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洛阳市大生态建设的设想与建议
近年来,洛阳接连获得“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在省内树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在全国叫响了绿色品牌,成为中原经济区的一个亮点。省委咨询组的同志曾多次到洛阳调研,对此形成了共识。如何更上一层楼?经过多次研讨,现提出一些初步设想与建议。 一、高端绿色网络的基本要求和洛阳市的优势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建设新农村不能照搬城市的模式,实现城镇化,不能牺牲农村和农民的利益。城乡生态建设也应当遵循这个原则。遵照省委关于现代城镇化带动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精神,从洛阳的实际出发,我们应提出更富有特色的高端要求。 我们在《中原经济区实施城乡生态一体化工程》的研究中提出,要把城乡生态一体化当做一个工业重点项目、一项硬件工程来抓,全方位给以财力、物力支持,进行系统规划和布点建设。设想有五种模式:(1)大城市带动区县,如郑州市对下属区县可以分层次提出不同要求。(2)大城市带动大郊区的城、镇、村绿色网络。像洛阳市面积比较大,地理地貌类型也比较复杂,可以考虑用网络方式布点。(3)中小城市直接带动。(4)企业带动。(5)先进农村试点带动。洛阳市郊县多、面积广、地形复杂、两元结构突出,不能完全照搬外地一体化的模式来规划,实施大城市带动大郊区,构建都—城—镇—村绿色网络的架构比较容易突出特色。 所谓大城市带动大郊区的都—城—镇—村绿色网络,是以大城市为中心,形成大都市—卫星城—集镇—农村互动,建成一个网络式的绿色体系。它的特点是以绿色、生态为主线,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分层布点,多元发展,发挥大城市辐射作用,各级联动,形成一个网络式的架构,促进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多板块、多形式发展,组合成一个紧松兼容的生态整体。它既有一体化的紧密层,又有相对独立的外层板块。 洛阳带动县(市)区较多,二元结构十分明显,各县的经济状况差别很大,可利用网络式架构,即利用多层、多元、多种特色的结构实现生态建设整体化的要求。就洛阳而言,具有以下优势:(1)市区发展水平高,集中一批大型企业,污染性产业较少,又是古都、旅游胜地,其带动能力强;(2)地理条件富有特色,物产丰富;(3)水源相对充沛,建有多座水库;(4)森林覆盖面积大,动植物多样化,品种富有特色,包括享誉全国的洛阳牡丹;(5)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多彩,是享誉全国的旅游胜地;(6)广大乡村原始生态面貌保留较多,发展绿色经济有较好的基础;(7)生态建设已有较好基础,积累了丰富经验,各届领导重视绿色经济。构建都—城—镇—村绿色网络,可以使洛阳形成多样化的绿色产业带,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绿色基地和样板。 二、实施绿色网络架构的若干工程 洛阳构建绿色网络应该建成现代化绿色经济几大基地:绿色工业基地、绿色能源基地、绿色大农业基地、绿色文化基地、绿色旅游基地、绿色休闲基地、绿色水源基地、绿色交通枢纽等。洛阳应当把绿色经济和绿色文化叫响,实现城乡互动的综合性绿色大板块。为此,可实施以下工程。 (1)以林业为主的绿化工程。洛阳的森林覆盖率近50%,除保护原有的森林资源外,洛阳还应在部分地方退耕还林,优化结构,加强保护尤其是珍稀的树种的保护,同时开发新的品种,让森林变为全市重要的绿色资源,实施林农结合、林牧结合、林果结合,立体经营,成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林业资源基地。 (2)绿色水系工程。黄河及其支流伊洛河和几座水库总体上水质较好,应当把保护水质放在第一位。同时,构建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储存雨水设施,把节水放在重要位置,让市区、郊区、山区的居民及游客都能喝到洁净水。在此基础上,开发利用水资源,发展水产业和水上旅游等。 (3)提升绿色工业和绿色能源工程。洛阳的企业,从市内大企业到村镇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矿区,都应把绿色放在首位,实施绿色工艺、循环利用,创造绿色产品、绿色环境,改造、淘汰污染产业。其中,绿色能源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包括发展太阳能和农村的沼气工程。目前,比较出名的是栾川和孟津,可以提升和推广它们的经验,让各县(市)区都行动起来,建设绿色工业和绿色能源示范区。 (4)绿色循环大农业工程。洛阳的农业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可以考虑发展立体农业、立体林业,在大农业(农林牧渔菌)内部增设循环渠道,变废为宝,并与沼气结合,形成沼气生产利用的产业链。