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粗放型管理,告别凭经验办事,坚持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如今,廊坊城市管理正逐步走向“精耕细作”。
“中心!中心!071号城管监督员向中心报告:建国道春明市场对面一个井盖丢失。”3月28日上午,廊坊城管监督员安维萍在例行巡查中发现井箅子丢失,立即通过“城管通”把这一情况报告给了监督中心。一分钟后,相关信息转到廊坊市政处,施工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补装。从发现井盖丢失,到补装完毕,只用了40多分钟。
“井盖丢了,一个星期不能补上,群众能对城市管理满意吗?”廊坊市综合执法局局长王凯军认为,让群众满意的城市管理,必须是高效率、以人为本的管理。为此,他们建立起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将市区划分成228个网格区域,164名城管监督员对所分管网格区域进行全时段监控,使72600个城市“部件”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保证了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迅速反馈到相关部门。
廊坊市对城市管理各类问题的处置都有明确时限、考核责任和时效,有效杜绝了拖拉现象。街头座椅出现问题如何处理?市园林局的同志说:“2小时内必须到现场勘验,并组织人员实施维修。不需要采取工程性措施的,24小时内解决;需要采取工程性措施的,3天内解决。”交通信号设施出现问题怎么办?市交警支队的同志介绍:“45分钟内必须派专人到现场勘验并组织维修,不需要采取工程性措施的,2小时内解决;需要采取工程性措施的,一周内解决。”
井盖丢失、自来水水管破裂、露天烧烤污染、垃圾乱堆乱放……市民身边的烦心事,通过这张联系全市30个职能部门的数字化“网络”,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妥善处理。运行3个多月来,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共立案1136件,办结1025件,结案率达到了90%以上。
一个让市民满意的城市管理体系,必须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廊坊市在城市管理中,坚持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保障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利益。在治理丰盛路、裕华路占道市场过程中,他们改变过去简单驱赶的方式,
通过多方协调开辟两块规范的市场,引导摊贩到市场规范经营。从堵到疏,不仅为800多个流动商贩提供了固定经营场所,还方便了市民生活,美化了城市环境,取得了一举三得的好效果。
修鞋、修车、修锁等摊点,往往是城市管理的难点,缺之不可,放之则乱。廊坊市综合执法局改变过去冷、硬的管理方式,出资3万元制作了260个不锈钢围挡,免费发放给维修摊点,使往日杂乱无序的摊点一下子变得整洁起来,既美化了环境,又使这些人有了生活保证,还方便了市民生活。
为积极构筑科学的城市管理体系,努力实现从被动管理、治标管理到主动管理、治本管理的转型,廊坊市积极适应城市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出台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规划区“门前十包”责任制管理办法》、《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城市管理制度,构建起多部门协调、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的“大城管”格局。去年以来,该市大力推行“门前十包”责任制,从卫生、绿化养护到楼体亮化、车辆摆放等,事事都有人负责。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100多家沿街单位签订了“门前十包”责任书,主干道签约率、履约率接近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