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论剑 > 热点话题 >

下水道“失灵”屡伤大都市

时间:2011-07-26 11:18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史晓帆 丁雨晴 李珍

  ●本报驻法国、美国、日本特约记者 史晓帆 丁雨晴 李珍 ●徐东还

  今年夏天的暴雨就像是个醉汉,在肆意宣泄中让北京、武汉、杭州等中国大城市频发内涝,引得网民们常常用“到哪哪儿来看海”自嘲一番。中国“城市汪洋”暴露出排水管网的脆弱,一遇强降水就“失灵”,这到底是下水道出了问题,还是这些年大城市“重地上,轻地下”的短视行为造成的?“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如果横向比,暴雨让城市交通瘫痪,马路变“运河”甚至行人和司机溺亡这样让大都市丢面子的事情在很多国家都发生过。但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应像巴黎那样,积累一套相当完善的城市排水技术才行。法国作家雨果曾把下水道称为“城市的良心”,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境技术所所长赵冬泉则把排水管网比喻成“城市的血管”,他表示,“我们显然对这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直投入不足”。

  “先进国家”也有城市内涝的尴尬

  一位从洛杉矶飞赴上海和北京开会的美国高管7月9日在《华尔街日报》抒情说:“行程结束后,我已搞不清美国和中国到底哪个是发达国家,哪个是发展中国家。”但如果这位高管赶上北京暴雨后的内涝,或许会改变这个看法。台湾作家龙应台曾写过,当一场倾盆大雨下足3小时后,从街面情况就能分出哪个是先进国家,哪个是“开发中”国家。如果行人发觉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就是先进国家,因为这“表示地下排水系统与都市计划配合得相当密切”;如果汽车轮子陷在路坑里,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或许是“开发中”国家,因为这个国家“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去发展下水道”。

  这个标准看上去很有道理。横冲直撞的季风总是让印度“商业之都”孟买遭受倾盆大雨。由于排水不畅,孟买一些内涝严重的地区只好让学校停课。孟买1800万人还在用150年前英国殖民统治时修的下水道系统。老旧的下水道让孟买成为亚洲金融中心的美梦“搁浅”。孟买政府5年前计划投入2亿多美元全面检修排水系统,但进展缓慢。让孟买市政官员头痛的是,2008年市区1500多个下水道井盖还被人偷去卖钱。

  同孟买一样,很多国际大都市的排水管道都大有年头。北京有些排水管线甚至还是民国时期铺设的,因此会出现塌陷和堵塞的可能。美国哥伦比亚特区一些地区还在使用南北战争结束后修建的下水道系统,距今将近140年。哥伦比亚特区给排水管理局负责人乔治·霍金斯今年3月在回答网民提问时说,这种现象在全美国的历史名城中并不是什么秘密,“是潜在的全国性危机”。难怪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最近给美国的排水和给水基础设施打出“D-”的分数。因此,就算“先进国家”也难逃城市内涝的尴尬。7月7日,一场几小时内降雨量达到76毫米的暴雨使美国丹佛市的排水系统陷于瘫痪。5天后又一场暴雨,让丹佛市内的公园漂满垃圾。市政人员央求市民说:“我们必须要去清理下水道系统。同时,希望人们今后听到暴雨预报后不要将垃圾箱放在外面。”

  2007年夏天的强降雨也给英国首都伦敦带来内涝,仅7月20日一天希思罗机场就取消了141架出港航班,西南部分地区积水近60厘米,25个地铁站关闭。英国政府把城市内涝看成洪水泛滥,2009年4月1日成立了“洪水预报中心”。伦敦反思是最初修建机场、地铁等基础设施时没有充分考虑洪灾风险。

  最近几年,因城市内涝造成行人或司机溺亡的事件在欧美也曾发生。在意大利华人聚集比较多的小城普拉托,去年10月4日晚有3名华人女子溺水身亡,原因是数日大雨让这个小城的地下通道积水达4米深,她们驾车时不慎掉入其中,被污水吞噬了生命。在遭受过飓风袭击的美国新奥尔良,近两年依然在大暴雨后出现汽车在积水中抛锚的现象,甚至也发生过司机驾驶汽车坠入水沟丧生的事件。以伦敦、新奥尔良等欧美国家城市这几年的内涝来看,按照街面积水区分“先进”和“开发中”国家的标准显得有点模糊。

  法日建有下水道博物馆和科学馆

  下水道常被人联想为藏污纳垢、“见不得人”的地方,但它又常成为国外的一个影视题材。《巴黎2010大洪水》等影片时刻提醒欧洲人要加强对城市内涝的防范意识,日本人拍恐怖片《下水道美人鱼》来反思现代社会。去年,美国媒体还报道过在赌城拉斯维加斯,有近千名“无家可归者”住进长达300多公里长的下水道。

  在法国作家雨果的笔下,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个“良心”确实关系着很多人的生活,甚至生命。7月12日,巴西联邦检察院就2007年7月17日造成199人死亡的圣保罗空难起诉相关责任人。事故原因是“重新铺设的跑道没有修好排水系统,路面湿滑导致飞机滑出跑道”。这或许是下水道在全球闯下的“最大祸”了。

