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建设森林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有效载体。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更是森林城市建设的原动力。而生态文化体系作为林业三大体系之一,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现代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发展和弘扬生态文化也是森林城市建设的丰富内涵,在森林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把“传承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经济,实现和谐发展”作为宗旨,把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抓。我们认为森林城市建设对生态文化建设主要发挥着以下作用:
一、森林城市建设促进生态文化设施建设
生态文化设施建设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基础,是传播、宣传、普及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森林城市建设过程中,应逐步抓好城市园林、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标本馆、森林博物馆、林业科技馆等森林文化设施建设,保护好旅游风景林、古树名木和纪念林。许昌市在森林城市建设和探索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一是以“规划见绿、见缝插绿、协力植绿”为原则,制定了《许昌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按照“新城区先建绿、后建城,旧城区先扩绿、后扩建”的原则,以500米的服务半径建设广场、公园和街头游园绿地。建设了春秋园林广场、许继广场、万里广场、潩河园、董妃苑、双龙湖公园、许都公园、运河公园、帝豪公园等公园、广场19处;建设了朝辉游园、八龙游园、桥头游园等街头游园绿地58处;改建、扩建了西湖公园、灞陵桥风景区等大型公共绿地。二是建设三个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清潩河游园是市政府连续几年治理,累计投资1亿多元建设的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绿化总面积上千亩,建设了28个专类植物园,种植81万株乔灌木、120个品种,修建了2座蓄水橡胶坝和12处亲水平台,新建、扩建了5座跨河大桥,实施了亮化工程,形成了城在林中、城在水中、城林水相依的生态景观。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科普教育基地占地面积1500亩,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物种多样、持续发展”的原则,把整个园区划分为博览会展区、腊梅文化展示区、名优花木展示区、热带植物展示区、竹类植物展示区、针叶植物展示区、休闲度假区、儿童乐园区、生态科普展示区、系列景观区等十三大功能区域。禹州森林植物园科普教育基地占地面积3200亩,森林覆盖率89.9%。汇集国内外各类植物1200多种,其中珍稀植物116种。全园共分10个景区、3个景观带、107个景点。10个景区即:门区、引种林区、常青林区、色叶林区、百果林区、百药苑区、百花苑区、观光苗圃区、名人园和园林会议中心。三个景观带为:溪柳融梦带、花溪泽芳带、玉溪潇径带。可春踏芳草,闻百花之香;夏栖浓荫,听流水潺潺;秋观红叶,看枫林之醉;冬赏百梅,看雪花飞舞;四季景色各有妙趣。既有江南园林、又有北国风光;既有中原风貌,又有禹州特色;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既有古代风韵,又有现代气息,是以森林野趣为主体,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科研科普、生产示范、会务接待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生态型森林植物园。三是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2006年市政府制定了《许昌市古树名木保护办法》,对全市已发现的298株古树名木实施统一建档、统一拍照、统一编号、统一设立标牌护栏,明确专人看护管理,并采用新技术对古树名木进行复壮,保护了现有古树名木。长葛的“社柏”、魏都区的“八柏冢”和鄢陵县的“甘罗古柏”等承载着许昌自然与历史印记的千年古树,在今天的生态文化旅游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四是建设了森林公园和生态观光休闲区。近年来,许昌先后投资建设了禹州市大鸿寨森林旅游景区、襄城县紫云山森林公园、鄢陵县樱桃沟生态采摘游园,鄢陵县花木生态休闲区等4个森林旅游景区,发挥着生态休闲和生态科普教育的双重作用。
二、森林城市建设促进地域文化与生态文化的融合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窗口,没有文化的生态是缺乏内涵的生态。生态文化的建设应该积极挖掘和融合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注重传统和历史的渊源及文化的继承,如此才能提高生态文化价值,拓展生态文化内涵,增添生态文化魅力。每个地方都有自身的文化积淀,关键是如何去挖掘、去传承、去利用。纵览世界各大著名的旅游景观,无论是生态景观或是人文景观,为何能吸引众多游人趋之若骛,而且百看不厌呢?风景洵美,自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有文化,有历史,它们无不包含强烈的地域文化和明显的地域特征。那么,文化、历史又以什么为载体?最直观的便是文物或历史遗迹。历史遗迹为名胜带来神秘感,给游人以丰富的联想;文物含藏着特定文化。有了历史、文化的景观名胜就不会让游人仅仅“到此一游”。因为,景观除却直观的审美价值之外,还有了属于自身的灵魂——文化。
地域文化是景观的灵魂,是景观长盛不衰的保证,景观则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比如浙江杭州的西湖既是典型。杭州西湖,百媚千娇,外柔内刚,柔美如西子,才艺似苏小,刚强犹岳王。西湖是一面镜子,不仅美景似锦如画,还照出了历史,映出了文化。西湖是杭州的缩影,在西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时刻接受着“吴越文化”的洗礼和渗透,无处不凝聚着吴越文化。
就许昌而言,许昌有“魏都、钧都、花都”之美誉,具有深厚历史的三国文化、陶瓷文化、腊梅文化,也是许昌极具特色的三张城市名片和品牌。三国文化厚重博大,陶瓷文化魅力神奇,腊梅文化香清质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陶瓷文化之乡”、“中国腊梅文化之乡”,它们共同构成了许昌这座历史名城的独特地域文化。
