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黔江区委、区政府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区”总任务,注重提质增效,突出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支撑,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四大战略”,统筹推进三大功能区域差异化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两个核心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为推进未来黔江经济转型腾飞积蓄力量。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左右和14%左右,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达到上级要求。”这是黔江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为确保今年工作在新常态中奋发有为,黔江区委、区政府按照市委提出的“有定力、善作为,转方式、提质量,重统筹、促公平,防风险、补短板,打基础、可持续”要求,准确把握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明确全力抓好十项重点工作任务,确保主要预期目标的如期完成。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走特色差异化发展路子。全面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切实强化面上保护,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6%以上。开展黔江河、阿蓬江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质达到Ⅲ类标准。深入推进“4个1”相对集中居住体系建设,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品质特色城市建设,策划打造“世界第一城市峡谷”旅游品牌,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价值,带动人财物聚集。 因地制宜规模化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设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基地,支持绿色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适宜产业发展,推进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实施三大功能区示范建设方案,研究出台更加差异化的扶持政策。 ——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着力强健经济发展筋骨。全面开展“企业效益提升年”活动,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5亿元,完成工业投资52亿元。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突破100家,90%以上的企业实现正常生产,企业亏损面降低到2.5%以下;全面投产20万吨铝加工一体化、300亿粒药用胶囊、帝神制药等项目,开工建设40万标箱卷烟易地技改、5000吨食用明胶、10万吨醇醚、100万套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快宽带黔江、光网城市建设,推进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及重点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着力打造“智慧黔江”。 ——建设高品质特色城市,培育黔江未来发展核心竞争力。依托城中大峡谷、城边大峡江、城下大溶洞等地质奇观,差异化、高水准规划和建设,打造有别于千城一面的城市;实行中心城区控规“一张图”管理,启动城市峡谷景观带整体规划设计、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武陵大道重要节点景观及功能规划设计,实现新城城市设计全覆盖。完成新城6平方公里综合生态城市设计,让城市“显山露水”,实现自然生态与城市的融合,积极推进渝东南城镇群总体规划,完成12个镇乡总体规划修改。 提速推进“城市东进”战略,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集中力量推进城市峡谷、武陵大道和正舟大道沿线及桐坪片区、民族风情城片区、火车站片区建设,严格控制老城新增容量,着力公共设施配套,推进城市规范化管理。 ——全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加快推进铁路枢纽建设,全线开工建设黔张常高速铁路、渝怀铁路二线,启动黔江北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和渝怀铁路二线400万吨货场工程建设。推动重庆主城至黔江高速铁路前期工作,全力争取按时速350公里设计。 建成通车黔恩高速公路,争取黔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武陵山机场4C级标准化建设;争取新开或加密航线,实现旅客吞吐量13万人次以上;完工太极水库枢纽工程和小南海补水工程,完成老窖溪水库坝体填筑,开工正阳水厂、阿蓬江防洪治理工程濯水段和鹅池、渗坝排洪隧洞工程建设,完成三峡库区中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年度任务,恢复和改善灌面8000亩,再解决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加大能源建设力度。调整完善电网规划,新增1座500千伏、1座220千伏、3座110千伏和6座35千伏变电站。完工投运220千伏黔江变电站主变增容改造工程、110千伏舟白输变电工程,推进实施110千伏正阳变电站主变增容改造,启动500千伏输变电站和彭水至黔江220千伏双回线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黔江—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石柱—黔江天然气管道和利川—黔江天然气复线管道工程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到中心城市。提速发展商贸产业,加快推进新城专业市场建设,建成投用林产品、工程机械、农产品批发、家居建材等区域性专业市场,初步形成区域性商贸批发中心。争取引进红星美凯龙等名特商贸实体,新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家以上。加快推进大什字购物广场二期建设,集中打造三岔河城东片区时尚精品和城西片区文化娱乐休闲两个特色街区。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力争引进全国知名电商平台来黔设立营运机构。;突破发展旅游产业,把整体创建小南海—城市峡谷—濯水古镇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作为突破口,推进城市峡谷、三岔河城市客厅创建国家4A级景区。建成开放城市峡谷峡江景区一期,推进二期、三期工程设计和建设。完成城市溶洞规划设计,推动峡谷城堡酒店建设。 力争启动小南海—八面山休闲避暑旅游度假区建设。全年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以上,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发展民俗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积极培育世界钓鱼公园等旅游品牌;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生产性物流和生活性物流,大力发展铁路货运和航空物流;围绕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进一步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金融扶贫示范区”建设。 ——着眼生态特色转变成发展效益,谱写“三农”篇章。新建标准化猕猴桃基地5000亩,着力提高蔬菜、中药材等产业的规模和品质,力争在供港蔬菜、中药材加工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鼓励支持发展食用菌、地牯牛、油牡丹等特色产业,在适宜地区大力发展以肉牛为主的草食牲畜产业。 加快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品牌农产品,争创国家级品牌2个。 稳量提质发展烤烟、蚕桑、生猪传统产业,收购烟叶15万担,新栽优质桑园6000亩,生猪出栏稳定在85万头左右。建设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示范农家乐50家;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确保全区土地流转率达到30%以上,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加农户等规模经营主体,新发展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市区级龙头企业15家、家庭农场30家、农民合作社30家;实施100公里通乡油路升级改造,完成撤并村通达工程300公里。 完成15个农民新村建设,新启动建设3个市级示范农民新村。新打造100个特色院落。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300户。实施农综开发土地整治2万亩,新建高标准设施农业基地1000亩; 深入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程,完成以贫困人口为主的搬迁5000人,启动实施15个贫困村整村扶贫,全年减少贫困人口8000人。 ——着力解决发展难题,确保经济在健康轨道上前行。更加突出投资重点,推进实施30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20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强化土地调控和用地保障,坚持带规划设计供地,严格进行招拍挂,促进土地进一步升值;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控及风险化解机制,将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 着力优化债务结构,严禁新增一类债务和高息借款,做到风险可控。把扩大有效投资与政府性债务管控相结合,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等纯公益类项目主要通过财政筹资解决,产业类项目完全通过市场方式解决,靠市场价格、资源优化配置可平衡的公共设施项目通过PPP方式引入社会资本解决。 ——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经济发展新动力的作用。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引导民营企业抱团发展。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落实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和“多证联办”;围绕区委确定的“40+15”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各项改革。 深化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国企管理人员薪酬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稳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推进有条件的区属国企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支持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全面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公开预决算,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稳步实施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PPP投融资模式改革,力争3个项目纳入市级试点范围。 ——扎实推进社会民生建设,让群众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目标,滚动实施22件重点民生实事,适时增加一批群众关心又有财力支撑的民生项目,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力度。 加快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力度,新发展微型企业600户,市场主体达到3.2万户,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 统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问题;加快推进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建成投用正阳中学二期、舟白中学和下坝中学教学楼,开工建设城东中心校迁建工程,完成6所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推进职教中心迁建工程,并通过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评估验收,力争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通过复查验收。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强化天然林资源保护,加快实施第二轮退耕还林工程,开展植树造林3万亩,推广工业商业使用清洁能源,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全年稳定在330天以上,开工建设册山、桃子坝、下坝污水管网,完工投用青杠污水处理厂,完工全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新建或整改投用8个集镇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污水管网30公里,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完成20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30个行政村全面综合整治,创建市级生态乡镇、市级生态村各5个。
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完善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污染物排放许可等制度,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加强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严格执行环境准入、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