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西安浐灞生态区成为西北首个、中西部首批、全国唯一获得“国家级生态区”殊荣的开发区。 此刻,在浐灞生态区召开的西安世园会正渐入佳境,入园人数连创新高。此际,浐灞生态区绿意盈城、引领时尚、创意自然,充分展示国家级生态区的生态自信,彰显西安加速构建国际化大都市的万丈豪情。 回溯建设浐灞国家级生态区的风雨历程,建设者辟蹊径、反因循,以放眼全局的“大生态观”统筹创新,通过一系列治水治污的有力举措,原来的生态重灾区已裂变为西安的生态补偿区。 以生态定位,以功能发挥为责任,因地制宜,师法自然,两河沿岸已成为成为城市的新名片。 全方位的六大体系构建,更使得浐灞活力备增,生态示范价值突显。 统筹创新 “生态维新”之路 白鹭翔集,游人如织,波光摇翠,水天一色…… 世园会灵动的水元素完全颠覆了人们传统观念中西安处于缺水的黄土高原的印象,将一个水势宏大、水景优美的山水之城的新形象展现在世人眼前。 但如果回溯过往,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六年前的浐河和灞河,会发现这是一段完全被边缘化、污水呜咽的河流之殇。 这样一组数据反映着七年前那段不堪回首的现实: 河流污染严重,年接纳污水量达5000万吨; 垃圾围城,垃圾堆放量近500万立方米; 挖沙成灾,河床严重下切达6米之深。 这组冰冷的数据记录着两条河流的衰落,流淌着羸弱、无奈的叹息。 为应对环境承载力不足和城市扩容需要,2004年9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在广泛综合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设立了城市生态型新区——西安浐灞生态区。 面对举目凋敝、百废待兴的困境,面对千年古都现代化的艰难命题,面对城市塑造适合自身未来形态的重大抉择,建设者们已经决心走一条与众不同的“生态维新“之路,实现前人未曾有过的跨跃。 通过开展浐灞生态重建研究、湿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浐灞生态区综合发展体系逐步清晰: 总体思路上,坚持“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 把浐灞河治理与秦岭保护、渭河治理以及城市生态补偿区关联为一体,放眼全局,统筹创新。 目标与定位上,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完善城市生态功能、提升示范价值为目的,浐灞生态区首先是西安的生态补偿区,以河流治理、生态重建为主,开发为辅。完善西安的城市形态,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举措上,坚持“规划立区”,从编制生态建设规划起步,从治理环境问题入手,创新管理和运作模式,将环境治理、新区开发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深入探索城市生态型新区建设模式。 2008年7月,生态区管委会启动《国家生态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2009年4月,《规划》经西安市人民政府第14届7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被纳入西安市生态建设工作重点。 《规划》分为两个实施阶段,即全面启动至基本建成阶段(2006年—2010年)和基本建成至巩固完善阶段(2011年—2020年),总投资413亿。 到2020年,浐灞生态区建设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成为涵养功能充分、生态景观优美、人居环境舒适,经济产业繁荣,社会文化进步的城市生态型新区。 有了明确的战略构想和高起点的规划,建设者把饱满的热情与集体的智慧,全部投入到国家生态区建设工作之中。 师法自然 因势利导催化生态功能 建设国家生态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治理,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大自然发展规律、创新施为的有益探索。这一过程中,浐灞生态区的一系列思路与举措令人眼前一亮。 “因地制宜,变废为宝,”这是建设之初确立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思路。浐灞决策者以“污水资源化,湿地功能化,治理效益化”的治理目标,以碧水清污、塑河修坝、修沙造林、景观绿化、湿地恢复等生态措施为主,加强治理的系统性和长效性,大力推进浐灞河水环境效益化综合治理工作。 同时,以生态定位,以功能发挥为责任,用绝对优势的生态用地比例来保证区域功能定位和方向,用水面和林地的大规模连片恢复和重建来保证生态功能的发挥。 据浐灞生态区工作人员介绍,在修建河道的过程中,为了给鸟儿留下原来落脚的地方,使其不被淹没,建设者在河中间特意保护了一段湿地,形成了河中间的一片柳树林,也恢复了唐诗中的灞柳盛景,另外在淹没地方的河中间还特意做了几个岛。 这一细微的关照深入地诠释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意,体现了建设者的灵活变通与创新勇气,成为“做有爱心负责任的建设者”这一理念的生动注脚。 “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垃圾治理方面,在桃花潭景区利用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进行河堤建设和土方造型,堆出150多亩的湖心岛,形成800亩水面,并利用建筑垃圾回填沙坑,重塑景观,建筑垃圾回用率达到100%;生活垃圾管理上,明确要求入区项目必须配套建设垃圾分类收集体系,积极建设垃圾回收站,压缩站,逐步形成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回收及压缩清运体系,所有生活垃圾均运往江村沟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建成社区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84。4%。 “拆旧立新、数字管理”。大气环境整治方面,加快集中供热配套及配套工程建设,多次组织开展锅炉、专项整治行动,拆除污染大、热效率低的燃煤锅炉。大力推广新能源,鼓励新建项目采用可再生能源。 噪声控制方面,沿三环路、滨河路、陇海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建设防护林带,降低噪声影响,开发数字浐灞管理系统,一期建设了广运潭、欧亚论坛等四处自动噪声监测点位。 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新增绿化面积7000余亩,累计形成林地20574亩,林地覆盖率达15。4%,区域生态用地比率达到2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3。63平方米;累计形成水面面积12800余亩,河流湿地覆盖率达13。2%。由此,河流水质显著改善;垃圾山不见了,变成了桃花潭景区和雁鸣湖千亩湖泊湿地;沙坑遍地的广运潭荒滩,停止了采沙,坑成湖、陆成洲,再遍植桃树、杏树,如今变成了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灞河入渭口的万亩湿地成为西北首批“国家湿地公园”。浐灞河的综合治理成为西北首个“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 体系构建 生态内涵提升示范价值 华美的变身,将一幅秀美的浐灞生态画卷勾勒于眼前,大气磅礴地改写着西安的生态版图。 在建设国家生态区过程中,其不遗余力,全方位围绕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景观、生态人居、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和组织保障六大体系的建设,则稳步丰富生态内涵,提升生态示范价值。 生态建设的目的是为人服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在这里得以最佳诠释。目前浐灞已被市民公认为是西安市人居环境最好,最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新建社区绿化率均大于40%,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到7。7%,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98。3%,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已达到84。4%, 生态区始终坚持以循环经济理论统领区域产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减少污染排放量。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科技研发、教育、房地产以及体育等现代服务业,建设生态产业新城。 沿■、灞两河沿岸打造沿河生态旅游廊道;以欧亚论坛为主题发展会展经济;以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为背景大力发展苗木花卉基地建设;以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为依托,打造陕西省环境保护教育基地;以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发展水上运动。 通过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了区域与西安市支柱产业之间的循环和连接,推动经济在区域、流域乃至更大范围内实现循环和互补,树立了一批响亮的生态品牌,使得浐灞生态区的生态理念内涵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水平与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结合起来,统筹到国家生态区建设中。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加快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区还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从机制、制度、管理、建设、财政、能力建设等各个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生态区建设保障体系。 生态导向,体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际遇下的超前选择与创新思维。 生态文明,则演绎着梦想照进现实的幸福、愉悦和温暖。 2011年4月至10月,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为主题的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盛大绽放,必将进一步引领城市未来,绽放都市生活,提升浐灞国家级生态区人居生态景观环境品质,将西安“山水之城”的生态内涵演绎到极致。中国规划网西安8月22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