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世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说是碳的“宏观”供需失衡的外在反映。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都可以归结到植被的破坏上来,这就是要尽量做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和增加以固化碳的方式来解决“碳需求”的森林草场等植被。经济的发展要“低碳”,但还需要“汇碳”,人类更需要关切的是在践行“汇碳”的过程中努力营造一个真正的生态系统
在自然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福利的一部分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础条件的时下,低碳经济正在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战略方向。不过众所周知的问题是,经济结构从高能耗到低碳的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甚至还有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作为代价的阵痛。更何况这种降低碳排放还要在各国的经济利益博弈中进行。 借用经济学分析方法来理解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的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其一即碳排放过多,这是碳的“供给面”;其二是碳吸收过少,这是碳的“需求面”。现在世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说是碳的“宏观”供需失衡的外在反映。低碳经济显然是从碳的“供给面”入手来解决供求失衡的问题,但一个同样有效和值得倡导的办法是从“需求面”入手。这就是要尽量做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和增加以固化碳的方式来解决“碳需求”的森林草场等植被。经济的发展要“低碳”,但还需要“汇碳”。 大自然已发出强行使生态回归平衡的种种警示信号 实际上,人类的过度繁衍和对经济增长的追求导致的对土地的诉求,及其随之而来的对植被的摧残,才是导致“碳需求”急剧减少的关键因素。更为重要的是,由此带来的温室效应还只是植被被破坏的表现之一,而其实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都可以归结到植被的破坏上来。 植被是太阳能量和雨水的“接收器”和“储藏器”,是地球的“衣服”和食物链的原点。对植被的破坏会导致碳的“宏观”失衡,带来严重的生态后果:气温升高,继之而来的就是大自然自我修复系统的自动响应——作为降温手段的雨水增多。但一个“半裸”的地球必然是在气温高的时候不能吸热,气温低的时候又不能保温,于是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频繁交替出现的怪现象就不难理解了。同时,因为失去了植被这一“蓄水池”的缓冲作用,也就不难理解严重洪灾和严重干旱交替出现的怪现象。可以预见,不从根本上还原生态的本来面目,我们现在看到的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和干旱,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十年一遇甚至是一年一遇。 另外,现在我们所能感受到的环境的变化,还只是因生态破坏而带来的严重后果的一部分,谁又知道我们看不见的后果还有多少呢?健康的大自然是一个以复杂食物链的方式环环相扣的系统,而植被大量减少必然会导致生态食物链的紊乱,部分物种的大量减少甚至是灭绝。当然,诚如我们所看到的,灭绝最显著的肯定是体积更加庞大、对食物量和生存空间要求更高的物种。于是,能在地球上生存并繁衍下去的生物到最后必然是个体较小的——所以,在看到各种大的宏观变化发生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也许是因食物链的断裂而失去某种天敌的细小生物过度繁殖、或是因食物链多样性遭到破坏而导致生物发生基因突变或相关抑制因素大大减弱而使得免疫缺陷引起的一系列后果——禽流感、非典、甲流等疾病的流行。这是大自然正在试图用各种方式强行使生态回复到平衡状态的信号。自然之痛,对我们是沉重的警示。 因此,恢复植被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汇碳”这一表象性的概念,人类更需要关切的是在践行“汇碳”的过程中努力营造一个真正的生态系统。 恢复植被不能以人类的“视觉”效果为取向 基于这一目标,汇碳就需要在经济发展中遵循正确的环保理念。恢复植被要以自然规律为取向,而不能以人类的 “视觉”效果为取向。自然规律要求生物的多样化和食物链化,没有生物的多样性和不能成为食物链中的一环,这样的植被恢复是很短视的,效果也是很单一的。那种只有植物而没有或很少动物的生态系统不是健康的生态系统。所以说,生态不等于绿色。 人工造林或者是经济林,因其所造物种的单一,而不能很好地形成一个完整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系统,基本上还是以绿色为主,生态为辅。因而在某些条件下虽说是必须的,但却是不够的。其实最好的维护办法也是最简单的办法——最优的就是尽量不要干预原有生态系统,让其自然生长;次优的选择就是在生态已经被破坏的时候实施以人工造林来帮助植被更快地去自己生长,归宿还是要让自然来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类似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非洲的大草原和亚马逊的原始森林,这样的生态才是真正健康的生态。这种治理思路不仅要放在野外,也要放在城市和农村等人口聚集区。与其花费大量的资金,消耗大量的能量,去整理城市周边某些地方的草地林木以让它们保持“好看”状态,还不如放任其生长,让其变成真正的一小块生态区域。 “汇碳”还需要推行合理的丧葬文化 “汇碳”还需要推行合理的丧葬文化,在农村地区和有条件的城市地区应该大力提倡树葬。据报道,北京已有将骨灰树葬的方式出现,这应该是丧葬文化的一大进步。人类来自自然,最合理的方式就是以自然的方式回归自然。树葬可增加人们对树木的尊敬和崇拜,对促进人们更加自觉地爱护森林植被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葬礼其实古已有之,只是没有得到延续而已。如古人有云:“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虽然是骂人的话,但至少说明这种丧葬文明在历史上是存在过的。当然,基于环保的目的,现在的树葬也应该与先前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应提倡和鼓励“三免”的树葬方式,即免棺椁、免封土和免不可降解随葬品,真正做到“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公共经济学系博士 余显财) (责任编辑:玮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