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关于南京几条道路的改造又在网上引起了许多讨论。虽然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可还是让市民们为之嘈嘈,就连“老吴韶韶”的主持人老吴都禁不住在节目里感叹:“道路难道是你家的被窝筒,想直就直,想弯就弯?”原因很简单:似乎从未中止过的道路改造工程,且不说其反复拆建背后惊人的钱财浪费,光是满天尘土和生活交通不便就够让老百姓叫苦不迭。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城市的起源来看这句话是大致不差的。人们最初聚集起来形成城市,正是因为城市的集中居住方式比村居的分散居住方式能提供更多生活的便利。在城市里面,你可以方便地购物,方便地找到朋友聚会、交流,可以享受统一的市政服务,如道路、公共交通、供水、供暖、供电等。在城市,人们因为集中居住带来便利,但也因为集中居住带来一些麻烦与问题,如垃圾大量产生、乱搭乱建、人口混杂等。 如何治理城市,既尊重城市的多样性,又保护城市的发展和整洁,是所有城市管理者都在面对的问题,它考量着管理者的胸怀、智慧与能力。经过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许多城市有了充分的财力可以把城市打扮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国际化”。于是,一场城市“面子”的竞赛开始了,以至于一些城市管理者把城市“面子”作为最为重要的追求。日常的竞赛已经白热化——大兴土木、大拆大建。如果逢到要举行大型活动,诸如运动会、博览会之类,则更是变本加厉、无所顾及,如北京禁止地下室出租、深圳清理8万高危人群……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外在表征。但一个城市真正让人难忘的恐怕不是哪幢世界第几的高楼,也不是哪个中看不中用的地标建筑,正如南京,最让人唏嘘难忘的正是那些静默无语的百年梧桐树。不少去国外旅游的人归来,感叹最多是国外的大多数建筑和道路都是百年以前建造。它们并没有“出新”,却自然而然地透出无尽魅力。 人们来到城市,到底是为了什么,不是来参观游览,是要在这里过日子过生活。当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宽阔平整,小摊贩被驱除干净,“面子”是看上去很美了,但人们却分明越来越感觉到了生活的不便和诸多情感的失落。 “出奇”“出新”是有创造力的表现,应该嘉许。但是城市“出新”应该建立在便民、利民的基础上。一味好大喜功,罔顾民生的“面子”工程,秀出的不过是虚假浮躁、长官意志、阿谀奉承甚至无法无天。每一个清醒的决策者和管理者都应当明白:因为重“面子”而最终损“形象”、失“民心”,不仅得不偿失,而且难免危机重重。中国规划网南京8月12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