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作为中新政府间重大合作项目之一的天津中新生态城,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建设,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具有环保、节能、宜居、和谐等特色的生态之城,入住人口已达三万人。 盐碱地上崛起绿色之城 走进中新生态城,就像走进了一座大花园,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一栋栋绿色建筑拔地而起,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尽收眼底。然而在七年前,这里竟然是水质恶化,盐碱覆盖的苍凉荒滩。 而当初为什么将生态城区选址在环境如此恶劣的盐碱荒滩地上呢?生态城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周女士告诉了我们答案。她说,这是要凸显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市的示范意义。如果在这个盐碱地上能够建一座新城,而且这个新城是能够体现绿色、低碳及循环发展,能够体现生态文明的理念,在这样的城区搞这样的示范有很大的典型意义。如果在这个地区能够建成这样的城市,在中国其他地区建设一个绿色发展的城市或者城区,应该更能够做到。 七年来,经过各方面的不懈努力,已经将这片土地进行了彻底的治理,完成了330万平方米的景观绿化。昔日荒无人烟的盐碱地如今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之城,并且还成为了国家首个绿色发展示范区。 海归博士:如同身在新加坡 在生态城内,记者采访了部分业主,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在这里的居住体验。 记者在经过生态城内某小区时,遇到了正在为自己新房装修的业主小朱。从谈话中得知,小朱是刚刚从新加坡留学归来的博士生,毕业还不到一年。他对记者说,由于多年在新加坡生活,回到本土后的环境让他非常不适应。他发现,街上的车辆相比自己出国前已经多了太多,大量的尾气排放使之前居住在老城区的他在每天交通高峰都不敢开窗户,并且时而还有雾霾天气,习惯了在外的他表示很难适应。后来,他通过新闻了解到中新生态城内不少小区已经全面落成,所以决定立刻贷款为自己购置一处现房。 来到这里后,他觉得这里和新加坡十分相似,绿化覆盖范围非常广,并且很多的设计理念都是从新加坡借鉴而来并且加以改善的。他指向旁边那片凹凸不平的地面说,这就是按照新加坡的“海绵城市”理念所设计的。由于新加坡淡水资源短缺,无论下多大暴雨,这种凹凸式的设计都会将雨水“锁住”,并且迅速被管网排到蓄水池中,每一滴水都被收集起来,有效地加强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除此之外,小朱还为记者介绍了生态城内的多处与新加坡相同的城市设计理念,低碳环保,让记者大开眼界。 他还对记者说,最近他结识了很多这里的业主。通过交流,他发现生态城内居民的环保意识非常强,给他介绍了许多低碳生活的小知识,让他受益匪浅。并且,小区还提供了公共自行车,许多业主都是借助这种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出行。 采访的最后,小朱由衷地感慨,环境这么棒,还有这么多友善的邻居,真是选对了。 毕业生:政策支持顺利安居 记者从生态城了解到,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由两国政府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中新天津生态城重点发展文化创意、环保科技、金融服务等绿色产业,目前已经吸引企业1700多家。随着生态城入驻企业逐渐增多,生态城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加大,目前共有1000多个人才缺口虚位以待。因此,不少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到生态城参加招聘,就职后选择落户在这里。 业主陈小姐就是其中一位。陈小姐来自山东,去年在天大毕业后就留在了天津并选择到生态城内的某家国际企业就职。