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生态城市 > 生态环境 >

生态城市: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方向

时间:2014-06-05 13:43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陈柳钦

  有关专家认为,21世纪是生态世纪,即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下一轮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的竞争。从一个城市来说,哪个城市生态环境好,就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并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生态城市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世界各国都在探索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巴西的库里蒂巴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典范而享誉全球,其公交导向式的交通系统革新与垃圾循环回收项目、能源保护项目荣获国际大奖。日本的北九州市从90年代初开始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构想。德国的埃尔兰根市曾连续25年快速发展,带来一系列城市生态问题,该市率先执行“21世纪议程”的有关决议,采取多种节地、节能、节水措施,修复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生态规划,成为德国生态城市的先锋市。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到目前为止,已有海南、吉林、浙江等省被批准为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扬州、广州、长沙、杭州、绍兴等一大批城市都提出了创建生态城市的目标。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大多以发展城市森林、园林绿化、环境保护、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旅游等为重点内容。

  建设生态城市当初是出于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提出的,但它的内涵不断得到发展完善,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生态城市在社会经济自然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指标会随之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城市是一个进化的定义。生态城市现已超越了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层次,溶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一种广义的生态观。生态城市是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的城市。生态城市的中心任务是建设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发达的生态经济,建设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的社会。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教授姚士谋认为,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因城市化与经济高速发展而使生态遭受破坏的有效途径,也是预防今后出现新的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

  其实,生态城市并非一味强调绿地面积,但强调生物组分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调控功能,要将城市的绿地系统抬升到生态环境质量调控系统的高度来设计和建设。生态城市的建设要从大尺度和小尺度两方面同时进行。大尺度就是把城市做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建设,使城市中的“自然”处于调控环境质量的地位。小尺度就要在交通、住宅、河流、水体等各个方面进行生态学设计,保证快节奏工作环境下的无公害的享受。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设计和建设时,应以现代生态学为基础,利用自然生态过程与循环再生规律,健康和可持续地推进城市化进程,从而全面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等方面的质量。生态城市中新的生态文明思想, 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的概念, 不仅仅是出于保护环境,防止、减少污染为目的和单纯地追求自然环境的优美,它还融合了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内容, 对城市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促成自然、经济、社会生态化。建设生态城市根本的途径在于改变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方式,采取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的模式,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目标。在当前,建设生态城市不仅是一项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更是一项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创业性活动,是一项安居乐业的系统性工程。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