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从在我市召开的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现场会上获悉,横峰县印象分荣获此次督查的全省10个县(市)第一名。近年来,横峰县围绕“现代工业城”的城市定位,规划先行,以人为本,规模投入,一座生态园林宜居之城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该县主动融入上饶市“1+5”信江河谷区域城市群,在发展方向、城市定位、产业布局上下功夫,高起点规划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中,该县以科学规划、打造精品为原则,按照“拉开框架、完善功能、优化管理、提升品位”的思路,先后完成总规修编以及住房建设、绿地系统、葛源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排水等专项规划,着手编制城南新区概念性规划和工业园区拓展规划。同时,科学编制了《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没有编制规划的项目,一律不审批建设。在项目建设中,该县融入人文历史元素,精心设计与施工,打造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工程。其中,红枫公园古朴典雅、兴安广场美轮美奂;新城区道路按照“一路一景、一路一树、一路一灯”的要求,高标准实施绿化、美化、亮化,提升了城市品位。 以人为本、打造宜居之城是横峰县始终坚持的理念。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该县始终把城建的重点放在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服务功能上,放在公益性、功能性项目建设上,主要抓好城市道路、文化、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项目建设。今年以来,该县启动了总投资达33.78亿元的45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新建广场东路南延等5条城市主干道路和一小、一幼搬迁等功能性项目;续建天山国际大酒店、中心敬老院、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同时,该县坚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摆在优先位置,累计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83套,廉租住房304套。 该县转变经营城市理念,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思路,采取财政投入、市场运作等方式筹措项目资金,破解城市建设投融资的“瓶颈”问题。通过土地市场运作、国有资产经营盘活城市固定资产,积极做好“争资、引资、民资”三篇文章,采取多种方式吸引民资和外资进入城市建设领域。目前,城建项目融资达2亿元。 大力实施“1122”工程,重点推进广场东路、岑阳大道、创业大道、港边路等4条道路南延和南环路建设,形成“四纵一横”的道路网架,迅速拉开城市框架。着力做美中心城区、做旺工业园区、做靓岑山景区、做强农业园区、做活物流园区“一城五区”。统筹考虑城乡,按照“县城—集镇—中心村”为骨架的城镇化梯度发展秩序,积极培育“一个中心两个副中心”的集镇建设格局,构建城镇发展大体系。目前,县城规划框架面积60.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8.79万,预计今年城镇化率达45%,顺利步入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加速期。(姜小华)中国规划网南昌12月13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