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论剑 > 百姓关注 >

谨防“千城一面”衍生出“万村一面”

时间:2011-08-08 17:54来源:人民网 作者:为之

  资料显示,2005年,能代表或体现中国农耕文化的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有5000个,目前只剩下不到3000个,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冯骥才在政协会议发言中批评城市文化悲剧正向农村转移,疾呼在城镇化转型中加强对古村落文化的保护。
  短短五六年时间,中国古村落消失近半,这一现象无疑令人震惊。冯骥才委员把这种现象比喻成“文化悲剧”,很恰如其分。要知道,这些蕴含着丰富农耕文化元素的古村落,有着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见证着中国农业文化、古代建筑和民俗、民风的演变与发展历史。但可惜的是,这些宝贵的财富在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建设中崩溃于推土机之下。普查资料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230万个村庄,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古村庄仅存不足3000,只占0.13%,可见它们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如果再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或许过不了几年,我们只能在电影或电视上去品味古村落的风采。
  城市大拆大建的阵痛,让我们吞进了不少破坏文化的苦果。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曾公开表示非常反对“旧城改造”,他说这个词没有文化含量。我理解,单局长反对的是鲁莽的旧城改造破坏文物和文化、抹杀城市个性。近20年来的大拆大建,全国有超过3万处登记在册的文物被毁坏、消失,一大批古建筑被强势的房地产项目所吞噬,近千个大中城市丧失文化个性,被改造成“千城一面”,连外国学者、专家都感到不可思议。
  笔者认为,酿成这种文化悲剧的原因,一是长官意识主宰城市规划。用政协委员的话说,谁官大谁说了算,专家的意见不被考虑。二是政绩意识领架于文化保护,GDP崇拜蚕食土地资源。三是房地产和商业利益逼迫古建筑让位。
  更令人忧心的是,“千城一面”的思维和做法正在向农村蔓延,极可能衍生出“万村一面”。现在“旧村改造”这个“新词”在农村广泛流行。村庄合并,农民进城成为一些地方新时尚。据“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由现在的47.5%提高到51.5%,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城镇化建设将如火如荼。
  旧村改造,提高农民生活和居住质量本是好事。但如何防止出现“万村一面”、破坏古村落文化则非常值得警惕与深思。众所周知,中国农耕文化是世界上起源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化,而且非常具有地区特色。据考证,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中国黄河流域就有了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等;在长江流域有河姆渡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随着农业技术的改进以及民族的形成,我国农耕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且具有广泛的民族特点。
  古村落承载着中国农耕文化的广泛性、多样性、系统性以及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根植所在,它如同时间隧道,让我们回到久远的农耕时代。古村落遭破坏或消失,意味着农耕文化残缺不全或“死亡”的悲剧。冯骥才的担忧并非多余,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旧村改造决不能重蹈城市大拆大建之覆辙,决不能让农耕文化“牺牲”在城镇化建设的推土机下。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