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生态城市 > 生态战略 >

生态城市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时间:2009-12-20 13:05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生态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社会物质财富、人类智慧和古今文明,同时也集中了当代人类的各种矛盾,产生了所谓的城市病。随着抚顺市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产生的巨大变化, 城市功能也将调整与重组,城市形态也将变得多种多样。因此,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把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 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生态城市的全面发展和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生态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客观性 
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城市自然资源基础对于经济发展的长期支持能力而制定的发展战略。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城市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生态城市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不仅表现在充分利用高科技促进经济的发展上,而且表现在质的方面的提高,表现为充分利用高科技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保持生态平衡。这就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城市发展, 对产业布局做出战略选择。必须从文化的高度,来引导城市的发展,不仅要充分发挥城市的经济功能,也要充分发挥城市的文化功能,这就说明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有良好的环境,不仅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水、电、交通、通讯等各种服务设施,还必须有高层次的人文景观,有良好的社会秩序。这些也都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考虑,从战略的高度做出全面规划。城市发展带来的人口增加,带来的社会问题,还需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条件、生活条件之间的关系。 
2、生态城市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由城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状况决定的。以抚顺市为例,城市的经济还很落后,属于高消耗低效益型,工业化的任务还很繁重,与此密切相关的资源、环境问题相当严重。抚顺市和其它城市一样,面临着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这就决定了抚顺市今后的发展道路,唯一的 选择是把近期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科技与人口、 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保持经济有较高速度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综合和持续利用,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并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留下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生态环境。
3、生态城市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谋求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保证。生态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促使社会全面进步。社会进步的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但目前抚顺市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低,有复杂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少。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助于控制人口增长、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合理的分配关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环节,分配的严重不公是社会稳定的大敌。为此就要保护合法收入,取缔 非法收入,对合法的高收入通过税收手段调节,努力消除城市贫困。
4、生态城市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生活质量包括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属于自然方面的,如环境的清洁优美;属于社会方面的,包括居住条件、社会服务设施、教育与医疗保健状况、社会秩序良好与否等。生活质量是随着经济发展、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提高,要提高生活质量只能持续的、分阶段进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 这就要求通过资源配置、结构调整,力求做到资源配置合理,使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资源有可能在资源总量为既定条件下通过资源配置结构的调整而增多,这就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保证每个新增的人口同原有的人口一 样,能够获得并维护一定的生活质量。
二、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生态城市建设一方面要实现社会良性循环和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既能够满足当代发展需求,又不对未来发展构成危害。所以,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它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发展的可持续性, 即发展应能持续满足现代人和未来人的需要,达到现代和未来 人类利益的统一;二是发展的协调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追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在空间上表现为发展的协调性,在时间上表现为发展的连续性,在结构上表现为发展的系统性。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是人类集中、高效率 利用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空间资源和智力资源,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基础,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可以解决一些城市社会问题和矛盾,还可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能极大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长和完善,而这是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增长的根本保证。可持续发展城市是市场经济的坚强保垒,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就是市场经济体制大发展的过程。城市的最大特点是"市",即市场,有城市就有市场,城市发展到何种程度,市场就发展到何种程度。纵观市场经济国家发展的历史,市场经济最早就是在城市工商业中产生、发展、壮大并站稳脚跟的。市场经济机制在城市站稳脚跟后,开始向其他领域进军,农村和农业是市场经济最后征服和占 领的阵地。可以说市场经济的大发展,有赖于城市发展过程的积极推进;而城市要健康有序的发展,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当然,市场经济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是相互影响,互为条件的,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和加快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原动力,正是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调节和引导,促使社会资源向城市区域流动, 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 生态城市建设要求要有"两个根本转变",这两个转变是指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体现第一个转变,能应付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城市布局上要开敞,不追求过去静态封闭式的完整性,力图达到不同时序不同阶段的动态平衡。体现第二个转变,意味着改变靠外延增加劳动密集型企业数量和规模、增加大量低素质劳动力的作法。要求企业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内涵发展。