元,体育方面21.4亿元。完成734个基层医疗设施改扩建项目,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提前2年实现国家规划目标。

    胡鞍钢说,“五个重庆”建设,可称之为特大型城市科学发展理念的嬗变。他认为,“森林重庆”侧重环境,“畅通重庆”侧重效率,“宜居重庆”侧重舒适,“平安重庆”侧重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健康重庆”就是讲人本身。“这些目标,都是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的理想境界,既突出了发展是第一要务,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

    跟踪观察重庆社会发展变革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崔之元说,“五个重庆”一个个都实实在在,结合起来就是科学发展,而且丰富多彩,全部实现以后,会给重庆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五个重庆’将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副主任贡森的评估是,“‘五个重庆’既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环境,又有强烈的关注民生,是待发达地区的好经验。”

    香港《亚洲周刊》资深特派员纪硕鸣说:“如果说按照重庆的设想,‘五个重庆’能够实现的话,那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和谐社会就看得到了。”

    平安重庆:公共安全供给的制度平台

    对重庆的城乡百姓来言,近两年一个明显的切身感受是:生活更加安全。

    事实上,在“五个重庆”中,平安重庆是特别值得书写的,“打黑除恶”也最为外界关注。薄熙来说,一个地方要实现科学发展,有大出息,必须走正道,维护公平正义,把“流氓经济”、“无赖经济”彻底清理掉,营造科学、民主、法制的发展环境,让百姓安居乐业。

    进入21世纪,全球公共安全保障受到了巨大挑战。从美国的“9·11”到伦敦的地铁爆炸,再到最近莫斯科的地铁爆炸事件,都说明了全球公共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就我国来说,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类经济利益矛盾日趋复杂,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矛盾的危害及影响力也会借英特网急剧发酵增大。社会矛盾和官民矛盾、黑社会势力和政治保护伞相互交织。要有效应对转型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的压力、正确处理这个阶段的各种矛盾,提供公共安全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重庆去年夏季以来震动全国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抓获了涉黑涉恶人员3330人,立案侦办涉黑团伙62个1265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733起。尤其过去一直没破的1000多起命案,一年之内破了560起,积累的众多重伤害案件破了一大批。再加上一个“大下访”,一年之内党政配合,政府出钱,投入40多亿元,把过去10年涉及上访的85000件事情“一遭解决”,牵涉到的人口近200万人,双解职工就有几十万。这让重庆人看到了贴近人心的平安重庆的希望。

    平安重庆的意义已非以前运动式的“除黑除恶”所能概括,更有意义的是重庆在公共安全供给制度建设上的创新努力。

    重庆市将公共安全保障纳入了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优先安排高额预算内资金,保证公共安全作为基础性公共产品向市民和外来投资者提供。他们将公共安全支出界定为公共预算财政预算安排的优先领域之一,共安排财政预算资金155.2亿元,为平安重庆建设提供财政支持,用于信息化建设、装备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样的安排,实际上是利用预算的刚性,来保证公共安全这一公共产品能够源源不断、高质量地生产。”胡鞍钢说:公共安全本身是一种公共服务,之所以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就是人民除了他们的人均收入作为私人消费需求以外,一定需要公共安全服务作为保障。

    为让党委和政府真正负起把公共安全供给理念落到实处的责任,重庆市政府与各区县、市级部门签订平安建设责任书,建立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了平安重庆建设工作考核办法。

    平安重庆建设从部门工作升级到“党政工程”的转变,等于党委政府自己给自己套上“紧箍咒”,而群众就是唐僧,群众不安全了,党委政府就要头疼,就要难受。重庆市委副书记张轩说,“平安重庆建设就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对公共安全的定义,重庆市将老百姓最关注的社会安全、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居住安全“五大安全”和法制环境、执法队伍“两大建设”等包涵进了平安建设的指标体系,指标中还包括群众安全感指数、民间纠纷调解成功率、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等等,平安重庆的指标体系不断充实完成起来,而且力求“可定量、可评估”。

    没有先进完备的基础设施,公共安全就是纸上谈兵。重庆适应这一趋势,为平安重庆的建设创造硬件基础。全市有了集报案受理、查询监督于一体的城镇街头“阳光警务服务平台”终端机3083台,设立起了农村报警电话服务网点和开通手机短信报警服务平台,群众报警更加方便。公安部门告诉记者,目前重庆主城区接警后10分钟内就能到达现场处置。重庆还在城镇的每个社区、农村,按每5000人左右建立一个警务室,实现一区一警或一区多警,提高群众见警率。