许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早在远古时期,炎帝后裔部落酋长许由率众牧耕于此,故称许地。西周初期,被封为许国,秦时称许县,是许、陈、钟、方等姓氏宗亲祖根的发源地和纪念地。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废汉立魏,改许县为许昌,沿用至今。三国时期,曹操父子雄踞许昌25年,在此兴文学,展文功,创立建安文学;宠关羽,赎文姬,广揽人才;兴水利,办屯田,振兴经济;张武治,定北方,震慑全国;图霸业,克群雄,终成帝业,给许昌留下了灿烂的曹魏文化遗产和名胜遗迹。郭沫若先生曾说:“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许昌不仅有昔日曹操处理军国大事的丞相府,神奇诡秘的藏兵洞,许下屯田处,还有曹操与王公贵胄狩猎的射鹿台,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青梅亭;这里不仅有成就关羽忠义美名的春秋楼和灞陵桥,还有曹操保证80万大军军需供应的大粮仓和运输军粮的运粮河;这里不仅有曹操屯兵的九营十八寨和当年操练水兵的小西湖,还有曹操跪迎汉献帝进许都的石板—“迎帝石”和曹氏家庙魏文帝庙;这里不仅有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国鼎的受禅台,还有王朗文、梁鹄书、钟繇刻的“三绝碑”等。这里汉魏张潘古城遗址犹在,皇帝祭天的毓秀台犹存。这里的汉献帝的衣冠冢—“愍帝陵”;神医华佗墓;“衣带诏”事件受株连而死的董贵妃之墓;“司徒妙计安天下,只用美人不用兵”的王允之墓;荀氏才子芳踪的“八龙冢”(荀淑的八个儿子)等遗址。除三国文化之外,还有夏启昭告天下“废禅让而家天下”的古钧台、禹王锁蛟井、西汉灌婴的思故台、明朝文峰塔、乾明寺、紫云书院等。许昌是有志之士成就事业的地方,是文人雅士寻觅建安风骨的地方。几千年来,许昌风云际会,英杰辈出。西汉名相晁错、东汉名士荀淑、楷书鼻祖钟繇、著名谋士郭嘉等都出生在这里。也是唐代画家吴道子潜心作画之地,他曾在许昌西湖筑洞而居,习画练笔,被后人尊为“画圣”,相传许昌灞陵桥石刻《关公挑袍图》就是吴道子所画。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范仲淹、苏轼、苏辙等,都曾流寓许昌讲学、览胜,留下了鸿篇佳句。这些都为许昌生态文化和生态景观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许昌市依托历史文化和历史遗迹先后建设公园、广场10余处,如依托春秋楼建设的春秋园林广场风景区,景区内春秋楼与园林景观交相辉映,全国最高最大的关公塑像屹立于春秋楼内,春秋楼前青龙偃月刀、赤兔宝马述说着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的英勇气概;依托霸陵桥建设的霸陵公园,院内再现了关公辞曹、霸陵挑袍、青梅煮酒论英雄和曹冲秤象的历史经典故事,又配以园林景观,步入其中,在欣赏移步换景,景色如画的自然景观的同时,也使人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还有依托小西湖建设的西湖公园,依托文峰塔建设的文峰广场,依托董妃墓建设的董妃游园,依托运粮河建设的运粮湖公园,依托紫云书院建设的紫云山森林公园,无不蕴含着浓厚历史文化,为市民提供了游憩、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和感受历史文化与生态文化的最佳去处。
三、森林城市建设促进了生态文化教育
宣传工作是建设生态文化的关键。只有通过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各种宣传形式,形成浓厚的生态建设氛围,才能使人们了解生态、重视生态,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和社会生态风气。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对生态知识、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着力提升市民的生态意识,为营造“创森”氛围起到了巨大作用。许昌市电视台、许昌日报、许昌晨报在深入宣传报道森林城市建设的栏目中,增加生态文化宣传内容。一是市“创森”办和市教育局分别与《许昌日报》联合开展了“创森”有奖征文和“邮政杯?关注森林爱我家园”中小学生有奖征文活动,征集文章1566篇,在全社会和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生态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市民和学生树立生态环境意识;二是许昌电视台坚持每天播出“创森”和生态建设宣传标语,累计播出宣传标语837条,并在《今日关注》、《许昌零距离》和《聚集30分》等收视率较高的栏目播出“创森”和生态建设工作专题80余次;三是市林业系统利用各级林业网站,全面介绍现代林业建设的发展动态和生态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四是充分利用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生态意识,普及生态文化教育。五是加大户外宣传力度,营造浓郁的生态文化氛围。在市区及各出入市口、主要路段、城乡结合部制作大型宣传广告版31块,墙体广告122处,彩虹桥广告12处,灯箱广告300多个。同时,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上粘贴生态建设标语700多余条,利用通信部门发送宣传短信600余万条。六是积极开展捐资助建绿地和认养树木公益活动,传播生态文化理念。近年来,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发出的《绿化倡议书》的感召下,全市广泛开展了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和营建各类纪念林活动。目前,全市共有2660个单位和个人相继认养、认建绿地12处,面积达204亩,植纪念树18730株,个人认养树木16870株。《许昌晨报》发起了“许昌市首届大型认树活动”,营建了合欢林(象征热恋中的情人、新婚中的爱人和相濡(ru)以沫的夫妻之间永恒的爱情),爱心林(象征社会各界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及城市绿化工作作出的贡献),成长林(象征对孩子们茁壮成长的期望),健康林(象征儿女对老人的拳拳孝心)和事业林(象征各企事业单位为创建美好城市作出的贡献)等。丰富多样的教育宣传活动,在全市形成了浓厚的生态建设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全市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绿化建设的积极性。
四、森林城市建设促进了生态产业及生态文化的发展
