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苏州生态园林城市指标
日前,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相关要求,省住建厅组织专家对苏州市进行“生态园林城市”申报资格初验,并对苏州城市园林绿化,城市公园绿地的功能性、景观性、文化性,城市道路绿化以及城市容貌等“城市园林绿化综合评价值”等六项考核指标进行了专项评价,认为苏州营造了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不仅为百姓提供了良好的生活休闲环境,而且展示了城市的文化个性,对实现“青山清水新天堂”的城市发展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
苏州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古城精细秀美 新城时尚大气
专家们对苏州城市园林绿化的综合评价较高,认为苏州市充分利用自然河湖水系、山体及丰厚的人文景观,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园林绿化建设,初步形成了“两带、三环、五楔”的城市绿地格局。“城中园、园中城”的绿地布局形态提升了城市空间景观品质,在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满足群众休闲健身需求、发挥防灾避险功能、维护公共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青山清水新天堂”的城市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 其中,苏州湖泊水系密布,低山丘陵环抱,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苏州在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结合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苏州加快了环太湖生态防护林、湿地公园建设;通过植树造林、林相改造、退耕还林等方式,上方山、穹窿山等自然山林得以恢复和保护;全面禁止开山采石,启动大阳山等宕口复绿工程,让一度被破坏的山体重披绿衣;建设三角咀、东沙湖等湿地公园,使城市湿地得到保护。 不仅如此,专家认为,苏州“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园林绿化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营造了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在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建设中,注重因地制宜,均衡绿地布局,传承古典造园艺术,精心营造环城绿带、小游园、街头绿地、滨河绿地,“小、多、匀、精”的公园,展现出精、细、秀、美的江南园林景观风貌,更彰显了“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特色。 而作为新兴的苏州工业园区和高新区也迅速崛起,充分利用山体、水域等自然地貌,吸收运用现代造园手法,建设现代化大型公园绿地,如围绕金鸡湖环湖而建的香樟园、红枫林、星湖街、金鸡湖大道等景观工程,展现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古城与新城的绿化建设在整体上构筑了苏州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独特的城市风貌。 苏州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绿化景观述说历史人文 花草树木彰显城市个性
苏州的公园绿地不仅仅是城市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更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专家认为,在一道道由花草树木构成的绿地风景中,苏州悠久的历史人文气韵深藏其中。 特别是在古城区,苏州新建现代公园绿地时,十分注重对历史文化和历史遗迹的保护,强调绿地文化内涵的体现,与古城风貌相协调。 在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中,苏州绿化建设者利用假山、湖石、景墙、植物等要素,营造了独特的道路景观;结合了文庙特定文化氛围的文庙公园,则在绿地的布局中,巧妙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步入园中,就能感受到浓重的府学气息。而通过环古城风貌保护整治工程的实施,不仅保存了古城墙遗址、古桥、古建筑等大量历史文化遗存,还依据历史文化和特点地貌,沿途设置了“南园春晓”、“双桥烟雨”、“金门流辉”等14个绿色大景区和48个特色景点,使环古城沿线成为展示古城历史文化遗产遗迹的独特平台。 目前,苏州正在实施的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整治与更新工程、虎丘地区综合改造工程、山塘保护性修复工程、石湖景区开发建设工程,以及已经着手进行的古城墙修复工程等,更是以保护文化遗产为核心内容,将在绿地的精心营造中突出展现城市个性。 苏州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城市公园功能多样 集休闲健身防灾避难于一体
(责任编辑:白雪松)
苏州城市公园绿地层次分明、丰富多样的绿地景观也给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专家认为,苏州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土壤等资源,以植物造景为主,选用乡土树种,合理配置,丰富了植物景观。其中,香樟、银杏、桂花、石榴、楝树、枫杨等105种乡土树种等,通过乔灌草配植,兼顾季相搭配,充分展现了苏州“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绚丽”、“冬景苍翠”的四季景观。 而且,城市公园绿地建设中通过营造形式多样的自然地形景观,呈现出不同视觉的景观效果,尤其新城区的雕塑小品则造型奇特、充满趣味,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城市标识感。绿地中的植物存活率也较高,体现了很高的施工工艺和养护管理水平。 在布局上,老城区的公园绿地分布较均衡,可确保市民出行350米到500米就能步入绿色空间;新城区公园绿地的交通较为便捷,可达性较好。而无论是现代公园还是社区公园,带状公园或是街旁公园,均对全市市民免费开放,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分布均衡、类型丰富的公园绿地,为市民休闲、晨练、娱乐提供了基本保障。不仅是市级综合性公园,区级公园和小游园,也都具备休憩、健身等设施,并且均考虑了无障碍设施。 在公园绿地管理中,则已针对古建筑和森林防火、大型园事活动、特种设备、施工场所、人员集聚区、食品卫生等进行安全管理,基本实现监控点全覆盖,如桐泾公园等,不仅是居民日常休闲的去处,更具备抗灾避难功能,万一地震等灾害来临时,可为居民提供集中的救助和避难场所。记者 徐蕴海 摄影 杭兴微 中国规划网南京6月30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