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大余8月24日电(记者鄢朝晖 通讯员赖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框架不断拓展,民生工程得到落实,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翻开近5年大余县城市建设的历史,“宜居”城市建设的脉络越来越清晰。在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大余县通过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打造“特色突出、功能完善、品位高雅、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城市。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撑,关乎市民生活质量。大余县以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一方面通过重点工程提升宜居城市形象品位,一方面从小处着眼,倾情投入改善民生。该县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工程的建设力度,启动了27个城建重点项目,从城市道路、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等方面着手,实施庾岭大道二期等城市道路建设,对重点道路部分路段增设中央隔离、行人隔离护栏等,优化城市功能,改善市民生活条件。 拉大城市框架、拓宽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发展的承载力,是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步伐的必经之路。去年以来,大余县围绕建设“生态、绿色、低碳、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区”目标,实施了第四次总体规划修编,确定“南延、北拓、西扩、东抑”的城市发展方向,拉开“一轴三区”城市框架。 该县深入开展“治脏、治乱、治堵”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园林、环卫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置换和修复废旧损坏的路灯和环卫设施,并立足县城及圩镇功能分区和布局,新建一批垃圾集中堆放点和垃圾填埋场,组建了县、乡、村、组四级600多人的保洁员队伍。近年来,该县先后荣获“省级园林城市”、“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