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消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以“低碳”为特点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实践道路,而建设低碳城市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低碳经济”、“低碳社会”的结构性中坚力量和坚实基础,值得系统地研究和推进。
低碳城市的本质内涵 目前,国内外的很多城市都以建设“低碳城市”为荣,自2008年以来,“低碳城市”开始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城市运营、城市品牌的新标准,一些得风气之先的大中城市开始努力赢得一张“低碳城市”的新名片。“低碳城市”的本质内涵究竟是什么,要建立一个怎样的体系和战略以及实施步骤,关键途径又是什么? 低碳城市(LowcarbonCity)其实也是环境友好型城市、资源节约型城市、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总和,其最关键的途径就是“节能”。 建设低碳城市,首先是要制定低碳城市规划,这里的规划主要是指一个城市的整体定位和整体战略规划,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然后按照既定的规划去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引进和鼓励低碳人才、倡导和实践低碳生活。在全球化、工业化或后工业化的今天,经济发展上不去,生态也将失去可持续的依托基础,而要保护生态环境,就要发展节能型、减排型的产业经济,并要依赖于公众的共同营建,重视产业活动之外的生活节能。 在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意义 到目前为止,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包括对我国的影响尚未结束,全球经济仍将在一段时间内缓慢增长,我们也仍处在需要“保增长、拉内需、促就业”的重要进程中。我国各地的城市正同时面临两难,既要保护产业、企业的稳定发展,又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解决这个两难问题只能走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大道,主动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改善和提升产业结构,从政策和舆论上引导和培育节能产业的成熟、壮大,以及促进节能意识在市民心目中的常态化。 可以说,这样的转型或提升需要付出一定代价和时间成本,但这正是化压力为动力、以短痛换长乐的必须和必要。 2009年4月举行的G20伦敦金融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已达成共识,共识中各方承诺采用“低碳经济”的绿色经济恢复模式。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大力推动国际新兴产业合作尤其是节能减排、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合作,积极培育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胡锦涛主席又于2009年9月21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重要讲话,其中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其中包括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将采取的四大措施,列举的一系列数据不仅表明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也向我们指明了建设“低碳城市”的行动方向。 做强低碳能源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全体国人的梦想——拥有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永续动力。 低碳城市“三部曲” 如果说低碳城市有“三部曲”,以构成系统性的格局和品质,那么这“三部曲”应该是:生态、节能、减排。 生态在我们的日常理解中,往往代表自然环境和景观,但这远远不够,也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环境的改善。古语“生生不息”,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是最本质的生态。除了多种树、多搞绿化外,我们更要侧重在一座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是否生态地工作和生活着,是否获得更高的效率、更合理的社会资源、更强的低碳意识、更从容的低碳心态,这些有形或无形的内容最终将影响着一座“低碳城市”的良性累积总和。 把节能和减排分开来看待,是因为节能更侧重对能源的节约和利用效率,而减排则侧重减少对空气、水体、土壤以及人体健康等的污染或负担。虽然节能和减排都只是相对值,但更好地实现两者都会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科技创新的飞跃,而科技创新是一座城市的生命活力和产经成果的重要源头。 所以,我们在具体制定一座城市的发展规划包括社区规划、建筑规划、交通规划、产业规划时,都应紧紧围绕“人”的核心因素,坚持以人为本,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思想和基本要求。 低碳城市“四重奏”
(责任编辑:玮锋)
城市是一个社会生态大系统,低碳城市需要社会各界从各领域、各个方面、各个角度集合而有机地构成。从能耗、污染、排放的基本面出发,我们应侧重在建筑房产、交通物流、能源电力、化工化纤这四大支柱性产业领域推进低碳节能工作,并开拓国际合作、国际贸易的新局面。 建筑房产:积极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推进低碳住宅和环保型建材的建设、使用,减少对耕地和森林、绿地的占用。 交通物流:提高新能源汽车在交通中的使用比例,加大对尾气排放不达标或耗油型机动车辆的控制、限制,促进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能源电力: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氢能等新能源产业,适当发展生物能,因地制宜发展潮汐能、地热能、水电,加大对电厂节能减排的技改支持力度。 化工化纤:有效推动化工化纤产业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道路,推动产业整合朝技术型、安全型、集团化方向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政府及行业协会可以发挥更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吸引更多科研机构、高新企业针对以上四大支柱性产业领域开展节电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工作,形成政府、企业、学界互动的良性战略联动关系。 过低碳生活,做低碳市民 建设“低碳中国”和“低碳城市”归根究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企业要做低碳企业,市民们要力争做低碳市民,只有当低碳真正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自觉意识,而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上的倡导、行为上的刻意克制时,我们便离低碳城市、低碳社会不远了。 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曾指出: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让老百姓全面理解气候变化,以正确引导其消费行为,从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如果要求自己尽可能多做一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比如及时关掉不用的电器、少使用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出行、少砍一棵树少践踏一块草坪、增长物品有效使用时间等等,积少成多、汇流成海,就将是建设低碳城市以及对能源使用率和国家碳排放总量减少的大贡献。 同样重要的是,低碳消费将从源头上促进企业注重低碳生产、多出“低碳产品”。另外,低碳旅游、低碳购物、低碳装修等等都将应低碳市民的低碳消费意识和低碳消费行为而生。从“以人为本”的精神来讲,没有低碳市民,便没有低碳城市,没有低碳生活,便没有低碳产业的刚性持续。 建设低碳新农村 当我们把目光紧锁在城市和大中型企业的生产、市民的生活消费时,不能忘了农村在低碳节能上的巨大可为空间。 农村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仅从节电一个方面来举例,假如每个人每月节约一度电,那么一年下来我国仅此一项就节约了约100亿度电,相当于减少63亿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省360万吨煤,也相当于种植了3.5亿棵树所形成的碳汇,这样的效果不可谓不惊人。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为数不少的高污染型企业设于农村或城郊,农村本身也有大量科技含量不高的制造作坊、个私企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小,也解决了不少人口就业,但这部分GDP往往是以高耗能为代价的。在农村,建筑、交通的节能减排也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随着建设小康新农村的深入推进,如何建设“低碳新农村”值得规划、部署和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