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侵华日军的打扮,手握“三八大盖”押着“花姑娘”,还一脸的笑容……这不是在拍电影,而是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一景区重现的“鬼子进村”场景,在这个集体参与的旅游项目中,游客有的扮鬼子,有的扮汉奸,还有人扮“花姑娘”。景点人士称,其初衷是“为了做红色旅游,让年轻人参与该项目,了解这段历史,教育年轻人”。 侵华日军抢掳奸淫中国妇女,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以把它再现出来,以反映那段屈辱历史,教育大家热爱和平,努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 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人都可以来表演这段历史。如果没有特定的情景,没有到位的表演,那就无法重现历史,更谈不上去教育人。道理很简单,在日军抢“花姑娘”这场戏中,只有把日军的凶残和兽性,把汉奸的无耻和狠毒,把中国村姑的无助和痛苦,把八路军对鬼子的仇恨和勇猛表演出来,才能给参演者和观看者以深刻的教育。可是,只是为了多收游客几个钱的景区,会组织扮演者去深入领悟剧本的内涵吗?而那些为了寻乐的游客,又有谁会真把这样的表演当成一次国耻教育? 所以,让游客扮日军抢“花姑娘”,最终只能沦为一场嘻嘻哈哈的大闹剧,游客获得的是一种猎奇般的心理满足,景区获得的则是一个旅游收入的新增长点,所谓的国耻教育,只不过成了一个遮人耳目的幌子。这显然与红色旅游的宗旨离题万里,纯属胡说八道。 旅游景点高举国耻教育的大旗,想方设法去挖掘红色旅游素材,新增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做到既吸引游客,又巧妙融爱国教育于其中,这无可厚非。但必须要有一个底线,那就是绝不能以丑为美,拿国耻取乐赚钱,否则,就不仅仅是庸俗不堪的事,更事关民族尊严。故而我们希望,旅游景点不能见利忘义,游客不能数典忘祖,监管部门不能视而不见。只有这样,那些变味的旅游项目才不会出现。中国规划网西安8月7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