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水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雨水利用工程既起到水资源循环利用、补给地下水的作用,又能起到防洪的作用。在我国,雨水利用工程目前还未全面推广,主要受到以下三个方面因素的限制:
首先是资金问题,雨水利用工程的建设依靠财政部门每年拨付一定资金,工程规模才得以不断扩大;其次,建设一个雨水工程,需要一定条件,尤其是对已建成小区,可能涉及对现有道路、绿地、景观的改造;第三,雨水利用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协同配合。
在2008年的绿色奥运中,雨水利用是一个核心的技术,在建设场馆的时候,规划者、建设者就考虑到了水立方屋面和整个奥林匹克中心区广场的雨水利用。包括森林公园的景观补水,都利用了大量的雨水,所以这几年整个奥林匹克中心区没有出现过积水,包括去年的北京7.21暴雨之后亦然。
我国的城市雨水利用工程实例分析
(1)北京将建四座天然调蓄水池
雨水是否成灾,除了防洪设施的强大外,就是依靠城市排水系统。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石维新表示,目前北京市的雨水排除系统建设标准偏低、能力不足,造成雨水“收不进、排不出”。业内专家也提出,北京市的部分排水管道因使用年限长,结构老化严重,成为社会公共安全隐患。另外,收水设施还存在雨箅子数量少,收水设施不足,垃圾堵塞雨水口和下水道等问题,造成雨水收不进。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将分3年完成84座立交桥的排水系统升级改造,其中计划今年进行改造的是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出现严重积水的20个桥区,包括莲花桥、安华桥、六里桥、农展馆桥、大钟寺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工程目前迟迟未动工的主要原因是涉及到拆迁,因为拆迁资金困难,所有工程尚未动工,但肯定是要改造的。
(2)石家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状况
调查了解到,目前石家庄市城区的雨洪治理主要是将地面雨水通过地下排水管道排入下游退水渠或排放到污水处理厂。也有部分雨水进入渗水井、渗水池和市内公园坑塘,部分雨水通过树木、花草、草坪绿地,裸露地面吸收和渗入到土壤中补充土壤水。此外,目前,几乎所有小区的雨水都会排放到市政管网中。
石家庄属于严重缺水城市,加大雨水利用可以说好处多多:一方面,集蓄雨水可用于冲洗厕所、喷洒路面、浇灌花草、水景补水,甚至用于循环冷却水和消防用水,从而替代自来水的消费量;第二方面,强化雨水的土壤入渗,增加土壤的含水量,甚至利用雨水回灌提升地下水位,从而修复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第三,土壤的雨水入渗量增加和雨水径流的存储,都会显著地削减城市暴雨径流量和非点源污染物排放量、优化小区水系统、减少水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昆明交流雨水收集利用经验
日前,昆明市水务局和市节水办召集各县市区节水办负责人和部分设计院专家及施工单位等120余人,共同聚在一起对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设计技术进行交流。截至去年12月底,昆明已有17个项目建成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还有一批符合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条件的新建工程,正在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
据介绍,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道路、建筑群等不透水面积的扩大,使得雨水不能入渗补充地下水,加剧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大雨时,径流迅速汇集造成地面积水甚至城市局部洪灾。因此如果在城市建设中,注意建设雨水收集利用工程,把原来被排走雨水拦蓄下来利用,既增加了城市可利用水资源量,节约了自来水,还可以有效的减轻城市洪涝和排水系统压力,改善和修复城市水环境,涵养地下水。
城市雨水利用工程建设的相关建议
而充分开发雨水资源则是切实可行的办法。但如何才能实现天人合一、人水和谐,实现我国雨水集蓄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通过立法把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将城市雨水利用与城市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建设统一考虑;第二,要加大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资金投入。建设雨水回收设施需要花钱,许多地方不愿意,但如果从长计议算经济账,这种投入是值得的。
在日本、在德国等国家中,除了建设地下排水管网,修缮雨水涵洞的同时,还在加大雨水利用的措施。以日本为例,日本对雨水收集有严格的规定,一万平米就要建500吨的蓄水池,同时对雨水的入渗、回用都有一些强制要求。大力修建涵洞等排水设施固然很重要,但这种建设耗时长,投入巨大,甚至在有些区域无法实现。应认识到排水与储蓄利用并重,减少排入雨水管网的径流量。
在暴雨的状况下,有些山区,除了加大建设水利设施、防洪设施、排洪设施的同时,我们也建议加大雨水的储存利用。我们经常去山区郊野游玩,也看到了山是非常缺水的,绿化也需要大量的水,一场雨我们有十几亿吨的水白白流走,我们是不是也要考虑如何在治理洪涝灾害的同时加强雨水的回收利用,增加它的储蓄与制流?同时农业也在与城市争水。我们可以利用雨水做农业的设施,养猪、养牛,包括农业大棚、蔬菜养殖基地等,利用雨季的水来进行自身的循环,减少与城市争水,也能够减少调水工程的规模。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