生态产业、生态经济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动力,只有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才能使生态文化长盛不衰,才能实现生态文明。我市最为突出的生态产业是花卉苗木业。鄢陵花卉栽培历史悠久,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有“花都”、“花县”之盛誉。而鄢陵的腊梅已有千余年的花木文化积淀,素有“鄢陵腊梅冠天下”之美誉。李白、苏轼、范仲淹等历史文化名人,曾多次莅临鄢陵寻古赏花,留下了千古传诵的绝唱,更留下了许多与腊梅有关的民间故事传说。近几年,鄢陵县花卉在全国“二梅”评展中共获8项金奖,在第四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获5项大奖,在昆明世博会上获3项银奖、11项铜奖,可谓香飘神州、盛名远扬。如今的鄢陵县,传承着千年的花卉文化,探索着现代的生态文明,已经把花木种植发展为一种产业、一种文化,同时也带动着全市花木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市花木面积已发展的60万亩,仅鄢陵县花木种植面积已达40余万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平原林海,成为“花的世界、草的海洋、树的故乡、鸟的天堂”。但鄢陵人并没有在成绩面前停滞不前,正在探索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悠久的花卉文化传承和发扬生态文化,发展和壮大生态经济。近年来,在鄢陵县连续举办了六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暨鄢陵生态旅游节,并相继推出了“南坞清流河休闲垂钓园”、“彭店双洎河特色农业观光区”、“青少年花卉科普游”、“中老年赏花游”、“花都美食文化节”、“樱桃沟采摘游”、“农家乐”等一系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项目,到鄢陵“游百里花海,赏城郭新姿,品花乡茶韵,观花博胜景”已成为一种时尚,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也趋于走向繁荣。
五、许昌市对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构想
我们认为,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加快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不单单是林业部门的事,更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关心的大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生态知识和生态法制意识教育。以青少年、党政干部、企业经营者为主要对象,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环境知识和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把生态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市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逐步开设生态环境与生态法制教育课程,组织青少年开展以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夏令营、冬令营等生态体验活动和植绿护绿、保护生态环境等公益活动,培养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与意识的一代新人。在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任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时,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内容,使党政决策者和行政管理者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在研究规划、制定政策和进行决策时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法制知识教育,制定政策,促使企业自觉按照循环经济模式组织生产,实行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公民生态意识教育体系。
二是开展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法律、法规知识普及活动。全市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条件投资建设一批生态科普和法制教育基地,并有效利用其他文化场馆设施,组织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科普展览和法制普及等活动,免费向公众开放;鼓励、支持各类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和法制宣传活动;鼓励企业建设具有集生态科普、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景区,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态意识、法制意识和参与生态建设的能力。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加快生态建设的社会氛围。在现有的基础上,在公共场所增设公益广告牌、宣传栏、阅览栏等,大力宣传生态建设,鼓励企业结合产品广告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媒体通过定期宣传和即时报道,宣传生态建设成效,表彰先进事迹,曝光破坏典型。鼓励各类社会团体或组织建立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网站,编印生态文化普及读物,结合“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土地日”、“世界水日”等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传播活动。开展评比生态文明学校、生态文明企业、生态文明家庭活动,促进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行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逐步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开展城镇生活垃圾的定点分类堆放示范活动,倡导节水、节能、消费绿色食品、选用环保产品等绿色消费行为,组织义务植树造林、环保义务劳动、志愿者行动和为生态建设献计献策等活动,拓展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的途径。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建立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案件举报系统等,保障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建设公众参与机制,使公众成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玮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