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州市深入实施生态美市战略,积极探索以生态理念为先导、以生态产业为核心、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生态文化为支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发展中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路子,先后荣膺“中国太阳城”、“中国功能糖城”、“中国中央空调城”、“生物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全国十大“低碳发展突出贡献城市”等国字号荣誉,有力推动了幸福德州的建设进程。 以理念为先导,以机制为保证,生态建设大格局初步形成。德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工作,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美市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生态建设领导小组,把生态建设工作作为科学发展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考核奖惩。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地市级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政协监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大格局。 治污体系日益完善,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2010年,德州市代表山东省迎接国家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取得了海河流域七省市和全国九大流域33个考核代表城市“双第一”的好成绩,受到国家和省政府的通报表彰奖励。2011年,全市5条主要河流水质年平均值为COD40毫克/升,氨氮1.71毫克/升,稳定达到恢复鱼类生长目标。城区空气质量持续转好,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连续5年年均增长5%,良好率达到了70%以上,城区空气质量改善在全省13个内陆城市中处于先进位置,《碧水蓝天行动规划》提出的“天蓝、水清”的远景目标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打造生态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德州市坚持把产业生态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和抓手,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积极构建结构均衡、布局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现代产业体系。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7:54.3:33,三产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万元GDP取水量123.1立方米,比2003年下降了58%;万元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13.18立方米,比2003年下降了76%,圆满完成COD和二氧化硫减排量,分别比2005年削减18.8%和25.08%。 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成效初显。做好“水”的文章。所有县(市、区)都实施了中水进城工程,使城区水系“死水变活、活水变清”。中心城区建成明月湖等以水为主题的城市景区6处,形成水脉相连、水系相通、水景密布的城市景观。做好“绿”的文章。全面实施城市绿化提升工程,到2010年底,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39.5%和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08平方米,基本形成立体式城市绿化体系。做好“生态创建”的文章。目前已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34个,省级生态文明社区16个,一幅幅生态文明的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加大监管监测力度,环境监管与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德州市在全省率先推行了点源、入河排污口、河流断面“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分阶段制定各入河排污口、河流断面控制目标,实行定期检查,定期监测,超标预警,严格考核。建立数字环境监控系统,对全市所有重点废水企业、污水处理厂、主要河流跨境断面、城区饮用水源地24小时实施在线监控,运行率和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原则,市政府出台了《德州市环境安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了市、县、企业和防控、预警、应急处置、组织保障以及问责的“三级管理、五大体系”。“十一五”以来,全市未发生环境安全事故。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