她对记者说,到这里上班后,感觉这里的生态环境真是太好了,非常想在这里为自己购房,但是一直担心自己的户口问题而迟迟没有出手。 后来她了解到,政府从户口方面有政策支持,对于外省市生源在天津的高职院校上学的,毕业后在生态城找到工作的,可以落户。陈小姐了解到后非常高兴,政策的支持使她消除了后顾之忧,立刻选择在这里落户。陈小姐说,这里生态环境好并且距离自己的工作单位很近,一举两得,真是一个愉快的决定。 据记者了解,符合全日制本科学士学位以上的应届毕业生,都可以落户生态城。对于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有工作经验的人,还可以走人才引进政策。此外,中新天津生态城针对不同层次人才,建设了政府公屋、蓝白领公寓、人才公寓和商品房等以满足住房需求。 社区调查:一站式幸福生活 记者之后又来到了生态城内的第三社区中心,发现这里与城市传统的居民社区有所不同,将以往相对分散的配套设施集中在居民区最中心位置的一栋大型建筑——社区中心。整个社区类似一个小型城市,居民步行15分钟就可到达“城市中心”。目前,生态城共有七十多家商业服务机构进驻社区中心,涉及餐饮、购物、美容、中介、洗浴、缴费等十余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初步形成社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在社区里,60多岁的李女士对记者说,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日常生活需求都能满足,甚至修鞋、修拉链、配钥匙这样的小事儿都能办。 记者随后看到社区中心还分布着图书馆、青少年科技活动室、儿童快乐城堡、老年日间照料室、健身驿站等14个功能室,全部对居民免费开放。来到一楼1200平方米的社区医院,记者看到70多岁的刘老正在测血压,跟社区医生聊保健知识。他说,社区医院最大的特点是开放式,提供开药、输液、保健、康复、B超等医疗服务的同时,还提供300户至500户居民一名的家庭医生上门诊疗。 在社区中心一楼400多平方米的办事服务大厅,办理各项业务的居民非常多,40个日常事项可一站式办理。工作人员小赵告诉记者,工作人员来自管委会各个部门,推行即时办理,无法即时办结的事项推行“两步工作法”,即居民只需递交材料和领取办理结果两步即可办理完毕。 环保调查:清洁能源自己生产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供电营业所的楼顶上,有6台风力发电机和5组太阳能电池板,几乎占满了楼顶的空间。营业所的小郑介绍说,这栋楼采用的是智能微电网技术,不仅有风力和光伏发电系统,还设有储能系统。楼宇通过部署在内部的信息采集终端,收集供电、用电设备的信息,实现对整栋大楼能效的综合管理和与电网的双向互动。在保障安全可靠供电的同时,智能微电网技术能够让大楼充分利用自己“生产”的清洁能源来降低能耗。 不仅如此,小郑还对记者介绍说,在生态城内,有一个集中风力发电项目——蓟运河口风力发电场,发电容量0.45万千瓦,通过10千伏专线接入和畅路110千伏智能变电站。除此之外,生态城内还有两个地面光伏发电项目,分别为装机容量0.37万千瓦的北部高压带光伏发电项目和装机容量0.54万千瓦的中生大道光伏项目。这三个发电项目平均每个月上网的发电量为130万度,而生态城所有居民的月平均用电量约为140万度。他说,生态城居民所用的电,基本上都是自产的清洁能源。 除了这些集中的新能源发电项目以外,在天津生态城还有很多分布式电源。风力发电机或矗立在路边,或矗立在居民小区内。而光伏太阳能发电板则更是随处可见,停车场、建筑的屋顶,甚至街边的公共垃圾箱上。 交通展望:未来Z4地铁连接 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近日启动轨道交通Z4线选线专项规划公示,作为一条串接滨海新区南北片区与核心区的骨干线路,在不久的将来,市民坐地铁去中新生态城又快又方便。
Z4线长约42.4公里,共设车站23座,其中地下站10座,高架站13座。线路经汉沽东拓区、中心渔港、滨海旅游区、生态城、北塘、开发区、中心商务区、于家堡城际枢纽、渤海石油新村、中部新城等重要区域,与本市线网中多条轨道线实现换乘。23座车站暂命名分别为,新城一站、新城二站、石油新村站、津沽南路站、南大街站、堡东路站、于家堡站、文化中心站、泰达站、第三大街站、第五大街站、第九大街站、第十三大街站、北塘站、生态城站、玉林道站、南开中学站、航安道站、航母站、玉砂道站、中心渔港站、总医院站、汉蔡路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