    重庆市推出了交巡警合一改革,被重庆市长黄奇帆戏称为“商鞅变法”。他们说,此举借鉴了美国、香港等的警务模式,交巡警由过去的单一职能转变为复合型职能警种,集刑事、治安、交通执法管理于一身,市区已经建立起150个交巡警平台,该模式2010年2月7日正式启动,截至3月20日,主城11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41%,主城区21年来首次出现街头“两抢”案件“零发案”。

    这让专家有了这样的期望:重庆在平安建设方面的探索,或可为建设平安中国提供有益的经验。

    统筹城乡:西部待发达地区社会改革的试验场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全国性的大难题、大课题,国家当然希望通过一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定向的改革探索。2007年6月7日,国务院同意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与中央在东部沿海地区已经设立的特区相比,重庆这个“试验区”无疑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特殊的历史使命。薄熙来说,如果重庆主城越来越漂亮,城市人越来越富裕,但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几十年山河依旧,就会形成巨大反差,就不是城乡统筹。因此,他提出了要做好山的文章,通过贯彻中央林权改革,释放贫困山区生产力,把荒山变成“秀山、宝山”,让渝东南、渝东北老百姓致富。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不仅具有西部的特性,也有很多的独特性,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叠加。重庆市委、市政府意识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成败在改革,而改革必须走自己的路。

    像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以前重庆的区域发展差距大,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公共产品的提供不均衡。重庆着力改变过去向城市倾斜的公共产品提供模式,力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的均等化。

    比如在教育上,下狠心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442.9万平方米的中小学D级危房被全部消除;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按同一标准编制,农村边远地区补充教师1万多名,对19万余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户籍制度是城乡统筹的核心问题。重庆已经确立了“架设城乡户籍通道,建立城乡统筹一体化户籍制度”的总目标。两年来,全市净增城镇居民72万余人;全市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总数64.9万余人。今年再度明确户籍改革分两个阶段推进,到2020年,将实现1000万农村人群转户目标,力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

    既有户籍壁垒难破,源于绑架在其身上的不同利益,尤其是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推进户改、加速农转非的同时,重庆通过均衡的资源供给,拉平城乡社保水平。2008年,重庆全面推行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待遇水平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大致接近,并从制度上解决了转移接续问题。又如,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逐步打破城乡界限和户籍界限。此外,还在国家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基础上,于2009年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15个区县开展了试点。

    胡鞍钢认为,作为与京津沪不同的“大农村”直辖市,重庆要为巨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这既是重庆巨大的发展挑战,也是巨大的发展机遇。“重庆不仅要解决这一社会转型的基本问题,还要为西部乃至全国提供发展示范经验”。

    民本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创新

    今年2月,在春节团拜会上,温家宝总理第一次提出“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竹立家教授认为,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民本社会,是中国未来社会改革的方向,其核心就是追求公平正义,“让人民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五个重庆也好,统筹发展也好,最根本的就是建设民本社会。

    重庆财政对民生倾斜的程度,令许多观察人士咋舌。2009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682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51.7%,创历史最高纪录。这已是连续第三年,民生支出占到总支出的半数以上。

    重庆市财政局局长刘伟详细解释,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去年初重庆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增收压力巨大,但全年仍然保障教育支出增长26.7%,社保支出增长33.5%,稳定就业支出增长23.3%,公共卫生支出增长48.8%,扶贫帮困支出增长36%。

    鉴于渝东南、渝东北“两翼”地区涵盖全市50%农村人口、80%贫困人口,是城乡统筹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今年初,重庆启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预计未来三年,财政性总投入近100亿元。同时,重庆将公共服务预算增量的70%投向农村,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薄熙来曾这样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不求经济指标长得最快,但求老百姓生活改善最明显;不求高楼大厦盖得最多,但求老百姓过得最幸福。”

    “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上的举措,彰显的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政治意愿与坚强决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副主任贡森告诉本刊记者,对民生财政的倾力投入,以及体制机制保障,这一系列探索,贯穿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全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黄奇帆说,重庆之所以能做大“民生财政”,一方面得益于重庆国资每年上缴国资收益,为政府增加公共服务腾出了财力空间;另一方面还在于不断创新财政资金筹措方式、拓宽筹措渠道,探索将基金和非税收入等用于民生。

