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讯:“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突出绿色承载发展,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兰州。”《政府工作报告》对城市美景的描述,使人们对兰州的未来充满了期望和信心。
(责任编辑:白雪松)
“《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生态脆弱,环境承受压力比较大,这是兰州市发展重大制约瓶颈。这是报告在对环境的表述中首次用‘重大’一词。”会议间隙,记者采访兰州市政协委员、市生态建设局副局长张守琪时他这样说。他理解,报告用“重大”一词,释放出两层意思:一是兰州市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二是我们在未来发展上有了抓手,即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生态建设初显成效 “十二五”期间,兰州市城乡生态建设重要指标均完成预期目标,如积极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实施了黄河风情线提升改造,黄河兰州段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和五泉山、白塔山、兰山公园、雁滩公园、兰州植物园、兰州碑林等公园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建成了一批小广场、小游园、小绿地,完善了城市主次干道林荫路系统,城市建成区新增改造绿地2345.6公顷,累计达到6590.48公顷。目前,兰州市已有天然林和人工造林面积360万亩,截至2016年年底,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6%,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2%,绿化覆盖率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87平方米。 今年,兰州市在城市生态建设方面,依托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努力增加城市绿化量,新增和改造城市绿地86公顷;新增屋顶绿化面积1万平方米、垂直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着力打造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精品工程,重点实施了天水北路、民主西路、酒泉路、静宁路等10条精品道路绿化景观改造提升,栽植各类乔木35万株;实施了彭家坪中央生态公园,西固金城公园(二期)建设、城市南出口及南山路沿线绿化。认真推进市属公园基础改造和设施配套,完成了植物园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五泉山公园握桥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了白塔山公园塔院北侧边坡加固治理工程、文昌殿西侧护墙加固工程和公园面山雨排及柏树台等水毁路面维修工程。通过城市生态建设工程,大大提高了城市生态建设管理水平。 如今,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已成为兰州市核心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黄河风情线是我市重要的城市品牌,这是兰州市两张独特的城市“名片”;“省门第一道”景观提升改造和兰州至中川城际铁路沿线造林绿化,成为兰州市乃至全省生态环境建设的集中展示区。 生态建设要做足水文章 尽管兰州市在恢复、建设生态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现实是,城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理条件特殊,干旱少雨,土壤贫瘠,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使得城乡生态环境和生态建设面临较大压力。 兰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原副主任邓明说,兰州人自古以来就注重生态问题,顺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有山泉溪流的地方,就开渠自流灌溉,并设置水磨加工粮食;黄河水面与农田垂直距离较大,于是借助水车,进行灌溉。在道光年间,率先在皋兰山“挖窖蓄水,栽树成荫”,开南北两山造林绿化之先河。 “兰州现有的环境、土地容量难以承受城市的发展。”在兰州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工作的杨永春教授这样说,拿兰州市地理位置来看,本身就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城市,打造“山水城市”是最符合我市实际,最为可行的城市发展之路。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生态建设,而在恢复、保护、建设生态的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则是对水的利用,否则,我们所说的山水城市只是徒有虚名。 构建新水系让水多停留 其实,兰州市对黄河之水利用有限,如果在前几年提山水城市,人们心中或许尚存疑虑。采访中,有专家这样认为,水源地的建设,为兰州市打造山水城市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现在的重点是如何建、怎么建的问题。 据了解,过去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用水主要靠黄河水提灌,成本高。这次水源地建设,通过铺设南、北两条主管线进入城区,不用提灌,便解决了南北两山用水的问题。甚至可以利用南北两山的湖泊、库区,利用储存的水源用于浇灌两山绿地。构建生态新水系是指将水源地工程富余水资源引入南北两山,经排洪道注入黄河,使排河道、南河道、湖泊、湿地、渠道互联互通,构筑“1河2山3南河道8湿地15湖53洪道”的生态新水系。 “有了水,整个城市就活了,有灵气了。”谈到这里,从事林业工作几十年的张守琪喜上眉梢。“这样,兰州市可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闭合水循环系统,形成自己的小气候,小生态,‘西部特色山水城市兰州’逐步显现。”他说,说到底,建设山水城市的前提就是要让水在市区多转会儿。 利用优势形成山、水、城共融新格局 结合生态水系建设,兰州市还将积极推进“景观工作”,沿水建造“一步一景”的亭台楼榭景观,实现南北两山“多水富绿”、黄河两岸“多彩靓丽”,形成山、水、城共融的新格局。 未来兰州市将更加注重发挥黄河穿城而过的优势,通过山水城市3年重点突破行动计划,在城市“生态”“景观”“色彩”上着力,以水源地引水富余水量构建新水系为突破,联两山水系,重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景观形象,打造“显山露水、山雄水秀”、具有黄河文化底蕴和西北特色的山水城市。 采访中,张守琪说,未来兰州市将在黄河风情线生态景观提升、兰州市城市综合及专用公园建设、兰州“一道一路”生态景观建设、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景观改造提升、黄河兰州段湿地修复、兰州出入口及重要通道生态景观建设、市区附属绿地建设及兰州市区河洪道生态景观建设8个方面及农村生态建设、林业产业等方面力求突破。在未来几年里,按照“三圈六通廊、一线两系统、两路四公园”的空间布局,全面进行城乡生态保护与建设,使南北两山与黄河、城区共同构成西北地区独特的黄河之都、山水之城。 采访时,负责我市污水治理的专家聂维民说,兰州市已逐步对全市范围内旧城区、小街巷和老工业区雨污混流状况进行详细排查,分期分批实施雨污分流改造。结合我市管廊工程、老旧道路及小街巷整治改造等多项工程,逐年分批对老旧雨污混流管网进行增容改造,将大大提高我市污水处理能力,逐步减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蓝天需守,污水要治,而生态则需要恢复和建设。细心的市民也会发现,近年来随着我市健身步道、园林造景、小公园小游园以及黄河湿地等景观、景点陆续建成、开放,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环保理念,我们的城市也渐渐变得越发靓丽、多彩,许多代表、委员纷纷认为,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持之以恒,天蓝、地绿、水清的西北特色山水城市一定能够实现。(记者 吕晟君 实习生 石雨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