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与时俱进,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抚顺应该在建设“生态省”的工作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抚顺建设“生态城市”需要做些什么?
9月 8日下午,“生态城市”政协论坛在风景秀丽的新宾和睦林场举行,市政协的领导、部分政协委员和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提出了许多有深度、有见解的观点和建议。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会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的结构。市政协主席张敏强调,我们研究建设生态城市,主要是从解决城市现实存在的问题和长远发展两个方面考虑。目前,全球城市70%的居民在呼吸着受污染的空气,我国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去年,我市每万元GDP能耗为 8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 1.48吨的 5.6倍,更是日本 0.18吨的40多倍,高能耗的直接结果是高污染,我市平均每月每平方公里降尘28.4吨,在全省居第一位。我市人均占有耕地 0.056公顷,明显低于全国人均耕地 0.1公顷。如果一个城市连居民的呼吸都没有安全保障的话,那么这个城市发展前景将是十分可怕的。继续像过去那样发展,不但自然资源难以支撑,生态环境难以承受,最终还会彻底毁掉我们的生存空间。而生态城市建设,恰恰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他指出,生态城市建设在我市还处于理论探讨和接受理念的务虚阶段,应尽早把这一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研究确定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和管理手段。
抚顺与“生态城市”差距有多大
生态城市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类。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叶永恒把我市现状指标与生态城市指标进行了对比,他说,与生态城市指标对比,“十五”期间抚顺人均 GDP为16617元,相差8383元;农民年人均收入相差4412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10992元;城镇人均公共绿地相差 4个百分点。在环境保护方面,城市的空气污染水平TSP和降尘都在标准值的40%和60%,与真正满足标准值还有较大距离,空气质量相差23天;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相差30个百分点。在社会进步方面,我市城市化水平相差43个百分点,集中供热率相差16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入学率相差22个百分点。
建设“生态城市”首先要节约现有资源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孙康告诉记者,抚顺是一座由煤矿开采业发展起来的城市,多年以来冠以这座城市名称前面的是“资源型”,似乎抚顺注定要与“资源”结下不解之缘。那么,我们的资源到底怎么样呢?先看看煤矿资源,从 1901年开矿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建国以后就生产煤炭 4.8亿吨,我市矿产储量在逐渐萎缩,煤矿开采已进入晚期,最长的也只有15年;铁矿企业中,一般服务年限还有 3到 7年。再看看我们的森林资源,我市有林地面积74.1万公顷,占全省的 16%,森林覆盖率为67.6%。随着近代工业化,我市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在现有的用材林中,中、幼龄林占75%,成熟林比重较小。再来说说水资源,我市水资源较为丰富,是全省人均量的 1.5倍,但水环境保护却是一个难题。目前,大伙房库区水质也勉强达到 2类,总磷总氮仍然超标,而水库下游水体则普遍受到污染。因此,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我市的水资源优势实际是比较脆弱的。他坦言,抚顺要建设“生态城市”必须首先节约好现有的一切资源。
抚顺“生态城市”建设要大局着眼,小处着手
城市中也可以有农田。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园刚刚建成,美化和绿化校园时设计了一片东北水稻,结果大家都认可,反响和效果都很好,要知道稻田也是湿地,也是景观,我们的赫图阿拉城建设时,用过麦子绿化。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袁明义如是说。他建议抚顺生态建设要大局着眼,小处着手。大局着眼就是要从长计议,科学规划;小处着手就是要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完整性,维护和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建立无机动车绿色通道,让高产农田走进市区,而城市机体也向农村延伸,重视新城区和老城区绿化建设的协调,采取人工种植与不破坏天然植被的双重方法来给城市增加绿色,授权城市居民、单位开展多样的自助绿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