因此,企业人数相应减少、素质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规模的确定要根据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地预测城市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工业用地比例不能提高而应降低。工业用地布局力求成片,以适应大规模企业集团的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意味着科技、信 息、管理、服务等的加强,因而第三产业用地应增加,其他用地开发方式也要求集约高效地扩展,而不是低效的无序蔓延。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人为本,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城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地区,精神文明首先靠法制和管理,也应包括加强城市发展的法制化建设和城 市管理的有序化。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促进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要为发展城市文化建设服务。这就要求安排好社会发展和文化事业的建设项目,不仅要安排好用地还要注意保护和创造 必要的条件。对于城市有文化遗存和传统建筑风貌的地段更应把它看作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积极地保护利用。旅游开发不等于历史地段的保护,要克服重经济效益的开发,而忽视对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发掘和发扬。精神文明建设又一个关键是社区建设和服务,要建设好社区和公共活动空间和半公共空间,大到城市市民广场,小到社区住宅出入口前的敞地,都与群众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文明程度息息相关。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以人为本,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使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三、生态城市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城市是由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人这几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复杂的运动系统。建设生态城市并不只是城市人口的集聚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它包含了人对环境的合理改造,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社会经济的运行及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在这里,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城市的目的,经济社会的进步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环境改善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标志。 抚顺建设生态城市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1、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建设。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是不破坏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因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是有限的,人们不可能无限地扩张自己对自然的控制权。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也一样,不论是城市规模的扩大还是经济总量的增长,都是有限度的,不能盲目求大。因此,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必须控制资源的消耗,特别要控制那些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减少过度消费和浪费;在环境问题上,则要大力控制污染源,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加强污染的综合治理,推广清洁生产、清洁工艺,逐步实现污染物全封闭处理和“零排放”;同时加强浑河、苏子河等河流的治理,促进大气、水的净化循环,塑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正确处理科技与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正确处理和理解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进步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中,科学技术进步是具有两重性的,一方面科技进步、先进生产工具和交通通讯手段的采用,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利用资源,寻找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新环境,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创造条件。但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又为过度开发利用资源、过度掠夺环境要素,从而为破坏生态环境提供了手段。这个关系如何处理,就要利用法律、行政手段和经济杠杆,特别是制定正确的资源开发、科技推广以及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从法律上实现生态城市建设,杜绝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对已经形成的污染 要坚决治理,逐步实施生态农业战略,维持抚顺市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3、经济运行和社会组织的效率效益。建设生态城市的内在要求是兼顾发展和持续。要实现发展就要增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的投入,而要保证持续则要维持总的资本存量不过多减少,甚至增加,问题最终归结为要以较少的资本投入获得较大的资本增值和发展收益。就生态城市建设来说, 必须坚持制度创新,建立具有更高运行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社会组织体制,通过合理流动,优化组合,提高全部要素的综合生产率,在发挥人的素质功能的前提下,减少资本的投人和资源的消耗;坚持技术创新,通过科技成果的应用,减少耗费,降低成本,改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压力; 坚持生态创新,通过一系列绿色工程的实施,实现城市构造和经济社会系统的生态化,增强资源和环境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供给能力、支撑能力。无论是经济建设项目,还是城市改造、建设项目,都要有投入产出的分析、论证和核算。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贯彻效率效益的原则,调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计算和征收“增值价值环境税”,用于资源节约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废弃物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开发应用,从而实现生产总值扩大与资源、环境成本抑制并行推进,实现抚顺市的可持续发展。 
4、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以资源的高消耗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这种增长方式,经济发展越快,就意味着向生态索取的资源越多,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也越多,从而使资源和环境问题不断加剧。要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问题;要依靠科技进步,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选择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的发展路子,建立节约型的工农业生产体系,把经济建设、资源利用、生态保护与治理污染有机结合起来。(1)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工业体系。生态工业是以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产品对生态环境损害轻和废弃物多层次利用为特征的一种现代化工业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工业,是降低原料消耗、减少工业废弃物排放量的根本途径。(2)要大力推广生态农业。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化肥、农药消耗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要加强对资源利用宏观调控。为了确保耕地、水、矿产等自然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和社会长期发展的需求,城市必须加强对资源使用的调控,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4)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环保措施。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