    去年,重庆市着手解决近百万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养老保险缺失问题。经测算,征地农转非人员全部参保,需财政补贴124亿元,按中央“每年可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6%”的政策,筹集这笔资金至少需要20年。因此,重庆市政府决定额外开征“征地统筹费”,预计5到8年就能够把这部分资金筹集到位。

    有了财政的强力支持,重庆目前已有90万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养老保险体系,33万人已开始领取养老保险。

   “唱读讲传”、“三项制度”、“结穷亲”:捡起为人民服务的创党理念

    有专家这样说,“未来30年,中国要搞出一个让人民幸福、尊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有核心的价值观支撑。”

    2008年底,重庆市委宣传部曾向全市干部群众发放11万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部分人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错位,有31.92%的人出现非马克思主义倾向,13.67%的人对共产党长期执政持不拥护和无所谓态度,有14.48%的人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持不拥护和无所谓态度,有20.13%的人推崇享乐主义,有14.13%的人推崇拜金主义。

    重庆市委高层认为,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不仅发展没有动力,而且会失去方向,“必须用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9年6月,重庆市委召开三届五次全委会,薄熙来的讲话题目是《唱响主旋律凝聚精气神以社会主义文化促进重庆大发展》的讲话,其中把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的“唱读讲传”活动,作为要办好的九件实事之首。

    这一活动,被一些媒体简化为“唱红”,并引发了外界的议论。对此,薄熙来曾讲过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重庆的‘唱红’是搞左的一套,不能这么认为。实际上,‘红’讲到底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为老百姓服务,这是共产党当时建党的本意。共产党成立就是要为老百姓服务。所以,‘唱红’这个概念说到底就是为人民服务。今天中央倡导的以人为本,其实是一脉相承。一个社会不仅需要物质,而且需要精神,需要有精神追求。中华民族这么一个伟大的民族,总不能去追求、模仿哪一个民族,去COPY人家的精神追求。中国这么一个泱泱大国,总得有中国精神。唱读讲传,就是想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全整过来。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让经济实力大增,她的文化也应该是站得住脚的。所以,一个是中国历史上的优秀文化,一个是共产党的文化,这两个文化我们要弘扬,这就叫唱红。”

    联想到薄熙来多次谈到的“一个社会要有精气神”的说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原主任张国祚在重庆调研后说:“唱读讲传实际上是增强软实力的一个成功探索,是个创举。”

    与“唱读讲传”同步的是,重庆在党的建设上推出了“三项制度”。“三项制度”是指党支部书记定期接访、委员按期走访和办理并定期反馈。实施1年多来,接访群众368万人,走访群众996万户,收到群众反映问题275万件,帮助解决209万件群众的烦心事、困难事,群众满意度为96.1%。薄熙来说,一个人,整天坐着不动,毛细血管就会栓塞,手脚麻木;我们也一样,如果大家都浮在上边,不跑农家地头,远离基层,脱离群众,就要出“大毛病”。

    与此同时,重庆在党员干部中间推出的“大下访”、“三进三同”、“结穷亲”三项活动。两年间,在中央统一部署的“大走访”的基础上,重庆组织20万名干部“大下访”,配套投入48.8亿元用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共解决各类信访问题8.5万余件,加上“大下访”,一共解决了1.8万个“积案”,其中80%是该解决而过去没认真解决的群众实际困难,直接受益群众近200万人。

    “三进三同”则是党员干部“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下去以后的同志,不管是来自城市的或者是原来从农村出来的,下去以后回来的感觉都不一样。”重庆市委副书记张轩说,“政权机关对人民有了感情,有助于决策真正从实践中来。”

    “结穷亲”活动开展以来,20万名干部职工与近50万户贫困户结了“亲”,帮扶的钱物2.2亿元,送去脱贫致富项目16万个,帮助群众解决具体困难问题29万个。

    重庆工商大学校长王崇举说:“‘大下访’、‘三进三同’,本质上是针对人民群众,尤其是经过30年改革开放以后,生活仍然比较贫困、话语权比较微弱、积累的矛盾在他们身上仍然比较尖锐的居民,实实在在地解决他们的问题。”

    “重庆捡起了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创党理念。”纪硕鸣这样评价。

    经过30年多的改革开放,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向科学发展的转型,不仅是经济体制或发展模式的转变,而且还是建立在经济转型基础上的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这对下一个30年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大的课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正在进行时的重庆实践,其意义在于他们用创新的理念开辟着转型的路径、建设着转型的载体。(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亢 张桂林 汤耀国)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