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生态城市 > 生态设施 >

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的“加减乘除”法

时间:2010-04-06 20:42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李盛兵现任合肥艾普拉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经理,这家公司是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首批引进并顺利投产的项目之一,公司生产的产品全球只有3个国家的企业能生产,广泛应用于石油采掘行业。李盛兵曾是合肥另一家化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他之所以“跳槽”,就是因为看中这家公司从事的是真正的 “绿色化工”。李盛兵说,公司的生产过程既不产生废水,也没有污染气体排放,为这样的企业服务是很多化工人的“梦想”。

    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致力于实现这样的“梦想”:实现发展重化工业与循环经济的 “双赢”,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主动作为。

 

    做“减”法:引进项目重视规模

    在1月份获批的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规划》中,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程。与此同时,在1月15日召开的合肥市委九届十次全会上,合肥市提出要构筑 “两集群”、“两走廊”的全新产业格局,“以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为核心的东部重化工产业集群”就是“两集群”之一。

    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于2006年3月1日开工建设,3年多来,该园交出了一份“另类”的发展成绩单:目前,园区共引进22个项目,但是,它却先后拒绝了40多个项目的入驻请求,被“拒之门外”的项目意向投资高达20多亿元。但是,目前入园大多是亿元级投资的大项目,22个项目协议投资额高达286亿元。

    为什么要牢牢把住入园“门槛”,把大批项目挡在门外?该园管委会主任王华波告诉记者,“减量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它既包括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的减量,也包括生产末端废弃物排放的减量。只有生产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企业在“减量化”生产上的投资才是有效益的,才具有进行“减量化”生产的需求与意愿。该园在引进项目上先做“减”法,就是为了让“减量化”生产在园区成为现实。

    化工项目之所以成为很多地方的“污染源”,原因就在于项目自身规模不大导致生产过程依赖落后工艺,缺乏进行技术升级实现“减量化”生产的实力与意愿。为此,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将“着力建设一个以大项目为主、科技型、生态型工业园区”确立为基本发展理念。

    该园引进的中盐红四方项目就是践行“减量化”生产原则的生动例证。目前,该项目仅今年内就将完成投资8亿元,2014年前,将完成项目新建和海丰、红四方、锦邦、天辰股份等企业搬迁扩建,实现百万吨级复合肥、百万吨级纯碱、30万吨级氯碱,以及规模较大的系列农药和精细化工系列产品生产,由于采用最先进的工艺技术,通过产品链的相互衔接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将下降25%。
 

    做“加”法:环境治理多设“闸门”

    “打造以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为核心的东部重化工产业集群”,是合肥承接产业转移、加速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之一,但其却对节能减排与生态环境带来压力与隐患。园区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解题”的重要思路就是强调“环保先行”。

    在园区采访时,记者看到正在建设的日处理能力达3万吨的工业污水处理厂,已经进入设备安装的最后阶段,上半年可确保接纳处理园区企业污水,这也是目前在建的全省规模最大的工业污水处理厂。而这座污水厂只是园区工业污水处理系统的一个中间环节,进入这座污水厂的污水必须经过各家企业的处理,在这里经过“二次处理”后的中水,80%回用于园区绿化以及园区企业生产,另外的20%也是排入园区建设的人工湿地,进行进一步净化,将其化学需氧量(COD)含量降至接近天然雨水的状态。这一人工湿地净水项目已被国家建设部、科技部纳入“工业园区污染源控制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专项课题研究项目”体系,由园区与中科大、合工大、同济大学等高校联合建设,规划建设面积2000亩。首期480亩湿地作为试点,目前正在建设之中。

    要走一条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重化工业发展之路,必须在环境治理上强调做“加”法,在惯常的流程之外,依靠科技进步,增设多道环保“闸门”,推行清洁生产,这也是重化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必然的路径选择。
 

    做“乘”法:产业整合跳跃发展

    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分为绿色化工园、橡塑材料园、新型建材园以及合肥市主导产业的配套区四大产业板块。园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出示的一张园区产业链示意图上,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线条标出了几大产业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化工园区里的化工企业产生的废料和生产的部分产品可以作为建材企业和橡塑材料生产企业的原料,建材产业与橡塑产业的终端产品又被作为原料,在主导产业配套区用来生产汽车、家电等合肥市主导产业的配套产品。各个不同产业板块之间都存在着上下游配套关系,形成一个物料循环利用的产业集群。

    据介绍,传统经济是一种由 “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强调的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目前,园区的产业格局是基于这样的循环理念,旨在打造盐化工、油化工、煤化工、钢铁和新型建材等为主导的产业链整合发展的循环经济园区。

    这样一条按照循环经济产业链引进项目,进而引导产业集群的路子,为园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乘数效应”。 2009年,园区投产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94亿元。随着园区引进的一些重大项目以及重大项目的配套产业相继落户、投产,园区将实现跳跃式发展,到2012年,园区预计将实现工业产值500亿元,上缴税金15亿元。

 

    做“除”法:“亩均”指标注重集约

    采访时,记者发现,园区确立的主要发展目标均将 “亩均”作为重要衡量尺度,明确提出要在投资强度、亩均产出、亩均税收等指标上,在全省的工业园区中力争“第一”。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以“亩均”指标来衡量发展业绩,让每个单位的土地资源及其它要素资源投入实现产出的最大化,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

    引进重大项目,是园区实现做大“亩均”指标的重要途径。目前园区着力引进中盐红四方、马钢钢材深加工、安徽桑铌科技重油深加工等一批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引领着园区走上节约集约的发展之路。以桑铌科技项目为例,这一项目投资额达230万元/亩,远高于合肥市所要求的150万元/亩标准,达到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

    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负责人告诉记者,园区的种种努力,就是致力于转变重化工业的发展方式,走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如今,这条路径正在逐步变得清晰。(记者 胡旭)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