  谈到下水道的修建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古罗马人。近代下水道的雏形源于法国巴黎,修建于19世纪中叶。巴黎至今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水道系统,当地人称之为“地下大水库”。1832年,由于塞纳河污染,巴黎爆发霍乱,巴黎行政长官决心大举建设排水系统。从1854年开始,不到50年,巴黎人修了843公里的下水道。目前巴黎下水道总长约为2500公里,相当于从巴黎到伊斯坦布尔的距离。

  巴黎是多雨地区,又位于塞纳河之滨,防洪防涝工作十分艰巨。《环球时报》记者在巴黎居住了12年,从没有见过大雨过后马路严重积水的情况,这得益于巴黎发达的排水系统。记者查询资料,只找到1999年和2010年两次有关积水灌入巴黎一个地铁站的报道。

  为提高排水量并减少雨水污染,巴黎市政府最近几年还新建成3座雨水蓄积坑道和8个雨水蓄积池,临时总蓄水量达83.32万立方米。加上原有的雨水蓄积装置,巴黎临时蓄水量能达到183.3万立方米。在巴黎北郊法兰西体育场内建的地下雨水蓄积池能蓄水16.5万立方米,是欧洲最大的雨水储存池。

  巴黎据说拥有“世界上唯一一座下水道博物馆”,每年有9.5万人次参观。在日本,也有专门的下水道展览。《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参观了大阪市“下水道科学馆”,了解了一些日本应对城市内涝的经验和技术。大阪下水道科学馆里有一组拍摄于日本昭和32年(1957年)的照片,记录了当时一场台风和暴雨对日本多座城市的侵袭,人们被迫背着被褥趟过水深至膝盖的积水转移到高地上。那段时期,很多城市积水长期得不到治理,还引发过疫情。科学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日本很多地方的学校都建在高地上,就是为了防止内涝。

  日本国土约10%被定为“预想洪泛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暴雨、台风等灾害天气每年都会发生,而在这个区域中又集中了日本半数人口。为此,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特别重视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1963年,日本推出首个“下水道整备5年计划”。目前,日本各大城市有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以有1300万人口的东京都为例,建有20处污水处理设施,除个别地方有小的内涝外,中心城区基本没有问题。日本多地震,因此,东京都下水道管理部门在修建下水道时还特别注意防震问题。据了解,日本一些城市的“雨水增补管道”犹如火车隧道般大小,且用钢管铺设,同时起到泄洪的作用。此外,日本很多城市也像巴黎一样,在车站、学校等附近建有地下贮水设施。

  中国不能只做“地上文章”

  尽管日本的城市排水系统与法国相比并不是最突出的,但据日《产经新闻》关西版7月16日报道,大阪水道局正向越南胡志明市提供修建下水道的技术。这也反过来说明,很多新兴国家开始对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视。

  对于今年北京、武汉等中国大城市的排水系统在暴雨后不堪一击的窘况,日本Record China网站评论说,急速推进城市化的中国只是在做表面功夫,实际的城市功能没有跟着发展起来,“这些表面文章一一被拆穿的话,其内部的情形就暴露在世界面前”,相比无数高楼大厦林立的“地上”,中国“地下”的发展比发达国家落后100年。

  汤森路透基金会网站前不久援引一位中国水利水电专家在亚洲-太平洋城市论坛上的话说,最近22年出现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英国用了120年,法国用了100年,美国用了40年。在如此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中,诸如地下排水系统等内部基础设施让位于“地上”设施,导致了城市的内涝。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董黎明教授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城市要重视地下管网的建设,不能忽视地下看不见的设施。我们现在的倾向是对看得见的大楼、地标性建筑舍得花钱,看不见的东西容易被忽视。”他认为,通过今年夏天的暴雨及内涝要改变这种认识,这是一个科学决策的问题,也意味着要增加投入。

  对于老化的下水道,巴黎一直致力于更新改造。从1991年开始,巴黎实施下水道修复计划,第一期全长500公里,到今年才能全部竣工。美国费城的民众曾对政府筹集资金改造排水系统抱怨连天,对此,美国环境保护署官员杰弗里·格里菲斯表示,“只有出问题的时候,人们才会关注排水系统”。

  “城市内涝的原因很复杂,不能把责任一概推到排水系统上,实际上排水系统是‘最后一根稻草’。”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境技术所所长赵冬泉这样告诉记者。他谈到中国城市还要提高地下管网的管理水平,需要科学的巡查养护系统,并在第一时间掌握水位变化规律。据赵冬泉介绍,中国城市的排水技术相对西方国家还很落后,处在它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中国采用的是苏联的“推理法”,是静态的应对水位变化,而西方用的是关注动态的“建模法”,即用计算机仿真模型技术来处理城市排水问题。他举例说,悉尼在1990年就有400台网络监控设备,而我们的管网监控还处在起步阶段。中国规划网北京7月26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