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盲人李先生对笔者说:他对盲道的评价并不高。他出行时选择坐车,或宁可不出门。其实他不是不爱走路,不是不需要盲道,只是盲道上的“陷阱”太多,使不少盲人吃足苦头。 目前上海的盲道分布于市区主干道和商业街,全长仅60公里左右。由于缺乏有效管理手段,盲道被随意占用的现象比较普遍,使用效率不高。 笔者觉得,道路建设部门应该“设身处地”地为弱视者群体着想,盲道的设置应该完整及有障碍提示。本人曾观察市中心的一条盲道,接近路口时,原本在人行道左侧的盲道忽然中断了,隔了几步之后,重新现身的盲道居然跑到人行道右侧去了。原来,人行道的中央建了个花坛,于是盲道只好“绕行”了。往东走是个公交站点,好几路公交车都从这里过,于是盲道又从等车人的脚下暂时“消失”了。再往东,整整15分钟的步程,盲道干脆杳无踪影。 缺少提醒弱视者前方有障碍的标志,也是一个问题。此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被破坏的盲道未能及时修复,这种掉以轻心的做法实在令人遗憾。 笔者认为,城市管理部门还应承担起对侵占盲道行为的检查,加强教育和处罚。如果有关部门对盲道被占情况“泰然处之”,普通市民也会对各种挤占盲道的行为“不以为意”,致使不少盲道就形同虚设。曾见报道:南京城市管理部门发现侵占盲道的行为,便会请违章人蒙上眼睛,让其体验盲道被挡后盲人走路的艰难。其实,这种体验不仅适用于违章者,也适用于我们城市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如果都能将心比心,盲道不完备的种种问题都会解决。 盲道是城市无障碍公用道路设施,是盲人出行的“眼睛”,体现着社会对盲人的人文关怀,也显现出城市的文明水准。面对我们城市“评价不高”的盲道,我们都应该脸红啊! (编辑:刘堃茹)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