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生态城市 > 生态环境 >

最大空中花园:织补城市绿楔

时间:2015-08-28 08:03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成熔兴 赵旋 邓鹏飞
    记者 成熔兴 通讯员 赵旋 邓鹏飞 江萌

  昨日,武汉园博会执委会宣布,园博园生态织补桥全面完工,即将挂上“园博园东桥”的桥名。

  这座生态织补桥,横跨三环线南北,将园博园两大园区连为一体。这座空中花园是目前三镇唯一一座空中景观桥,也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织补桥,其规模是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生态织补桥的4倍,被誉为“本届园博园生态规划中最独具匠心的一笔”。
 


生态织补桥跨越三环线,连结武汉园博园北区的荆山与南区的楚水。
 

  最大空中花园横跨三环线

  驾车驶经三环线北段,会发现宽阔路面上突然凭空多出一座大型桥梁,将宽六股车道的三环线“盖”成一座穿山隧道。

  这座桥长220米、宽36.5米,起于园博园北区荆山南麓,横跨三环线后,南接南区长江文明馆的屋顶花园。总绿化面积约1万平方米,成为武汉市最大的空中花园。

  桥面溪石重叠、流水潺潺,鸟语花香、绿树成阴,生态美景宛若天成。工作人员说,桥面覆土最深处厚3米,植绿数千株,还凿溪成流、积水成潭,用以承接荆山汇流而来的雨水。如果不是远处的车辆声,几乎难察置身于繁忙的三环线上。

  园博会规划设计部相关负责人谢先礼介绍,园博园被三环线一分为二,生态织补桥则将园区融为一体,使游人、车辆自由穿梭,满足了游园的交通需求。同时,生态桥北连“荆山”、南接“楚水”,是园区“山水连枝”的重要节点,还为鸟类、小动物在南北园区间往返栖息搭建了一座生物廊道。

  十字生态线“织补”府河绿楔

  谢先礼说,生态织补桥施工难度并不大,其示范意义在于:弥补了城市环线对城市生态廊道的割裂与破坏,证明城市绿楔可以“织补”如初,对武汉保护城市“六楔”尤显重要。

  武汉生态框架中,居于城市外围的六大绿楔,从不同方向“楔”入主城区,与三环生态控制带联结成片,既可以防止六大新城组群无序蔓延“摊大饼”,又能将远郊的新鲜空气源源输入,为城市降温。

  简言之,这“六楔”既是武汉的绿化隔离廊道,也是城市的呼吸风道。它们楔入城区,与江河、湖泊及山体一起,润泽着城市生态。但三环线等城市环线及沿环线建设的高楼、厂房,人为切割了绿楔。风与水、植物与动物,种种生态信息由此割裂两端,绿楔因此生病、萎缩,城市生态由此衰退。

  这一城市病,成为武汉园博会需要解决的生态课题之一。

  园博园所在区域正好位于“六楔”之一——府河绿楔的末端,毗邻银湖。清末修建的张公堤、2010年形成的三环线,都将府河绿楔切断,拒之城外。银湖往南,依次是金口垃圾场、张公堤、三环线、棚户区,3年前满是垃圾、渣土、鱼塘和沼泽,是武汉生态最为薄弱、恶劣的城郊结合部之一。

  谢先礼说,园博园开工后在北区堆荆山、南区挖楚水。借助生态织补桥,荆山约200多米宽的部分山体,跨过三环线与南区接壤;借助水循环通道,北边银湖水上荆山、跨环线,进入一湖四溪的楚水。

  与此同时,与园博园同批开建的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将东西蜿延20余公里的张公堤修缮一新,变身城郊绿道,自东向西串起十座城市公园,形成中国首座城市公园群。

  山水飞跃绕城路,一堤纵横十公园。这一横一竖两道生态屏障,形成一个十字交叉的生态轴线,将原本割裂的府河绿楔,重新缝合一体、织补一新。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