建议洛阳加大规模化生产、利用沼气工程先走一步,设法替代一部分天然气,并力争建设沼气企业;与规模化养殖模式(特别是草食动物)紧密结合,实现产业创新,争取有新的畜产品上市。 (5)绿色旅游和休闲工程。洛阳的旅游有很多地方尚待开发,在此基础上应当多发展绿色休闲生态旅游,如避暑山庄、森林公园、田园式宜居区和各种游乐场所。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好的旅游生态环境,应打出绿色旅游牌,使人们一进入洛阳,就像进入氧吧一样。 (6)绿色食品基地工程。食品质量安全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洛阳发展绿色食品条件优越,包括水果、蔬菜、小杂粮、肉、禽、蛋、奶、鱼、食用菌以及药材等。应当创造更多的绿色品牌,构建从源头到流通、消费一条龙安全监督体系,把洛阳打造成绿色食品基地。 (7)城乡绿色环境工程。洛阳城乡和其他地方一样,垃圾、污水处理仍然有很多难题,有的地方垃圾成灾、污水不止。为此,应当考虑以循环经济的方式用新技术化解城市垃圾污染,变废为宝,采用中水供应工业和灌溉,尤其要防止金属污染。 (8)提升花卉产业工程。洛阳牡丹誉天下,现在已经有冬季开花的品种和技术,在此基础上应当多建几个基地,把牡丹花及其他花卉卖到全国乃至世界。这也是洛阳一大绿色优势和绿色产业,占领全国市场。 (9)绿色交通走廊工程。在全国都走在前面,既有利于美化公路、铁路环境,又可多利用土地资源发展林草业,可与储雨防洪护路相结合,大大促进尾气消化和净化大气环境,应当成为中原经济区一道亮丽的绿色环线。 三、构建大绿色网络的举措建议 第一,发展思路上把生态文明、循环经济摆在突出位置。改变部分干部存在的重经济轻生态观念,让绿色经济绿色文化贯穿于“三化”协调发展之中,改变部分群众只顾眼前挣钱、忘记长远发展的观念,用生态生产力的观念指导城乡经济综合发展。 第二,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和凝聚功能。作为大城市,应当考虑市区带动、分层推进、重点支持、综合收益。市区带动,是把中心城市的绿色文明建设好,为广大的乡镇树立标杆,特别是生态环境、垃圾处理、循环用水、污水净化乃至都市农业,都应走在前面。分层推进,就是城市对大郊区的带动应该分层次。洛阳可考虑把大郊区划分三个层次。近郊为一体化层,主要指洛阳附近的少数县(市)区,如原来的郊区加偃师、孟津等直接影响市区,应当突出一体化原则,为市区提供好的环境和资源供应,当做绿色城市的延伸。中郊为紧密层,指距离洛阳50公里内外的县(市)区,应当以供应城市农产品和保持河流、水库洁净为主,如提供有机蔬菜、瓜果、肉禽蛋等,相当于整体的“蛋清”。远郊为远屏层,主要指离洛阳市区较远的偏远山区,应以森林屏障和绿色水果、食用菌生产为主,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主要保持生态优势,可建设若干特殊的生态园区。特别是有些矿区需要保护好环境,节约和循环利用林业和矿产资源,防止废弃物污染。重点支持,一是支持那些近期能够很快产生效应的景点,二是比较贫困或污染较重的地区,形成洛阳大城市带动大郊区的整体网络效应。综合收益,在构建绿色网络中城乡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不以牺牲农村为代价,收得多种效益,尤其是保护和提高农民的利益。 第三,构建大郊区需要依托市区、服务城镇、循环利用、优化生态。可以考虑10个结合:(1)生态工程化与郊区农业多元生态大田化结合;(2)污水垃圾处理与开发新能源、新肥料以及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结合;(3)生态工程以规模化利用与分散处理结合;(4)发展循环产业链与扩大就业结合;(5)中近郊瓜果、蔬菜、养殖、花卉生产与分层次的粮食、种植、林果结合;(6)技术支撑要以自身创新与广泛联合相结合;(7)政府投资、合作组织的投资与社会多元化投资相结合;(8)实行政策优惠与居民得实惠相结合;(9)城郊生态农业优化与市区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10)生态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第四,大力强化技术支撑,突出科技创新和推广。发展城乡绿色网络循环大农业,要着力以构建循环的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应当充分发挥洛阳技术优势,依托产学研结合和不同层次的技术联盟,开展难题攻关,并建立起技术服务网络。 第五,保护和提高农民利益。发展生态经济,要给农民带来福祉,尤其是要通过开发生态工程和生态农业,使农民得实惠。尽可能少占耕地,缩小占地(特别是工业占地、农村占地、住宅用地),多用废地,扩大优地。还要正确执法,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如专业合作社)相结合,调动全民发展生态经济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示范社区和农镇。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